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血色中华 >

第3章

血色中华-第3章

小说: 血色中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翁爷,请问……这是什么地方?”张绍华忙微微躬身,彬彬有礼地用越南语问道。他的越南话还说得不大标准,但还总算记得老年男性的称呼是“翁爷”,在越南,晚辈对长辈的称呼和说话语气非常讲究,稍有不敬都会令人责怪,因此张绍华小心翼翼地措辞,唯恐在这陌生的地方引起误会。

    那老人轻皱的眉头慢慢松开,笑着回道:“后生哥,讲话别打怪腔调,有话直说。”

    张绍华和邱健对视一眼,眼眸中带着深深的惊疑,看着老人的服饰,明明是越南北部的人啊!居然会汉语!

    张绍华忙转而用汉语问:“老人家,这里是什么地方?”

    老人家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微笑着说:“一看就知道你们不是本地人,想问路就直说,再说你不知道这儿是哪里,你们来做什么?”

    张绍华擦擦下巴的汗水,不好意思地笑笑:“我们从中国那边过来旅游,昨晚迷路了,以为您是越南人,实在是抱歉。”

    邱健在一旁也应声连连点头,挤出个充满友善的笑容。

    老者慢慢抬起手指了指不远处的地方,说道:“这里的确是越南,这个村叫榕树头,离这里最近的镇子叫河江,顺着小路向北翻过山头,过河江顺着大路一直往前走就是中国的土地了。”老者边说边打着手势,最后留意到他们脸上的复杂表情,又说:“路很远,是不是?要不你们隔天去海防坐船也行。”

    张绍华沉吟片刻,小心翼翼地问道:“老人家,现在是几月几日?”

    “七月十三日。”

    十三日?邱健把纠结了一晚的问题端出来,低声问:“老人家,现在是哪一年?”

    老者用看白痴的眼神扫了他几眼,淡淡地回道:“民国二十一年。”

    邱健挠挠头,用抱歉的表情去掩饰心中的兴奋和凌乱:“老人家,我们是走船的,长期漂流在海上,对于国内的年份……呃……这个,比较模糊。”

    “我说呢,你们怪怪的,原来是行船的。看样子你们也累了,来,进屋喝杯水润润喉咙。”老人说着转身将他们迎进屋子。

    “老人家,你住在这里多久了?”张绍华问。

    “别老人家老人家的叫,老汉姓杨名雨庭,来这里快二十年了。”老人家语气豪爽,看得出来年轻时也是个走过风雨,见惯风浪的人物。

    杨雨庭在柜子前拿出三个茶杯,一字排开,然后依次倒水,拿起两杯走到他们面前,张绍华和邱健忙起身弯腰双手接过,连声道谢。

    他们在杨雨庭的示意下坐在凳子上,张绍华和邱健的脸色都有些僵硬,互看了一眼,低头默默地喝茶。

    温热的液体带着茶叶的醇香缓缓流过干涩的喉咙,无声滋润着这两颗紊乱的心。

    果、然、是、穿、越、了。

    这个事实,前一刻还在怀疑的事实,终于得到了证实。

    好半天张绍华才回神,为难地和杨雨庭开口说:“这样的,杨先生,我们的货船遇到了问题,我们暂时不能离开,不知道……能不能先在您这里打扰一段时间,等货船修好就走。”他不敢说自己这边有四十多个人,怕一开口就把人家吓坏了。

    杨雨庭倒也豪气,大手一挥:“你们能找到这里来也算有缘,同是中国人,本该互相照应。”

    “那我们先去接同伴过来,麻烦您了。”张绍华大喜过望,忙和邱健一同起身,深深地九十度鞠躬。

    杨雨庭见两人真诚礼貌,甚是开心,和蔼地笑道:“不客气,你尽管去接你同伴,我跟村里的邻居打声招呼,你们来了好休息,你们也和同伴说说,这里都是些越北山区人,很少和外界接触,你们也小心留意着点,这样大家才好相处,对不对?”

    入乡随俗是必须的,张绍华当然一口答应下来,同时对老人的指点满心感激,千多万谢后,两人没有久留,立即告辞往回走。

    出了小村,邱健几步上前横在他前面,焦急地问:“你看过穿越的书吗?”

