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媒介是条鱼 >

第1章

媒介是条鱼-第1章

小说: 媒介是条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孙敏寒
申明:本书由 (。。);如果喜欢;请支持订阅购买正版。

第一卷 初入媒体 第一章 引子

苏豫打小儿就喜欢文字方面的东西,搁以前的话说就是一文艺小青年。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开始看《小八义》、《施公案》、《水浒传》,用他自己的话说,“人家是一路苦读上的大学,我是一路看闲书上的大学。”

当然了,这话里透着点自得和狂傲。可是人家确实有狂的资本,从小到大,每次考试都轻轻松松名列前茅,结果高二文理分科的时候,被当物理老师的班主任生拉硬拽着学了理科,然后以高出一本线40多分的成绩,去了南方一所理工大学读书,又学了一门儿莫名其妙的专业,从毕业之后就再也没有用上过。

毕业之后,在南方的几个城市晃荡了三四年,知名外企里呆过,电视台广告部里混过,做的工作跟专业一点也不搭边儿,美其名曰“策划”,其实就是绞尽脑汁想点子、做执行。出主意的时候像孙猴子,巴不得自己有七十二般变化,具体执行的时候却又像沙和尚,兢兢业业背着行李一刻也不敢放松。

最有意思的是过年回家的时候,邻居家的老太太问,“小伙子毕业了做什么呢?”他当时刚参加工作,透着点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觉得自己就是人见人爱的外企精英,特自豪的说我做策划的。老太太问了半天,“策划?啥是策划啊?策划也是工作?这年头怎么啥都有人干啊!(后面省略若干感叹)”搞得苏豫狂受打击,亲朋好友再问起的时候,就再也不肯多说了,生怕一不小心伤害了自己那颗“脆弱”的自尊心,只说就是份工作,赚点钱够自己零花了。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苏豫25岁那年,先是父亲生病过世了,一阵忙乱之后,母亲又检查出子宫内长了个肿瘤。当母亲从电话里告诉苏豫这件事情的时候,他一下子懵了,怎么也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简直像是小说里的情节,却活生生的发生在自己的面前。

苏豫挂掉电话,就往车站奔。他从黄牛手里买到一张最快回家的车票,在候车室里等了2个小时后,终于挤上了北上的列车。

苏豫一路听着火车咣当咣当的声音,一路想着从小到大母子俩之间的点点滴滴,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掉。什么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因为未到伤心时罢了。他一时觉得火车走得太慢,恨不得插翅飞到母亲的身边,陪伴她安慰她,像他小时候生病时母亲对他那样。一时又觉得母亲这辈子真是不易,自己上初中时候跟父亲离了婚,可是却丝毫没有影响到自己,母亲的坚强、乐观、豁达深深的影响着自己,让自己成长的很健康、很阳光。

等到苏豫紧赶慢赶回到家里,已经是12小时之后了。

苏豫边开门边喊“妈妈,妈妈!”,仿佛是小时候放完学回到家的样子。没上大学之前,他每次放学回到家里,都是这样,一边喊着妈妈,一边说着我饿了或者说今天老师又夸我了之类的话,每次都能看到妈妈的笑脸,随之而来就是端上桌的热饭热菜。

当苏豫看到母亲脸上掩不住的憔悴与疲惫,他虽然强自笑着,眼圈却忍不住红了起来,可是又明白的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碰到困难就动不动哭鼻子的小男孩,而应该是这个家的顶梁柱,是日渐年迈的母亲的指望和依靠,他不能表现出脆弱的一面,更不能倒下。

接下来的日子紧张而又忙碌。所幸手术十分顺利,又检查出来肿瘤是良性的,母子俩才齐齐松了一口气。

平常时候也不觉得,一有点事情,才觉得自己家的亲人实在是少。母亲住院的这段日子,全靠苏豫一个人忙前忙后,日夜守候。几天下来,整个人就瘦了一圈,下巴上的胡须也长出来了,又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倒显得他成熟了许多,也稳重了许多。

母亲躺在病床上,一边心疼儿子,一边后怕。说幸好不是什么急病,也幸好是良性的肿瘤,要万一得了什么急病,苏豫又离家这么远,恐怕临时打电话叫他回来,也来不及见上最后一面,一边说就一边哭了起来。

