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西秦人物百态 >

第11章

西秦人物百态-第11章

小说: 西秦人物百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毓哿籼樱囟ㄊ窍朐谔由砩系玫胶么Γ墒翘酉衷诨刮凑迫ǎ荒芨毓魏魏么Γ庹俏业S堑摹H缃翊笸醭ιッ粑木牧礁龆由性诠冢绻硬辉冢敲囱粑木亩右欢ɑ岜涣⑽影嗳耍虑楹苁墙艏保蚁肭胩踊鹚偬永肭毓惺裁椿鍪掠晌一菩闯械!!庇谑翘油昊簧狭似腿说囊伦埃退氖Ω狄黄鹛永肓饲毓;菩谔油甑淖さ匕咽兀彩怯星肭蠹拥模宦傻布菟堤硬×恕T诠兰铺右丫肟毓茉读耍菩沤婕卣淹跚胱铮蟊淮λ馈G卣淹醮笈蛩闵钡艋菩馐焙蛴畛隼此祷埃祷菩翘拥乃赖常绻绷瞬⒚挥惺裁匆娲Γ蝗绶呕鼗菩源私缓贸G卣淹醣惴帕嘶菩氐匠�
黄歇回到楚国后三个月,楚顷襄王病故了,太子完顺利继位,这就是楚国的考烈王。楚考烈王封黄歇为宰相,赐号春申君,赠给他淮北地区十二个县。十五年后,黄歇对考烈王说:“淮北地区临近齐国,将县改为郡更为合适。”于是献出了十二个县,要求封在江东,楚考烈王答应了他的要求,于是春申君在原来吴国的都城修建自己郡邑。
这时候,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魏国有信陵君,和黄歇一起并称为战国四公子,一起来争夺天下的人才,把持国家政权,招揽门客。春申君担任楚国宰相第四年,秦国攻破长平,俘虏了四十万赵兵,赵国求救,楚国派遣春申君带领人马救济赵国,当春申君到达赵国的时候,秦国已经撤兵了,春申君也就回到了楚国。春申君在楚国当宰相八年,替楚国向北征讨,灭了鲁国,任命荀卿担任兰陵县令,这时候楚国又逐渐强大起来。
有一次,赵平原君派遣使者访问楚国,春申君将使者安排到上等宾馆,使者为了向楚国夸耀本国的富庶,头上故意插着玳瑁簪子,宝剑的把用珠玉包裹着,可是当他见到春申君的门客的时候,发现春申君的门客全部用珍珠包裹着鞋,平原君的门客们相当羞愧。
春申君做宰相十四年的时候,秦庄襄王继位,任用吕不韦当宰相,封为文信侯,派兵灭了东周。春申君做宰相二十三年的时候,各路诸侯害怕秦国不停地进攻,于是相约联合起来,向西攻打秦国。楚王成了合纵盟国的首领,春申君执政。各国的联合部队刚到了函谷关,秦国就发动了反击,各诸侯国的部队都败退逃跑了,于是楚王追究春申君的责任,春申君被渐渐疏远了。
春申君的门客中有个观津人叫朱英,他对春申君说道:“世上的人都以为楚国很强大,可是您一当宰相,使楚国变得弱小了,我不是这样看的。先王与秦国友好相处二十年,秦国不攻打楚国,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秦国要攻打楚国,必须绕道而行,背对着魏国和韩国,那是很危险的事情。可是现在不同了,魏国马上就要被秦国灭掉,他是没有能力保护鄢陵和许这些地方了,而且极有可能魏国把他们割让给秦国,那样秦国距离陈也就一百五十里左右了,我看到的是秦国和楚国日日夜夜的争斗。”春申君听从了朱英的话,把都城从陈迁到寿春,秦国马上把卫的都城迁徙到野王,并且设立了东郡。春申君就在吴地处理政务,兼任宰相职务。
楚考烈王没有儿子,春申君最担心这件事,于是派遣了众多美女入宫,可是考烈王仍然没有儿子。社会上有一种善于钻营的小人,他们本身并没有什么本事,可是人际关系这一套相当纯熟,这不一个小人出现了,他就是赵国人李园。李园带着自己的妹妹,想把她进献给楚王,但是听到楚考烈王没有生育能力,于是害怕妹妹以后会失宠。这个正常,凡是没有子女的妾,大多娘家没后台,再不生个儿子,以后的境遇会很惨。