    “当然。”这年代,谁没看过穿越文?真是废话!

    “那你应该知道,在目前这种情况下要集体穿越回去的可能性有多大?而且,就算我们能成功回去,回去后,团队中只要有人说是穿越回来,就会有一堆记者媒体天天追着你的屁股后面走,会有大麻烦。”邱健显是考虑得比较全面。

    “那你有什么想法?”张绍华边走边问,他也在心里盘算着,是否把大家带回去昨天遇到日食的地方,就可以不出碴子地穿越回去?这个……貌似几率很小……

    “现在是民国二十一年,正是内战不断地日子,日军马上就要展开全面侵华战争,如果我们真的要在这个时候穿回去,那不是可惜了老天给我们和日本鬼子打仗的机会?”邱健眼中闪闪发亮,刚才的彷徨和忧虑很明显已经被要打鬼子的雄心赶跑了。

    张绍华嘴角扬起的弧度加深了几分,嘴上却说:“我毕竟只是导游,不是所有人的领导,我不能决定别人的命运。”

    “反正我是不回去了的。”邱健想了想,冒出一句:“我要留下来参加抗战,打鬼子!我想信凭我知道的消息,一定可以打他个落花流水!”

    “你知道现在是什么时期?打鬼子!”张绍华忍不住笑。

    邱健迷茫地愣了愣。

    “现在是1933年7月,七七事变是1937年,日军南下是41年,我记得是41年7月占领整个印度支那……算起来,你还要等8年才能在这里和鬼子开战。”

    邱健瞠目结舌了一阵,回过神来,眼中精光闪闪,他一拍张绍华的肩头,语气中多少不了的佩服:“行啊,我一个喜欢军事的人也没你了解的多,厉害!”说完,伸出大拇指在他面前竖了竖。

    张绍华裂开嘴笑了笑:“一个当兵的连这些都不知道,不是丢了军人的脸。”说道这里,他的眼神暗了暗,他当三年兵,心中满腔抱负想要上战场的人,可到现在都是空想,不过……只一瞬间,他的眼神便倏地明亮了起来。

    邱健一拍张绍华的肩头说道:“行啊!原来你当过兵!我很喜欢军事,都是铁血老友了。”

    “你那是喜欢,我是当过兵的,这是军事历史在军队是要学习的。”张绍华没有细说,一个当三年兵老想着打仗上战场的人会不是军迷吗。

    他们研究了一路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因为他俩说了不算,还得看大家伙的,而且,怎样才能穿回去,还真是没人知道。

    不过这一路谈下来邱健早就佩服得五体投地,一再表示不管别人怎么决定,他就跟着张绍华了,一切都听他的,现在才知道他那军迷在张绍华面前只能是小学生看大学生的感觉。

    两人边说边走,很快就回到河边,当看到所有人都起来了,收拾整齐在等着他俩的时候,张绍华心里沉重得象有块石头压在那里,连呼吸都有点吃力。

    看到他们回来,全部人都不约而同地围过来,每个人都是满脸的期待,也有些人的脸跨下来——明显是猜到结果了;而那些满脸期望的人或许也猜到,但还是抱着一丝希望。

    面对几十双不同的眼神,张绍华飞快地在心里整理了一下,跳上块石头站稳了,张嘴直接就说:“我们,确实穿越了,回到了过去,现在是1933年十月十三日,现在我们的所在地,已经不是当时下车的地方,而是靠近中国边境的河江镇,也就是以后的河江市,现在只是一个小镇,离这里也有几十里,到中国还有很远的距离。”刚说完看到下面乱起来,说什么的都有,他等了等,举起手大声说:“请大家安静!我和小邱已经找到了可以暂时落脚的村庄,现在,我们要好好想清楚,到底该怎么做!”

    大家静了下来,定定地看着他——

    这样的变局,还能商量什么?原在的世界,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牵挂,岂是说放就能放的

    

 第五章波澜

    中国人有句俗语:好事无双,祸不单行!