苏豫从来没有见过母亲这个样子。在他的印象里,母亲从来都是坚强的乐观的,不管碰到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即便是在最困苦的日子里,她也总是微笑着面对。这时候他才醒悟,母亲老了,开始希望儿子在自己的身边,能时常看着守着,对她来说,就是最大的安慰。

好吧!去他的好男儿志在四方,古人还说了呢,父母在不远游。已经离开家了这么多年,从上大学开始到现在,都八年了。八年的时间,小日本都打跑了,自己也该回到母亲身边,尽尽孝了。

虽然说他从小就向往着远方,有着“仗剑走天涯”的豪气和志气。当初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所有的志愿填的都是南方的那座城市,那座六朝烟雨繁华如梦的城市。在那里,他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已然成为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在那里,有着最初的美好爱恋,更承载着年少的青春与梦想。那里的山山水水,每一处每一地,都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深深的烙印在灵魂深处,成为不可磨灭的印记。

而今终于要离去,这一去,关山万里,再回来时,应该只是过客了吧。苏豫想,我是爱上了这座城市,还只是爱着这座城市所承载着的青春!说不清楚也想不清楚,可是不管怎样,这座城市对于自己是不同的,不单单是一个符号,而是一个密码,可以开启往事的密码。这山,这水,对于自己来说都是不同的,不是风景书上的名胜,不是旅游册上的古迹,与自己是息息相关的,血脉相连的。只是这点血脉相连终将湮没在时间里,那重重的一团墨痕终将在流光中淡去,只留下一抹痕迹。

苏豫回来了!

他不像归人,却仿佛一个过客。

刚回来的第一天,他像所有第一次来这里的游客一样,来了个绿城一日游。从西到东,从南到北,转了个遍,当他登上代表绿城的标志性建筑二七塔的时候,他真想大喊一声:我胡汉三又回来了!可是却没有这个底气,这个城市对于自己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每年放假回来这里是必经的中转站,每次到了这里下了火车都觉得是到了家,虽然家离这里还有百十里地。陌生的是从未在这里生活过,这熟悉里就透着点疏离,疏离里又带着点彷徨。

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呢! 有人说是“得中原者得天下”,这里是兵家、商家的必争之地;有人说这里是“十省通衢”,交通要道,南来北往,熙熙攘攘;有人说这里是一个没有独特个性的城市,让人提起时没有可以描述的语言;又有人说这是一个有着粗鄙文化的城市,直不楞腾的一句“中”,透着点实诚,也透着点粗拉拉的劲头。

有位朋友说得好,如果你在这个城市呆上一段时间后,你便会明悟其实这是一个从骨子里喜欢“两掺儿”的城市。这里的人爱极了两掺儿。人们喜欢将胡辣汤与豆腐脑掺到一起,所以顺河路成了胡辣汤爱好者的“天堂”;人们喜欢将土豆粉和刀削面掺在一起,所以“姐弟俩”挤满了土豆粉的拥趸;人们更喜欢将千张、海带丝、面片等掺在一起,所以成就了烩面,它几乎成了城市名片;就连吃个涮锅,蘸料也要把麻酱和蒜蓉香油掺在一起……

“两掺儿”说的好听呢,是包容万千,是中庸之道,是大道至简;说的不好听呢,就成了左右摇摆,无所适从,个性缺失。可是这就是绿城的特点,平凡、世俗、热闹、随大流儿。这里不像武汉,池莉笔下的武汉繁杂、热闹、市井,火热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这里不像广州,老广州的生活就像一杯早茶,慢慢悠悠、自自在在,日子就在小笼包、虾饺与早茶之间过去,一天又一天;这里也不像成都,一副麻将让成都人天塌下来都不怕,龙门阵更是摆得热火朝天……

这里有什么呢?好像什么都有,又好像什么都没有。

火车站附近的服装批发市场一个挨着一个,银基商贸城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每天清晨,绿城还在睡梦中的时候,这里已经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从全省各地以及周边省市拥进这里进货的商户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最早的问候,然后又随着货车四分五散到各地。可是这么多年下来,始终也没有成长出一个本土的服装名牌,不能说不是一件憾事。

