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农家小地主 >

第263章

农家小地主-第263章

小说: 农家小地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木兰惊讶,“又要打仗了?”

李石对于妻子在某些事情上的敏锐已经见怪不怪了,“我听司马青的意思,这半年来,边境的冲突一直在增多,北方的几个游牧民资只怕想要南下,而前朝我们失去了西京道和中京道,皇帝虽然没有明说,但我想他肯定想要收复失地,这场战事在所难免。”

“那我们捐的那些药能有多大的用处?才那么一点点。”

李石失笑,抓着妻子的手道:“我倒是也想捐献多一些,只是你相公我现在还没那个本事,不过是想在上位者那里露个面,让江儿和阿文的路更顺畅些……”

说到底,李石最开始的目的就是自家的那两个孩子,而不是司马青说的什么“利国利民”的崇高理想。

当然,在有能力做的时候,李石是不介意做一些善事的。

“我们先回府城吧,这件事交给他们来做。”反正不管是哪个结果,他的最初目的都能达到,只不过第二种只是单纯的获得一些好名声,对李江和苏文的帮助也有限。

若能达成第一种,不说三地互相照应,可以帮助到李江和苏文,就单单其中的利益就有不少。

可以说是一举三得。

木兰瞪大了眼睛,“就这样把事情都丢给他们?”

李石点头,“阳阳和天天也玩够了,再不回家两个孩子的性子就该野了。”

李石说走就走,东西因为收拾过,再收拾就要快速的多。

当天晚上李石去和司马青及冯承运告辞。

司马青没想到李石这么快就要走,忙开口挽留,“我们到西湖,还没请你们一起玩过呢。”

“那是因为你们没出去玩过,我却是将西湖游遍了,此时也没了留下的必要,诸位可以慢慢的玩,事情可以等到上路之后再商议也是一样的。”

李石提醒他们可以早点回京城,留在这里并不可能会有什么作为。

“那李石就这么走了?他不怕我们拿了药方翻脸不认账?”文彦蹲在冯承运身边好奇的问道。

“哼,有苏定和安国公在京城驻守,我们谁敢亏欠他?你有胆子,你不认账试试看。”

想到赖五的凶残和正直,文彦缩了缩脖子。

李石放心的回了府城。

傅氏和王氏都满心担忧的等着,收到李石木兰回来的消息顿时松了一口气。

拿不到丈夫的消息,李石那边也没传过来什么消息,俩人也不敢写信去问,只能忍着。

现在见李石神采飞扬,一如从前,而木兰脸上也不见焦躁,脸上还带着淡淡的浅笑,俩人就更加的放心了。

看来丈夫那里真的没什么事。

妞妞和明明正围着阳阳和天天,羡慕的问:“西湖好玩吗?”

“好玩,”阳阳脆生生的道:“我们玩了很多东西,划船、钓鱼、摘荷叶,我爹爹还带我们去逛街了。”

妞妞和明明更羡慕了。

天天就大方的道:“下次我们再去玩,我就叫娘亲带上你们。”

妞妞和明明就低低的欢呼一声。

大人们听着童言稚语都有些无奈。

王氏让孩子们在一起玩,等李石一走,就焦急的拉住木兰问苏文的情况,“……大嫂,三爷到底怎么样了?他在信里有没有说让我什么时候过去?他一个人在边关,我实在是不放心。”

虽然那封信是给李石的,但大家都知道,李石一定会把那封信给木兰看的。

“再过几个月吧,等他来信接你们,你们再过去,不然,现在你们过去我更加的不放心,阿文也会分心照顾你们,那些辽人可不是讲道理的。”

王氏脸色一白,“但河间府就是这样,哪年没有边境冲突?我总不能因为怕死就苟活于家中吧?”

“胡说些什么?”木兰低声呵斥道:“你是要置两个孩子于何地?别说阿文没出什么事,他就算是出事了,难道你还真打算追随他而去?你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一喜,也该顾虑顾虑两个孩子。”

木兰见王氏低头,就叹道:“行了,你现在过去也帮不了他什么,你也不用担心他的安全。赖五叔给他派了好几个侍卫,江儿那边又给了他两个,现在他那里可不缺人,可你们过去就不一样了,他要分出兵力和精力以及护卫来守护你们,到那时反而添麻烦。”

王氏虽然很想马上到丈夫身边,但也知道这事不可能的。

而傅氏也正满怀希冀的看着木兰。

木兰就将李江的情况说了一遍,最后道:“你大哥打听过消息,说那边正在打擂台,江儿要趁机拔除一些势力,你们过去了我们也不放心。”

很晚了,姐妹们快睡吧,顺便求求月票!!!

