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三国飞雄 >

第53章

三国飞雄-第53章

小说: 三国飞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孤路喜的几个儿子蠢蠢欲动,手下把他们死死拉着。
傅充也不得不佩服这家伙见机快,现在他们人少,处在人家包围中,稍微迟疑就会发生全军覆没的危险,所以傅充冒充使节把秃发分为两部,一部归寿阗,一部归孤路喜的弟弟鹿潭。诸多前来附和的部族见秃发都服软了,也作鸟兽散去了。
*****
“人才,这个傅充是个人才啊。”刘封一看战讯赞赏道,处理边事虽说是抚并剿,但是什么时候来软,什么时候来硬,那可不是一般人能掌握得好分寸的。
“他的先祖就是斩杀楼兰王的傅介子。”掌管人事的梁王秘书郎盖肃说道。
刘封说道:“人才不管是寒门还是世家,只要有才,那都要用。”
君臣说笑一回。却有沈友拿着军报,面色沉重地进了来,他现在专管军务,负责一切号令出入。
“这庞德胆子也忒大了一点。”沈友把那报告递交给了刘封。
刘封一看脸色也沉了下来,但是心里一想转而改色:“先生不必太过计较,令明此也是效法卫、霍之谋。”
“匹夫尔!”沈友很来火,“兵法云‘兵行百里必蹶上将’,还是在那沙漠之地。这就是胜了,又能全师而回吗?”
“沈君,你这是对主上说话的礼节吗?”盖肃非常严厉地说道。
沈友这才回过神来,表示失态了,如今的刘封建封王爵,身份贵重。
刘封嗔怪盖肃:“沈先生乃我师,君如何教我们生分了。再说先生也是担忧前方。”
“君上的话,臣不敢苟同。天高地卑,乾坤定位,君臣之道不明,这往后君上的威信何在?”盖肃说道。这些儒生,在其他方面没能耐,在礼制方面的道道多得很,刘封也争不过他,只得说道:“善。”
沈友拉着盖肃说:“多亏你啦。”
盖肃淡然道:“君上已经不是昔日君上,先生也不该再是以前将军府的那个沈治中啦。”
*******
日氏城(今阿拉善南部)
“真珠可汗,我们和乌孙蛮子打了这么长的时间,现在这里水草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了。”韩楼说话的时候,黄色的胡子抖动。
者墨姑沉吟了一会儿,对人说:“把贺拔大人扶下去养伤。”
“可汗,我们应该立刻出兵占领居延海。”大将可足浑道说,“我等正可在那里过冬。秃发家族不过守户老犬,一举可下。”
者墨姑说道:“秃发何惧,我只是觉得那关中饿虎绝对不会坐视我等占了那地。”
可足浑道说:“这大漠草原,中原人哪里能自如出入啊。”大家都点了点头,要说汉人主动进攻大漠草原也不是没有,至少有两次对游牧民族的震撼非常大。一次是卫、霍突袭匈奴,一次是甘延寿、陈汤击溃北匈奴。现在鲜卑刚刚取得优势地位,远没有当年匈奴铁骑的威风,而大汉现在也是内战纷纷不复当年。
不过者墨姑能单独从步度根的大旗下分家,足见他不是一般的草原政治家,眼光比一般的人是要远些的。
几年拼杀下来,者墨姑已经从乌孙手里夺取不少水草地和人马,但是现在又去招惹盘踞在雍、凉的庞然大物。,这样做实在是很不明智的人。
但是看着家门口一块肥肉,按照草原民族的个性,很难不去咬它一下。
五十里外
庞德在营地里反复走动,这次他翻越卑移山,并不为其他,是他想一战而平定对武威威胁非常大的西部鲜卑别部。就算不杀光他们也要把他们驱赶到西边去。
他这次请兵实际有擅自调动的嫌疑,但是机会不等人,这些游牧民族平时很难聚集在一起,你去打他们就散入那茫茫沙漠,叫你没办法去寻找。
斥候回来了,想庞德禀告:“者墨姑一部在日氏城,而韩楼一部更是靠近了居延一带驻扎下来。”
“将军,请下令。”诸将请命。
庞德说道:“此站若胜,凉州二十年无胡患。我等当为父老做此事。各位破贼尽在此,请干碗中酒浆。”
“净胡沙,汉道昌。”
第八节 经略关中
    “汉章武二年,安西将军庞德属千骑越卑移山破鲜卑大人者墨姑、韩楼部,获牛马万,其部五万余降。自后二十年,胡骑未敢擅入北地一步。”——梁 沈约《国史&;#8226;诸将传第八》
