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碧血春秋 >

第19章

碧血春秋-第19章

小说: 碧血春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芳心。”
    丽春的生日宴会,隆重又热烈,这是徐府近年来举办的最大一次规模的宴会。
    到贺的客人几乎囊括了湖南军、政、商及各界社会名流。
    在返回独立师的路途上,万顺发调侃地对黄庆祥说道:“大娃,我们今日出席的不完全是生日宴会,好像是喝你同丽春的订婚喜酒。你真行,我经常都到长沙办事,怎么就遇不到这种好事呢?今后我要再到长沙办事时,也到江边遛遛,看能否遇到这种好事。”
    回到驻地,黄庆祥内心怎样也平静不下来,丽春的身影时刻在黄庆祥心中萦绕,使黄庆祥久久不能平静。丽春的多情和美丽,富贵的家庭,让黄庆祥动心,但也让这个出身于农家的子弟感到自卑。黄庆祥内心不停地问:丽春对我是真情,还是出于感恩的心?如果说仅仅是出于感恩,昨日同其父母来独立师表达谢意就可以了,以徐参议的社会地位能亲自带着夫人和女儿到独立师向黄庆祥当面致谢,已经是相当不容易的事。可在今日的生日宴会上,黄庆祥却强烈地感受到丽春织热的情感。这不是感恩,是实实在在的那种青年男女之间,才有的相互倾慕的爱意。
    为了排遣内心的不安,黄庆祥一人独自来到驻地旁的小河边,望着河水发呆,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从被抓出来当兵,到出川参加抗战的这二年时间里,经历了多少次人生的艰难险阻,都闯过来了。这次巧遇丽春不知是天赐良缘,还是命运的安排。作为一个已经成年的男人,黄庆祥从内心渴望能得到这个美丽姑娘的爱。
    徐参议和徐夫人在客人离去以后,责怪丽春不该在此种场合,带着这位小军官到处给人敬酒,把感情外露。没想到女儿坦承就是要利用这个机会,让参加宴会的客人,知道自己爱上救命恩人了,以免今后再有人来提亲。见女儿的意志坚决,徐参议夫妇只好无柰地尊重女儿的选择。
    刘副师长在回四川后,经过几个月的活动,在陈司令官的支持和四川省政府保安处的配合下,终于如愿以偿地带着三千名新兵和部分川军军官,以及从陈司令官哪里要来的武器装备回到独一师。加上近期独一师在长沙招收的一千名新兵,这一下就使独一师的实力大增,从原来不足三千人的队伍,一下就扩充至七千人,装备也大为改善。孙师长便开始着手调整充实师机关和师直属部(分)队以及各团的兵员和装备。
    师机关按司令部、政治部的序列进行充实。
    按照乙种师的兵力配置,师直属部(分)队增加了特务连和担架队的编制;几位长官商量后,将警卫连按性质一分为二,以一排、二排归属警卫连。三排留在特务连,由唐朝担任特务连连长,黄庆祥提升为特务连中尉副连长;警卫连连长是这次刘副师长从四川带来的,原四川省政府保安处的上尉参谋杨志平担任。本来黄庆祥应该随其所带的一排兵到警卫连,可黄庆祥觉得跟唐朝在一起要踏实些,便向孙师长报告希望在特务连,唐朝也是这个愿望,孙师长便同意黄庆祥的请求留在了特务连。
    新组建的特务连,为三个排十一个班,其中二个班分别为连部的勤务班和炊事班;除勤务班和炊事班外,每个班有十二个兵;加上各排长、连部的事务长、书记员以及唐朝、黄庆祥,全连共有一百三十人;每个班配备七九式轻机枪一挺、德式冲锋枪一支、七九式步枪九支,是当时全师武器装备最好的连队。
    万顺发在全师编制调整后,任师司令部少尉军需官,负责师长和司令部伙房的后勤供给,捞了一个肥差。
    就在独立师进行大规模的整编时,接到战区长官部的命令,准备开赴湘西参加第二期整训。
    就要离开长沙了,黄庆祥不知道还能否回来,自从参加完丽春生日宴会以后,有十几天未能见到丽春了。想到丽春对自己一往情深,在离开长沙之前,怎样也应该去向丽春告别。
    在部队准备出发的前一天,黄庆祥便向辎重连借了一匹马,去长沙市区向丽春告别。
    黄庆祥是近来才学会骑马的,因特务连没有装备战马,只有辎重连和炮兵营有马,是用来驮东西和拉炮架用的。听说骑马很好玩,黄庆祥一有空就拉着万顺发到辎重连和炮兵营借马来练习,好在这些骏马性情不怎么烈,要不黄庆祥要摔几个跟斗了。
    骑马走了不到一小时,就到长沙丽春的家门口了,守门的二位警卫,见是黄庆祥来了,便让黄庆祥到客厅就座,让佣人进去通报。丽春听说黄庆祥来了,立即就来到客厅,招呼佣人给黄庆祥上茶,然后问黄庆祥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不来看她。黄庆祥便将独立师近期扩充和要开赴湘西的桃源、安化一带进行整训的事向丽春说了。
    丽春听完后,睁大眼睛对黄庆祥说道:“我也要回湘西辰溪的大学上学了,你们部队要去的桃源县是我妈妈的家乡。”
    正说着,徐夫人来到客厅,黄庆祥见状连忙起身向徐夫人问好。丽春对其母亲说道:“妈妈,庆样他们部队明日要开赴桃源、安化了。”
    徐夫人平静地回答:“前日孙师长带着刘副师长来拜会你父亲,就告诉庆样他们的情况了。”
    丽春见徐夫人知道黄庆祥的情况不告诉她,有点不乐地对其母亲说:“妈妈你知道怎不告诉我呢?”