李园在春申君家里打工,要求作为家臣服侍春申君,然后回家探亲,故意拖延回来的日期。春申君问他为什么回来晚了,他说齐国的使者看见他妹妹长得漂亮,要约为婚姻,春申君问他彩礼下了没有,他回答说:“没有。”春申君想看看李园的妹妹,于是李园把妹妹带来,春申君一看果然是美人,于是就接纳了李园的妹妹。不久之后,李园的妹妹怀孕了,李园知道这件事情以后,跟妹妹偷偷商量,他妹妹就劝说春申君道:“我听说您在楚国当了近三十年的宰相,楚王对您的信任超过了所有的王亲贵族,可是楚王没有儿子,一旦楚王去世,就会立其他的兄弟继承王位,那么您的宰相地位就岌岌可危了,怎能长久地荣华富贵呢?况且您当宰相的时间太长,一定有不检点的地方,得罪了那些权贵,一旦失势,那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我如今怀有身孕,知道的人并不多,您把我献给楚王,楚王一定宠幸我,到时候万一生下了男孩子,那么将来就是楚国的王,而您是楚王的父亲,又有什么得不到的呢?”春申君完全同意她的看法,于是造了一个行宫,把李园的妹妹养在里面,外面派上兵丁把守,禀告楚王。楚王召见李园的妹妹,果然被美色所迷惑,宠幸了她,以后生下一个男孩,被立为太子,李园的妹妹被封为王后,李园也受到了重用,开始执掌国政。
李园小人得志,小人得志是最可怕的事情,比如我们的明王朝,那个太监当政的时代,有多么黑暗,大家可想而知,如今李园就是那时期的小人当政,越来越骄横无比,他害怕春申君语言泄密,于是私自收买亡命之徒,打算杀掉春申君灭口,这件事情楚国中的百姓有很多人都知道。
春申君担任宰相二十五年,楚考烈王病危。朱英对春申君说道:“人有无法预料的幸福,有无法预料的灾祸,而您在辅佐无法预料的君王,怎么可以没有无法预料的人呢?”春申君听不明白,于是请教朱英,朱英对春申君说:“您担任楚国宰相二十五年,名义上是楚国的宰相,其实就是楚国的君王。现在楚王病了,早晚要去世,如果去世,您就要辅佐幼主,将来等他长大,还政于他,这是周公,伊尹一样的功业呀,这不等于是南面称王,占有楚国吗?这就是无法预料的幸福。”春申君又问道:“什么是无法预料的灾难呢?”朱英说道:“李园是个小人,又是您的熟人,他不治兵,却在秘密收买死士,一旦楚王去世,他会第一个杀掉您灭口,这就是无法预料的灾难。”春申君又问:“什么是无法预料的人呢?”朱英说:“您安排我做郎中,楚王一去世,李园必定先入宫,我替您杀掉李园,保护您的安全,我就是无法预料的人。”即所谓“世有毋望之福,有毋望之祸。今君处毋望之世,事毋望之主,安可误毋望之人乎?”
春申君说:“您放弃这种想法吧,李园是个软弱的人,况且我对他们全家都有大恩,他怎么可能背叛我呢?”朱英知道自己的计策终究不会被采纳,害怕将来祸害牵扯到自身,于是连夜逃跑了。
十七天以后,楚考烈王死了,李园果然抢先入宫,控制了局势,把他蓄养的死士安排在宫门附近,然后通知春申君前来吊孝,春申君刚一入宫门,就被这些死士夹攻刺死,砍下了春申君的头颅,抛到了宫门外。随后,李园派遣士兵包围春申君的家,将他全家杀害。李园的妹妹当初受到春申君的宠幸,怀孕生下的男孩继承了楚国的君位,就是楚幽王。
太史公到过春申君的宫殿,说那里的设施极其豪华,对春申君的评价是:当初春申君冒死顶替考烈王,用掉包之计送楚王回国是多么智慧呀,可是后来他被李园控制了,就显得迂腐不堪了,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指的不就是春申君不听朱英的主意嘛。
其实我认为,是春申君后期的麻痹大意,才着了李园的道,这里面不乏李园妹妹给他灌的迷汤。一个手掌握国家政权的人,最容易被宵小之人所害,你越是看不起的人,越是忽略的人,往往是最后给你致命一击的人。
这让我想起一个春秋时期的故事,讲的是要离贪功刺庆忌的故事。那庆忌有万夫不当之勇,徒手可以杀狮毙虎,而要离是个瘸子,手无缚鸡之力,可是最终要离在船头引诱庆忌观看水中的鱼,趁其不备,一举杀死庆忌,以至弱胜至强,否极泰来,真是高明的言论呀。
所以各位,宁得罪君子,别得罪小人,别小看任何一个人,不然我保证你一定会后悔。
第十二章 小人物虞卿
    这个社会中有无数的小人物,他们或混杂在闹市中,或浪荡于朝堂之上。他们绝对没有高深的门第,也没有显赫的功勋,要说特长嘛,他们有一点,最显著的是嘴皮子。
