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乱堞残阳 >

第45章

乱堞残阳-第45章

小说: 乱堞残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治默然,未表可否,但是醇郡王从他那脸上掠过的一丝笑影,立即看出这个建议是符合他心意的。
但是他为什么不明确表态呢,醇郡王一时还不明白。
醇郡王提的这个阿鲁特氏,年长同治一龄,今年十八岁。
她是蒙古正蓝旗人,大家闺秀。
她的祖父赛尚阿,道光二十一年以理藩院尚书入值军机处,三十年授协办大学士。
咸丰帝登极后首先搞掉了他父亲道光时代的权相穆彰阿,随即便擢升赛尚阿为文华殿大学士,成为内阁首辅,当时真是红火极了的人物。
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咸丰恐慌,命他赛尚阿为钦差大臣赴广西防堵,结果他磨磨蹭蹭的一路吃喝玩乐,六月才到桂林。
次年督各路人马围攻太平天国占踞的永安城,久攻不下,最后终是让太平军突围了出去,挥军北上,长驱直入湖南。
气得咸丰给他降四级留任的处分。
太平军势如破竹,连克诸城,而赛尚阿以首席军机大臣、内阁首辅督军却束手无策,充分显示了他的“才能”。
咸丰脸一拉,一道谕旨下来,锁拿进京,革职发遣。
直到咸丰十年,方才回京总统左翼巡城事宜,次年授副都统,未几,以病开缺,在家休养,直至现在。
不过,他虽以庸碌出名,但毕竟做过“阁老”,门第也算是很高了。
阿鲁特氏的父亲,名叫崇绮,字文山,同治四年乙丑科殿试一甲一名进士,是清朝满、蒙人参加会试者唯一的状元。
现在翰林院任侍讲之职。
家庭是没的挑了,本人也确如醇郡王所奏“端庄贤淑,德才兼备”,同治几次选看秀女,均向两位太后表示记她的名。
慈安太后对阿鲁特氏的印象也极好,每每选秀以后,闲话聊天,对她是备加夸赞,这更促使同治立他为后的心思明确了。
但是,事情并不总是随人如意的,慈禧太后似乎对阿鲁特氏颇有成见。
她挑剔的都有点出奇了,说阿鲁特氏是端华的外孙女,便有些不顺眼了。
端华也是宗室,位居郑亲王之爵,十年前他和肃顺兄弟俩同属咸丰帝遗命所立八个“赞襄政务王大臣”之列,因与慈禧争权,“祺祥政变”中为恭亲王奕訢逮捕,懿旨赐死。
郑亲王端华的女儿嫁赛尚阿之子崇绮,是为阿鲁特氏的生母。
不过,崇绮夫人已死去有年了,现如今,崇骑的续弦夫人是瓜尔佳氏,慈禧太后所知遇的步军衙门左翼总兵荣禄的胞妹。
因为有这么一层缘故,慈禧对端华的这个外孙女感到别扭。
不过事情并不是不可收拾,崇绮作为满洲、蒙古旗人中唯一的“状元郎”,他的夫人瓜尔佳氏又是慈禧长春宫里的常客,尤其是荣禄,漂亮、精明、能干,颇受慈禧赏识,稍能抵消一些端华给慈禧带来的不快。
倘若慈禧仅是对阿鲁特氏稍存成见,那也罢了,既然皇上喜欢她,东太后也赞同,慈禧又何必拂众人之意呢?她挑剔阿鲁特氏,还有另一层缘故,就是她喜欢凤秀的女儿富察氏,想立富察氏为皇后。
富察氏隶籍满洲镶黄旗,自然也是大家闺秀了。
她的祖父惠吉,道光年间先后任广西巡抚、陕甘总督。
父亲凤秀,现官刑部江西司员外郎,是个从五品官。
她除了相貌比阿鲁特俊美以外,最能博得慈禧好感的,便是一脸温顺相儿——一望便可知是个易受人摆布的,没有主心骨儿的人。
每次选秀时,慈禧望着这个局促不安的十四岁的小姑娘,便打心里喜欢,总是毫不犹豫地吩咐太监:“富察氏记名。”
同治这时却不便对醇郡王明说,只含含糊糊地道:“七叔提的阿鲁特氏固然好,母后也喜欢她。”
母后指的是东太后慈安,西太后慈禧的正式尊称是“圣母皇太后”。
“只是……”
“那皇上还犹豫什么,就立了阿鲁特氏最好不过了。”醇郡王赶紧接上同治的话茬说,他怕皇上说出那个“只是”,那一定是西太后不太高兴的缘故。
倘若说出来,他就不好讲话了,直说下去,岂不背上“离间两宫”的嫌疑?
同治沉吟着,半晌方才抬眼望了一下醇郡王,仍是吞吞吐吐地,充满畏惧地问一声:“五叔和六叔的意思呢?”
