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血色中华 >

第37章

血色中华-第37章

小说: 血色中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这么说,凯梅上校代表法兰西共和国来和我们接洽的了?”张绍华反问:“贵军被我们全歼,不知道你们大法兰西拿什么来交换佛兰总督等战俘?”

    凯梅上校硬邦邦地回答:“我们两个师的野战轻步兵全部到位,随时可以铲平河内!你们,用总督他们命,来换你们自己的活命!”

    面对这赤裸裸的威胁,张绍华不怒反笑:“哈哈!上校既然打这样的主意,那我看今天咱也不用谈了,上校直接下令开炮吧!总督大人在地狱里恭候上校!”

    张绍华潇洒地坐在那儿,他的挥洒自如和僵硬地矗在对面的凯梅形成强烈对比,在场的所有人包括凯梅本人在内,连旁边的神父都有种错觉:凯梅仿佛是个在和觐见上司的小下属……

    也许天气有点热,凯梅上校开始觉得有汗,但却不肯脱下白色手套,捏着一手心汗大声说:“你交还战俘,我们和谈!”

    废话!不是为了和谈咱老大来这里陪你聊天啊?丫你老板,咱老大又不是三陪小姐!……小虎听到这里心里暗骂,他为了破译密码,苦修了一段时间法文,现在可以听懂很多对话了。还没骂完,他就留意到张绍华做了个不经意的小动作:右手向下弹了弹中指。

    这是他们约定的暗号,小虎看到立即上前,弯腰俯在张绍华耳边低声嘀咕了几句毫无意义的话,但每句话的结尾都带上“跌士嘎”或“亚多”这样的重音,隐约听起来就很象日语。

    张绍华侧耳“认真”聆听完,嘴角泛起胸有成竹的笑意,挥挥手让小虎退下才冲着凯梅上校说:“好吧,你们要和谈,和谈就和谈,反正你我来到越南都是为了求财……我们上面说了,停战、交还战俘都可以,咱签和约,兴安太平以北的地就割让给我们,越南人你们管治不了,还是交给我们算了,以后我们和平共处,有财一起发!”

    “不可能!”凯梅上校想都不想就一口拒绝,两束锥子般的目光直刺到张绍华脸上,他们不是越南人!却可以煽动越南人造反!这些到底是什么人?竟敢来抢我们的地盘?!日本人?……狗屎!这烂摊子比想象中要烂!

    “哼!”张绍华猛然站起来冷声怒道:“是不可能!要不是你们那肥猪总督求得可怜,把我们上面说动了心,我们也不可能坐在这里扯淡!我们早就挥师南下打到西贡了!哪来这么废话!八格,我们走!”

    凯梅上校被他强硬的态度镇得立在当场,心中十五十六,其实司令部再怎样请示巴黎都没用,人家打都打下来了,要国会通过大量派兵征讨暂时是不可能的,他临危受命来这里收拾烂摊子,对于谈判结果早心中有数,现在不过是在做最后努力而已。

    “等等!”他无奈地上前一步,努力做出诚恳的样子说:“和平是最可贵的,我们都是为了谋求和平而来的,不是吗?”

    这时外面的阳光透过教堂气窗上的五彩玻璃投射进来,幽幽地反射着凯梅脸上的油光,更显得七彩斑斓,张绍华转过身来,铿锵有力地说:“别忘了谁是战胜方!凯梅上校,这是我们唯一的条件!”

    *************************

    (这周好不容易上了频道大推,希望大家多投兄弟几票,无言感激……)

    

 第五十四章 江山初定

    凯梅上校咬牙切齿,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割地,是不可能的,除了这个,其他可以协商!”要是让你们割了地去,开了个头,那还了得?就算他肯答应,巴黎也绝对不会通过。

    霎那间,十个指头数不清的丧权辱国条约在张绍华脑海划过,妈的,你们来逼咱割地赔款的次数还少了?!现在区区一个河内你们就要生要死,把老子惹毛了,还真是宁玉碎不瓦全!

    他双眉一轩,用又凶又痞的腔调说:“好!我们在战火中所蒙受的重大损失,贵国若肯赔偿的话,咱们撤兵!”

    凯梅上校似乎看到眼前升起曙光,立即回应:“这个可以磋商!”