虞卿就是靠嘴皮子吃饭的人,他穿着草鞋,打着雨伞去游说赵孝成王。第一次见面,赵孝成王就赏赐给他一百镒黄金,第二次见面就成为了赵国的上卿,所以称他为虞卿。
赵国和秦国在长平交战,死了一名都尉,赵孝成王召见楼昌和虞卿,说道:“我军战而不胜,又死了一名都尉,我想整装待发,急追敌军,你们看怎么样?”这明显是装B的意思,任傻子都知道当时两国的实力对比,况且在长平赵国已经明显处于劣势了,赵孝成王这么说,无非是想找个台阶下,而且事先就安派好了台阶,您想想呀,找来两个人,两个人怎么可能意见都一致呢?为了在领导面前显摆,总会有不同意见提出,这是高层惯用的伎俩了。
果然,两人都听出了领导的弦外之音,楼昌先说:“我认为追击是不可行的,不如派遣使者去秦国议和。”虞卿说道:“追击肯定不行,但是如果议和,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主动权掌握在秦国手中,你去议和证明了自己的软弱,搞不好秦国还是要打你,但是不议和赵国必败。我看不如派遣使者,携带重要的礼物去联络楚国和魏国,让他们在秦国后方下刀子。即使他们两国不同意,那么秦国得到消息也会误以为我们诸侯国联合起来走了合纵抗秦的路子,就会知难而退了。”赵王始终害怕秦国的军队,不肯听从虞卿的意见,暗地里和秦国讲和,并且派遣郑朱前去秦国议和。等把事情办完了,才又征求虞卿的意见,说道:“我已经派遣郑朱去秦国议和了,你看这件事情怎么样?”虞卿说:“必定不会成功。郑朱是个重要人物,一到秦国,秦国必定把他尊重起来,向天下人宣告赵国害怕了秦国,这样天下人就会认为大王软弱,而楚国和魏国看见大王向秦国示好,也必定不肯再援助大王了。”结果事情正如虞卿所料,秦国始终不肯和赵国和谈,楚国和魏国也不来援救赵国,于是长平之战赵国大败,被诛杀了四十多万士兵。秦军进而围困邯郸。
后来信陵君窃符救赵才解了邯郸之危,凭借这楚国和魏国的援助,赵国稍微有了点生气。这时候,赵王被迫派遣赵郝前去和谈,答应给秦国六个县。虞卿劝阻赵王道:“秦国穷兵黩武,搞得自己国力疲惫才撤军,如果大王把六个县都给了秦军,那等于帮了秦国的忙,使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土地,这样做只能是使秦国更加强大,我看等明年秦国再来攻打大王,大王就什么地盘可以奉送的了。”赵王拿不定主意,于是把虞卿的话告诉赵郝,赵郝这个家伙是个典型的亲秦派,就如同抗日战争时期的亲日派一样,早就被秦军吓破了胆,说道:“虞卿说的话毫无道理,以秦军的强大如果明年再来攻打赵国,难道赵国就可以不割地了吗?况且魏国和韩国都在割地,如果我们落后了,那么明年秦国一定先攻打我们,那样孤立无援,大王觉得合适吗?”赵王又没了主意,于是把赵赫的话原封不动地传给了虞卿,虞卿急道:“大王不要听信邪说,秦国的贪欲是无止境的,而大王的城池和土地是有数的,即所谓‘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欲无已,以有尽之地而给无已之求,其必亡赵矣。’况且就算秦军再能打仗,也不可能一下子吃掉六个县,而赵军就是再弱小,也不可能一下子丢失六个县,所以我说不如不割地。”两个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赵王真的是没有法子,于是又咨询了一个人,那就是刚从秦国回来的楼缓,因为刚从第一线回来,所以比较了解情况。赵王问楼缓是否可以割地,没想到这家伙是个老好人,和稀泥的,根本不表态,来了个不知道。赵王没办法,只能说听听他的个人意见,楼缓说道:“我刚从秦国回来,如果告诉大王不要割地,那么秦国肯定会攻打大王,如果告诉大王割地求和,我又怕被大王误会我是赵国的叛徒,所以我不好表态。如果大王一定要问我,我看可以割地求和。”您听听,多么漂亮的来回话,就是这主意有什么错误,也被他这番表演遮掩过去了。赵王最终决定,少数服从多数,就割地求和。
虞卿听到这番话,马上进见赵王,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