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军工传-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赓收敛笑容,又接着讲:“我不是说俏皮话,的确是肺腑之言。没有大家的支持,我们军工学院筹委会就完不成党中央、毛主席交给的光荣任务。苏联派来的首席顾问奥列霍夫同志建议,学院的规模暂按在校学员5000人考虑,校舍建筑面积为60多万平方米,有不少是特需建筑,例如各种实验室、实习工厂、试验试制工厂、各种兵器装备陈列室、风洞群、船模试验池、停机坪、坦克场和野营训练场等等,我们初步匡算一下,光开办费就要1000个亿(注:当时的旧人民币,一万元合新人民币一元),吓死人呀!明年建筑费用估计为2000个亿,后年建教学大楼等教学用房,需要资金更多,这是一个花大钱的学校啊。遵照总理的指示,我们要尽快建成,明年秋天开学,尽早培养出人才来。总理已经决定把哈尔滨医科大学4万多平方米校舍全让给我们,作为立足之地。在这个基础上再扩大建设。当然,哈医大校舍要拨款另建。这说明了中央要求我们快点上马的急切心情。根据这个精神,我们确定了边建边教边学的指导方针,就是说各项工作要齐头并进,全面铺开,哪一个环节跟不上都会影响明年开学的教学进程。我们计划在北京筹备三个月,能把各项工作渠道打通,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定下来,例如请教授、调干部、招生、要经费、要器材设备、要设计施工队伍、要建筑材料、要武器装备等等。苏联首席顾问讲了,作为军事工程学府,部队有什么武器装备,学院都得有一套。我想,我们‘关老爷’关云长的青龙大刀也应该陈列出来吧,让学员们知道中国武器的发展史嘛。”
会场里又是一阵笑声。
“今天总理亲自主持这个联席会议,是给我们搭个台子,让我们筹委会亮亮相,会后,筹委会各个口的负责人就直接向在座各位首长当面汇报请示工作了。我们虽说是直属军委的院校,但也是直属各军兵种的院校,除了军委赋予我们的任务外,每个工程系都要向自己的军兵种首长汇报请示工作,接受领导,希望各军兵种首长多加指导,陈赓我先向你们致敬了!”陈赓向大家敬了一个军礼,在热烈的掌声中重又坐下来。
快人快语的陈毅先开了口,他瞅瞅陈赓,笑道:“你陈赓的演讲硬是精彩得很!有理有据,头头是道,刚上任就成了军事教育专家喽!是不是?总理?”
周恩来抱着双臂,开怀地笑了起来,看来,他对陈赓在短时间内就熟悉了工作并快速推进军工学院的筹办进度深感满意。
陈毅眉峰扬起,继续说道:“建立这个军事工程学院是非常重要的,非常迫切的,是建设国防现代化的重要一步,我想中央这个英明决策,我们大家都会理解和拥护的。美帝国主义霸占我国的台湾省,妄图扼杀我们新生的共和国。我们决不能走列宁的老路,无力进行卫国战争,不得不被迫与帝国主义签订《布列斯特和约》,以割让土地求和平。我们是敢于蔑视美帝国主义的,朝鲜战争证明了我们是能够打败现代化敌人的,如果我们也有现代化的武器装备,早就把美国这个龟儿子赶下海了。总理指示得很全面,我完全赞成。我看陈赓院长提出的‘三边并举’的建院方针很实际,很好嘛,要快上马就得这个样子干吗。建校舍,请教授的同时就着手招生,我建议,第一期学员要从部队中挑选,部队南下时有不少随军的大学毕业和肄业生,还有高中生,这些人都是我们部队的秀才哦,宝贵得很!不少在机关里当参谋、干事、秘书,他们文化底子好,我看复习一下功课就可以上本科。我们全军选拔尖子送给军工学院,就能保证早点出高质量的人才,打响第一炮。教学大楼一时没建完,可以在树林里上课嘛,发扬我们当年抗日军政大学的那种精神,根据总理的指示,我们都来助陈赓一臂之力,我们华东军区就把张述祖教授等20多名专家统统送给军工学院了,陈赓啊,我还真有点舍不得呢,没办法,军委命令不敢违呀!我们粟司令员顾全大局,我陈毅可不敢有本位思想……”
大家让陈毅的讲话逗得前仰后合,陈赓也连连拱手说:“谢谢陈老总和粟司令员的鼎力相助!”
