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血色中华 >

第54章

血色中华-第54章

小说: 血色中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绍华和钟洛考虑到山东形势复杂,不愿意让不清楚底细的人混进来,就决定暗中物色有爱国心有正气的人。

    他们闲聊了几句,在大门楼外的门哨兵之一小伍匆匆跑进来说:“报告!外面来个两个人,说要找杨大夫!”

    杨斌问:“是谁?”

    小伍答:“其中一个说自己姓范,叫什么树国。”

    杨斌一听很高兴,乐呵呵说:“是我请来的同学,快请进,请进!”小伍应了一声小跑着出去后,杨斌向张绍华说:“范树国也来了,太好了,我还担心请不动他呢,他可是我们同学中的佼佼者!”

    “实在是太好了!”出于谨慎,张绍华多问了一句:“他是哪里人?”他心里盘算着起码知道个来历,不太远的话就可以派人去查查底细。

    “他也是山东人,他是聊县县长范筑先的长子!”杨斌的语气里透露出丝丝自豪,为自己能请来这位范树国而兴奋:“他父亲范县长,大哥知道吧,去年刚出任山东省第六区专员,保安司令!”

    !!!

    张绍华大脑里闪过一串感叹号,范筑先,我们居然把十万铁军统帅的儿子给请来了!

    来济南之前,他们就对山东做过大量资料收集,对这位镇守聊县的范筑先印象深刻,早就留上了心,因为张绍华记得后世的史料记载,1937年10月,日军侵入山东,不久又向鲁西北进犯,范筑先不顾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两次要其率部南撤的命令,决心守土抗战,并于1937年11月19日向全国发出了“守土有责,裂眦北视,决不南渡”、“誓率我游击健儿及武装民众,以与倭奴相周旋。成败利钝,在所不计,鞠躬尽瘁,亦所不惜”的通电,通电内容被全国各大报转载!

    范筑先宣誓抗日后,多次改编民众起义武装,收编民团武装组成抗日部队,共35个支队,3路民军,号称10万铁军,广泛开展了平原游击战争……

    张绍华在济南总是思量着怎样去勾搭范筑先,没想到杨斌这小子把人家的儿子给拐来了,真是天助我也!

    不容他多想,小伍带着一名高高个子的年轻人走进来,这年轻人穿一身合体的中山装,长方形的脸上浮现出见到故友的愉悦,他鼻子高挺,眼睛不大,人很精神,身后跟着一个穿对襟衫的仆人,为他提着两个大箱子。

    李佳在张绍华身后嘀咕了一句:“老大,你看他是不是有点像梁家辉?恩,青年版的。”

    “是有点像!”张绍华点头,心中暗暗为对方喝彩,好一个民国时代的才俊!

    陈勇低声问李佳:“小李,梁家辉是谁?我们咋不认识?”

    何复生插嘴:“是人家以前在美国的朋友吧?你哪里都认识了!”

    “好啦,别争了,复生,这个人多注意,可是个宝贝,如果他有什么困难之类的,好好照应下,不要太明显,你知道怎么做吧。”张绍华心里打定主意,原本还不知道怎么下口,这倒好,送上门来了,范树国自然是不知道,来会个旧同学,就暗地被人给卖了,不知道如果他知道了会做何感想。

    没歇着一会,外面一个人影匆匆忙忙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喜色,张绍华看到,心下一奇,这孙克勤何事这么高兴。

    “老大,云生那边有消息来了。”孙克勤附到张绍华耳边说。

    张绍华心里一震,连忙道:“走,车上说话。”说罢便和李佳,何复生等也不打招呼,直接去了车上。

    “云生那边怎么样?”张绍华心里一直惦记着王云生,这一去艰难重重,危机处处,他心里自然明白。

    “云生按照事先约定,到达定州之后采取迅雷之势,现在已经控制整个定州,本地的武装力量也在积极配合,不过形势不容乐观。”孙克勤说到这里,拿出了朝鲜的地图,面色有丝沉重,指着地图说:“老大,你看,这里是定州,根据云生的汇报,现在宣川,泰川,博川方向都开始向定州方向备战,海域暂时没有动向,不过鬼子装备精良,兵多将广,凭云生手中的力量,绝对顶不住。”

