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中医内科学 >

第64章

中医内科学-第64章

小说: 中医内科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热瘴;因湿浊蒙蔽心神者,则为冷瘴。

本病总因感受疟邪所致,故病理性质以邪实为主。但疟邪久留,屡发不已,气血耗伤,不时寒热,可成为遇劳即发的劳疟。或久疟不愈,气血瘀滞,痰浊凝结,壅阻于左胁下而形成疟母,且常兼有气血亏虚之象,表现为邪实正虚。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发作时寒战,高热,汗出热退,每日或隔日或三日发作一次,伴有头痛身楚、恶心呕吐等症。

2。多发于夏秋季节和流行地区,或输入过疟疾患者的血液,反复发作后可出现脾脏肿大、面色苍白、乏力等症。

二、病证鉴别

1。疟疾与风温发热

风温初起,邪在卫分时,可见寒战发热,多伴有咳嗽气急、胸痛等肺系症状;疟疾则以寒热往来,汗出热退,休作有时为特征,无肺系症状。在发病季节上,风温多见于冬春,疟疾常发于夏秋。

2。疟疾与淋证发热

淋证初起,湿热蕴蒸少阳,邪正相搏,亦常见寒战发热,但多兼小便频急,滴沥刺痛,腰部酸胀疼痛等症,可与疟疾作鉴别。

3。寒疟、温疟与瘴疟

疟发寒重热轻,或但寒不热者,为偏于寒盛,属于寒疟;热重寒轻,或但热不寒者,为偏于热盛,属于温疟;如高热不退,头痛,甚则出现惊厥,抽搐,颈项强直,昏迷等症,为邪人心肝的危重症,多属疫疟(瘴疟)。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疟疾的辨证应根据病情的轻重、寒热的偏盛、正气的盛衰及病程的长短,区分正疟、温疟、寒疟、瘴疟、劳疟的不同。

二、治疗原则

疟疾的治疗以祛邪截疟为基本治则,区别寒与热的偏盛进行处理。如温疟兼清,寒疟兼温,瘴疟宜解毒除瘴,劳疟则。以扶正为主,佐以截疟。如属疟母,又当祛瘀化痰软坚。

三、证治分类

1。正疟

症状:发作时症状比较典型,常先有呵欠乏力,继则寒战鼓颔约30分钟,寒罢则内外皆热,常表现为高热,可持续2~6小时,头痛面赤,口渴引饮,终则遍身汗出,2~3小时后,热退身凉,每日或间一两日发作一次,寒热休作有时,舌红,苔薄白或黄腻,脉弦。

证机概要:疟邪伏于少阳,与营卫相搏,正邪交争。

治法:祛邪截疟,和解表里。

代表方:柴胡截疟饮或截疟七宝饮加减。两方均有祛邪截疟作用,但前方兼能和解表里,导邪外出,主治疟疾寒热往来,休作有时,后方偏重化痰散结,理气和中,用于疟疾痰湿困中,恶心较著,舌苔浊腻者。

常用药:柴胡、黄芩和解少阳;常山、草果、槟榔、半夏化痰截疟;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兼顾胃气。

若痰湿偏重,胸闷腹胀,舌苔白腻,去滞气碍湿之参、枣,酌加厚朴、苍术、陈皮;烦渴,苔黄,脉弦数者,去生姜、大枣,加石膏、花粉清热生津。

也可酌情选用各种剂型的青蒿素成药,如口服的有片剂,肌注的有油剂、混悬剂等。青蒿素对各种疟原虫的红内期无性体均有显著作用,故可有效控制疟疾的临床症状。

2。温疟

症状:发作时热多寒少,汗出不畅,头痛,骨节酸痛,口渴引饮,便秘尿赤,舌红苔黄,或舌红干而无苔,脉弦数。

证机概要:阳热素盛,疟邪与营卫相搏,热炽于里。治法:清热解表,和解祛邪。

代表方:白虎加桂枝汤或白虎加人参汤加减。两方均系白虎汤加味而成,具有清热祛邪作用,但前方兼有疏表散寒作用,适用于温疟而有外邪束表,骨节酸痛者,后方加人参益气生津,适用于温疟热势较盛,津气两伤,热多寒少,或但热不寒者。