“初,梁太祖以旧长安为李、郭之兵火所害,不复旧容。使关中护军张既于其西南龙首原东重筑金汤号为涂市,盖今之拱垂殿也。”——前唐 温彦博《三辅皇极图说》
随着庞德的胜利,也给刘封凭填了几万张吃饭的嘴巴。
虽然曹氏的并州刺史毕轨还时常征发步度根和南匈奴攻击刘封,但是这种小规模的军事行动并没阻止一场大生产运动的到来。
关中自西汉赤眉、绿林之战,早已经荒芜,其后东汉又迁移羌人居住,平羌抚羌更是折腾不休。
在汉代,黄河的水土流失还不算很严重,对于烧荒的野蛮做法,刘封是很反感的,他在全力地寻找那些农业专家。可惜的是这次他好象没有过去那些YY书里的穿越者的好运气,上个厕所都能发现一个大将。这事情只好交给了熟悉本地的情况的张既去处理。
张既在刘封家吃了近七年的白食,反正是不投降,但是曹操死了,刘封到他的家乡去了,想来想去他也愿意出来做事,但是他拒绝在军事上出什么主意。
刘封本来就看重是他的行政管理能力和处理民族问题的老道。
涂市城
“人才啊,人才荒芜啊。”刘封叹息道。
“君上其实不需担忧,君上的沤粪积肥的做法非常见效啊。”沈友对刘封那点“农家肥”的技术非常称道,可惜刘封那点浅薄的经验也只不过是他暑假到农村去玩的时候偶然知道的。
“无农不稳。”中国每给王朝在战乱之后要做的都无疑是重农固本,这都不是没道理的,何况这个“中战”阶段啦。
“粮食是个问题,现在白渠的疏导怎么样啦?”刘封非常关注关中的灌溉系统。郑国渠本是引泾水,但是泾水历来是泥沙很重的,所以渠道堵塞。白渠是汉武帝时期开挖的,与郑国渠几乎平行,现在还能使用,此外成国渠、龙首渠、灵轵渠、六辅渠等都在派人修葺,但是白渠的治理为重点。秦、前汉两百多年,这条渠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国时代的关中天气一如后世南方的天气,多温湿天气。
刘封望着新城外那葱翠的竹林,如果是看到那汉代打扮的人来往,真以为自己回到了千余年后的家乡一样。
多好的地方啊,多好的人民啊。我怎么可以不珍惜,再让他变成一片黄土呢!
“君上不但给吃喝,还发钱,父老们都感激您的恩德啊。”张既说道。这自古,皇帝或是上位者眼里,百姓就是会说话的牲口,除了交税外,一年里还要服徭役(强制性的义务劳动)
,还要承担兵役(肯定是义务兵啥),没见过要老百姓出工还给钱的。管饭已经是最“仁德”的事情了。
继承王爵后,刘封很干脆地把自己的椎场全赏赐给了自己的将军们,其中一部分免费开放给那些军屯户和军烈属,而不是像曹丕那样把所有“烈士家属”全部变成官奴,还大搞“军嫂选美”充实后宫,真个是物尽其用。
因为人口缺乏,刘封根据张既的建议,宣布十七岁的女子必须出嫁,没出嫁的当地的官吏必须去给她们找。这也是尽快增加人口的办法。支持寡妇改嫁也是三国时代的特色,不如后世中国儒学占绝对统治地位时代的迂腐,寡妇改嫁在三国时代并非什么了不起的,刘封甚至发现三国时代在上层,妇女和丈夫过不到一起也可以主动提出离婚,简直可比千年后妇女的地位。毕竟这是曾经给妇女封爵的汉代。
“这个堰塘一定要挖的。”根据自己的记忆,刘封对农业做出了自己的判断,既然现在关中的气候和自己家乡差不多,那么自己的经验也可以在这里施用。
虽然手下的大臣,包括一些开明的士大夫对刘封鼓励“妻胡女”的政策大为不满,“华夷大防”和“夺人妻女,强盗所为”这两关,那个时代有良心和坚持的知识分子是肯定想不通的。但是那些大字不识的士兵和平民却衷心拥护。东汉末年的妇女本来就少,和千年后的战争不一样,东汉末年的战争既消耗年轻男子,更消耗年轻女子。原因就在于饥荒和战争一起降临,而“人相食”这几个字不断出现。吃人,吃的什么人,历史书上很少有太过明确的记载,不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那段著名的“狼肉”的片段,揭示了那些未产子的下层妇女的悲惨命运。虽然有点不人道但是被吃的多是老弱妇孺,一如自然界的野兽那样。男人死于刀剑,而妇女死于男人的嘴巴。所以这个时代的屠城既可从肉体上消灭敌人,也有补充粮食的意义在里面。