醇郡王拱手道:“自然是与皇太后、皇上的想法一致了,立阿鲁特氏为后。”
“那……,富察氏怎么办?”同治终于忍不住冒出一句。
要坏事,若真个说出西太后想立富察氏的话来,醇郡王可顶不住,他担不起这个责任,这“差使”也就办砸了。
急得他冒汗,有些结结巴巴地说:“皇上……,万岁爷……要以天下臣民为念,省躬勤政。立后……以德,选妃以貌。”
这硬是装糊涂,不肯牵扯西太后,倒使同治难于开口了。
是呀,七叔的话有道理,倘若真个撇开众人属意的阿鲁特氏,硬是立了脸蛋儿漂亮的富察氏,岂不显得自己这个君王太昏庸了吗?同治一咬牙,心里打定了主意,这回就跟西太后顶一次牛吧,大不了挨一顿臭骂罢了,到那时也大局已定了!
他也决定用“立后以德,选妃以貌”这八个字,与生母慈禧太后装糊涂。
不过,阿鲁特氏的“德性”到底比别人强在哪里,谁也说不清楚。
大概富察氏那俊美的脸蛋儿反证吧,“选妃以貌”她是当之无愧的,那么多的秀女中选出她来,能错得了吗?看来,富察氏长得确实太美了,以致把她做皇后的德性都压没了,成了地地道道的妃子材料。
话已点到,醇郡王大大松了口气,他扯到别的话题上去,免得纠缠在“立后”这个问题上太久,那可真有点儿不知趣了。
他说到皇上的身子太虚弱不宜总泡在书房里,应多多活动活动才好。
同治也跑马射箭,由御前大臣、科尔沁亲王伯彦讷谟祜负教习之责,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总不长久,玩儿一阵子就烦了,骂上驷院调理出来的那些老实到家的御马都是些破牛,弄得醇郡王的这位亲家伯彦讷谟祜哭笑不得:“破牛?说得象。骠悍的战马也有的是,可谁敢牵来伺候,万一摔着了,谁负其责?”
醇郡王对同治的担心是事出有因的。
皇上自幼体弱多病,终年价汤药不断,功课又紧,慈禧把他逼得都有些呆里呆气的了。
这要再一大婚、亲政,身子岂不更要垮下来了?他得想法子让皇上身体强健起来,象早年康熙帝、乾隆帝那样,能够跃马木兰,驰骋围场,做到“古稀天子”,至少也不该这样虚弱,无法应付日后那繁忙的政务。
于是,他想到了领侍卫府头等侍卫、武艺高强的董大全,进劝皇上学些刀枪棍棒,以强健龙体。
同治有一搭无一搭地答应了。
倒是对一块儿进来做伴的堂弟载滢,他更感兴趣些,林天龄带了个载澂,董大全再带来个载滢,对于长年过着深宫寂寞生活的他来说,真是件爽意的事。
第五十章
    醇郡王把弘德殿添派教习的意思跟两位皇太后一说,慈安东太后就高兴地应允了,说:“七爷想得很周到,皇上的身子骨是太弱了些,小小孩儿家,总吃些补药也不是个事儿。总应多活动些,骑骑马,练练弓剑,是再好不过了。或者让那姓董的侍卫教一些刀枪剑法,只要别伤着,也未尝不可;你总多照应些,师傅、教习们都实心尽力才好。”
慈禧倒也没有什么反对的意见,只是说:“老七,我看那些刀枪棍棒的,可以往后搁一搁,先跑跑马,练练弓箭倒稳当些。”
醇郡王应道:“遵旨。奴才一定尽心伺候。伯彦讷谟祜也管着事,不会有何差迟的。”
太后们点首,没有再问他什么,他便跪安,退出养心殿来。
回来太平湖王府里,他令人传董大全来,同时叫他的侄子载滢也过来。
但去西城二龙坑八王府的太监却扑了个空,多罗钟端郡王的遗孀嫡福晋钮祜禄氏告诉他,贝勒载滢一下了书房,便往董大全家练武去了,要到正午时分才回来。
往西单牌楼白庙胡同董大全家来的张双林倒是将两人一齐找到了,于是传王爷的口谕,令他们过醇郡王府去进午膳,王爷有要事吩咐。
董大全见西洋大挂钟才十点钟,已正时分,便吩咐双林先回去,说:“过会儿和滢贝勒一起过去。”
张双林答应着,出去了。
他并未回王府复命,先在街上铺子里转一转,给二阿哥载湉找点好玩艺儿,并给芙蓉买点花结儿、金丝钱之类的什物,这也养成习惯了。
董大全在给滢贝勒讲少林五拳的套路。