常用药:生石膏、知母、黄芩清泄邪热;柴胡、青蒿、桂枝和解疏表;常山截疟祛邪。

若表邪已解,里热较盛,发热,汗多,无骨节酸痛者,去桂枝;热势较盛而气津两伤者,去桂枝,加人参、北沙参;津伤较著,口渴引饮者,酌加生地、麦冬、石斛、玉竹。

3。寒疟

症状:发作时热少寒多,口不渴,胸闷脘痞,神疲体倦,舌苔白腻,脉弦。

证机概要:素体阳虚,疟邪入侵,寒湿内盛。

治法:和解表里,温阳达邪。

代表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截疟七宝饮加减。前方功能和解表里,温阳达邪,用于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之寒疟。后方具有截疟化痰、运脾和胃作用,用于痰湿偏盛之疟疾。

常用药:柴胡、黄芩和解少阳;桂枝、干姜、甘草温阳达邪;常山、草果、槟榔、厚朴、青皮、陈皮散寒燥湿,化痰截疟。

但寒不热者,去黄芩苦寒之品;寒郁日久化热,心烦口干,去桂枝、草果,加石膏、知母。

4。瘴疟

(1)热瘴

症状:热甚寒微,或壮热不寒,头痛剧烈,抽搐,肢体烦痛,面红目赤,胸闷呕吐,烦渴饮冷,大便秘结,小便热赤,甚至神昏谵语,舌质红绛,苔黄腻或垢黑,脉洪数或弦数。

证机概要:瘴毒内盛,热陷心包。

治法:解毒除瘴,清热保津。

代表方:清瘴汤加减。本方清热解毒,除瘴截疟,用于热瘴热甚寒微或壮热不寒者。

常用药:黄芩、黄连、知母、银花、柴胡清热解毒除瘴;常山、青蒿截疟祛邪;半夏、竹茹和胃化痰;碧玉散清利湿热。

壮热烦渴者,去半夏,加生石膏清热泻火;热盛津伤,口渴心烦,舌干红少津者,酌加生地、玄参、石斛、玉竹;神昏痉厥,高热不退者,急用紫雪丹清心开窍。本证预后凶险,宜及早中西医结合共同抢救。

(2)冷瘴

症状:寒甚热微,或但寒不热,或呕吐,腹痛腹泻,甚则形寒肢冷,经脉拘急,嗜睡不语,神志昏蒙,舌苔厚腻色白,脉弦。

证机概要:瘴毒内盛,湿浊蒙蔽心窍。

治法:解毒除瘴,芳化湿浊。

代表方:加味不换金正气散。本方燥湿化浊,除瘴截疟,用于冷瘴见有寒甚热微或但寒不热、呕吐腹泻者。

常用药:苍术、厚朴、陈皮、藿香、半夏、佩兰、荷叶燥湿化浊,健脾理气;槟榔、草果截疟除湿;菖蒲豁痰宣窍。

嗜睡昏蒙者,可加服苏合香丸芳香开窍;若呕吐较甚,可吞服玉枢丹以辟秽和中止呕。

5。劳疟

症状:疟疾迁延日久,每遇劳累辄易发作,发时寒热较轻,面色苍白或萎黄,倦怠乏力,短气懒言,纳少自汗,舌质淡,脉细弱。

证机概要:疟邪久留,气血耗伤。

治法:益气养血,扶正祛邪。

代表方:何人饮加减。本方功能补气养血,用于气血亏虚,久疟不已,面色萎黄,倦怠之证。

常用药:何首乌、人参、白术、当归、白芍补益气血;陈皮理气和中;生姜、大枣调和营卫;青蒿、常山祛邪截疟。

气虚较著,倦怠自汗者,可加黄芪、浮小麦;偏于阴虚,下午或夜晚见低热,舌质红绛者,加生地、鳖甲、白薇;如胸闷脘痞,大便稀溏,舌苔浊腻者,去首乌,加半夏、草果芳化湿浊。

此外,久疟不愈,痰浊瘀血互结,左胁下形成痞块,此即《金匮要略》所称之疟母。治宜软坚散结,祛瘀化痰,方用鳖甲煎丸。兼有气血亏虚者,配合八珍汤或十全大补汤,以扶正祛邪。

【预后转归】

正疟经及时治疗,预后较好。若重复感染或不同疟原虫混合感染,或发病的初期及后期,发病常不规则,临床表现复杂,辨证较为困难。疟疾重症,出现神智症状或过高热者,一般预后较差。

【预防调护】

本病为蚊虫传播,故应加强灭蚊、防蚊措施。

疟疾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寒战时加盖衣被,注意保暖,多饮热开水;发热时减去衣被。如高热不退,可予冷敷,或针刺合谷、曲池等穴。瘴疟神志昏迷者,应加强护理,注意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神志变化,予以适当处理。汗出后用温水擦身,换去湿衣,避免吹风。服药宜在疟发前2小时。饮食以易于消化、富有营养之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宜。久疟须注意休息,加强饮食调补。有疟母者,可食用甲鱼滋阴软坚,有助于痞块的消散。