刘封在关中风声水起,诸葛亮也在荆、益兴修水利。因为益州是楚汉大粮仓,诸葛亮派人在都江堰专门任命守堰官,还做出了每年清明维修的既定政策。这个政策使这个水利工程造福蜀地尽两千多年。
白渠的设计当然没那么巧妙,但是刘封下令渠边十里栽树,并不得放牧的规定。这个政策使这条古老的水利工程也延续了两千多年,在后来更成为了梁、两唐、明几个定都关中的大帝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只不过唐后称通惠渠,倒使后来人忘记了这古渠原来的名字。
“德容啊,你日夜都泡在河工上,都瘦了许多。”刘封看到张既日渐憔悴,很是过意不去。
张既说道:“君上宵衣旰食为关中百姓谋安身之计,我本为关中子弟,如何敢懈怠。”
刘封说道:“其实你只需要找一些老成干练的人去就好了,毕竟还有很多事情呢。”
张既说道:“这白渠关系民生大事,君上把百姓托付给我,这么重的担子,我可不敢大意。”
“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渠)在前,白渠在后。举臿为云,决渠为雨。水流灶下,鱼跳入釜。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一人骑着驴作歌而行,穿得倒是比较体面。
刘封有点发火问京兆周不疑:“元炬,我不是说过吗?这无论贫富有丁的都要出工,不出工的要交宽役钱,怎么这等闲人浮士在这里吆喝。”
周不疑一看这人暗自叫苦,你这家伙啊,不老老实实在家呆着,跑到刘封面前唱的哪门子歌啊你。
这次搞生产,梁王都不拿大刀拿锄头,亲自在后花园种起了粟米。你跑来蹿什么火啊。
周不疑把这人一介绍,刘封一听眼睛一闪光:“原来是他啊。”
又是一年春来到,在这个温暖的冬天里,如愿祝愿各位读者大大,万事如意,事业有成,爱情甜蜜,学业精进。
本书新年过后可能因为没多少时间,更新速度会慢一点,所以请大家原谅多,包含多多。毕竟这张嘴巴没指望这个吃饭。无论批评或者赞扬,如愿都会坦然接受(脸皮够厚)。本书结尾在即,看来上VIP是没指望了,只是希望能善始善终给大家一个交代,给自己一个交代吧。
第九节 国事家事
    原来此人是南阳人士,客居关中的许杨,算起来和太傅许靖是同宗兄弟。当然让刘封最感兴趣的是许杨的父亲许应主持了东汉后期的最后一项水利工程,许杨当年曾追随侍奉父亲左右。
许杨和热心功名的许靖、许劭不同,他比较淡薄名利一心效法东汉初年的梁鸿(此君就是举案齐眉的主儿),对官场的事情并不上心。只是看到没有专门的水利人才,大家胡乱修葺,浪费民力多有不忍,所以来个自荐。
刘封自是非常高兴,并叫人把自己铸造的五百把好剑之一送给了许杨,上面有错金文书“黄熊”。后来因为遇到大雨,水要淹堤,许杨把剑扔进水里做厌胜,说来也怪,水居然没翻过堤来。一千多年后的明国道胜年间,一村民打井挖掘出此剑,此剑便藏于国家博物馆。
三国时代是个英雄时代,英雄所爱美女、宝剑与良驹。所以君主铸造好剑赠送部下是很平常的事情。关羽就获得了刘备赠送的“万人”剑,张飞也有把刻着爵位的剑,连诸葛亮身上佩的剑都是刘备赐赠的。
章武元年,刘备在荆山下铸造了十六把剑,把他们赐予十五位“开国元勋”,象征着尧舜的“八元八恺”等贤人辅臣。其中最大的“镇山”长丈二,可能是三国有记载的最大的剑,被赐太子禅,这么大的家伙根本不能带着,刘禅只能把它供奉在专门的房间里。
中国的铁器铸造起源于战国,但是中国的铁矿杂质很多,许多是伴生矿,所以铁刀脆,到了三国时代,虽然普遍装备到了军队,但是大多是厚背刀,非常地沉重,必须双手持握。刘封比照唐刀设计的单手“汉刀”非常地脆,让本来想YY一下的刘封大吃其鳖,看在在汉代设计那么薄刃的刀根本就是拿人命当儿戏,一碰就折断了。
不过马超派人送来的一件东西让刘封重新燃起了制造单手刀的希望,那就是波斯人的达马斯谷弯刀。
萨珊波斯本只是法尔斯省的一个祆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