6 群英聚首 筹委会宣告成立(5)
陈毅却不笑,他挥了一下手,瞪大眼睛,认真地说:“诸位老总,我还有一条建议,今后,我们的子女高中毕业了,要带头报考军工,这样就会影响社会,使青年学生们也跟着报考军工,让全社会都知道建设现代化国防的重大意义。当然喽,也不能光靠影响,主要还要靠军工学院自己能够培养出军政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技术军官来。”
周恩来带头为陈毅这一条建议鼓掌,在座的军政首长们也报以热烈掌声。
陈毅讲话之后,薄一波发言。都说山西人会理财,新中国第一任国家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陈云就选了“老西子”薄一波当副主任,当时的财经委主管财政部和工、交、农、林各部,权力很大。薄一波还兼任财政部部长。
薄一波说:“我们全力以赴支援老陈办好这所军工学院。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国内有的东西,优先调给你们,国内没有的,去国外订购,虽然国家外汇少得可怜,还是要保重点嘛。总之,国家财经委会尽最大努力来满足你们的要求。”
看看时间不多了,肖劲光、刘亚楼、陈锡联、陈士榘、许光达等军兵种首长们争先恐后,作了简短的表态性的发言。他们表示,全力支援办好军工学院,已有的武器装备要多少给多少,现在没有的,一从国外进口就满足军工的需要。
陈赓再三表示感谢,他说:“各位首长的慷慨支援对我们是有力的鞭策。要多少给多少,其实呢,多给也不要,只要每样两套就可以,一套做实物教学,一套解剖研究。”
时过中午,这次决定军事工程学院地位和前途的重要会议结束了。在中国教育史上,由国家总理亲自主持,召集如此多的军政要员,专门研究一所大学的问题,恐怕至今尚找不到第二例。
散会以后,陈赓让徐、李、张三人先回筹委会,他想起一个问题,要单独请示周总理。
周恩来被几位部长围在中间,正在讲话,陈赓只好等一会儿。
周恩来看见陈赓等在一棵大树下,就迅速回答完部长们的请示,朝陈赓走来。
周恩来问:“陈赓,你还有什么事吗?”
陈赓说:“总理呀,我忘记在会上提一个问题了,不久以后,军工学院里要来那么多苏联专家,我们应该怎么向他们学习呢?不要让我犯教条主义错误哦!”
一个多月来,陈赓和奥列霍夫等四位苏联专家朝夕相处,他感觉苏联专家的话也不全是真理,有些事就无法按专家的意见办。陈赓是个有思想、有主见的人,他知道军事工程学院预计聘请大批苏联专家,这些人中的多数为苏联各军事院校的教授,资历深,学问大,如何与他们相处,将势必成为一个问题,中央必须拿出一个全面的政策交给军工,这样才能让军工有章可循。
听了陈赓的提问,周恩来稍加思忖后说:“这样吧,你现在就跟我一块儿去请示毛主席吧。”
两个人沿着湖畔的林阴道路,走到菊香书屋。刚起床不久的毛泽东,穿着随便,赤着脚,半躺在藤椅上看文件。看见周恩来和陈赓进来,他坐直了身体,半开玩笑说:“陈院长驾到,有何贵干呀?”
