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兄弟如手足 >

第50章

兄弟如手足-第50章

小说: 兄弟如手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日不见,小夫妻两个自然都会注意老板娘的肚子。柳莺莺连忙阻止她: 
“老板娘,你快不要张罗!要喝水,我自己倒,我哪儿都熟悉的呀!” 
“半拉子前几天给我说了,要不然,可是想不到!银河说是回家娶媳妇,娶来的竟然是个你!哎呀,真是叫人高兴!” 
柳莺莺知道一番解释不可省略:“老板娘,我一说你就明白了。提亲的,把银河他们家夸成了一朵花儿,说银河在的公司怎么怎么发达、银河自己是如何如何有前途,我偏是不信!也是淘气任性,要到省城来转转,结果就隐姓埋名来到饲料公司!我的名字叫个柳莺莺。” 
苏彩花有些尴尬:“哦,莺莺,多好的名字呀!在我这儿,委屈了你啦!” 
柳莺莺说:“瞧老板娘说的!老板和你,对我都好!——老板娘你这身子,有六七个月了吧?” 
苏彩花走几步:“可不。没孩子是想要孩子,有了孩子呀把人累得要命!” 
柳莺莺说:“有事你就叫我,我总比他们汉手汉脚的,懂得一些、也方便一些。” 
一切正常,银河只是憨憨微笑。 
柳莺莺便逗着玩:“银河,要来看老板娘,你比我还上心,念叨了好几回。见了老板娘,怎么没话啦?” 
银河看这个看那个: 
“你们一递一句,说的这么亲热,我哪里能插进嘴头子去?——老板娘,莺莺刚才说了,有空到我们家来看看。我们院里呀,要开职工夜校啦,莺莺人家还是语文教员哩!那鸡毛掸子、那教鞭可是打人不留情!”   
《兄弟如手足》第十六章156   
金河去工房里找王瞎子的时候,听到里边正热闹。人们连电视也不看了。正听王瞎子正在卖弄他的“预测学”, 
“那电视声音关小点儿!——王师傅,你说!” 
王瞎子架子已经端起来了: 
“文王八卦,六爻神课,我轻易不露这手绝活!金河,咱们总经理,我就给他预测过!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你们知道这是说什么?” 
六对半的声音:“你就别掰和了!给我算算,什么时候娶老婆?” 
正热闹中,金河走进来了。算卦的摊子已经自然闪开,却露出六个钢镚儿在那儿现眼。 
王瞎子便嘿嘿,“嘿嘿,随便玩儿玩儿。” 
金河笑呵呵的:“王师傅给我表态了的,再不给人打卦算命。四福旺你是带班的,以后你首先注意起来!六对半问什么时候娶老婆,问你自己吧。咱公司效益不错,你攒下不少钱了吧?我看你今年就差不多!”六对半直摸脖颈。 
金河接着宣布了办夜校的事。 
“王师傅,算术教员,你来担任。一周来那么一两堂课,你看怎么样?” 
王瞎子受宠若惊。等金河一走,他就说:“英雄总有用武处。刚才,咱们总经理进来,你们吃惊,我更吃惊。这叫什么?这叫惊喜!” 
职工夜校办起来了。 
每星期一、三、五的晚上开课;每课不超过一个小时。凡来认字听课的,发放夜餐补助一元。当然也有课堂纪律。不许抽烟、不许随地吐痰,不能敲打鞋壳儿、抠摸脚指头之类。 
上课,不只是认几个字,也是苦力工养成良好文明习惯的过程。这是金河更看重的一点。他要他的职工,从表里都像个职工。不再是苦力。 
苦力工们渐渐也习惯,有了兴趣,听讲也认真起来。 
金河去看的那阵,黑板上写着“人、民、工”三个字,在三个大字的一旁,写了“人民、民工、工人、”三个词汇。 
柳莺莺正在给大家进行讲解。 
“这三个字能够组成这面的几个词汇。首先,我们大家都是人,就是这第一个字;很多很多人呢,就是人民;其次,各位师傅都是民工,就是后边两个字。” 
金河要求的是大家不但要识字,而且要通过认字来学道理。基本照着这样子走。符合最初的设想!   
《兄弟如手足》第十六章157   
《工商报》的记者发现了这一事物。很感兴趣。 
这样的职工夜校,在同行业当中是个首创!夜校的女教师本身是民工,这位民工的丈夫,不仅也是民工,而且是听课的学生。这是一个“看点”呀! 
