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女县委书记 >

第14章

女县委书记-第14章

小说: 女县委书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算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把戚明全放在最后。
    可是事情总是和愿望有距离,首先那几个村民组长就不配合,有的声明辞职,有的学会他的招数,在家犯了痔疮或者疝气。
    戚乾成只好和村干部逐户上门。工作拖了一个多月,也没什么进度。眼看张书记定的日程到期,连奔波带着急上火,痔疮真的发作,茅坑拉得一片红,路也不能走了。
    这时乡上来人找到他的床前,告诉他戚明全组织人到市里上访,市里要县乡村去领人。戚乾成问:“张书记在干啥呢?”来人说:“还能干啥?正在跳脚骂人!”戚乾成听罢,头一阵晕眩。



    赵离决定亲自到市信访局领人,顺便回家里看看,从上次回家到现在已经两个月了,孩子恐怕快连妈妈的模样都忘了。
    她嘱咐县信访办主任到三道岗同张道国一起走,自己把手头的几份报告处理完毕,然后喊上郭玉就出发了。
    路过三道岗的时候,看到乡里的车停在路边守候,她示意司机不要停,车窗外看到张道国挥了一下手,意思是让她看见,她不由得鼻子里哼了一声。上次到三道岗,同张道国谈了一次话,张道国答应承包的事慎重处理,没想到过了不到一个月,他还是我行我素,弄出全市头一个打标语静坐的集体上访的事端来。听说省人大代表正在市里视察工作,几十人坐在市委门口,市委干部都没法进出,影响有多不好,人大代表们会对经州工作怎么评价呢?你张道国好大胆子埃郭玉在车前排座上漫不经心地说:“张道国当乡党委书记的时间长了,送走了好几任县委书记哩。”
    “老油条了是不是?”赵离问,“听说他还创造出全县最后一个分队的纪录来?”“可不是,道国这个人的思想僵化得厉害,其实是在“文革”中起家的。不过人很能干,也有能力。”
    “思想路线不解决,越有能力,越能坏事。”赵离说。想起那天同张道国谈话的情景,张道国一口一个“我认为”,强调基层工作的特殊性,其实是固执己见,最后赵离听得不耐烦了,粗暴地说:“你认为什么?你没有认为的权利!中央和省市县委已经有了现行政策,你基层党委只能坚决执行不走样。
    你也有权利,你的权利只能是怎样把上级的方针政策执行得更好。”话说得不是完美无缺,但不这样说就不能镇住张道国这样的铜头铁脑。况且县委书记不是理论家,也不需要一定要长着个独立思考的脑袋不可。
    当时张道国眨眨小眼睛,没有再争辩了。还以为是服气了,谁有料到他的思想阻力有这么大,而且胆子更大。新城被确定为沿边开放试点县,三道岗一不想方设法招商引资,搞活沿路经济―――外县沿路集镇都在大兴土木,二不大办乡镇企业,三不引导农民,反而兴师动众收回农民的责任山,还以为是巩固集体经济,难道改革开放同巩固集体经济有什么矛盾吗?赵离不禁对郭玉说道:“自行其是,太没有政治头脑了。”
    郭玉说:“还在点花岗岩脑袋。”赵离哼了一声,看来对张道国这种人,只有一种办法,就是让他离开那个地方,心里对县上人事问题逐渐有了明朗的想法。
    到了市信访局,信访值班的市委领导是卫文华。信访刘局长同她握过手,问:“赵书记怎么亲自来了,让罗伟民来不就行了!”赵离说:“闹出这么大的事,我不来,你刘局长还不兴师问罪啊?”刘局长抱歉地说:“没有办法,上头的规定。”
    赵离说:“人呢?我去见见。”
    刘局长略一沉吟说:“都住在交通宾馆,我看这样,你不要见他们,李书记已经答复说按政策解决,群众也同意回去,过一会儿我同你们信访办主任再去见见面,让乡里把人领走,你说怎么样?”赵离微笑说:“要是这样,就谢谢你高抬贵手哎。”
    卫文华一旁起哄说:“还是赵书记面子大嘛。跟你说,李书记为这事很有些生气,他的车都没法出大院,把经州的脸丢大了,就冲着你赵书记的态度好,老刘放你一马。”
    赵离急忙向刘局长拱手致谢。正事说完,接下来卫文华少不了又同赵离开玩笑,问她是不是最近在县里陪客,喝酒喝热了,说过“等我脱了衣服跟你干”的话?赵离说:“瞎说,我从来不喝酒,哪来的事!”卫文华指着她笑着说:“脸红了,怎么样?怎么样?”离开信访局,赵离到常委办公楼去找李天民,想就群众上访的事作一个解释,顺便把近期新城的工作向他汇报一下。行政科告诉她李书记陪同人大代表到电厂开座谈会去了。赵离就到几个在家的常委那里转了转,有两个常委要留她吃饭,她谢绝了,表示要回家看“老头儿”。坐车出了市委大院,看到张道国正站在信访局的屋檐下,弯腰向她的车里瞄着,企图看到她,她仍旧没有停车。