    这名话,用来形容此时的47名旅游团队现在的心情,那可是再也适当不过的了。

    草地上,张绍华招呼了李国安、徐林,邱健、赵慧四个人来到一边,低声商议……

    之所以招呼这四人,两个人年纪比较大,邱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很有担当,赵慧是领队,而且这姑娘很有头脑。

    李国安知道张绍华找他是为什么,张绍华无暇啰嗦,直接就说:“几位,李国安先生您是这里年纪最大的;而徐先生是人数最多的,一家人都在;邱健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先和你们三位商量一下,你们是怎么想的。”

    李国安也没多谦让就说:“我知道这伙人普遍年纪都不大,很多都还是学生,只有几个是打工的,也都是技术性的工人,你们没回来不知道结果,很多人没有说怎么办,我估计也是没主意,张导,看得出来你很有主张,遇事冷静,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说出来参谋一下,再问问大家,怎么样?”

    徐林显然和李国安商量过了,便点头表示也是这意思,张绍华就说:“好,那我先说一下,一路上我和邱健商量过了,现在主要问题是先安顿下来,接着咱们再想想办法,看能不能为抗日战场出些力……”说完看着其他人的反应。

    徐林毕竟还是年轻些,听了张绍华的计划,抢先回答:“不错,不错,我同意,但要确保妇孺的安全。”

    李国安也说:“我都老了,在晚年还能为国家民主出力,我有什么不同意的,张导游你就这么办吧,不管其他人怎样,我都支持你!”

    张慧没有立即表态,她忧心仲仲地看看那边的几个女人和孩子,徐林的女儿才九岁,正靠妈妈唐嫣的身边,揪紧妈妈的衣角,瞪大眼睛看着自己,可爱的小脸上写满困惑和惊慌,赵慧的心抖了抖,久久说不出话来。

    这四十五人再次围着张绍华集中在一起,一个个都满怀忐忑,众人烦躁和担忧的心情令气氛变得沉重压抑。

    张绍华深深呼吸,一脸庄重严肃地朗声道:“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我们离开了原来的时空,来到了现在1933年的时空里,谁也不知道因为什么,但是事情却实实在在发生了。我们不能浪费时间和精力去自怨自艾,而是要想清楚怎么才能生存下去!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两条路:一条是大家自愿去留,生死各安天命;另一条路是团结起来,共同发展,争取在这个世界活下去!请同意第一个选择的举手!”

    人群里立即响起一片窃窃私语声,大部分人都没有动静,只有一两个举手的看看别人都没动有赶紧放下来。这时人群里走出来一个男人,他来到前面冲着张绍华大声质问:“我想问一下,你的打算是什么,为什么不管我们了?“

    张绍华打量一下对方,这是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身高约一米七八,挺直的鼻梁上架着副眼镜,很有学问的样子,但气宇轩昂,不怒自威,浑身洋溢着军人气质。

    张绍华看着他真心真意地说:“大家都知道,这个团是旅游团队,不是行政单位,如果是在原来的时空里,无论出了什么问题我和小赵当然要为大伙负责,现在不同,我们不在原来的时空,要集体穿越回去的机会微乎其微,这个旅游团也就不得不解散了,我用什么名义来管理大家?何况,现在我也不是不管大家了,但必须是大家自愿的,而不是我强迫。”

    “好,算你说得有点道理。”这人的脸色总算缓和下来:“那说说你的计划吧!”

    “行,我和刚才几位同志商量了一下,我们决定是先留在此地安顿下来,待解决了生存问题,就谋求适合我们的发展。诸位都知道了现在是33年,距离历史上抗战爆发不到四年的时间,我个人的打算是在这组建军队,到时候回国参加抗战。”张绍华扫视一下众人,大声说。

    张绍华的话象块抛进水里的大石,人群里顿时处处是波澜,有的说真的回不去了?是不是再想想办法?那个说30年代?不是吧,没有电脑没有游戏,这可怎么活,惨了惨了;还有人说:那你就把打日本鬼子当打游戏呗!

    昨天那位大姐就愤怒地抗议,打什么仗!我还要把侄子送回给他爹妈呢!你们男人就想着打仗!我们这些女人孩子怎么办!她全名欧清萍,她的丈夫两兄弟整天忙着做生意,她就带着放暑假的女儿和小侄子出来旅游,现在居然回不去了,她想不急都难啊!

    赵慧很认真地和她及其他几个女人说:“萍姐,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能安全地回去,但目前确实很渺茫,我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凝聚成一股力量,凭着我们先进的资讯和知识,一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