    张绍华也眉头紧蹙,思寻再三,对孙克勤说:“你去给王云生发电,定州的事情他心里最清楚,就说不管什么情况,首先要保住自己人的性命,给我好好的回来,其他的,让他放心,武器装备需要的尽管开口,让他一切自己做主,整个朝鲜交给他全权处理。如果兵力太强,实在抵挡不住,就化整为零,以游击战来破坏,骚扰。”

    “是,我这就去。”

    张绍华说完陷入沉思,久久不说话,忽然对李佳,何复生说道:“我们现在回去,一起开个小会。”看来许多事情都要布置妥当了,希望不是错的。张绍华心里暗暗道。

    

 第七十八章 新的起点

    张绍华和李佳等人来到四合院,叫来孙克勤,还没等他们坐稳,张绍华就直接说:“克勤,立即通知阿萧,将我们的人化妆成商队,一次20人,从不同的路线赶到这里,时间还有,叫他们不要太匆忙,一定要先进的武器装备给带上,大的拆散,装进粮食或者服装等运输商队夹带北上,能走私的就走私,我去找杜月笙帮忙。”

    “大勇,你去寻找商铺或者酒楼,能租到的就别买,到时候用来安排总部来的弟兄们,安排不下的,钟洛会把他们安插到各行业去,顺带收集情报。”

    “老大,王云生在朝鲜太危险了,我们是不是要给他们支援?”孙克勤忍不住说。

    “朝鲜那里不适宜动作太大……我问你,如果说现在我们去打下了沈阳,你说鬼子会采取什么行动?”张绍华眉头一拧。

    “这还用想,沈阳四面都是鬼子,鬼子肯定会首先封锁我们往南的退路,切断我们对外界的一切通信渠道,然后派大军围剿。”孙克勤想也不想就说。

    “那不就是了,定州肯定也是这样,现在趁鬼子还没反应过来,我们能做的就是立即再给云生多送点战略装备物资过去,一旦日军封锁了海域,我们想过去都不可能,没其他办法可想,希望他能处理好。我相信云生的能力。”张绍华把经过深思熟虑的想法说出来。

    他说着说着,目光很自然落在李佳身上,开口说:“李佳,范树国我们要多加留意,我们要找机会主动去和他接触,先打好关系,到时候我们需要依靠他,没有他,我们可就白来了。”

    李佳看了他一眼,点头说:“好,我们多留个心眼就是了。”

    张绍华心里始终挂念着王云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意识到了危机没有?

    朝鲜!定州!

    王云生在打下定州之后,立即通过李准在当地发起征兵,没几天就招到了两千多人,加上分批从越南过来的中越兵团一共有了大概一个旅的兵力,用缴获的兵器来武装部队。

    之后,通过李准的影响力,收集了大量的情报,发现日军在向着定州方向的几个城市增兵,同时对人员的进出严格盘查,进入了全面封锁状态。

    照这样看起来,不用多久,日军肯定会开始封锁海域,这样就是四面环敌,王云生很清楚地意识到,在这里死守一地的最终结果必然是全军覆灭,既然张绍华发话让他全权处理,他也就放开手脚,毅然决定火速在朝鲜展开游击战。

    他和李准把起义军分成三队,首先派出一队暂时留下保护定州,协助李准疏散定州居民,争取在日军的封锁线形成之前,把愿意离开的百姓迁移到山区或其他乡镇;其余两队绕过博川这个日军据点,悄悄散入山地密林,分别沿大宁江和清川江北上,一路迂回前进,遇到日军小据点就围而剿之,取其粮草武器为己用。

    王云生还把游击战术详细和李准说了个明白,让他们在转移后也迅速潜入野外,进入真正的敌后游击战。

    这招让日军暴跳如雷,他们气势汹汹地正在调兵遣将,准备血洗定州,没想到人马还没召集好,这帮混帐居然脚底抹油——溜了!

