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农家小地主 >

第387章

农家小地主-第387章

小说: 农家小地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木兰应下。

李江与李石天还没黑就被宣入宫中侧殿休息,一会儿,他们要与众臣在这里随侍皇帝上宫楼。

众人看到李石兄弟,皆冷冷一笑,端坐在座位上闭目养神,苏定起身过来,笑道:“到我那里去做了,到时我们几个做个伴。”

户部尚书讨厌李江,掀开眼皮看了他们一眼,道:“苏大人,这座位是照品级定的,你让李秀才坐到你那里去,却置我们于何地?”

李江心中生怒,微冷的看着他。

户部尚书瞪着眼与他对视,气氛一时剑拔弩张起来。

李石蹙眉,正要说什么,身后就有人轻笑道:“李相公来了?魏总管将你的位置放在了我旁边,随我来吧。”

众人看到李石身后的人,皆面色微变,连忙起身行礼,“见过左相。”

左相微微点头,含笑道:“大家都坐吧。”说着拉住李石的手就往前带。

李石心中诧异,没察觉到左相的恶意,就随他走到了上首坐下。

苏定与李江对视一眼,心中虽然诧异,但面上不显,随后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因为左相的到来,侧殿里一时安静下来,连窃窃私语都不见了。

但各人心中都不平静,皇帝突然宣召李江也就罢了,这李石的位置竟然摆的比李江还高,不过是一个秀才大夫罢了。

想到前段时间李江出事,趁机踩他的人可不少,不少人心中都有些惴惴不安。

外面乐声响起,皇帝御驾到来,内侍过来请大臣们出去,左相一直紧紧地抓着李石的手,率先走在了前面。

右相年纪大了,因此皇帝体恤,今年没让他侍奉左右,因此他的右手边依次站了三位国公,另一边则站了太子殿下和四位成年的皇子,然后才是其他的文武大臣。

李石就站在左相的下首,这让站在他身后的几位尚书都有些不平。

苏定还罢,户部尚书眼睛都快要瞪圆了,刑部尚书与苏定关系好,就算心中不舒服,面上也不会表现出来,工部尚书则直觉无视了李石。

皇帝站在宫楼前,首先向底下的百姓致以诚挚的问候,并祝愿他们节日快乐,然后就通告了前线捷报的消息,展望一下未来恢复北地六地的希望,然后鼓励大家继续努力生产,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伟大的贡献。

最后,皇帝高声宣布中秋庆宴开始,宫楼四角开始燃放烟花,一盏盏花灯被挑起,整个宫楼亮如白昼。

底下百姓欢呼,皇帝心中高兴,就亲自燃了一支烟花,供应声顿时响了一片,皇帝哈哈大笑起来。

魏总管请皇上到宫楼里就坐。

皇帝扭头对众大臣道:“诸位爱卿也坐下吧,今日是中秋佳节,大家不用拘束。”

李石依然是被左相扯着进去的,就坐到了左相下首。

本来文武大臣分为四列上来,李石跟在左相身边只挡了四位尚书的路,现在文武分作两边,李石就挡住了太子太傅徐义。

左相是正一品,太子太傅是从一品,他的位置本在左相之下,李石插进来,他就要顺着往下一位了。

他皱了皱眉,拱手问道:“敢问这位大人是哪位?在下眼拙,竟是不记得是朝中哪位同僚。”

李石面色淡淡,“回大人,我不是官员。”

徐义眉头更紧,“既不是官员,怎到这里来了?”

“请恕在下无法回答,因为在下也不知,在下不过是接了帖子过来罢了。”

徐义见李石态度敷衍,心中盛怒,正要发火,却瞥见斜对面的太子正蹙眉看着他,只好压下怒火,扭头对左相道:“左相大人,这宴席还是照着规矩来的好,皇上跟前,又正值中秋佳节,还是不要惹圣上不高兴的好。”

左相淡淡的道:“徐大人多虑了,李相公是圣上亲自开口请的,位置也是魏总管安排的,徐大人若有意见可以当场与圣上提。”

徐义脸色一僵。

上面正在和太子说话的皇帝也注意到了下面的情况,就看过来,李石也正好抬头,就和皇帝看了一个对眼,李石眼睛微微一缩,拿着茶杯的手几不可见的一晃。

只有一直担忧的注视着这边的李江发现了兄长的异常,其他人都毫无所觉。

皇帝招手笑道:“你就是李石吧?朕早就听说过你,李爱卿也来了吧?”