    回到家里,老张不在,所有的门窗紧闭着,客厅里虽然朴素却井井有条,旧式的拐角沙发静静地卧在墙的一角,上面盖着用花格旧床单改成的布罩,正中的一只小方茶几上一尘不染,只有一只白边眼镜和一本打开的书,对面墙边摆放着电视机,也是用花格布盖着,旁边靠着两只折叠椅和两只小木凳,都是白色原木的。墙上只有一幅嵌在玻璃框的荷花。墙壁已经很久没有刷白了,泛出浅黄的颜色。她此刻站在门口,好像误走进别人的家,整个透着一种生疏的感觉。她在屋里走了几步,呼吸着屋里的有些发霉的空气,身心渐渐地熨贴起来。是的,这是她的家。那只沙发布罩正中补了一块,是她有一次例假时不小心弄脏的,那些天情绪不好,恨自己为什么是个女人,一气之下拿剪刀剪破了,想是走了以后老张补好,改作了布罩。老张文化不高,结婚以后,他一直都在努力地读书,希望能够缩小与年轻妻子的差距,她从来没有为这事同他交换过意见,有谁知道老张内心里有过多少矛盾呢?那几把椅子是老张从老家带到市里的,也许他正是靠着这几把椅子维系着同自己家乡的联系吧。还有那荷花……她走过去打开窗户,屋外的热气带着城市的噪声拥进来。
    她又关上了,老张的习惯是对的,她以前在一本什么杂志看过,炎热的地中海一带居民都有夏天关窗户的习惯,防止白天的热空气进入。走进卧室,也一如客厅似的整洁,自己的枕头俨然占据了一半的位置,显示着她仍是这里当然的主人,不禁笑起来。想自己虽是女人,又是医生出身,对料理家务并不在行,在新城的卧室仍然需要服务员整理,就感到自己近来离一个正常的女人生活太遥远了。细想起来,还是这种气氛更能让自己有女人的感觉。
    打开冰箱,看到里面有储存的蔬菜和鸡蛋、猪肉,赵离决定为老张和自己做一顿像样的饭菜。正要往外拿,电话响了,她想这可能是郭玉或司机打来的,不打算接。转而又想,要是山山打给他爸爸的呢?拿起电话,真是郭玉打来的,告诉她市报的王总编要请她吃饭。赵离说不去,中午要在家休息,那边郭玉和谁商量了几句,那人接过电话,原来是《经州日报》记者张力。张力说:“赵书记,几次要到新城去看您,都未去成,今天是王总编亲自设宴,您一定得来。”赵离说:“是张力啊,今天真是有事,你给王总编说一下,改日吧。”张力说:“王总编这会儿还在开会,非得他才能请得动吗?”赵离笑了笑说:“哪能呢。”放下电话,猜测王总编怎么会通过张力打电话,是不是张力当上了办公室主任什么的,还是张力又把王总编王老夫子也腐蚀了,可是这几年张力一直是个很正派的女孩,新闻也写得很不错。
    她把高压锅淘上米,听到门上有钥匙捅门的声音,知道是老张回来了,屏息在厨房等着。再一听有两个人说话的声音,出来一看,原来山山也回来了,山山低着头换鞋,两条长腿一踢一踢的,一手扶在弯腰拾鞋的爸爸身上,显得更高了。赵离喊:“山山。”
    山山高兴地说:“妈!”很快又淡淡地说:“你回来啦。”
    赵离从山山的第一句喊叫中看到了儿子的快乐,从第二句中又看出儿子是不想让她知道他的快乐的,儿子长大了,不想在妈妈面前表现出小孩子的情绪。不由得高兴地叹了一口气。
    老张说:“也没打个电话,差点和山山在外面吃了。”
    赵离故意说:“你们爷俩就没发现我回来了,自己只顾说自己的。”
    老张说:“你连鞋都没换,谁知道你回来了?到农村去没几天,当真成了农村妇女了。”
    赵离夸张地抬高嗓子说:“没几天!我差不多觉得有几年了。”
    老张惊讶地看着赵离,赵离给看得不好意思,拉开沙发罩坐下,说:“山山,你想妈没有,过来跟妈说说。”
    山山走到他跟前坐下,说:“你可别跟我说功课的事。是呀,我们已经放假了,不过要先补一个月的课。”
    赵离摩挲着山山的微黄而稠密的短发,里面露出粉红色的头皮,一种青春少年的好闻的气味漾开来。那一刹那间,赵离想起了山山儿时的样子,想起了在产房第一次抚摸山山的情景,山山的光滑无比的皮肤让她惊讶不已。山山继承了她太多的遗传基因,长得有点女孩子气,要是再黑再壮一点就好了,男人还是黑一点粗壮一点好。赵离想。
    “补完课到新城去住几天,我带你上大别山顶峰去玩。”
    “我不去。”
    “为什么?”
