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有种后宫叫德妃 >

第587章

有种后宫叫德妃-第587章

小说: 有种后宫叫德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刻,无欲无求的觉禅氏何等坦荡,岚琪心中却背负了*的压力,让她束手束尾显得很不自信。果然,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胤禛知道自己已经被父亲选中,若不然胤禛一定也会走上歪路,甚至重蹈覆辙,再演太子的悲剧。

觉禅氏没有察觉岚琪的心情变化,继续说着:“皇上说,惠妃心思深,绝不可能相信臣妾会带着八阿哥忠于她,这条路已经走不下去了,不能把惠妃逼得狗急跳墙,现在还轮不到他们母子做法。所以要改变引她入瓮的方法,顺着她的怀疑继续下去,索性让她在将信将疑中看待之后的事。”

岚琪心中说不出的滋味,她不敢相信,玄烨放弃了八阿哥,连大阿哥也一并放弃,他们似乎都已经成为玄烨手中的棋子,难道连四阿哥的未来,也对觉禅氏说了吗?可到了这一步,只怕皇帝不说,她也猜得出来皇帝在谋求什么。

“正如您觉得皇上会要放弃哪位皇子的未来,很不可思议一样,与皇上对臣妾完全不顾八哥的将来,也深表怀疑。”觉禅氏笑得云淡风轻,去一语戳中了岚琪的心思。

“皇上真的连大阿哥,都不顾了?”岚琪终于问出口,直觉得心头一松,更是道,“你到底图什么呢?”

勾起恨意,觉禅氏的笑容不由得叫人看着发寒,她道:“臣妾经历过的痛苦,让她也切身体会,最好她将来还能长长久久地活下去,活着慢慢舔舐她的伤口。至于阿哥们如何,臣妾不关心。”

岚琪唏嘘:“她已近五十之龄,是不是太迟了?”

觉禅氏摇头:“正是越老越好,要她晚景凄凉,不得善终。”

“你实在是个奇怪的人。”岚琪轻轻摇头,叹一声,“罢了,我也与你互相扶持到了今天,再说什么怀疑的话,生分的话,我自己都觉得矫情。大家年纪都不小了,对于恩宠或皇上心血来潮喜欢什么别的女人,我已经很看得开,但唯有一件事。”

“娘娘请说。”

岚琪郑重地看着她,道:“绝不能背叛皇上。”

觉禅氏闻言一怔,旋即则笑道:“您说这话的语气神态,和皇上当年一模一样。”

想当初,美丽的觉禅氏存在于后宫,所有人都觉得她总有一天会得到皇帝喜欢,防着她欺负她排挤她,巴不得她从六宫消失。

可这个曾经一度不想活的女人,却顽强地活到了现在,甚至大器晚成般,以四十多岁的年纪突然博得皇帝喜欢,从嫔位跻身到妃位,皇帝甚至不顾四妃的规格,与当初佟贵妃暂且过渡不同,这个妃位是给定了觉禅氏的。

虽说只是一个品级的差别,可在这个尊卑分明的世界里,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后宫屈指可数的地位。大清国统共就那么几位最贵的娘娘,如今八阿哥的生母,也终于成为其中一人,八贝勒府的门庭,顿时风光无限。

最初胤禩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可日子一天天过去,父亲对母亲的喜爱有增无减,更在元宵时当众册封为妃。这是他日夜期盼的事,至少从今往后在九阿哥十阿哥中间,他也绝不再矮人一截,他也是生母尊贵的皇子了,甚至长春宫养子的头衔已经不再重要。

然而八皇子谨慎低调,在生母无限风光的这段日子里,他依旧低调沉稳,毫不将喜色露在脸上,只是有一个人很难缠。

大阿哥开始不信任他,对他的所作所为诸多挑剔,九阿哥十阿哥不理解他为什么非要对大阿哥马首是瞻,宜妃因嫉妒又缠着九阿哥不许他再和八阿哥多往来,兄弟之间的情意开始有所动摇。

让他意外的是,十四弟仍旧与他关系亲密,十四阿哥因住在宫里不方便时常往来,但只要见了面,总是八哥前八哥后地围着他,事事向他请教,一如从前。

这一切,让胤禩更要沉下心来冷静地看到所有人所有事,他看得太多大阿哥的急躁激进,看得太多太子的懦弱无能,显然他们已经无力与自己竞争,却另有一个人,始终威胁着他的将来。

至今胤禩还会想,当初若四阿哥没有拦下他那道弹劾太子的奏折,眼下必然是不同的光景,他必然会被大臣们疏远,而皇帝既然没动摇太子,那么他弹劾太子,就是和父亲的意思相悖,甚至会被怀疑对储君不敬又篡逆之心。

明明当初他就能把自己毁了,可四阿哥却把他拦住了。如果四阿哥也在谋求这条路,自己反而成了四阿哥最大的威胁,越是这样的好事,越会让胤禩心生恐惧,总觉得好运气来得太快,太不真实。

那一日四贝勒府中,因德妃随皇帝搬去畅春园,毓溪免不了要去问候请安,约了温宸公主一道走,此刻正在家中等她来接自己,不想却把丈夫盼了回来,毓溪稀奇地说:“真难得,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我正要去园子里给额娘请安,你去不去?”