    “四万万两白银,一手交钱,一手交人!”张绍华狮子大开口地伸出四个手指,很鸟地要价。

    四万万两!凯梅鼓了鼓腮帮,气得胸膛起伏,简直是无理取闹!他涨红了脸说:“四万!多一两都不用谈了!”

    “四万两?你当我们是叫花子?四万万两!少一两都没商量!哈哈,没想到堂堂一个法兰西大国,竟然穷成这样!哈哈!难怪不堪一击!堂堂印度支那总督和我家的厨子有一拼!……”张绍华尽情嘲笑对方,欣赏着这些法国兵想杀人的脸色,用铁一般的事实狠狠敲碎了他们的自信心后,悠然道:“凯梅上校,我看你是没诚意和谈的吧?”

    凯梅上校擦了擦下巴的汗水,很勉强地说:“我们当然有诚意,但你们的条件开得太过分。”

    不管这帮人的后台是谁,这割地开了个头,全部失去在东亚的地盘就指日可待了!赔款也许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但对方这样开价,根本就不是有心勒索的样子,看来他们的目的不在钱……

    张绍华早就料到了这些,法国人最不想看到的无非是失去在东南亚的地盘,最害怕的是这次越南人造反成功会引发其他地方的民变;但这样大笔赔款也不是他们肯吐出来的,钱财事小,丢面子事大,他就这样把对方逼到了墙角,才话题一转:“那就只有一个解决办法了,凯梅上校,越南人对你们恨之入骨,这场战争更加火上加油,即使你们用武力强行收复,也只是无尽的麻烦罢了……不如这样,贵国把河内以北租借给我们,我们来帮你们管理那些越南人,我们每年交些许租金给贵国,你也知道,这里山穷水恶,任你刮也刮不出多少油水,您意下如何?”

    租借?这个办法既能保住大法兰西的颜面,又为政府带来收益,原则上也没有失去这片土地的拥有权,听起来的确是最好的解决途径!

    凯梅上校眼前一亮,暗暗由衷地松了口气,忙低声说:“租借问题不大,但为了确保和平,贵方必须限制军队数量……”

    张绍华接上去说:“是双方都必须限制军队数量!我方完全可以做到控制兵力,贵国也不可向越南增派军队,否则谈不上和平!”

    凯梅上校飞快地在心里盘算了数遍,脸上慢慢绽开点笑容说:“只要彼此真诚合作,定能维持和平。”

    就这样,他在去电咨询了西贡,得到上司首肯后,双方终于达成协议,并在次日签署和约,把兴安太平镇以北的土地租借给这个自称是“朝华”的新政权,年租金意思着收大概二十万美金,军队限制在一万以内,法国保证不向越南增兵,双方共同合作维护和平等等。

    这《兴安和约》绝对是近两百年来法国政府和外族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虽然没有吃很大的亏,但足以成为法国人羞耻的标志,成为巴黎政府三缄其口的秘密。

    和约签署妥当后的第二天,按和约条款法军开始退兵,李东海派人先把佛兰一家送到兴安,其余战俘等法军撤退完毕后再交还。

    张绍华亲自把佛兰一家送走后,带着和约回到河内。

    这个和谈结果大部人都表示可以接受,整个越南北部民心振奋,家家户户都在庆祝总算摆脱了法国人的奴役,开始新生。

    ********************************

    时间过得飞快,战争结束已经一个月了,从法国人手中抢到地盘后,经过这批华人的通力合作,局面已经基本稳定下来。

    新政府取得独立自主权后,第一时间开放边境,有规划地让滞留在中越边境的躲避战祸难民逐步移居过来,在华人的声势迅速壮大后,新政府从华人中挑选有能力之人,分派到各地协助毫无经验也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越南游击队重新组织地方乡镇政府,让管理尽快上轨道。

    首先,把原来属于法国政府的土地收归公有,然后在原有的基础上重新进行分配和出租,耕地租给农民,向他们传授先进的种植方法,这样可以大幅度提高产量;同时,他们还成立了农业部,大搞跨越式的搞绿色循环农业,沼气池、薪柴林速生林、秸秆发酵饲料法、种植蘑菇、饲养蚯蚓苍蝇等等,甚至搞起了当时东南亚第一个鸡鸭饲养场,这些措施见效很快,令整个越南北部的农业得到飞跃!

