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飞雄-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做侍中毕竟是近臣,对于皇帝至少应该客气点,但是这位苏老大人一直就很耿介,数次劝曹丕不要去打猎(皇帝打猎和后世XX皇帝下江南类,排场很大,人也很多,也不真打猎,旅游为主。有点像后世的还乡团,吃拿卡要抢,属于皇帝近臣赚灰色收入的一大进项,以进献皇帝为名抢吧,弟兄们给我上),皇帝不爽,一些同事也不爽(断财路)。所以皇帝把老头外放到并州去了,按照原来的历史他就该病死在任上,但是可惜历史发生改变,他被鲜卑人俘虏了。汉军解救了这群魏人还解救了他。
刘封很推崇他的风骨,请皇帝任命其为太中大夫,作为皇帝的参谋人员。刘禅和诸葛亮也没什么异议。
为了为新皇帝做好干部储备,刘封和诸葛亮从地方上调来了大批中青年干部,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开始提上议事日程。
同原来“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尴尬局面不同,现在楚汉集团根本就是人才济济。刘封写下的《举官吏表》上面居然列出了一千多位考绩优秀的官吏。
诸葛亮的举荐大多是民间没功名却很有能力的人。
虽然刘封理军,但是毕竟是摄政,所有的人事任命都要从他手里过,而绝大多数时候刘封没阻挠诸葛亮的决定。
“永昌守吕凯。”刘封看了看这位从边地来的官员,南中地区条件的确很艰苦,四十不到看上去比刘封苍老许多。
“我听说贵祖上乃是大秦相国吕不韦。”刘封随意地问道。
吕凯欠了欠身子说道:“大王说得不错,鄙祖的确是吕不韦。后来迁居不韦县,也就是现在的永昌。”
刘封说道:“孤常读书,秦有天下吕氏功劳不小,却因为些许嫌隙迁至蛮瘴荒地,始皇帝是忍人啊。”
吕凯说道:“能苟全性命于暴秦,我等已很幸运了。”
刘封心里一笑:“那还不是因为老吕是政哥儿的亲爹,换个人早被喀嚓了。”嘴巴上说起正事了:“南中诸族一直不太稳定,朱褒、高健这样的人还大有人在。对了,这个孟获听说也不怎么地道。”
“这个孟获是寮人(今彝族、白族等族的祖先)大巫师,在南中的百族中很有威望。而这个人野心嘛是有的,但是没什么才干。”吕凯说道。
原来孟获是个神棍啊,想想也对,南方那些少数民族一直迷信鬼神,政教合一也不奇怪。
对南中用兵是刘封这几年着手准备的,所以才有今天的面谈,在原来的那个时代,民族政策一直是政府比较成功的政治策略,但是在这样一个大汉族主义空前强大的时代(就是少数民族中也有很大的市场,许多少数民族同胞并不认为自己能和汉人平等。这有点和今天的某些国人想法差不多,认为自己和米国公民还是不能定位在一个位子),那种“反歧视”政策不但收不到好的效果反而会被敌人所趁。
如何打好这一场不对称战争,刘封按照诸葛亮版制定了“心理打击”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政策,等到大局稳定的时候再来彻底解决南中问题。
于是在政权交接前,大将军刘封上表拜毛荃为平南将军,张南为南中护军,赵云为镇南将军驻成都协调两路军队。而作为北线,后将军魏延和左将军庞德在关中整肃军队,做出一副要过河的样子。魏人也在调动军队应对汉军的动作。
而魏人的知客(间谍)也开始活跃起来。
竟陵
这座山城并不大,郊外通向唐乡庄的官道旁边,一个茅草店挑着一把扫帚,这代表着这里是个旅店,但是也有饭店的功能。
一个骑着黑驴的白衣商人肩搭着褡裢,后边跟了个五大三粗的小史。
“客人来了。”每个时代的店小二那都离不得一双眼和一张利嘴,手脚也麻利上前替商人接过褡裢。
“好沉啊!”店小二嘴里嘟囔着。
“掌柜的,来碗酸汤,炒两碟蒲葵,再来点酱。”商人点好了菜,小二凑拢说道:“本店有新鲜的阴溪桂花鱼,刚从白马城运过来。”他看了看四周,故作神秘地说:“还有高粱酿,各位老客来点吗?”
