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三国飞雄 >

第69章

三国飞雄-第69章

小说: 三国飞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蔡邕在正统的士大夫眼里被认为是没风骨的柔媚之臣,但是单说为中国文化保存根脉,蔡邕远比王允之流贡献巨大得多,如果没有他和曹操,汉代许多的书籍都将流失,珍贵的文化将绝传。
对于赵武灵王,刘封心里一直比较推崇,虽然这位英雄晚年的确也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但是也可看出他是个重感情的人物。胡服骑射,让赵国成为了战国中武力最强的国家,东胡和秦一直拿它没有太多办法,也让赵国名将倍出。
“赵主父虽然自乱法统最后饿死,但是他着胡服习骑射的勇气可嘉,武功卓越,把一个危若累卵的国家带入七雄的行列,也是非常之人。”刘封说道,秦宓一副不以为然地样子,口中说道:“赵主父的教训,君主们都引以为戒的。”
“子敕,你还是说说魏文侯吧。”刘封打住了和秦宓来讨论赵武灵王这个在封建社会争议很大的人物。
秦宓说起了魏文侯这个君主中的明主,那就不同了,当然他说的是魏文侯尊崇卜夏和段干木等人,还有那个雨天狩猎的著名故事,那可是和尾生一样著名的古代道德故事。当然还顺带进了一句“国之险在德不在险”的进言。总之,只要高举孔孟墨的教化大旗,就能把国家带到兴盛。
刘封也不作声,不过秦宓也能看得出来,刘封对魏文侯的霸业更感兴趣。刘封拿着西汉初年大学者刘向编纂的《战国策》认真地指着《魏策》说道:“文侯乃雄主,时魏与齐、楚争强,列国莫敢拂其锋芒。为何过了两世,魏国就衰落了呢?”
众人沉默了。
“魏国的问题就出在文侯的接班人武侯身上。”刘封说道。
“魏国为什么在文侯的时候就强大,因为文侯不是一个抱残守缺的人,他清楚地知道国家的强大不能依靠那些所谓的贵族,这些人是国家的蛀虫,在国家太平的时候,不思进取,盘剥百姓蚕食民心,在国家危难的时候他们就只知道自己的利益。魏国为什么强盛。”刘封在纸上写了两个字“变法”。
“正是李悝为魏相国,实行了变法,改“世卿世禄”制度为凭功论赏。废井田行实行税亩,实行了“尽地力之效”。严格法律,创设《法经》整治国内秩序。如此国家才强盛。可惜到了武侯时任用世家子弟,废除了平人晋升的希望,法纪松散,军备松弛。虽然有吴起这样的将才,却因为嫌弃其道德上的一点瑕疵而把这样的人送给对手(吴起从魏国跑到楚国,并带领楚国军队第一次打过了黄河,连端魏国十余城)。上天不是没给魏国希望,而公孙鞅却也在魏国呆不下去,跑到了秦。秦的变法和李悝之法大同小异而富强,虽然车裂商君,但是一直奉行商君之法,终于成为强国。”刘封侃侃而谈。
“君上观书与我等大有不同。”虽然在座都不是迂腐之辈,但是东汉一直是经学的黄金时代,所谓以名教治天下,像刘封这样赤裸裸地谈利益的人还是非常少。好在这也是一个尚通达的时代,对那些奇怪行为大家虽然可以接受,但是从骨子里是不接受的。只好由沈友出言了,反正刘封经常暴一些离经叛道的言论,他都习惯了。
这个魏王从襄阳回来后一不去田猎,二也不过问政事,除了每次“休沐”出去骑马外,几乎就是闭门读书,还请了长安太学的五经博士到府里搞经筵,倒不拘束对方是不是纯儒,黄老也好,名法也好,还是儒学大师甚至是朱杨这样的极端的学派,刘封也一样请来。虽然都不太搞得懂刘封想什么,但是大家都知道他绝对不是无的放矢的人。
