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血色中华 >

第43章

血色中华-第43章

小说: 血色中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子身体轻盈,弹跳力很好,以前校运会跳高这项的桂冠总是她摘下,所以他们的老师特意找她训话,要她向天皇像发誓,比赛当天会故意输给同班的另一位日本女生。

    明子当时就很不服气,但逼于巨大的压力还是无奈地答应了。

    到了决赛那天,明子最初很相让,想着随意敷衍过去就算了,没想到那个内定要胜出的日本女生素来视明子为劲敌,今天还以为自己真的总算把明子战胜了,和其他几个日本女生在那儿耀武扬威,高高在上地用很难听的话来挤兑讽刺明子,侮辱台湾人。

    明子的朋友们都气哭了,她怒火中烧,憋着口气在最后几跳里超水准发挥,非但赢了第一,还打破了学校纪录!

    校运会后,明子成了同学们眼中的英雄。

    她在骄傲中过了几天,忽然一天黄昏,军靴加工厂的日本老板派人来和她父亲提亲,说他的朋友有个儿子在军队服役,那天在校运会上跟着总督大人观看比赛,看中了明子姑娘,希望能娶她为妻,说着还递上对方的照片。

    明子从来没想过要和日本人结婚,她连看都不看就一口拒绝,她父亲虽然很担心,但也不大愿意女儿嫁给日本兵,于是就和前来提亲的人说了几车好话,婉言推托。

    对方也没说什么,收起照片就走了。

    当天夜里,一群如狼似虎的日本警察踢开她家大门,以军需为理由,把她们全家押送到花莲偏僻山区的石棉矿场,强迫她们到矿场工作。

    该石棉矿场里全部都是从各地抓来的台湾人,男女老幼全部在严密监控下干活,男人开采,妇孺干轻活和负责后勤,简直是个大劳改场。

    为了满足日本殖民政府贪得无厌的需求,这里的工人被迫日夜不停地劳作。随着对石棉的切割,这里每天尘烟滚滚,有毒的石棉粉尘到处飞扬。矿场对劳工没有任何保护设施,手套口罩都没有,其他的更加不用想了,这些台湾人就这样无遮无掩地在石棉粉尘里苟且偷生,象一具具惨白色的行尸走肉……

    明子一家五口在矿场上过了两年,她的母亲和其他老弱者一起陆续死在残酷的环境下,她的父亲伤心过度,一病不起,不久也含恨而终。

    明子的两个哥哥眼看早晚是死,就和其他志同道合的台湾人暗中筹谋暴动越狱,他们计划了很久,在日本兵的监视下很小心地收集工具物品。终于在今年四月,在一个雷暴之夜他们撬开铁栅,砍倒几名哨兵,集体仓皇出逃。

    警报声和雷声一起在他们头顶炸开,日军倾巢而出追杀,他们牵着狼狗提着枪,对这些出逃者见一个杀一个,枪声哀求声惊叫声漫山遍野四起,地狱之门在这里打开,吞噬着一条又一条绝望的生命……

    狂乱中明子和哥哥们走散了,恐惧像个恶魔在后面追着她,她疯了一般在山林里飞奔、跳跃、攀爬,摔倒了再爬起,踩着荆棘尖石死命往前跑,不知道痛、不知道累,就算是死,她也不要死在这人间地狱!

    应该是暴雨令猎犬失去追踪能力,明子也不知道自己狂奔了多久,走了多长的路,也不知道雨什么时候停了,太阳什么时候出来,她只记得自己跑着跑着,眼前一黑就晕了过去,等醒过来发现自己躺在一条水沟旁。

    天大地大,她不知道那些一起逃跑的人有多少能幸存,也不知道何处才是自己的容身之所,她甚至不知道怎样才能活下去,她漫无目的地流浪,看到人就躲,白天找个没有人的角落迷迷糊糊地昏睡,晚上才出来想办法找点东西吃,偷东西吃时被人抓住痛打象日出日落一般正常。

    有一天,她走累了,爬进个大箱子里睡觉,她也不知道怎么上了条货船,在货船上象只耗子一样摇晃了几天,溜下船后,她彻底迷失在茫茫人海里,听不懂这里的人在说什么,自己说的话没人听得懂,连行乞也处处遭到白眼,被街童作弄,被恶丐欺凌……

    何复生说完了,瞪大眼睛牢牢看着张绍华。

    张绍华满怀怜恻地说:“难怪医生说她的呼吸系统不正常,应该是石棉粉尘在作怪,希望还来得及……她在那里呆了两年,也许中毒还不深……”

    何复生张了张嘴,欲言又止,犹豫了片刻还是鼓起勇气说:“老大,明天我们走时带上她吧!”