新建的新区真漂亮。高楼林立,绿草成茵,一座新城拔地而起,一栋栋温哥华风格、西班牙风格、瑞士风格的建筑逐渐呈现。什么风格都有唯独没有自己的风格,这样一座新城,可以在苏州,可以在南京,可以在武汉,可以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地方,唯独跟这里好似没有什么关系。

唯独走到绿城的西郊,还能看到旧时的风采。现在是烈日炎炎的夏日,走在西郊宽阔的林荫道上,粗壮的梧桐树高高大大,侍立在路的两边,亭亭如华盖,郁郁葱葱,人一走到这里一下子就清凉起来,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里让人想到了南京,从中山门往紫金山去的那条林荫大道,是那样的让人心醉。还有那些苏式建筑的楼房,式样古朴,别具风情。还有那“碧海丹心,血殷黄沙”的碧沙岗,冯玉祥的北伐阵亡将士在这里安息,一走进去,古木参天,气象万千,不愧是烈士埋骨之地。

这里,就是苏豫将要生活和奋斗的地方。

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第一卷 初入媒体 第二章 处处碰壁

有人说看一个城市的就业观念就可以大致知道这个地方的经济繁荣程度,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当一个城市经济繁荣程度高的时候,这个城市的就业观念就相对开放和理性,这里的人才也相对从容和大气,会有种“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与骄傲。而且经济繁荣了,外企、民企、国企等知名企业也多,机会也就多了,大家就不会削尖了脑袋往某几个相对较好的单位里挤,真正是“条条道路通罗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在南方的时候,流行着一句话:一流人才进外企,二流人才进机关。苏豫那些同学们,当年毕业的时候,外资企业正吃香,于是大多数进了外企,好一点去了“欧美”,差一点的也去了港资、台资,大家比的都是薪水的高低、福利的好坏、企业文化的优劣等。而那些进了国企或者机关单位的几位同学,被大家看成了没有能力、混日子的象征。同学之间一聚会,就开始互相打探,彼此打趣,一个个全以精英自居,一副不晓得民间疾苦的模样。

而在这个相对闭塞的内陆城市,则刚刚相反。“官本位”依然长期主导着老百姓的思想,毕业生的出路依然局限在几个有限的行业内,比如电信、电力、石化、报业,当然最好的还是进机关单位当个公务员,好歹也捧上了“铁饭碗”,只要不犯大错,这辈子就可以安安稳稳的过下去了,全不知晓人家都已经端上了“金饭碗”。

不过风水轮流转,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谁也没有想到几年之后,当金融危机席卷而来,外资企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那些所谓的外企精英们上个月还在拿着月薪上万的高工资,过着标准的中产阶级生活,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时,下个月就被告知由于企业自身发展原因进行裁员,不好意思阁下就在裁员名单,照足规矩给足补偿,就处于失业状态中了。而那些凭着关系进入国企或机关事业单位的同学们,则在垄断行业内一个个闷声发大财,过着悠哉游哉的无忧生活。

苏豫回来的时候正是2005年夏天,就业市场如这夏季的烈日一样,火爆非常。

当时网络上非常流行一篇文章,《多收了三五斗》大学生就业版,整篇文章用调侃和无厘头的方式,却把大学生就业的无奈、尴尬和辛酸说尽了。是从何时开始呢,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一下子从云端跌入泥泞,还没来得及愣神,就得拖着满腿的泥水往前赶,否则就有这个专家那个官员说你态度不够端正,说你不能脚踏实地,完全一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架势。

关于这个问题,苏豫之前与几个朋友讨论过,中国的大学教育真真是个怪胎。收学费的时候吧,说大学教育属于精英教育,不能保证所有的人都能上得起学。可是等到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又说大学教育属于大众教育,要从底层做起,要勇于做一个普通劳动者,甚至提倡要去做清洁工、交通管理员等,要去跟初中生、下岗工人去抢饭碗。可是从上小学开始,到大学毕业,十六年的寒窗苦读,金钱、精力上的投入,父母、长辈们的期许,经过高考的严峻考验,大学四年的精英教育,难道只是要培养一个底层的“就业者”?真不是歧视他们,还真不知道谁该歧视谁。真不如干脆初中毕业就打工好了,这么多年也应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