胤禛摆手:“我刚从园子过来,你也不必过去了,额娘说她累了不想见人,我也没见着。”

毓溪见丈夫情绪不好,不由得担心,问道:“额娘身子不好?”胤禛摇头,她又问,“难道是为了良妃娘娘的事?我倒是能体会额娘的心情,但额娘常说她们这个年纪,早就不在乎,已经有些日子了,我以为额娘真的不在乎。”

胤禛不禁笑:“你能体会额娘什么?”

毓溪睨她一眼:“你以为我就那么大度,看着李氏再一次大腹便便,我当然能体谅额娘。”

胤禛笑而不语,就要往书房走去,毓溪看着他的背影,她最最了解自己的丈夫,便是望着背影,也能看到胤禛那不想露在人前的失落。

“你们在外头等着公主的马车,公主到了,立时来书房叫我。”毓溪吩咐身边的人,亲自去茶水房准备参茶,再到书房时,果然看见丈夫负手站在书架前,可心思根本不在书册上。

“你若是有心事,连我也不能说,还要去哪儿一吐为快?”毓溪将茶端到他面前,温和道,“不如去十三弟府里走走,找他说说?”

☆、802婆媳心计(还有更新

胤禛接过参茶,道:“十三还是个孩子。”

毓溪嗔怪:“小侄女都有了,怎么还说你的弟弟是个孩子?胤禛你也要学着放开些,多信任别人一些,有时候遇事你想的未必错,可你眼里能看到的终究有限,多一个人多些主意和见解,何必总是独来独往?”

胤禛喝下温润的茶水,从胃中散开的温暖,让他的身体放松了几分,毓溪摸了摸他的手,笑道:“瞧瞧十指冰凉,你可是家里的顶梁柱,我和姐妹们孩子们,随时摸你的手,都要是温暖的才好,这样我们才觉得有依靠。”

“我记着了。”胤禛笑,“可不得不发冷的时候,就不让他们碰,有你暖着我。”

毓溪轻拍他的肩头:“看着不错,还有心思拿我开玩笑。你好好在家待着,有事儿我们夜里再说,说好了给额娘请安,不能不露脸。”

此时外头也有奴才来催,说温宸公主的马车到了,毓溪便理了理衣襟发鬓要往外头走,侍女们送来氅衣将福晋裹住,胤禛却跟出来问:“良妃娘娘那里的贺礼,你送去了吗?”

“额娘以我们的名义,替妹妹还有十三弟十四弟都送了东西,让我们不必操心,延禧宫正是是非之地,宫里娘娘们的事,我们这些小辈还是少插手好。”毓溪应着,也不忘把小和子教到跟前嘱咐,“贝勒爷若是还出门,仔细多穿一件衣裳,若是在屋子里看书,看紧炭火了,别糊涂。”

瞧着福晋离开,小和子跟在主子身边乐呵呵说:“娘娘可别把福晋留夜了,不然宋格格今晚直接要缠到书房来了,奴才可招架不住?家里的事,只有福晋在才不会乱。”

胤禛骂他:“别哪壶不开提哪壶,宋格格若是来闹,你拦不住闹到我跟前,明天就卷铺盖回宫里去,别再跟着我了。”

小和子贼兮兮地笑着:“娘娘会给奴才做主。”

这边几句玩笑解了愁绪,畅春园瑞景轩里,岚琪仍旧觉得云里雾里,冷眼旁观延禧宫势头起来的这些日子,她是淡漠冷静的,总想着这是玄烨的谋划的事,想着他和觉禅氏没有任何关系,自然现在更确定了他们绝不会有任何关系,玄烨甚至亲口让觉禅氏不要以妃嫔自视,让她的心灵都得以解脱,他们还能怎么样?却是玄烨这一步从十几年前就摆下的棋子,让她心中惶恐。

反思着这么多年,自己有没有做过对不起玄烨的事,有没有动过不该有的心思,这紫禁城里一切的一切都在他眼睛里,只有他不想知道的,绝没有他不能知道的事。

此时环春来禀告公主和四福晋进园子的事,瞧见娘娘坐着发呆眼中无神,上前问了几句,岚琪言及此,环春笑道:“叫奴婢来看,不是您会不会做什么让万岁爷反感不高兴的事,而是您做什么万岁爷都高兴,您在他眼里怎么都是好的。”

岚琪嗔怪:“这会儿还来哄我?”