陈赓敬过军礼,向毛泽东说明来意。
毛泽东一边招呼周恩来和陈赓坐下来,一边点燃香烟。他吐了一串烟圈圈,缓缓地说道:“陈赓这个问题问得好。我看哪,在军事科学技术教育与科学研究方面要全学人家的,咱们自己不懂嘛,没有办过这样的大学,在学习过程中,随着我军发展和提高,吸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这就是‘洋为中用’的方针嘛,不能说这是教条主义。在军事行政管理与训练方面,主要是学习人家的正规化建设经验与良好作风,军队嘛,自然要有军威,这也表现了国威,不要怕有点形式主义。”
毛泽东站起来,在摆满书报的书房中踱了几步,挥挥手,继续说道:“要下决心克服我们多年形成的游击习气,形式与内容是一致的嘛。但是,在官兵关系上,军民关系上,要保持我军的光荣传统。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要发扬我军数十年来行之有效的传统,不搞一长制,不搞命令主义、军阀主义。对苏联专家,要不卑不亢,不学的地方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多做耐心解释工作,不能影响团结。”
周恩来和陈赓都在认真倾听毛泽东这段精辟的论述。陈赓从朝鲜回国后,这是第二次面见毛泽东,现在毛泽东耳提面命,已经把如何处理与苏联专家关系的问题讲得透彻而深刻,陈赓心里透亮了。
毛泽东重又坐下来,笑着对陈赓说:“陈赓同志,我刚才讲的这些原则,是供领导掌握的哟,不要向外传播,以免让苏联专家感到我们对他们不信任,不尊重。”
从菊香书屋出来,陈赓信心倍增,心情十分愉快。他匆匆赶回筹委会,向大家传达今天中南海会议的精神,就像过节似的,筹委会里一派喜庆气氛,特别是那些教授们,都把周恩来和陈毅讲话的具体内容,记到自己的笔记本中。任新民感慨地对陈赓说:“陈院长,9月5日这是我们军工的大喜日子呀,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今天这个日子。”
北京的九月是凉爽宜人的,而筹委会的九月则是火热得让人们永远难忘。
7 全校动员 林园万里搬迁忙(1)
全校动员 林园万里搬迁忙
陈赓急电 张衍携子飞北京
重庆市是长江边上“三大火炉”的“第一炉”,夏季热风炙人,酷暑难耐。可在西郊歌乐山南麓却有一处清凉世界,这就是当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的官邸并以其姓氏命名的“林园”。
林园里四面青山,峰峦叠翠,嘉陵江吹来的习习凉风,越过山谷,直透林间,苍松翠竹间的石板小径,曲折蜿蜒,通向林阴深处,清澈的小溪“叮叮咚咚”的低唱浅吟,给幽静的山林带来生气。林园的名声不仅仅因为它的怡人美景,更主要的原因是它与中国现代史中的名人密切相关,抗战时,蒋介石把林园当作自己的官邸,山上许多西式别墅均为民国大人物的公馆。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电邀毛泽东来重庆谈判,毛泽东抵渝后,林园便成为毛泽东的下榻地,住在林森那栋乳白色的公馆里。翌日晨,毛泽东在薄雾缭绕的林阴小路上散步,于曲径通幽处与蒋介石邂逅相逢,两人在一张圆形石桌旁坐下来谈话,拉开了国共两党谈判的序幕,从此,这张石桌就留名青史,被人们称为“谈判桌”,成为林园一景。1949年,国民党兵败如山倒,昔日达官显贵占据的林园便人去楼空,秋天的山林中只留下虫鸣鸟啼之声了。
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万帆齐发,一举突破
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两天后解放了南京。5月4日,中原军大奉命从河南许昌迁入南京,改名为二野军大,仍由刘伯承司令员兼任校长和政委,刘华清为校党委书记,徐立行为教育长。
在新的形势下,二野军大的扩编和招生工作迅速开始,江浙和上海地区上万名知识青年如潮水般投身这座革命熔炉,一时间孝陵卫的慕名报考者人山人海。6月16日下午,刘伯承亲自给二野军大学员作报告,他没有讲稿,就像一位宽厚长者对晚辈们娓娓叙谈家常。三个小时的报告让两万名青年师生和干部的思想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刘伯承在报告的最后,说了一段震撼心魄的话:“同反动派的斗争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是一场革命。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革命是要流血牺牲的,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啊!”他大声问学员们:“大家怕不怕?”会场上的学员们齐声高呼:“不怕!”刘伯承重申他一贯主张的原则:“我们是来者欢迎,去者欢送,如果你走了又想回来,我们还欢迎。”
这就是主张“治军必治校,治校必严”的刘伯承在二野军大初建时期那次令人难忘的讲话。
9月12日,邓小平政委又来二野军大做“过关问题”的报告。邓小平开宗明义地讲到:“我今天给大家讲一个问题,题目叫‘过关’。古有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毛主席告诉我们,特别是告诉我们中国青年,今天革命青年要过三关,比关云长少两关。这三关都叫大关。一个青年参加革命后,要过的关很多,可以说‘大关三个,小关无数’。哪三个大关呢?第一个关是帝国主义的关,第二个关是封建主义的关,第三个关是社会主义的关。这就是三个大关。这三个大关是每个参加到革命营垒的人必须过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