春落冷暖人间-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恨不会爱了,或者说她已失去爱的能力了,也不了解爱是什么外形。因为自身是个女子而被弃,因而她几乎忘了自己是个女人,是个需要很多爱的却又得不到爱的女人。
春妮很想哭,妹妹的恨是十来年的时间慢慢堆积起来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在短时间里改变这种恨的情绪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若是这样的话,又怎能把她带到父母的跟前去呢?以她现在的脾性,她肯定是要出这口气泄这股忿的。那父母将会是怎样的难过伤心和难堪呢!
天下最不堪的是看到亲情彼此仇恨的场面。她自己是那么的爱父母,而妹妹几乎要恨他们入骨!那么是否让自己与妹妹见一个面呢?说不定她的恨会减轻一些。哦!那怎么好?她一看到我的样子,且不说真相大白,我的生活环境和家庭,只会更加的激怒她。杨事明也是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了,他的计划正按他所想的进行中。
春妮已经和父母打过几次电话了,讲述妹妹近期的一些生活动态,她总会听到听筒里传来一片唏嘘之声,她知道,父母在哭!这也很令春妮难过。
有时春妮会这么想,假如当初被抛弃的是自己,是否会和妹妹一样呢?充满怨恨的过每一天,处在情绪的郁闷中,对人的不信任里呢?这简直是不能想像的,首先这没有假如的可能,其二她一想像就令自己惊恐万分,不由得心悸后怕起来。庆幸当年被弃的不是自己。哦,菩萨保佑,阿弥陀佛!哦,上帝保佑,阿门,哈里路亚!
从杨事明听到妹妹的事越多,就越让她的内心很本能的很亲切的很温暖的涌起一丝丝而后来是一股股的对这个妹妹的难舍的亲情!这种血肉至亲关系,在她俩还只是一个细胞在母亲肚子里时就已经注定了!这种血肉至亲,哪怕地球爆炸了几千回,它也还是存在的。然当年的父亲狠心于弃置不顾!这种悲情痛苦和不堪,任谁也承受不了,情何以堪呀!那就怪不得妹妹如此激愤填膺了,抚平她的伤痛是当务之急!
第三十七章 思想大裂变
杨莲的母亲…冯利,她的生命进入了倒计时的状态之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情况越来越不乐观了。
由于内脏的极度衰竭,杨莲的母亲是真的快不行了。尤其是母亲的腿和脚表现很是明显,已浮肿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或者说已不是浮肿而是结结实实的肿胀,就象发面包一样的越来越肿,越来越硬,使苍白的皮肤胀得渗出了水,有些地方还胀破了皮,隐隐有血丝。吃喝拉撒全在床上,连坐轮椅都成不可能了。此时的母亲感觉一定是很不好的,但她的感觉已接近于麻木,所以她的表情僵化,思维混乱,呼吸之间也气若游丝,面色呈现出逼近死亡的气息。
1998年六月上旬的日子里,杨莲的母亲已完全吃不下固体食物,仅靠流质维持生命的必须。此时的冯利已不能平躺着睡觉,因为那样就好像有什么重物压在她的胸口上,让她接不上气来,只能是靠在床背上迷糊一晚上。因为糖尿病的逼迫而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冯利的所有是重要的内脏器官全部瘫痪不能工作。身体的衰弱几乎把冯利折磨得几欲痛不欲生,真正是到了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凄苦地步。
当时有医生对杨莲的大哥提议,为了让老人免受病痛的折磨,可以给老人实行“安乐死”,这样对母亲未尝不是一种解脱。但孝心至重的大哥绝对不同意这么做,他还想着也许有办法还能挽救母亲于危难之中。
可恶的糖尿病,挨天杀的糖尿病!
杨莲在心里狠狠地诅咒这个世界上的第三号的疾病杀手!
糖尿病把母亲已经是折磨得形销骨立几乎脱形!
不仅如此,糖尿病还把母亲一向坚强的思想,性格,尊严打击得分崩离析,已经崩溃!
真是可恶,可恨,可杀!
所有的药物已是无能为力了。
每到夜里,大哥和杨莲都要经受心灵的万般折磨,虽然病在母亲身上,却重重地痛在自己心上。他们兄妹二人心如刀绞感同身受,他们的心痛比母亲的身痛好不了多少。他们兄妹二人就坐在母亲的床边,束手无策的只是眼睁睁地又无可奈何地也万分心碎的看着母亲发出歇斯底里又绝望又痛苦的嘶喊声!