李江忙起身出列行礼,“臣叩见皇上,吾皇万岁。”

皇帝微笑着点头,“起身吧,与你兄长上前来让朕看看。”

李石抽抽嘴角,这话很像是纨绔对良家女子说的话。

心中腹诽,李石却很快起身与李江上前。

“再上来几步。”

李石与李江只好上了台阶,侧身立在皇帝跟前。

皇上上下打量了一下俩人,赞叹道:“不亏是兄弟,果然精金良玉。”

大家都诧异的看着李石兄弟,没想到俩人能得到这样高的称赞。

御史大夫蹙眉道:“圣上,李江身上还戴着罪呢。”

皇帝哈哈一笑,摇头道:“爱卿明察秋毫,却在这事上犯了糊涂,李江看着像是通敌卖国的人吗?”

御史大夫不语。

皇帝眉眼舒展,笑道:“若是别人,朕说不定真会怀疑一二,但李家却不可能,诸位爱卿可知为何?”

御史大夫的目光落在李石身上,恍然大悟,起身拱手行礼道:“臣明白了,是因为李相公。”

御史大夫转身与李石行礼,歉然道:“是在下思虑不周,误会了李家。”

皇帝哈哈一笑,“误会李家的何止是爱卿?既有人举报,你们查勘弹奏是应该的,不过有些人就人云亦云了。”说着,严厉的目光看向他们。

底下被看到的大臣之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李家一直在江南做好事,自从北地战事后,德胜医馆与成药铺每年为边关军民义诊多次,捐献的成药也不少,朕实在想不出李家通敌卖国的理由。朕知道,李江所为犯了一些人的忌讳,所以有人欲除之而后快,他既一心为民,朕也不能叫他寒了心。”

李石兄弟激动的跪在地上,含泪道:“谢圣上信任。”

李江是真的感动,李石的心却提了起来,他总觉得下面一段话不是他想听到的,果然,皇帝道:“这所谓的弹劾折子一上来朕就知道是假的了,那你们知道朕为何还顺势革了李爱卿的官职吗?”

众臣皆摇头,就是李江心中也疑惑。

皇帝叹道,“李爱卿,你现在已是从二品,此次筹备军粮有功,加上上折放奴及清点隐田隐户的功劳,再升可就是二品了……”

在场的人都是一震,大家看着面白无须的李江,都有些羡慕嫉妒恨,对方可才而立出头,这个岁数在官场上可算得上年轻了。

“你有宰相之才,可惜太过年轻,朕希望你能多历练几年,你之前做的都很好,只可惜还是太年轻,太过激进了些。”

皇帝的这一番话几乎奠定了李江未来要走的路,这一下,大家看着李江不再是羡慕嫉妒恨,而是明晃晃的嫉妒了,这就相当于一把保护伞了。

皇上扭头对李石笑道:“朕得谢谢你,谢谢你给朕培养了这样优秀的臣子,朕听说,苏文也是你教养大的?他也是一个好孩子。”

李石除了诚惶诚恐的谢恩已经说不出其他的话来了。

“你不用如此自谦,你与李苏氏能小小年纪拉扯长大几个孩子,还能供养他们读书,的确是难得,就你本人而言,成就亦不弱,最让朕羡慕的是你们几人的兄弟之情,朕打天下时不悔,也自认对得起天下苍生,唯一的遗憾则是在教养孩子上……”

这句话让所有人心都一颤,随行的四位皇子都跪下请罪,皇帝没叫他们起来,而是看着他们的头顶道:“太子仁厚,却过于纯善,你们,”皇上看着面色憔悴,鬓角有些微白的老二老三,悲从中来,“老二,老三,你们虽犯过错,但知错能改,现在就很好。”

皇上看着谦卑的跪在地上的四皇子,微微一叹,“老四,你一向比你几个哥哥聪明,但朕一直觉得,你的聪明不是真聪明,朕希望你能将你的心思用对地方,别叫朕与你大哥失望。”

四皇子脸色煞白,磕头应下。

如果说皇帝对二皇子三皇子的评价让他们热泪盈眶,那么,对四皇子的评价则让他遍体生寒了。

宫楼上无一人敢发出声音,皇上注视着下面热闹欢乐的百姓,他们并不知道宫楼上的风云变幻,只是仰望畏惧着宫楼上的威重。

李石跪在李江的身侧,心不断的往下沉。

☆、538。第538章尘埃落定

李石和李江坐在马车里,听着外面的喧闹,面沉如水。

李石苦涩的道:“本以为是苦尽甘来,却没想到会这样。”

李江心中忐忑,“大哥,圣上对我是盛誉,虽然说了要我多历练,但也奠定了我以后的位置,怎么您好似一点也不开心?”