于是,带着银河与柳莺莺照片的文章见报了。 
接着,电视台得到信息,也来采访。 
金河面对镜头侃侃而谈: 
“农民工,文化素质偏低,这不是他们的错!城乡的差别,教育的失衡,有复杂的历史原因。作为一个小小公司的负责人,我所能够做的,就是尽自己的能力,提高我们职工的文化水平、开展全员素质教育。希望我这里的农民工,在赚钱养家、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能够逐步提高文化素养、建造自身,重塑打工者的形象! 
“我还要透露一点。打工族们的下一代,目前上学太难了。这样下去,又是恶性循环。我无能办再大的事,但我们公司,将在合适的时候,开办一所专门面向打工族的幼儿园兼学前班。让打工者的后代能上学,他们的后代再也不能没有文化!祖祖辈辈当农民工!” 
这几句话,激起了很大的反响。正面,反面的都有。金河早已估计到了种种后果,只想着利用这次机会,先把学校的旗号打出去,这是一次免费招生广告。 
不觉到了盛夏时节,金河与小马研究职工的夏季福利保健等工作。 
小马说:“茶叶、白糖,发给大伙儿,也都舍不得用,全要捎回老家去!” 
金河提出今年增加一项汽水,搬到车间工地,当场饮用。消夏防暑。 
工棚里最少得有两台大电扇;蚊香、清凉油什么的,发给班长。蚊香必须在工棚使用,不许自己挨蚊子咬,蚊香捎回老家、老家人更舍不得用! 
小马说:“你真是太了解民工们的心理了。麻袋片、塑料兜,都要背回老家!” 
金河知道,城里不给他们解决户口,他们心目中的家就只能在农村。或者说,城里不给他们应有的地位,他们就是难以消除农民心理。 
小马心细,还提到老板娘估计到“预产期”了,得有人陪着到医院检查检查。他想安排柳莺莺去一趟。 
金河沉吟了一下,同意了。 
他现在是一听说怀孕生孩子这类事,头就大。虽说他与高马丽已经领了结婚证,那件不期而至的怀孕事件对他还像一场恶梦,记忆犹新。他有时被恶梦惊醒,总是那个不成形的孩子与他挣斗。向他要求出生的权利。   
《兄弟如手足》第十六章158   
领了结婚证之后,催促金河换内衣,给他洗洗涮涮的就更成了高马丽的正式事务。常常是小妹跑到公司,负责送新的拿旧的,高马丽自己给金河洗衣服。 
小妹觉得这样不公平:“他上班,他忙;你不上班?你不忙啊?他怎么不来给你洗衣服?” 
高马丽有自己的生活准则:“在村里还不是这样?两口子一样下地干活,回到家里,女人又喂猪、又做饭,男人扛上一杆烟袋吃烟!” 
小妹则不服气:“那是她们想干活、她们乐意当奴隶!要是我?哼!” 
高马丽说:“干活也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小妹,你也别把话说绝了。二棒劳累了一整天,下班了,我们不洗碗,还忍心让他洗碗呀?” 
说话的这时间,小妹正在洗碗,这下,她不再争执了。 
高马丽又让小妹去拿二棒的衣服,要一并给他洗出来。 
《又一村》饭店改建的时候,给乔二棒专门留出一个单间来。 
小妹去他的单间时,却见乔二棒正在看书。她吃了一惊。 
乔二棒解释道:“你不是说我没文化?我就给你有起来!” 
小妹笑了:“不是因为我说的,你才听的吧?是我说的有道理!你听的是道理。” 
乔二棒接过小妹的话:“你说的是有道理。好女人、好姑娘,除了找有权的、有钱的,就是找有文化的!小妹,我不努力学点文化,二棒得成了一棒,一根光棍!你说,是不是?” 
二棒眼睛直杠杠来看小妹。 
小妹拿了衣服,急忙离去。 
其实,她早就想给二棒洗洗涮涮;今天只是高马丽替她说出来罢了。   
《兄弟如手足》第十六章159   
金河亲自出马,领着人把幼儿园摆置起来。无非是买回些小桌、小凳,以及学具,玩具之类。幼儿园就在银河的平房院里。那边是职工夜校,这边是幼儿园。全名准备叫“打工者幼儿园”。 
院子中央的地块里,向日葵与豆角苗茁壮成长。做幼儿园还挺有点特色。 
银河与苦力们都披着搭膊,卸罢车、摆置好桌凳,他们仍要前去扛包。 
银河刚要离开,柳莺莺给银河拿出一只水壶。 
“这是咱家熬的冰糖绿豆汤。” 
六对半眼红了:“有了老婆就是不一样!咱在食堂顶多喝一碗绿豆稀饭,人家喝的是冰糖绿豆汤!” 