孔学(在战国时代诸子都可称儒,直到后来才专用为孔孟一系)原本只是诸子百家的一家,其主要的价值观念就是恢复和维护旧礼制,所谓“法先王”,主张道德教化。到了汉武帝时,董仲舒上书把儒学和“天命”糅合,融合了阴阳五行学说的儒学顺应了当时统治者的胃口。成为了公务员考试的主选教材。后来王莽开设新朝,变乱五经,又结合了图谶学说。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更是假谶纬之说而登基,他以及东汉皇室都对谶纬有着特殊的感情。而到汉章帝执政,为了统一思想,加强精神文明假设,于是在洛阳附近的白虎观召开了一次历史性的会议,把孔学神圣化、超然化的运动继续兴起。用谶纬解释儒家经典,把孔子从人提升为神,将君权神授学说化,儒家的经典就成了中华文明的“圣经”。自此后,中国封建王朝无数人围绕着它皓首穷经,孔家店的招牌越发光亮。四百多年,二十四代君主和无数儒学者的努力,那些质疑的声音越发微弱,一家独大场面也开始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这个民族要用汉这个国号来命名自己的民族,实际上华夏族的精神宪法自汉代确立。
而刘封专把《国史&;#8226;寇恂传》(班固所著《汉书》)找了出来。因为寇恂是刘封的祖先,大家都说到他的时候都很谨慎。
“其实大家不需要这样谨慎,”刘封说道,“我专挑出这卷来,实际上不是想夸耀我的祖先如何神武,实际上对河东感兴趣。”
刘封关注河东,也他的正当理由,谁叫他被册封为魏王呢?按照当年战国七雄的分布,魏国的国土就包含了河东地区。而按汉制,魏郡在西山(太行山)以东,真要把它拿下,曹家也该完蛋了。中兴大业基本上已经成功一半了。所以刘封故意歪曲理解,认为按战国时代的魏进行封商,取了河东他也就当了名正言顺的魏王。
没了河东这个粮仓,洛阳几乎可以没什么可守的,曹家也只有“迁都”。虽然魏人只是拿洛阳当名义上的首都。
河东,在刘封原来那个时代叫山西。自秦汉以来它都被称为河东,只是到了胡元,因为元朝定大都,河东的位置和大都比起来那就是在太行山以西,所以建立行省叫山西中书行省。而青州一带也顺理被称为山东行省。实在三国山东这个词代表的可比原来的后世的“山东”要广阔太多,也是文明和骄傲的象征。
山西,被称为表里山河,北有常山(北岳)、句注山,东、南有黄河西有西山(太行山),这里土地肥沃而在地理上易守难攻。这也是为什么当年秦国和三晋打个不休的原因。自三家分晋后,秦国就松了一口气,从魏国手里拿过了函谷关的控制权,从韩国手里拿到了三川,又从赵国手里夺了上党(长平之战)。正是通过蚕食三晋,秦国逐渐强大,而光武皇帝也是依靠河东为基础稳定了河南府,进而奠定了统一全国的基础。
如果要统一中国,必须拿下河东,而且刘封还知道司马懿好象也是那里的人。
与关中人民纯朴、吃苦耐劳有点不同,河东人并不是一味注重农业,他们自古就有农商并重的传统。因为河东这个地方养人,所以到了一定时期人口就多起来,多出的人大胆走出家乡从事商业活动。(见《史记&;#8226;货殖列传》)后世从这里走出了闻名天下的晋商,那也不是白叫的,这点尤为刘封所关注。
强的自身才能消灭敌人,刘封在封国关门谢客一年后,终于出关了。“减刑名轻徭役”,甚至刘封还考虑过减免田赋(农业税),但是这个举措太过惊人,所以刘封也不敢轻易去尝试。不过大幅度的减税减租在梁国展开。
刘封还上书皇帝请重新厘定铸造五铢钱。当年发当百钱也是处于楚汉政府经济窘迫,现在连续几年没有大规模对外战争,经济繁荣,所以原来的收紧银根的金融政策应该有所改变。
诸葛亮看到奏章后略皱了一下眉头,和几个椽属商量了一下,然后报皇帝同意重新铸造五铢钱。现在因为大汉经济繁荣,市面上出现不少假钱,严重损害了楚汉的经济。另外平等仓、太仓也开始迅速扭转了亏损的景况,现在开始吸纳粮食。
“这是胡扯!”刘封把一道敕书一扔,那是皇帝念在刘封为国家出力,所以特别拨款给他兴修府邸的专款。
刘封把钱给了京兆尹:“我现在住的房子比一般百姓好了许多,而且修筑这些东西不能当饭吃还耽误农时。这钱就拿去修学校,教育才是我大汉的根本。”