    通过减租减税来招商,把商业用地出租给商人,鼓励开发电站,机械工厂,日用品制作等等改善民生的工业。

    兴办银行,在未开展其他大规模项目前,首先鼓励小本经营,让市场迅速繁荣起来。

    这些措施得到饱受法国殖民者摧残的越南人拥戴。而由唐嫣欧清萍等几名穿越者组成的教育部大力推广华语教育:除了全部政府部门公文以中文为主外,为避免引起越南人反感,政府还暗中斥资给各地有威望的华人,让他们出面兴办学校,华人子弟享有优先免费就读权,一时间河内以北的土地上处处掀起学习华语的热潮,不少越南人索性宣称自己是华人后裔,祖籍广西或云南某地,公开说自己是华人。

    与此同步进行的是筹划建设把海防建设成军港,通过乔治威廉等人打通美国水路运输,将来的军需用品和物资就由此地进出。

    至于前法军中尉史蒂文,他已经辞职回国,按照他私底下和张绍华等人达成的协议,他们夫妇继续暗中合作,矿场和制衣厂的利润每月照旧分给他们一份。而经过他们聘请过来的英法技工愿意留下的也全部得到优厚待遇,很快在几个铁矿煤矿附近的大中城市把几间相对低端的兵工厂首先搞了起来,成功批量生产炸药、地雷(跳雷定向雷)、迫击炮、手雷、手榴弹等等军火。

    新政府还斥资让穿越者中的技术人才尽情发挥,努力陆续把机床厂、三酸二碱厂,水泥厂,小水电站、电渣重熔厂,轴承厂等等提到进程表……

    *********************

    1936年7月7日。

    七七事变前一年。

    河内,由原总督府改为新政府行政中心的小型会议室。

    从敞开的窗户看出去,外面飘洒的沥沥细雨把院子里的植物洗得碧绿悦目,窗前一丛盛开的月季花迎风摇曳,更显得这里窗明几净,舒适宜人。

    会议室天花上悬着的大吊扇正在摇头晃脑,为正在开会的人吹来阵阵来凉风,也会议桌上的文件翻得瑟瑟作响。

    张绍华以新政府的最高行政长官身份,坐在会议桌主席位,他指了指身后的大地图说:“大家都知道今天是七月七日,离开战还有一年。战争,很快就会来到!我们要在站稳脚跟的同时,立即开始着手备战!兵工厂必须刻日上马,军队进入刻苦训练期,效仿希特勒那套,暗中扩张兵力,还有,河内军事学院也要迅速搞起来,为我们培训第一批优秀的指战员。”

    铁坤点点头说:“张执说得对,我认为,除了这些,筹集物资备战是当务之急,其他全部让路!目前我们最紧缺的是资金,单单依赖税收很难维持军备所需,因此,我认为有必要成立一个拓展部之类的,赋予这个部门充分的权力去通过跨国贸易、本地经商等等途径挣钱,什么见利快就搞什么,一个目的:筹集资金!”

    他这话一出,刘平第一个响应,他笑着说:“好啊,这次真的是商政结合了,那还不是龙头老大?呵呵,这叫拓展部一出,江湖上谁与争锋!”

    新任财政司司长李国安脸上露出犹豫之色,他谨慎地发言:“目前既然是军管,我看这个方法在非常时期可以适当应用,但似乎应该保持低调,不要让好不容易才招来的商界产生抵触情绪,而且……我认为通过银行发行债券也是一个集资方法。”

    “发行债券?”铁坤笑得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发行债券必须在政权相当稳定后,现在为时太早!还是下海快捷妥当,没有什么手尾。”

    从江河镇调回河内出任布政司司长的徐林把眼镜往上推了推,直率地说:“根据后世经验,这个办法只能运用在非常时期,将来必须谨慎妥善处理,毕竟政府经商是很敏感的,而且非常容易成为腐败的温床,不利于政府的清廉运作。”

    铁坤皱起眉,心中觉得李、徐二人太过书生气,但脸上却不动声色,微笑着说:“当然了,当然了,这只是抗战时期的非常手段,将来太平了,谁还搞这些?”说着,他把目光投向张绍华问:“是吧?张执。”

    张绍华果断地说:“拓展部可以成立,但老李他们的意见也很中肯,必须制定规限守则,同时由我们直接监管。”怕就是怕以后围绕这巨大利益形成了收益阶层,不容易解散!

    铁坤的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