    张绍华望着他,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不需他说,何复生也清楚他们实在不方便带上个女孩上征途,但她这样的情况……何复生深深吸了口气,说:“她要是会说我们的话还好点,唉!老大,你看我们若把她丢在这里,她能活得下去吗?”

    “我们要去的地方……太危险了,带上个不清楚底细的外人,很容易节外生枝,连累整队人,影响大局!”张绍华心里其实也很同情她,不过现实总是现实,他们身怀秘密任务,岂可随便冒风险?!

    这女孩总让何复生想起他那惨死的妹妹,他的妹妹若还没死,今年也该十七岁了,现在听到老大拒绝,他眼眶发涨直想哭,就原地来了个立正,然后深深一鞠躬,说:“我嘴笨,不晓得该怎么说,老大,复生求您了,带上她吧,我们能照顾多久是多久,也算是尽了一份心!”

    这孩子哀伤的眼神让张绍华心头一热,他低声喃喃骂自己:“操!妇人之仁!难成大事!……算了,带她去长沙找医院检查一下吧,但你必须和她说清楚,我们是做生意的商人,她愿意跟就跟,任何事都不可以泄露!”

    何复生大喜,忙点头:“晓得,晓得,这个我们当然晓得,我人格担保,绝对不会出岔子!我这就去和她说。”说完一溜烟跑进病房里。

    李佳走过来似笑非笑地说:“张帅竟然大发慈悲了,少见,难得!”

    张绍华摸了摸自己的前额,叹气道:“若是对一个孤女都见死不救,还能指望我们能干什么?”

    李佳把目光投向天窗外漆黑的夜空,低声说:“你这样心软,一路上的麻烦还多着呢!据我所知,成大事者必须有铁石心肠,有那种为了达到目的不顾一切的狠劲,李世民可以为了皇位杀兄弑弟,武则天为了权力可以亲手杀死自己的儿女……”

    “日本人是怎么打下半个东南亚的?够狠!视苍生为蝼蚁!俄罗斯人是怎样吞了我们的库页半岛和外兴安岭的大片土地?够狠!够毒!一招要地不要人,就把那里的黄种人灭了,得以永久占据,何来半点恻忍之心!我们啊,是否还需要更多的磨砺?”李佳呢喃自语,象在问他,又像在问自己。

    张绍华沉默了,他也在问自己:是否一定要无情无义,铁石心肠,才能在战场上百战百胜!

    

 第六十三章 抵制日货!

    一列轰隆隆的火车喷着白烟,奔驰在南粤大地,把他们几个送到长沙。

    长沙,湖南省会,我国中部的重要城市之一。因有湘江由南至北贯穿全市,故此曾有临湘、潭州之古称。

    这里四季分明,物产丰富,明清时长沙有四大米市和四大茶市之称,是我国最重要的米市之一。它还有个很有诗意的别称——“星城”,得名于长沙星。二十八宿(星座)中,有一宿叫轸宿,根据古天文学的星宿定位,轸宿位于荆州上空。轸宿旁边有个附属于它的小星,名叫长沙星。如唐朝人张谓《长沙风土碑记》所写:“天文长沙一星,在轸四星之侧。上为辰象,下为郡县。”所谓“下为郡县”,就是指的长沙城。《明史·天文志》也说:“长沙小星,下应长沙。”

    民国二十二年长沙县、市分治,设“长沙市”,为湖南省辖市,长沙一直作为湖南省会至今。

    1936到37间年是长沙的鼎盛时期,经济物业非常繁荣,人口密集,笔直的大街两边商铺林立,基本都是一两层高的建筑物,很多商店的门楣都修筑起有半层楼高的广告墙,刷上深蓝土黄赭褐,上面斗大的字写上该店的名称,字体龙飞凤舞的有之,端庄正楷有之,别有一番风情。

    才踏入湖南境内,他们很快发现这里的饮食习惯和广东有很大不同,这里的食店明显没有广东的精致,大多数都很简陋,菜肴口味很重,以咸辣为主,他们都为水煮鱼和辣椒炒肉而叫绝,但有几个不习惯吃辣的就只能望着佳肴兴叹了。

    张绍华等人一行来到长沙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明子送到市中心湘雅路上的湘雅西医院作进一步检查。