【临证备要】

1。疟邪伏藏于半表半里,属少阳经脉部位,故历来有“疟不离少阳”之说。在治疗上,一般多使用柴胡之剂,但必须辨证,不能见到疟疾一概使用之,临床应掌握寒热往来的症状特点使用为宜。

2。疟疾的治疗可在辨证的基础上选加截疟药物,常用的如常山、青蒿、槟榔、马鞭草、稀莶草、乌梅等。此外,服药时间一般以疟发前2小时为宜。若在疟发之际服药,容易发生呕吐不适,且难以控制发作。

3。瘴疟来势凶猛,病情险恶,治疗应重视解毒除瘴。若出现神昏谵语、痉厥抽搐等严重症状时,宜早投清心开窍药物,必要时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医案举隅】

友人裴某之第三女患疟,某医投以柴胡剂二帖,不愈。余诊其脉洪滑,询之月经正常,未怀孕。每日下午发作时,热多寒少,汗大出,恶风,烦渴喜饮。思此是“温疟”,脉洪滑、烦渴喜饮是白虎汤证,汗出恶风是桂枝汤证,即书白虎加桂枝汤:生石膏48g,知母18g,炙甘草6g,粳米18g,桂枝6g,水4盅,煮米熟汤成,温服。1剂病愈大半,2剂疟不发作。

按:据《素问·疟论》所载,温疟以“先热后寒”、热多寒少为特点,“得之于冬中风寒之邪,至春阳气大发,温热外引而发病。”

以本案临床表现,当属表证未罢,而邪传阳明,非邪在半表半里之柴胡也,故用白虎加桂枝汤取效。白虎加桂枝汤证为七分阳明,三分太阳,岳老抓住“脉洪滑、烦渴喜饮是白虎汤证,汗出恶风是桂枝汤证”的病机特点,两剂而愈,说明抓住主证是辨证论治的关键所在。足见迷信柴胡剂或其他治疟特效药而不知灵活以掌握之者,殊有失中医辨证论治之规律。

(陈可冀等。岳美中医案集。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

【古代文献精选】

《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疟多寒者,名日牝疟,蜀漆散主之。”

《医学纲目·疟寒热》:“卫与邪相并,则病作,与邪相离,则病休。其并于阴则寒,并于阳则热;离于阴则寒已,离于阳则热已。至次日又集而并合,则复病也。”

《症因脉治·疟疾总论》:“瘴疟之症,疟发之时,神识昏迷,狂妄多言,或声音哑嗄。”“瘴气人人脏腑,血聚上焦,败血瘀于心窍,毒涎聚于肝脾,则瘴毒疟疾之症作矣。”

第五章肾系病证

肾藏精,寓元阴元阳,为人体生长、发育、生殖之源,生命活动之根,故称先天之本。肾的藏精功能减退,不仅可因精关不固而致遗精、早泄,还可由于精气不足、命门火衰而影响机体的生殖能力,导致阳痿、不育。

肾主水液,在调节人体水液平衡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若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失司,可导致水液的运化障碍,出现水肿;肾与膀胱相表里,若肾与膀胱的气化失司,水道不利,可出现淋证、癃闭、尿浊。此外,水肿、淋证、癃闭等病证日久不愈,可致脾肾衰惫,气化不利,浊毒壅塞,形成关格。

根据肾的生理功能和病机变化特点,可将水肿、癃闭、关格、淋证、尿浊、阳痿、遗精、早泄等归属于肾系病证。

肾与其他脏腑的关系非常密切。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可致眩晕;肾水不足,阴不济阳,虚火上越,心肾不交,可致心悸、不寐;肾不纳气,气不归原,可致哮喘;肾阳虚衰,火不暖土,可致五更泄泻;肾精亏损,脑髓失充,可致健忘、痴呆。依据其病证整体相关性,分别隶属于各个脏腑系统。此外,其他脏腑病证迁延不愈,久必及肾,亦可导致肾系病证的出现。因此,临证时应注意脏腑之间的关联,随证处理。

第一节水肿

水肿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以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

《内经》将水肿称为“水”。对其症状,《灵枢·水胀》日:“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并根据症状不同分为风水、石水、涌水。对其病因病机,《素问…水热穴论》指出:“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跗肿。”“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素问·至真要大论》又指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对其治疗,《素问·汤液醪醴论》提出了“平治于权衡,去菀陈莝……开鬼门,洁净府”的治疗原则。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将水肿称为“水气病”,并以表里上下为纲将水肿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型,根据五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