苦力们说笑着去上工。金河不禁被银河夫妻的幸福所感染。 
院里只剩下金河与柳莺莺。 
金河说:“幼儿园正在招生。到开学的时候,估计你还得给咱当学前班的老师。” 
柳莺莺已经掀开门帘:“大哥,太阳这么毒,有话进屋里来说吧!” 
进了屋子,柳莺莺又给打好了水。不凉不热,要金河擦脸。 
金河一边洗涮,一边打量屋里。地脚立着的小黑板上,已经是“世界、亚洲、中华人民共和国”。就象是银河向他汇报学习进度。 
金河由衷高兴:“我家银河进步不小哇!” 
柳莺莺认真地看他一眼:“其实,大哥你心里明白,这也不过是尽些人力罢了。银河或许能认几个字,他的文化究竟会高到哪儿去?” 
金河觉得欣慰的是:“你比他文化高;我看你对银河挺好的,这我就放心了。” 
柳莺莺又看他一眼:“大哥有什么不放心的呢?银河是你兄弟,你该比我更了解他。他是没文化,可他老实、厚道、勤恳、节俭,我看一个人的心眼心地,比什么都金贵!银河小时候没有念成书,我再对他不好、看不起他,那他也就太委屈、太不幸了!有人看不起村里人,我可不能看不起!” 
这番话迟早要说的,这个脓包迟早要捅破的。 
金河接了这个话头,说开来:“莺莺,你敲打我敲打的对,自己怕人看不起、自己反过来又看不起人,大哥接受你的批评!——你头回隐瞒身份来省城,我当时已经有了高马丽。多亏你没有嫌弃我家银河!” 
提起那一款,柳莺莺突然有些脸红了:“好像我们嫁不出去,逮住你们兄弟哪个算哪个似的!你也不用说这些了。一个大学生,当初家里要给你包办农村媳妇,你不同意,也应该理解。” 
金河认真看她了:“说得好!大哥谢谢你这几句话!你这样善解人意,我家银河应该算个有福气的人啦!” 
柳莺莺却特地说起高马丽,夸奖她又聪明、又能干。 
金河听出她话里的意思。一来,大家各有名份,各安其室的意思;二来,女人之间,倒是免不了相互比较吧。 
金河就接下这个话题:“高马丽有点文化底子,又在城里打工好几年,打工也能出息锻炼人呀!” 
柳莺莺也是这个想法:“反正我也不会浪费这个机会。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城里人能做到,村里出来的人也能做到!” 
金河真心地为弟弟娶到这样有想法有口才的媳妇庆幸。 
“打工者幼儿园学前班”招生广告发布出去,反响真不小。 
打工者自个,还有带了孩子的,纷纷前来看校舍;有的甚至愿意捐些钱资助。他们太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与城里孩子一样进学校。 
这几天,院子里忙得好不厉害。报名的孩子们要抽血体检,教职员工要检查身体、考核文化;教委还派员检查,要查看校舍、教具是否合格。 
小马跑手续马不停蹄。 
海通公司这件事弄得轰吵轰吵,又花钱、又麻烦。可是金河有兴趣,有热情,别人也就说不出什么了。   
《兄弟如手足》第十六章160   
这天,温小寒打来电话,说吉根茂可能来省城。金河决定这回无论如何要抓住这个老家伙! 
温小寒约他到公园。金河不免犹豫了一下,温小寒那头坚持着,说否则免谈。 
公园就公园!金河应约来到。与温小寒在柳荫下散步聊谈。走到湖边,看那湖水泛着涟漪,他想起上次与高马丽在这个湖上对唱爬山调,那次他对高马丽多了一层相知。今番身边却是原先的情人、别人的小蜜温小寒。 
金河感慨着,心情难免复杂: 
“你为什么非要来这种场合,吉根茂回来,知道你和我泡咖啡屋、逛公园,老家伙会高兴?” 
温小寒不在乎:“谈生意嘛。这有什么?我不满你的是拒人千里之外,怕染上艾滋病似的!即便你我怎么了,他能知道?还是能管得着?” 
金河想起她每次谈起吉根茂的口吻,顺便问:“吉根茂对你,究竟是有几分感情、还是纯粹出于一种占有欲?” 
温小寒让他养了小蜜后,自己慢慢体会去。 
“那么,你对他呢?” 
“金河,你有这么关心我吗?你就别拿我开涮了!” 
金河也是闲聊。“我很难体察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