    接下来是小规模的袭击几乎无日无之,对手行踪飘忽,无迹可寻,打一枪就换一个地,抢了就跑,派一个中队去追杀,一不留神就堕入陷阱,被全歼;要派大部队去围剿,你的部队还没集合好,他们早已逃之夭夭……

    面对这样的打法,不说日军没回过神,就算回过神也无可奈何,只能收拢各个小地方的军力,集中到大城市,之后日军就派大部队进行坚壁清野,步步为营,这样虽然有效,但是无法进行长途奔袭,在速度上占了劣势。

    一时间,整个朝鲜反日之风大多都采用这种战略,要么就是集中一两处势力和日军进行一次拼杀,要不就干脆躲进山林,神出鬼没,弄的日军整日提心吊胆,安稳觉都睡不了。

    山东济南的四合院内,张绍华看着王云生传来的消息,心里大笑,原本还担心他和日军来硬仗,这样不但人手不足,武器装备也供应不上,没想到这小子战略方针转换得这么快,不知道这个战略用出来,以后的文人写历史该怎么写?

    突然之间他想到一个奇怪的问题,他们穿越而来,这些行动或许已经大乱了原来的历史,破坏了先前的历史发展顺序,这样这个战争是会提前还是会退后?各方势力会不会也因此而相互改变,不按原来的历史发展,如果这样,我们又该作何选择?以后的推算是不是就不准确,一切都要见机行事?突然之间,他有种预感,或许历史并非在按原来的秩序发展。命运之手到底要把他们这伙人推向何方?

    想到这里,张绍华望着高远的蓝天长长嘘了口气,多想无益,暂时还是先把眼前这关过了再说。昨天阿萧已经来了,带来的人手物资已经分批安排下去,在往聊城方向走运货物,同时物色地点,在周边的军火库也相继储存了大量的军火,战略物资,目前的准备工作可说都已经妥当。

    这几天他还抽空去见了几次杨斌,这家伙还当教师当上瘾了,整天一说起来就滔滔不绝,不过看得出这个年代的读书人,读书确实下过苦功,肚子里的学识非常渊博。张绍华也欣喜不已,难得的是这样的年轻人都有颗未蒙尘的水晶心,有着满腔热血,也有着满腔赤诚,还没有现代人的势利和圆滑,这些都是非常难得的,也体现了读书人的那丝血脉中的浩然正气。

    经过几次交往,张绍华对范树国的印象很不错,范树国一再表示他对目前国内形势都深感忧虑,正是看了杨斌在信中提到的强兵健民、抵御倭寇的构思后,深受吸引,这才决定前来相助。张绍华也就坦率地和他分析时势,指出中日战争一触即发,山东岌岌可危,他们这帮人很想为国出力,所以才回国来到山东。

    两人谈得很投机,彼此惺惺相惜。

    萧庆云来到济南后很快适应了新环境,他把带来的人轮番抽一个中队来进行货物运输,或者是去山林打猎,其他的各司其职,安排到各个地方,平时相互之间也不怎么交流,但是只要张绍华一声命令,马上就毫不犹豫的执行。

    一场暴雨后,龙舟水涨,1937年的夏季终于来临,这天张绍华正在和何复生站在门廊下,望着灰沉沉的天空闲聊,却见陈勇兴冲冲地跑进来,眉开眼笑地说:“老大,又有弟兄过来了!”

    最近经常有人从越南来到济南,大家都习惯了,但张绍华看到陈勇今天有点不寻常的兴奋,就笑问:“这次来的肯定有你的老相好,是吧?”

    陈勇憨笑起来:“呵呵,不是我大勇的老相好,是老大一直很欣赏的人!”

    “嗯?是谁?”

    ************************

    

 第七十九章 莫射南山虎

    这时,几个人从影墙后走出来,为首那人一袭藏青色的长衫,风度翩然地走进来,冲着大家展开个笑脸,拱手道:“各位,多时未见,一切安好罢?”

    张绍华又惊又喜,迎上前说:“周英杰!你怎么也来了!”

    周英杰身后的几名队员们见到何复生以及从屋里听到动静跑出来的李佳都很高兴,几个年轻人在你一言我一语地招呼开了。

    周英杰很开心地捶了捶张绍华的左肩,故意说:“怎么,不欢迎?”

    “哪里,哪里,倒履相迎!哈哈!我们最近总提起周兄,都说你若能北上,则是中华之幸!”对于周英杰的到来,张绍华确实非常振奋,因为他心里很清楚,能在这节骨眼上选择留在越南的无疑已经成为铁坤的人马,而愿意北上的,则大可以划进自己的阵营里,周英杰出身正规的国民党军官学校,文武双全,他能拉人来山东,实在是喜出望外!

    周英杰被他赞的不好意思起来:“张帅,你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