那客人看了看小史那馋样,点了点头,摸出一串大吴五铢钱。
“还是东边行走的,”店小二见识也广,知道那朝东吴去的商人大多赚得盆满钵满,因为楚汉掌握了马市和盐市,而且盐市半开放状态,并没搞专卖制度,这也是刘封执政后加强商业辐射力度的一个重大改革。造成了楚汉政府成了三国里最穷的政府,而楚汉百姓却是三国里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强民富”所以国家大治。
虽然魏国和吴国的有识之士对楚汉的新模式非常感兴趣,但是要让他们仿造进行,只怕没几个人敢那么做。因为这些政策必然要损害大士族的利益,而大士族是两国统治阶级的重要支持和盟友,像楚汉这么搞的话,没等楚汉军队来打他们,他们都已经内耗得差不多了。所以这两国的商人除了对楚汉同行投来无限羡慕外,有办法的还悄悄转移资本。
根据刘封的计算,新的“金元政策”像巨大的海绵吸收着两个对手的财富,用不了十年,这两个国家如果不来投降,肯定要拼死一搏,而那个时候楚汉军队可以出手统一全国。再加上魏、吴两国君主大肆修建宫殿占用民力,所以恐怕进军中原一统华夏的等不到十年后了。所以刘封反复地劝说和阐述下,诸葛亮也平静地接受,六出祁山九伐中原的历史悲剧得以扭转。实际上,原来历史上的诸葛亮和姜维不是不知道每次出兵,国力都要被削弱,老百姓也有运转之苦,但是蜀汉条件太差,不主动出击主动防御,就会沦为附庸或者被压制,而且诸葛亮和姜维本身也有点理想主义的成分在里面。战争不是穷国可以玩得起的。(从朝鲜战争的活教材就知道了,其起因是北朝鲜要统一朝鲜半岛,本来胜利在望,米国大爷插了一手,于是战无不胜滴朝鲜人民军大溃败就开始鸟,反正那个时候没看见主体思想感化麦克阿瑟,大概那盏明灯忘记充电了吧^…^写完这本书,偶准备写写上甘岭或者甲午战争,本来想写XX,后来想想我还不要自己找不痛快啦)
当然那个蒙古人,只是在特殊时期特殊条件下的特殊事件。如果不是宋金互相大战元气消耗,只怕蒙古恐怕连崛起都困难。再说蒙古人那套,不能说的战争,说成是抢劫更合适一点。
当然这些东西,就算当时非常聪明的诸葛亮和司马懿这样的人杰都不太清楚(历史局限,和智商没多少关系),更何况店小二和商人这些小民。
这个商人和小史很快吃完了饭,然后带着东西骑上驴走了。
这两个人正在官道走着,突然从路边树林里窜出一群人,穿得很破难,手里拿着棍棒一类的东西。
“流民。”小史要摸出腰间的腰刀,商人犹豫了一下阻止了他。流民在三国简直是很普遍,但是在楚汉境内却相当少见,这些大多是躲避战乱的失地农民,通常是乞讨,但是顺便客串一下劫道的也无不可。
“各位父老,在下只是路过的商人,这里有些闲钱给各位吧。”人在江湖飘难免不挨刀,蚀财消灾。
“少废话,东西留下,人滚蛋。”为首一个面黄的汉子厉声说道。几个好象是他手下的人冲了过来,剩余的多是撑场面的,难不成几个拄着竹竿快倒下去的老头还成了悍匪不成?