这种在生命尽头发出的嘶喊声足以令任何人感到撕心裂肺痛苦难当,更何况是视母亲为再造之恩的杨莲,还有血浓于水的至善至孝的大哥。整个单元楼都听到了母亲的嘶喊。大哥和杨莲看着母亲悲惨的情状已无心去睡。杨莲在一旁是心急如焚,她很清楚母亲是个很注意形象的人,不到万不得已,她不会如此放声嘶喊。可见病魔对她的折磨已到了最疯狂最无情最狰狞的最后的决战的时刻了。
一向很有办法的大哥也毫无办法了。
母亲的一双悲绝的眼睛是紧紧地盯着大哥,她已说不出“救救我”这三个字了,母亲心里也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母亲是拼尽力气颤抖地伸出双手,大哥相应的也紧紧地抓住母亲那瘦如鸡爪般的手。悲伤的情绪充斥着三人之间,几度不能自制!
然后母亲的眼光从大哥的脸上又飘向了杨莲。
杨莲看到母亲眼中的某样东西从绝望转为同情,有可怜也有悲伤。这样的眼神杨莲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她顿时泪如雨下,她明白了母亲的意思。母亲的眼光又飘回到大哥的脸上,然后热泪滚滚而下,然后母亲就无声的哭泣,几欲令人断肠!
大哥轻轻地拥抱住母亲,轻拍她的后背,能给她最大的安慰。母亲的嘶喊声减轻了许多,慢慢地就变成了呜咽!对母亲最为爱护最有孝心的大哥也抑制不住痛哭失声!而杨莲伏在母亲的身上已是哭得一塌糊涂了!
那是怎样一幅催人肝肠,灰暗惨烈的生离死别的决绝场面!
试问世上有哪位母亲能比得上杨莲的母亲?她是如此的一个善良的有知识的有涵养的伟大的女性,但到头来,病魔却不会因为这些而放过她丝毫半分。人情在病情面前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想来怎不令人心寒!
母亲危情的状况严重影响到了杨莲的工作情绪,又由于严重的缺乏睡眠,这让她在上班时总是一幅没精打采的很想睡觉的模样。即使是在她想打瞌睡的时候,她也是想着母亲的现况。
事实就在眼前,也许母亲真的是没有多少的时间了,这是一个不容更改的客观事实,任谁也阻挡不了。可具体到某个人的身上,那滋味可不是人受的呀!杨莲无法想像,假如母亲真的走了,自己又该如何生活?母亲在杨莲的心目中不只是母亲这么的简单,母亲的形象在她的心目中已幻化成了至高无上的女神!她对母亲充满了敬慕崇拜之情!这种情深深地扎根在她的心田里,直到她的生命尽头!
想到母亲竟会离自己而去就觉得可怕!老天怎会如此的残忍狠毒,老天也未免待我太刻薄了吧!父亲已远逝三年,当时就已令杨莲脱形!如今与相伴二十四年的母亲,须臾也不曾分离的母亲分离,那跟杀了自己有什么区别?
一句话,没有母亲就没有我。
假如母亲去了,我也跟着去!二十四年的恩重如山,当年收养自己的仪态万方的母亲,怎么能在瞬间就阴阳两隔呢?
杨莲的心情是糟糕透顶,她被命运逼迫地在思索着生活给她出的生与死的严肃的命题。
她还是那么年轻的一个姑娘,就已经不可避免的将要面对这样的人生课题。冥冥之中促使她的思想在1998年进行着全方位的思想核子大裂变!
第三十八章 同根姐妹 两种表现
与此同时,厂里的生产任务下得很重,在线上的工人们,按照生产的节奏在紧张的忙碌着。工人之间,一句多的话都没有,只是按着生产规范要求彼此默契的合作。
自从杨事明上次打了杨莲后,他们彼此的话就不如以前多了。杨事明倒是经常找话逗杨莲,但杨莲却老是躲着他,不想和他说什么了。这倒令杨事明很是苦恼,他是清楚她的个性的,所以也就不多说什么了,平时只是用行动来表示他的意思。他也想让她好好的想一想。这几天的工作节奏异常的忙碌,他也没有什么时间去安抚她,已经被工作内容全挤掉了。
大强度的体力消耗让杨事明忘记了一切,只是不停手的去点焊。
在点焊工作进行到一半时,有几处地方要杨莲来补焊。他满头大汗的回过头来,只见杨莲可怜兮兮的坐在她的工位旁边,显得精神不振,神色恍惚,红红的眼睛似有点点泪花。他的内心就那么的动了一下,顿觉满腔柔情在体内四处涌动。天知道,他是多么想帮助这个自己深爱的姑娘,帮她摆脱痛苦的境况。可她却无法让他触摸到她最深层的感情内核,她还不是绝对的信任他。
他不忍心打搅她的心绪,这个多愁善感的姑娘,他就自己焊了。但等他焊完后,再一回头,伊人已是踪迹全无!