环春却认真地说:“这是真话,您反过来想,讨厌一个人的话,那人做再好的事咱们也不入眼呐,是一个道理。”

“说是说得通,可我不能太得意忘了分寸。”岚琪叹一声,自嘲道,“也罢,偶尔发生这种事叫我警醒一下,别真的太自以为是,皇上那么辛苦筹谋一切,我要多体谅他。”

之后等了片刻,毓溪和温宸已经进门,温宸是女儿,说话没那么多顾忌,疲倦地撒娇:“皇阿玛又搬出来住了,下一回要去什么地方呢。额娘,我们来畅春园的路,可比去宫里远多了,马车颠得我浑身都疼。”

闺女说着话就往怀里钻,毓溪毕竟是儿媳妇,恭恭敬敬站在一旁,笑说胤禛提起额娘道乏不见她,此刻看到额娘气色不错,她安心了。

娘儿几人说半天话,温宸要去给父亲请安,毓溪是儿媳妇不方便相随,正好有话想对婆婆说,便等小姑子离去后,赶紧对岚琪道:“额娘精神可还好,儿臣有些话想请教您。”

婆媳俩便各自裹了氅衣,在瑞景轩外随便逛逛,宫女太监都离开十几步远,岚琪挽着毓溪的手一步一步慢慢走着,笑悠悠道:“到底是年轻,手像暖炉一样热乎乎的,额娘的手怎么暖不起来了。”

毓溪笑道:“那就让媳妇一直给您暖着,就是怕皇阿玛会嫌我碍眼。”

岚琪伸手在她额头上轻轻一点,嗔怪:“不学好的,学着她们取笑额娘?”

毓溪在人前虽有规矩,可婆媳俩常年相处,早已如母女般亲昵,但这份亲昵毓溪只敢在私底下流露,她也有她的分寸。

玩笑话后,说起正经事,说胤禛这些日子心事重重,毓溪知道必然与过去一年发生的所有事相关,也从娘家知道所谓的朝廷大事,可仿佛真正是到了要紧的时刻,毓溪怕自己掌握不好分寸,回头没有开解了胤禛,反而给他增添烦恼,这话与娘家的人说不上,也只有对婆婆说了。

岚琪听着儿媳妇叙说,会想去年的事,记起胤禛那次惹得玄烨大怒,跑来永和宫宠她发脾气,若是那一回八阿哥的折子递上去了,现在必然没什么良妃,没什么延禧宫的风光。如今良妃母子风生水起,原本该被朝臣疏远的八贝勒,得到更多大臣的支持,朝堂上下行走自如,给皇帝办差也必然事半功倍。

可她那个傻儿子一根筋,莫说别人不与他交往,就他正经起来板着脸,别人也不敢亲近。明明骨子里是温和的人,就是自小被众星捧月,反而不会与人相处了。

毓溪道:“额娘,我会哄胤禛高兴,他也会哄我高兴,其实有时候我说说笑笑他看起来是放松些了,但背过身照旧把事闷在心里,我就想啊,是不是那些事本就不该由我来开解,我也别执迷不悟才好。”

儿媳妇一年一年成长,她的谨慎稳重岚琪都看在眼里,这些话就十分小心,毓溪如此虔诚虚心,她也不能随便应付,挽着手一一与她说其中的道理,不惜提起朝政来,让她明白身为皇子福晋的责任,毓溪将字字句句记在心间,也觉得渐渐明朗。

婆媳俩不知不觉走远了,回身张望瑞景轩在何处时,瞧见前头一行人过去,正往良妃的院落走,良妃还住在早年来畅春园时的地方,和瑞景轩离得不远,毓溪在旁说:“额娘,是八阿哥和福晋,也是来给娘娘请安的吧。”

岚琪道:“良妃册封后,八福晋正巧染了风寒一直没来贺喜。”

毓溪轻声说:“怕是知道不该太张扬,又顾着惠妃娘娘的脸面,才避开了的。您看这一进园子,他们就来了。”

岚琪轻轻捏了儿媳妇的笑道:“傻孩子,这话放在心里就好。”

且说八阿哥夫妻向良妃行了大礼,册封后,八阿哥已到延禧宫为母亲贺过喜,八福晋推病一直没入宫,虽然胤禩早就解释过,但今日见了婆婆,八福晋还是致歉:“怕惠妃娘娘不高兴,儿臣才没进宫,是怕胤禩不好做,还请额娘别觉得委屈。”

良妃道:“这都是多出来的事,是我给你们添麻烦了。眼下宜妃天天闹着九阿哥,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