那小史是个火暴脾气,拿出刀来就要扎人。
“有刀啊,这个人有刀!”流民的眼睛里露出了恐惧,几个准备上前的汉子也犹豫了。
那商人用眼色制止了小史,和气地说:“各位高抬贵手放我们一马,大家在外讨条活路都不容易。”
那黄脸的汉子看了看也算了,大家毕竟是出来混的,把对方逼迫太急可不是好耍的。
商人和小史继续赶路,不远处便有一个芦蓬,是汉代的“收费站”。设卡收钱自古有之,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汉代地方官员,特别是亭(相当于现在的几个乡镇)、里(自然村)、联(十户)的官员都是本地人,没有薪水,就连一个县,正式领工资的也不过两三个人。其他属于“临时工“性质。为政府服务是老百姓的义务,那叫服徭役,而被弄进去当衙役充实警察队伍也是从老百姓里选,是所谓“皂隶”,地位很低,权利却不小。就是稍微小点的县,便是县丞、县尉也是县长自己找,自己从腰包里拿钱贴(那是理论上,实际这些人的工资还是向老百姓摊派。基本上县尉这样的地方治安部队都是找本地的大豪强,有的就是本地的社团话事人,比如孙坚。县长一般不是本地人,离开本地人谁听你的啊)
这些人也要吃饭啊,靠那几点死工资真的养不活人。这些人的生存要靠灰色收入,比如收粮食的“损耗”啊,这东西就是县长也是要抽头子的,何况这些小吏。乱收费啊,乱摊派啊,吃饭打白条啊。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靠路肯定要吃路落,不过因为是国家草创时期,诸葛亮等官员的操守也不错,所以选择的小吏基本上还算老成,在增加个人收入的路子上也没那么广,手也没敢伸那么长。不过这个路上设卡收钱一般还是允许的,不过是一郡在出入地设关卡收钱,而各县凭所盖的戳子和郡上核对分钱,各县不涉及现金。竟陵是个穷郡,大家眼巴巴指望这钱拿回去填肚皮,所以吃相难看一点,没有南郡那样的富裕郡那么阔绰。
所以上有政策之下,郡守对多设置几个卡装着没看见,反正你上面没规定设多少卡子,也没按一个卡子两百钱计算,也够郡里发工资的了。所谓下有对策便是如此了。
“这‘竟陵遍地卡,南郡两头切’还真说对了。”小史嘟囔着,来往东吴的商人早把这几个郡的收费情况弄清楚了,所以有这么个口诀,“走水路也省钱也快些,走这旱路却是麻烦。”
商人却白了他一眼:“你知道什么。”
商人和小史到那卡子前,拿出过所,那小吏粗识几个字,大略看了一下,在一个册子上抄誊了一下,然后拿出个石头戳子沾点丹砂就戳了上去。
忽然一阵烟尘起,几个骑马的军官模样的人过了来。
“是点检来了。”眼尖的看到那几个人的打扮,顿时打瞌睡的也清醒了。点检全称叫“点验公书检查事”,名义上是中央政府派出来巡视地方的,只有检查权而没有处置权,所有的处置都是政府内部权利,而这个点检更重要的作用是打击潜伏在内部的间谍人员。
诸葛亮本人是很重视间谍网络的培养和反间谍工作的,在机构精简、效率非高的楚汉做间谍,的确是对间谍们的一个重大考验。
那几个军官下了马,走了过来,验过腰牌后,开始由一个人抄录从这里经过人员的名单。这个是那个文吏负责登记的。
一个军官看到这个要过卡子的商人便走了过来。
商人主仆暗叫倒霉,却不好离开,做笑容可掬状。
“是吴地来的商人?”那个军官开口居然是吴地口音。
商人听了很亲切,两个人打起了乡谈,这军官是丹阳郡人叫沈翼,和这个叫黄翻的商人倒聊得火热。
“很久没回故乡去了。”沈翼说道,“不知道那里的故人还在不在。”
黄翻说道:“很多人都逃到江东,我可以转为将军打听一下。”
“如此就麻烦隐君了。”那军官说道。
黄翻可能没在意还是没听清楚,只是下意识地点了一下头。忽然胖胖的商人眼睛里暴射出冷光,却从容镇定地抢救道:“沈将军,小的听不懂你说什么。”
“呵呵,那我就再说一次。”那军官做了一个手势,几个军官扑上去把那小史按倒在地拿绳子捆了,摸出了腰刀。
“西域铁刀,阁下还真是奢侈得紧。”沈翼看了看那花纹,是“千鳞锻”的锻打方式,边打边淬火工艺很复杂。
“请吧,传耳校书隐蕃隐君,蔽上正在前面等阁下呢。”沈翼说道。
——————————————————————————————————————————————————————————————————————
(音乐《卡萨布兰卡》响起)三国的间谍战实际早已有之,因为这些东西在封建士大夫看来大阴暗的东西,上不得台面,但是其作用不小,所以作者决定写几节三国间谍战的章节。这个“隐蕃案”对吴国的政治分野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感谢裴松之,要不是他加了一笔,指望成兽,那是不行滴。
第五节 放虎归山
景耀三年三月,汉帝刘禅加冠,诏告太庙,并开始亲政。
天子结婚乃是非常重大的事件,何况皇后是吴国公主。新皇后姓孙名鲁班(名字很奇特是吧,前书有误应该是鲁班),对这个把吴国代向灭亡的女人,刘封可是印象深刻。《三国志》里留下名字的女人很少,而裴松之所以要要写下姐妹两个的名字,因为她们对于吴国宫廷里的“光荣革命”影响太大了。特别是这个小名叫大虎的女人。
孙权家是个很奇怪的家族,特别在后期乱伦之婚层出,而其原因都是因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