    徐夫人面露微笑地回答自己的宝贝女儿:“庆样亲自来告诉你不是更好吗?”
    说完徐夫人又同黄庆祥聊起家常,黄庆祥便将自己的家世和同万顺发在酒坊打工,被县保安队抓来当兵,以及随部队出川参加抗战,队伍在安徽被打散,随刘副师长到武汉,后随唐朝到孙师长身边做警卫员的事,一一向徐夫人和丽春诉说了。
    徐夫人陪着女儿同黄庆祥聊了一会儿家常后,推说还有朋友要来,便让女儿陪黄庆祥到花园里去转一转。
    丽春陪着黄庆祥到花园里走了一圈,然后请黄庆祥到自己书房去坐。
    黄庆祥在丽春的带领下,来到丽春和她的三个妹妹以前居住的一个小院内。小院的书房布置得很雅致整洁,给人一种书香门第的感觉。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线装书,墙壁上挂着徐参议和夫人,以及丽春姐妹们的照片。当黄庆祥眼光停留在一张丽春同一个英俊的男青年合影时,心中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酸不溜秋地问丽春:“这是谁呀?”
    “是我大哥,到美国留学已经快三年了。我还有一个哥哥原来在上海同济大学念书,抗战爆发后随学校撤退到四川去了。”丽春略带伤感地继续说道:“为躲避战乱,我们家的人基本上都去了沅陵,三个妹妹和二个弟弟现在都在沅陵读书,原本一个非常热闹的家庭,现在变得冷清了。我要不是回长沙过春节,也不会遇见你,更不会如此深深地爱上你。”
    “丽春,你真的爱我?像你这样出身名门的小姐会真的爱上我这个穷当兵的?特别是在这战乱的年代,像我这样一无所有的人,随时都有可能不存在的人,真的能得到像你这样美丽姑娘的爱,哪简直像是神话。你该不是为了报答湘江遇险之事才这样做的吧?”
    黄庆祥一口气向丽春说出自己这些天来,内心充满的担忧和疑问。
    丽春直面黄庆祥,拉起黄庆祥的双手,对黄庆祥说道:“我是创造了一个神话,一个让人不敢相信的神话。但这都是真的,这确确实实地是真的,是发自我内心的真实感情。从我在湘江里落难,你伸手搭救我的哪个时刻开始,就感到离不开你了。没有你,我早就不在人世了。那么宽的江面?那么多的人遇难,你自己都还处在危险之中,而对我至始至终不遗不弃,直到我完全脱险为止。你的勇敢和善良,让我钦佩。这不是我一直在细细的寻找,苦苦地追寻的爱人吗?我感谢上苍,把你赐予到我身边。如果说,我是为了报恩才这样做,就大错特错了。这二年有多少豪门巨富的公子,有多少身居高位的世家子弟,上我家来提亲,都被拒绝了。我并不看重金钱和社会地位,只希望在茫茫的人海中,能找到一个至始至终爱我的人,一个能托付终身,同生死共患难的人。我终于找到了,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想,我都愿意跟你在一起。”
    丽春的真情告白,打消了黄庆祥内心的担忧和疑问,使黄庆祥大为感动。眼前这位美丽姑娘的纯洁和善良,不正是自己所追求的爱人吗?这难道真是上苍赐予我的良缘?此时的黄庆祥不由自主地将眼含泪花的丽春拥入怀抱。两颗激情燃烧的心,终于碰撞在一起,使俩人忘情地拥抱起来。
    良久,黄庆祥对丽春说道:“部队明天就要开赴湘西了。我就要离开你,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到你身边,请你多保重吧!只要有机会和时间,无论你在长沙还是辰溪?再远我都会去看你的?”