“难道她就永远是这么悲苦凄凉的表情吗?难道生为女人就如此痛苦吗?”杨事明在急速的调整自己的思维节奏和他既定的计划。“该不该就告诉她真相呢?可怜的姑娘已经被自己无法解开的身世之迷压得喘不过气来了。”
自从杨事明看到杨莲的第一眼后,背地里有关她的议论就漫天飞。因为她与这个社会是如此的格格不入,社会对不附和不妥协的人向来是百般评论的。问题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姑娘为什么要表现得与周遭环境如此格格不入呢?人们却并不关心这其中的隐情,只关心这个人物的表现方式,如此而已。
有说:“她总是拒人千里之外,还不近人情,总没一个笑脸,好象睡欠了她八百块钱似的。这样的女人,以后谁会娶她。”
有说:“她是一个薄情寡义的人,以前她与邹平处得那么好,也不知为了什么,她就没理人家了。我看人家邹平满好的。她的头脑肯定有问题,神经有些问题。”
此类言谈乖张偏颇,不胜枚举。
杨事明很痛心,世事人情沉浮不定,随人去说。不晓得还就罢了,但他是从头至尾知道真相的人,并且与她的亲人还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命运的安排,让他遇见她,他要赢得她那颗心,才好解剖真相。在他未进这个厂时,杨莲肯定是受到来自多方面的打击和刺激,一个年轻的姑娘承受着她本不该承受的痛苦,她能怎么办?只能保持痛苦的沉默。
第三十九章 世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悲剧的结果都已预料到了,但是当它直挺挺地出现再你的面前时,你还是无法接受。
1998年6月15日,是令杨莲终身难忘的既心碎又断肠的日子!
世上最疼她的人,给了她第二次生命的人,给了她温暖的家的人,给了她世上许多许多东西的人,伟大光辉的母亲形象…冯利,就在今天,悄无声息的在杨莲面前仙逝而去!
杨莲是无法相信母亲就这么去了?什么话也没有留下?杨莲的头脑里是一片空白,她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自己在干什么,自己还能有什么可做的,但是她内心的冲突却是激烈有声的。她呆呆地盯着床上母亲那灰白色的遗容,所有过去的往事如潮水般的在此时此刻全部涌上了她的心头!那些行将老旧模糊的前尘往昔,因了母亲的故去而显得异常清晰起来,也该是她认真回顾的时候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初如果没有母亲那双善良的眼睛,就没有杨莲现在的生活,她的命运是和母亲紧紧的连在一起的。
母亲在当年较艰难的社会总体条件下,完全是出自人性的至高点…善良,她是毅然决然的抱养了杨莲,这个不知从何来,身体状况也不知如何的初生就遭遗弃的女婴,冯利的行为和勇气可嘉!
为了养育杨莲,冯利以四十五岁的高龄付出了其他母亲多几倍甚至十几倍的爱心,她牺牲了许多东西,例如金钱,时间和健康,同时也包括家庭中的其他成员。
当年的母亲是那么的优雅贤良,琴棋书画博古通今,出口成章闭口成吟,有多少人羡慕母亲的才华呀!
可如今,母亲就这么无声无息地去了另一个世界,这又让杨莲经历了一次丧失亲人的悲痛!这次更甚,母亲是自己生命的缔造者!大哥说了一句话令杨莲以后遇到艰难坎坷想起来就心酸不已:
“今后这世上,再也没有哪个人会像母亲那样关心照顾你了!”
当时,杨莲还没嚼明白这话里的真正涵义,只觉得母亲去世把自己的心也带走了。然而只几天后,再回味这句话,才领悟到,不管世态怎样的变化,炎凉?冷酷?无情?伤害?等等等等,只要有母亲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心里就有了支柱,有了信心,有了温暖。
但母亲去后,且不说晚上的孤寂凄凉是多么的深入骨髓,想到以后要自己一个人去面对世俗的风吹雨打,她的心就不由得潸然隐痛!
母亲的灵魂已是飘忽而去了,她就那么静静地躺在床上,她的面容栩栩如生,但生气全无。辛劳了几个月的大哥默默地坐在床沿边,象个木雕人似的定定地看着母亲的遗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