    “我不爱看别人拍马屁的样子。”
    “尽胡说,谁拍你妈的马屁了。”赵离拍了他一巴掌,“老张,等山山补完课,你带他一块去住一段时间,你爱吃野菜,蕨苔,马齿苋,蘑菇,地衣,多的是。”
    老张憨厚地笑了笑,搓搓手走进厨房去了。
    赵离拉着儿子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很久没有这样亲近孩子了。山山也是很久没有见妈妈了,在她背上轻轻地捶着,令人心痒。
    真希望就这样呆着,连饭也不吃。
    事实上做妈妈的幸福感只能是有限的。门外响起了敲门声,赵离去开开门,见张力站在门口,向她粲然笑着。
    赵离无可奈何地说:“我怎么跟你说呢,张力,我希望有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能跟孩子在一起吃顿饭。”
    张力说:“王总编再三让我致意,一定要您赏光,并且特意说要请您一家人都去。赵书记,赵大姐,你不要让我下不来台嘛。”
    老张走出来说:“真要这样,你就去吧。”
    张力说:“当然张大哥和山山也一起去口罗,走吧走吧。”
    拿起赵离的手提包,先走出门去了。碰到这样热情的人,你有什么办法呢?同老张商量,他死活不肯去,赵离知道他不爱在这种场合露面,只好叫山山换上出门的衣服,随着张力下楼,一起来到丽日酒店二楼贵宾餐厅。几个老总编都在那里恭候。
    王总编和赵离坐在首席,其余人围着坐定,张力和郭玉坐在下首。三四个服务生走马灯似地上菜,眨眼功夫便上齐了。赵离看到桌面上有几样是不常见的名贵菜,象清蒸鱼翅、生吃基围虾、红烧乳鸽等等,不禁说:“太破费了,先说在头里,到我们新城是没有这样标准的。”王总编声明这顿饭有四条理由:一是为赵部长送行―――赵部长到新城工作,报社没来得及饯行,二是为赵书记接风,三是感谢赵书记和新城县委对报社工作的支持,今年新城县订阅《经州日报》按人口平均居全市第一。赵离说:“这是前任王书记的功劳,怎么算在我的账上?”王总编说:“订报款你们也是第一个交齐。”赵离笑道:“要是这样,我今天就放心吃了。”用茶代酒和几个老总编碰了几杯,她一向在饮食上有节制,略略吃了几口就不吃了,看着山山吃。
    张力站起来说:“我替王总编把第四说了吧,报社派我到新城工作,以前赵书记是我的老领导……”大家一齐笑道:“该罚,该罚,老领导是不能说的。”原来经州有一个笑话,道是某人请客,主妇端上一盘鳖蛋,道歉说:“这可怎么办,八个老领导,只有七个王八蛋。”辗转相传,“老领导”成了骂人的话。张力一边笑着一边喝了一杯,说:“我希望能够更多地得到赵书记的支持,赵书记不喝酒,我把这杯喝了,算是敬赵书记的酒。”
    赵离不相信地说:“是嘛!你到新城,舍得离开城市?”王总编说:“还是让我来说吧。市委最近决定报社建立县区记者站,目的是要更快更好地反映改革开放的成绩。我们日报社是全省第一个建立记者站的地市级报纸,也可以说是一个创举。新城呢,是我们市改革开放试点县,所以第一批建站,张力主动要求到新城工作,今天这顿饭一石两鸟,就算是给她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