☆、365。第365章囤积

司马青等人回到京城就提出了低价为军队供应药酒和止血药粉的事。

皇上压下奏折没发,却将那些人的父亲都给叫进了宫里。

几个家长在御书房里谈论了什么不知道,但他们出宫后都咬了一下牙,家里的孩子真是太能闯祸了。

皇上现在手上所握有的兵权只有四十万,剩下的四十万就是掌握在底下各将军的手里,其中赖五手中的兵最多,统领河北东西两路和河东路的兵马,足有二十三万人马。

这一部分人皇上并不用多担心,因为早在建国初,赖五就将兵符交给他了。

现在赖五只有统领权,而不是所有权。

但当时天下初定,还不够太平,为了不使人猜疑,皇帝和赖五都没有将此事宣扬出去。

每一任皇帝,对兵权都有一种异常的执着,这种轻易可以颠覆社稷的力量自然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才安全。

司马青还好,这小子只是想做出一番功绩来,让自己的父亲和别人刮目相看,但其他人不是,他们想要占有利益。

这样难免会和皇帝的初衷相悖,就算势力分割成十几份,皇帝也不允许。

因为如果利益统一,他们必定会联合起来。

虽然现在看着只是两种成药的供应,但军中用药一向大,战时更不用说,皇帝不想将命脉交到别人手里。

所以,皇帝提出,他们上交药方,朝廷配药,该有的功绩他会给他们。

司马青想也不想就答应了,但其他人却不会答应,他那些朋友的父亲们更不愿意放弃这样一个利益。

定国公磨着牙齿,没表态。

其实他和他儿子一样的想法,司马家已经够显赫了。

除了皇上和几位皇子,就是他们四国公,以后再立功那就是郡王,所以犯忌的事自然是能少做一些就一些。

但偏偏儿子这次找的人都不是省事的,那些人家更是难缠,可能那些孩子没多想,但大人们就不一样了。

司马家就算硬气,也不好一下子得罪这么多的人。

所以,他只能保持沉默。

事后,他就去找赖五商量,“……皇上是个什么意思?老弟,你可得提醒我一下,若皇上真的不愿意让一步,你提早告诉我,我让青儿装病出去躲一阵。”

赖五见司马青脸上焦急,几乎就要脱口而出,但想到军师千叮咛万嘱咐的话,到嘴的话还是转了一个弯,“这件事皇上没问过我,老哥,你问我就问错了,你不如去问军师吧,这件事皇上肯定跟他商量的。”

司马青叹息一声,脸色有些艰涩,“你觉得我能从军师那里套话吗?”

赖五就可怜的看着他,“要不,你就让青儿出去躲躲?”