    湘雅医院创建于1906年,前身是美国耶鲁大学“雅礼”派遣的爱德华.胡美博士主持,由湖南省国民政府和耶鲁大学雅礼协会合作创办的,并于1914年被湘雅医学会接收,正式定名为“湘雅医院”,是当时全国的几所著名西医院之一,其规模和设备都相当好。

    这一路上大家对她照顾有加,这时明子的身体已经好了很多,除了呼吸有点异常,据湘雅医院的心肺科卢大夫初步诊断,怀疑是由于石棉纤维进入肺部以后,引起炎性反应,长期得不到治疗会对肺部造成慢性创伤。这些创伤会慢慢变得越来越严重,最终会导致肺部完全失去功能。

    不过这种病潜伏期很长,目前明子的情况还不算太糟,但从她的经历来说,最怕是还潜伏着其他疾病,而且这种肺内伤也只能慢慢调养,没有立竿见影的根治方法。

    知道这情况后,大家都心情沉重,反而明子仿佛松了口气,既然还没有立即病发,也没有留下来医治的必要。她一直担心这群可亲的人会把自己丢在这里治病,她宁愿病发也不要独自留下。

    几天相处下来,这个腼腆懂事的小姑娘赢得了全队人的怜惜,她很珍惜这次重生的机会,很用心一个词一个词跟大家学国语,由于发音不准,经常闹笑话,最经典的是她称呼陈勇为“勇哥哥”,结果歪成了“虫个个”,导致大勇无辜变成了大家口中的“大虫”。

    于是,张绍华决定让卢大夫开张药方,买了足够的药物带上,在五月七日折向东行,经南昌,穿过浙江到上海。

    和繁华热闹的广州长沙对比,华东似乎笼罩在一片阴影之下,到处愁云惨淡,杭州无锡的湖光山色也黯然失色。

    他们初来乍到还不是很了解当地实情,都觉得很奇怪,华东历来是烟花灿烂的富贵地,为何会给人如此颓丧的感觉?

    张绍华在火车上翻开一份《救国时报》,赫然看到这样的大标题:“走私日货充斥华北华东,华商企业无法竞争,纷纷破产”,他的心一个咯噔,忙仔细阅读该报道。

    原来,从1935年起,走私日货如潮水般涌进华北华东,就36年一年,日货私贩走私到华的货物总值超过五万万元,连日本政府也完全无视中国海关,大部分输货入华也不缴关税。日本人的商店在北平天津上海一带到处林立,比比皆是,过去一年,单天津一市倒闭的华人商户就超过五千家,华东地区的工厂80%停业,大批工人失业,生活陷入困顿。

    该报道配以一幅名为《走私后的中国工业》的漫画,漫画上两间中国工厂的烟囱由于停产已经冒不出烟了,所以是“相对无言,相对无烟”。

    这时,坐在他对面的孙克勤被车窗外不时一掠而过的大标语引发感慨,这些标语用淋漓的红漆写着:“全民族起来抵制日货!”,“拯救中华工业!”,“团结!奋进!抵制日货!”,他恨恨地说:“在越南看资料,只知道日货走私严重,很多人号召抵制日货,现在亲眼所见,才真切地体会到日本人这招真毒!用排山倒海的便宜货来冲垮中国刚起步的工业。妈的,日本货的原材料劳动力都是从殖民地掠夺而来,这些倾销的产品成本低不说,日本恶霸来我国的城市开店,声称自己不受中国法律管制,连一毛钱的税都不缴,我们自己的货品根本失去了竞争力!”

    李佳坐在孙克勤旁边,她也关注着眼前这一切,修长美丽的丹凤眼里露出丝丝困惑:“二炮,你注意到了没有,不管怎么样,卖日货的商店还是门庭若市,难道真是价格决定了一切?”

    张绍华放下报纸说:“工业对一个国家来说太重要了!日本人这两年用这招来搞垮中华经济,破坏我国整体工业的宏观调控,可见他们对中华民国这个庞然大物还是很小心的,用尽了手段来阴我们啊……日本轻工业比我们起步早,目前国货的质量、款式、价格都输给日本货,大部分消费者都是从自己切身利益考虑而选择了购买物美价廉的日货,站在收入低下的劳动人民的角度来说,也无可厚非。”

    李佳想了想,看看隔壁卡座的何复生等人在和明子聊天,没有注意他们这里,才开口说:“我爸爸在九十年代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