魏王重教育那是出了名的,在他摄政的三年中,多次批驳了大臣请求修缮宫殿的要求,刘禅的皇宫还是为了他的婚礼才修缮了庆云、朝日两宫。难怪新皇后私下对皇帝抱怨:“陛下您这个宫殿狭窄得像个鸽子笼。”那比起孙权孙大叔的建章大殿,这里寒酸不少,更没法和曹睿新修的十三座豪华宫殿相比了。而刘封把钱投到了太学和各地郡学的建设上去了,还设立学多小学(这个小学和现在小学不一样,它是指一切最基本社会常识和文化常识,在封建社会学问分为小学和大学,如训诂就属于小学)。“一郡两校”是刘封的著名主张。士大夫对刘封重视教育很欢迎,但是刘封也有一个不好的,他不尊孔,而主张“三贤并立,百家争鸣”。把荀子和墨子这样的人和孔大圣人拉到一起,而他提倡的“经世致用的新儒”完全颠覆了东汉以来的谶纬治经的主张,把儒家学说拉下了神坛。因为主政的诸葛亮本人就不是什么儒家学究,而是名法一流,所以对那些没什么用的儒家学说从心理上是不感冒的。
对于魏王的“无君无父”的学说,封建大夫是一肚子的气,不过人家拿着刀把子,不好明说。要是搞得君不君,臣不臣的,那这个大汉还不乱了天,那和篡位的曹丕有什么区别。在魏、吴的儒学者就不客气了,更是把刘封比做王莽一样的家伙。这些人乐得看刘封在楚汉搞风搞雨,而且推论楚汉这么搞下去“人心丧尽”,早晚要完蛋,大家等着看乐子吧。
不过让这些顽固的儒生没想到的是,好象这个乱搞的武夫不单没弄得乾坤倒置,众叛亲离,连一些太学生发起的抗议活动也没得到广大老百姓的“景从”。
“这些人真是吃饱了撑的!”在关中经商的胡二看到太学生又跑到魏王府门口去示威,暗自嘀咕,“这学校还是人家大王出的钱,你们吃人家的用人家的还去跟人闹,一群白眼狼。”
“这群人,就两个字”在凉棚卖水的王老头不屑地说,“‘欠揍’。也亏得这王爷是个好脾气的人,换了桓、灵两位老圣人的时候还不血流成河啊。这个世道这么好,我没明白他们闹个什么劲。”
胡二点点头说:“是啊,我从东边来,好多人都吃不上一顿粥,卖儿卖女的也不老少。河东大旱啊。一过黄河真是两重天!”
王老头叹气说:“不瞒老客,小老就是河东桑泉人。当年在贼军里当民夫,被庞老虎带到这边,当时俺就想,这下俺玩完了,只怕再也回不去了。偏遇到这么个好王爷,做了一年徭役就把俺们放回去了。家乡的税太重了,徭役更是没完,庄稼都耽搁了,俺就和内弟一合计跑了回来,现在我家还治了几亩地,一年下来吃饱肚皮没问题。现在牛马又便宜不少,开春了我也去参加合作社弄头牛来耕地。”
胡二白了他一眼:“这好日子还在后头呢,你要是个军户,早几年就成地主了。”
王老头一伸手:“俺可惜落个残疾,不然早参军去了。俺内弟早年就参了军,现在退下来就在衙门当差,家境比我好过。”
——————————————
魏并州刺史府
刁玄看了看报灾的册子,拿笔批着。
“元翁!”进来的是上党太守羊衜。
“正路来了,坐吧。”刁玄自从接手这个位子,没一天清净日子过。大乱好不容易平复下去,现在又碰上了这天气。
“太仓那些小吏太可恶了。”作为上党太守,羊衜奉命去首都公干,请中央调粮。尚书令陈群倒也爽快,一听羊衜在邺城十来天也没见着主事的,一回来就马上把他找了来,问清楚情况后马上写了手札,让羊衜去调粮,他自己进宫去请示皇帝。
不过到了太仓,那些家伙可没不外地来的太守当回事,非要见到本官的手令才行。而太仓令生病在家,现在由皇帝的大舅子毛曾兼着差使。而毛曾跑到蓬山去避暑去了。一来二去粮食到了并州已经耽搁了一个月。
“现在许多百姓跑到楚人那边去了。”羊衜叹息道,“明府你应该派人阻拦一下啊,否则圣上怪罪,那可是大罪啊。”
刁玄苦笑道:“总不能让百姓饿死吧!大乱刚平复,强行阻拦只怕并州无宁日了,而楚人却是厉兵秣马,那头老虎要出笼子吃人了。”
羊衜嘀咕道:“说道调拨粮食给并州就没有,那圣上修宫殿怎么就有钱粮!说到底这是他曹家的天下,自作孽,何苦拖累百姓。”
刁玄一看左右拉了羊衜一下:“隔墙有耳,慎言啊。我们做臣子的本分就是为君父分忧,正路的话太过孟浪了。”
打发了一肚子怨气的羊衜,刁玄立在廊下,看那天边血色夕阳,也许大战真的不远了。这才太平了几年啊。
尚书府
卫臻很不痛快,眼见敌人已经张牙舞爪、磨刀霍霍,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