司马青摇头着离开,但一上自家的马车,脸上的烦闷就没了。

司马青的智囊身子微微前倾的看着他。

司马青脸上带着淡笑道:“战事在即,皇上肯定会让步,我们就继续保持沉默吧。”这样,既不得罪皇上,也不会得罪那几个家族。

赖五虽然掩饰得很好,但察言观色这方面他做得要比赖五还要好一些。

司马青满意的摸着胡子,看谁还敢说他是大老粗。

皇上与几个臣子扯皮了一阵,最后朝廷分割去一半的利益,皇上自己的私库还要单独和他们平分利益,这就相当于朝廷直接掌握了一半还多的军队药品输出。

而且皇上很精明,采取了军师的意见,一半的利益并不是取六个卫所,而是十二个卫所取一半的定额,这样,他对每一个军队都有了一定的掌控力,甚至以后会慢慢的渗透进去。

本来是有利于几个掌权将军的局势瞬间就被扭转成皇帝的优势。

但谁也不敢说什么。

兵权虽然是掌握在几个将军的手中,但军队名义上是国家的,并不是他们的私有物。

这次提出这件事的人都得到了皇帝的嘉奖,特别是司马青,皇上直接让人进入兵部。

司马青很高兴。

冯承运虽然很可惜被分薄的利益,但还没到利令智昏的地步,他也知道,这样对军队和百姓才是最好的。

其他的人中有不在乎的,自然也有生气了,身上越发的阴郁。

司马青看不上这样的人,倒因为这件事渐渐与那些人走远了。

朝廷分去了一半的利益,剩下的则要各家商量着来分了。

这次和司马青一起去扬州的,算上他自己一共有八个人,八个人就是八个家族。

算上皇上,那就是九分,而皇上这里肯定要占大额,谁也不敢跟他抢。

因此,先前要求独占大同卫所的李石就特别显眼了。

有人当即冷笑道:“不过是个匠人,与他要药方是看得起他,回头我叫人去与他拿药方就是了。”没有提利益分割的事。

司马青和冯承运皱眉,俩人没说药方就在他们身上。

他们只是坚持要将李石该得的利益给他。

有几家本来就因为朝廷的介入脸色很不好看了,此时见这么点利益司马青和冯承运还要给一个没什么看头的外人,自然很不高兴。

脸色也落下来了。

定国公见有人敢当着他的面给他儿子脸色看,当下就冷哼一声道:“荣大人倒是好胆气,李石可是安国公的亲侄子,又是苏定的妹婿,虽说他要独占一份,但安国公和苏定的份额肯定是不少的,你若要将他剔除在外也不是不可以,不过你最好先与安国公说一声。”

荣大人脸色顿时白了,“那大夫是安国公的侄子?”

定国公冷笑。

估计这几人光把心思放在利益分割上了,压根没仔细听他们的儿子汇报情况。

荣大人满脸怒气的去看儿子。

荣公子很委屈,他明明记得自己跟父亲说过了的,当然,那时候他的重点是放在李家和苏家的八卦上,但他可以保证,他也提了李石和安国公的关系了。

至于当时父亲在想什么以至于没听进去就不是他关心的了。

其实大同府分去一半的利益给朝廷,皇上又占去一份,李石只能占剩下的一些,还要分给苏定和赖五一些份额,其实是真的没有多少了。

但大同一直是边关要塞,不说常年打仗,但大大小小的冲突和小战役一直就没少过,一旦发生大的战事,大同就是主要的守卫地,到时候,药酒不用说,光止血的药粉都要消耗多少?

所以,一个大同卫所其实相当于其他三个卫所了。

但涉及到护犊子的安国公,后面还有善于算计的苏定,以及持支持态度的皇帝,他们也只能咬牙应了。

皇帝自然会支持。

大同府是边关要塞,这个地方驻扎的是赖五的兵马,他不希望有别的势力渗透进这里,而赖五和苏定并不直接经营药品,而是全权交给李石,只是出钱,安心等着年终分红。

而李石是民间大夫,在这一点上,自然要比其他官员要安全得多。

皇上不管那八家如何确定剩下的利益,但大同府的事情却是确定下来了。

司马青和冯承运这才将药方上交。

皇上直接让户部拨钱给兵部开始筹备一个成药铺,就专门负责为军队输送药品。

国家的荒地有很多,国家收回的荒宅也有很多,皇上直接给他们拨了一个大一些的宅子做药品生产,再播出一个皇家庄园专门种植所需的药草。

至于生产的人员,那更加的简单,每年的官奴有这么多,直接培训上岗,连工钱都不用发的。

所以总体来说,朝廷办的成药铺竟然是成本最低的。

自然,现阶段他们不可能马上取用自家种植的药草,只能向外购买。

而在大家的视线还定在剩下的利益分配的时候,李石已经带着人悄悄的上京,几乎掏空家底的收购了那几种药材。

那几种药材很普遍,所以很便宜。

李石的资产不多,木兰将家里的银子都拿出来,又和李江要了三万两,和苏文要了六千两,一共九万八千多两银子全给买了那几种药材。

包括晾晒好的,和正在晾晒的。

一时间,这几种药材被收购一空。

而等到朝廷的人想要收购这几种药材的时候竟然发现缺货。

负责这个项目的赵大人一时脸上冒出冷汗。

皇上已经说了,他希望他们能在一个月内赶出一批药来,马上要送到大同,太原和河间三弟。

他前期准备工作就花费了十天,现在还有二十天,而本来最是普通的药材竟然缺货。

就算他比较平庸也察觉到了不对。

这是有人想要囤货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