李石的声音几不可闻,“……皇上,日子不长了。”

李江面色大变,惊骇的看着李石。

“你若是能尽快恢复官职还罢,不能,就只能寄希望于太子,不然,你的仕途就到头了。”李石面色晦暗,“你不能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可是大哥,如今我正在风口浪尖上,此时不宜活动……”李江咬牙,心中不甘,难道他的仕途要到此为止?

不说李江,就是李石也不甘,连着两天,他的脸色都很不好看。

木兰宽慰他,“李江阅历在那里,大不了从头再来,也许正如皇帝所说,他需要磨练一番。”

李石从不是坐以待毙的主儿,对妻子道:“无论如何,我都要努力一把,你说的可能却是中策。”

“你别忘了,阿文还在官场中呢,只要他还在,李江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李石知道,所以这件事他才制止苏文的参与,无论如何,要保住一人。

李石在家里为李江的前途忧心,那边刑部却快速的结案了。

拖了几个月的李江通敌案总算是了解了,所有人都等着皇帝重新给李江安排职位,谁知道皇帝却将李江叫进御书房里恳切的谈了两个时辰,之后就下旨让李江回乡到松山书院里去任教,正应了中秋宴上让他历练的话。

朝臣却有些闹不明白了,皇帝这是真的想要重用李江的节奏?

就算要锻炼他,也多的是法子,教书在京城也能教,离开京城,远离政治中心,再回来可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就算皇帝看重他,但人容易健忘,若是无人在身边提醒,只怕每两年就要忘了。

李家接到皇帝的旨意,因为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倒不多失望,反而有一种尘埃落定的感觉。

李江正在书房里与大哥说话,“……皇上的身体看不出有什么异常,但他说话的确比以前慢了许多,与我说了两个时辰的话,只用了三杯茶,最后一次的时候手微微有些发抖。”

李石点头,“那天我虽然只看了一眼,但可以确定他的身体已是强弩之末,不过是伪装得好罢了,既然已经得了旨意,就赶紧收拾东西,我们尽快出京,新皇登位,势力肯定要重新分配,这还是其次,夺嫡之争我们却是不能参与的。”

李江虽然有些失望,但还是点头,“我听大哥的。”

李石确定了离开的时间,就与王贤一家联系,希望能在离开之前将李彬与王银玲的婚礼办了,也免得之后来回奔波,最要紧的是,俩人的年纪都有些大了,要是大丧,少不了还要守国孝,最少一年是要去的,京城与江南离得远,来去又要一年,皇帝的身体虽然已很不好,但什么时候崩还不一定,所以李石还真不敢再耽误下去。

王贤本来在李家出事以后就一直绷着心弦,此时见李家化解了危机也就松了一口气,李石几乎一提他就同意了。

李石对这场婚事的仓促有些歉意,因为确定了回乡的时间,所以留下的时间有限。

王贤对此很理解,笑眯眯的道:“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是圣上的旨意,自然是要尽早启程比较好。”

木兰为李彬准备的聘礼一直放在安国公府,这一次因为婚事紧促,李家自觉对王家不起,就将聘礼又加了两成。

李家时隔多年,总算是又有了一门喜事。

家里顿时一扫往日的沉闷,进进出出的下人面上都带着喜气,李石和木兰脸上也不由露出了笑脸,孩子更是活泼起来。

阳阳已经懂事了一些,他领着一帮小的去打趣李彬,“二哥,二嫂进门的时候可要给我包一个大红包,不然别怪我们闹洞房。”

朗朗则一手拉着荩哥儿,一手拉着暖暖,自豪的道:“娘说了,到那天是我们给你们压床,二哥,你想生个大胖小子就要给我们贿赂。”

李彬涨红了脸,“你们这些都是听谁说的?小心我告诉父亲,让他打你们板子。”

孩子们不怕的冲李彬做鬼脸,“二哥才不敢去告状呢,赶紧贿赂我们,不然我们正去闹洞房了。”

“咦?二哥的脸红了,肯定是想二嫂了。”

“听说二嫂长得可漂亮了。”

“有大伯母那么漂亮吗?”

“肯定没有大嫂你们凶,上次我只是不小心把书糊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