    丽春摇了摇头,回答黄庆祥:“我们家在沅陵的公馆已经布置好。我爸爸和妈妈也要离开长沙回到沅陵去,这里就剩下看家的几个人了。不要为我担忧,过几日我就回学校,你有时间就到辰溪的学校来看我吧。我要是有时间,也去看你。”
    丽春边说边走到一个很华丽的台子前,对黄庆祥说:“这就是我喜欢的那架钢琴,是我很小的时候,爸爸从上海带回来的。好久都没弹琴了,今天为你弹一首《送别》的曲子,算是为你饯行吧!”
    在丽春娴熟的弹奏中,黄庆祥仿佛置身于夕阳下奔向远方的小路上,微风吹拂的垂柳旁,一对恋人正依依不舍地惜别。
    第四章:第一次长沙大捷
    第一、湘西集训
    独立师按照战区的命令西渡湘江,开赴湘西的桃源、安化进行整训。部队经过一周的行军,到达桃源、安化之间的兴隆街、何家咀、茶庵铺、郑家驿一带。
    时值春夏交替之际,天气炎热,好不容易到达指定位置,师部设在靠近沅江边上的一个乡镇—兴隆镇。
    这兴隆镇居住着几千居民,主要是以农林为生。由于地处湘西,介于武陵山南部和雪峰山北部之间,纵贯湘西的沅江从镇边经过,从常德的武陵入洞庭湖。
    地处湘西的省政府临时所在地沅陵,到常德的交通主要是走这条水路。
    离兴隆镇不远,大约有四十多里地,就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描绘的世外桃源所在地—水溪。
    独立师到达后,各团及师直属单位,按照师司令部的安排,分别驻防兴隆镇、何家咀、茶庵铺、郑家驿一带。
    特务连驻在兴隆镇边的一个空置的土地庙里,这个土地庙不大,要住特务连一百多人显得有点挤,镇里略好一点的房子都被征用了,没办法也只好先住下来。
    中国这个社会,人们长期受儒、佛、道三家思想的影响,只要是老百姓聚居生活的地方,略具规模的城市和乡镇都建有不少寺庙。常有三宫八庙之说,如什么土地庙、关帝庙、城隍庙、孔庙等等。有些个庙子,由于传说中风水好,寺院的规模大,前来进香朝拜的善男信女不少,一年四季香火旺盛。而有的庙子,由于种种原因破落,成为穷人和乞丐落脚的地方和栖身的场所。
    在相当长的历史中,中国社会的各种寺院还是娱乐休闲的场所,很多地方都有赶庙会的习俗。
    在战争年代,这些个公共建筑,不论何种规模和性质的寺庙,则是军队最好的营房。
    各单位安顿好后,便开始按照要求进行军事训练。训练内容分为二大部分。一是单兵基础公共科目;包括队列、体能、射击、剌杀、投弹和工事构筑。特务连的士兵增加军事地形学、捕俘等科目的训练。二是综合训练科目;主要是班、排、连对野战阵地和坚固阵地的防御和进攻的演练及兵力火力配备。部队行军中宿营与警戒、防空及战斗队形展开等科目。特务连在综合训练科目中增加战场侦察及对敌指挥机关、弹药及后勤补充分队的夜袭科目。
    最后是师团二级单位的综合演练和军令部及战区长官部的考核、验收。
    整训时间为四个月。
    特务连的官兵经过调整后,其作战任务和兵员结构有了较大的变化。原来侧重于警卫勤务和警戒,现在则是以战场侦察和敌后行动为主要作战方式。因此在兵员和武器装备方面都较之其他部分队要强,特别是刘副师长从四川补充的兵到后,孙师长让唐朝从各部队和补充的兵员中,选调身材比较高大结实,其他素质都较好的兵到特务连。将特务连作为独立师的一个拳头使用。
    特务连虽然兵员素质和装备较其他部(分)队要强,但并不等于战斗力要比其他部(分)队强。由于是新组成的连队,兵员中真正打过仗的兵没几个。大部分都是从四川各地保安队补充的兵和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