在座的还有几个人,一是住一条胡同里的邻居姓他他拉氏名长善的满人,字乐初,镶红旗满洲籍,看约四十岁上下。
他虽比董大全年长十岁,官衔却高多了,现任广州将军之职,正一品的顶戴。
他的父亲裕泰,早在道光十三年便由刑部右侍郎外放贵州巡抚,鸦片战争时一度与林则徐同事,林则徐任湖广总督,裕泰与伍长华则分任湖南、湖北巡抚。
鸦片战争失败,林则徐遭遣伊犁的时候,裕泰正楼上一层,以湖南巡抚擢湖广总督。
裕泰在这个任上整整做了十年,以后又当上半年的闽浙总督,方才迁调陕甘总督,未到任便病故了。
裕泰是道光末年有名的封疆大吏之一,因此,与另一个名臣桂良结成儿女亲家。
桂良在裕泰之前便做过湖广总督,是林则徐的继任,当时裕泰正在湖南巡抚任上。
桂良后来做到文华殿大学士、军机大臣,位居超品。
长善既以父亲的势力,讨了桂良的女儿为妻,便又与恭亲王奕訢成了连襟,因恭亲王嫡福晋瓜尔佳氏就是长善夫人的胞姐。
贝勒载滢与长善本没有血缘关系,他是恭亲王侧福晋薛佳氏庶出的二公子,并且已于同治七年十一月十四日奉旨过继与八叔钟端郡王奕洽为嗣子,但习惯上向以正房为母,他也得与大哥载澂一样管长善叫姨父。
不过长善虽以一品将军之尊,却并不太大架子,今年一从广州回到北京来便与外甥的这位武术教习,住邻居的领侍卫府头等侍卫董大全交上了朋友,他也是很喜欢武术的人,故尔常过董大全家串门。
长善的儿子志锐也在座,他不是长善的生子,系长善之兄长敬之子,因叔叔有女无子,故尔就养其家。
再就是董大全的两位内兄了。
侯瑞本、侯瑞利两兄弟闲了也常进京城来,在妹夫家里小住几日,一则看亲戚,二来也是为了与大全讨教武艺。
这时董大全以身现法,给载滢讲拳术,他们自然也很感兴趣地听着,一边与长善悄声议论、研讨着。
董大全向载滢道:“你先学过连环拳、柔拳,算是有了些底子,下来我就教你少林五拳和五战拳了。先说五拳。这少林五拳,相传为元朝大师白玉峰根据三国时华佗的‘五禽戏’所创,五禽戏仿虎、鹿、熊、猿、鸟之动作,是为健身之操,并无技击作用。而白氏五拳,则虎、豹、龙、蛇、鹤,既可强身健体,亦可搏击拆打。白大师曰:”人之一身,精、力、气、骨、神五者,必须交修互练,始可臻上乘神化之境。‘故五拳有虎拳练骨、豹拳练力、龙拳练神、蛇拳练气、鹤拳练精之说。先讲虎拳五十一式。“
于是起身带大家出房至院中,先打一套虎拳给大家看,真个是如怒虎出林,大有排山之势。
载滢先学前十式,由起式至马步五形八卦手,演练数遍。
董大全一面给他纠正动作,一面说:“练虎拳时,必须鼓实全身之气,真正臂坚腰实、体力充沛,并且一气整贯,始终不懈,方能犹如怒虎出林,双爪有排山之势。”
载滢聪颖过人,不一会便将前十式打得象点样子了。
长善等皆称赞不已。
董大全严嘱道:“回去以后,每日打它一二百遍,练扎实了再往下学。”
滢贝勒点首答应。
大全之妻瑞玉走来,说道:“练一会儿罢了,这就吃午饭。”
大全笑道:“两位内兄代我陪长大人吧。”
瑞玉板脸道:“又怎么了?”
大全笑说:“这不,他们都在这儿听见,醇王爷派人来传我和滢贝勒过太平湖去进午膳,说是有要事吩咐。”
侯瑞玉方才无话可说。
大家都笑起来。
瑞利嗔妹妹道:“行了,行了,别使你的威风,长大人在这儿看着,成何体统。”
长善摆手笑道:“没有关系。海明老弟这当家不做主的习惯,再也瞒不了我的。”
大家更笑。
瑞玉因向身旁站着的一个十八岁的姑娘说:“芳格格,你阿玛在家中做得主吗?”
这姑娘正是长善的长女,长善此次到北京来,便是送她来应选秀女的。
她见瑞玉性格直爽,使抿嘴笑道:“自然是奶奶做主。”
大家哄然而笑,都说:“长大人原来亦是如此。”
长善瞪女儿一眼,朝大家拱手,自我解嘲地笑道:“彼此,彼此。”
大家开过一回玩笑,便进屋中坐下。
董大全和载滢各自到后面换了衣服,出来向大家道了失陪,打马往醇王府而来。
正月里的京师,青菜短缺,醇郡王在九思堂东暖阁里摆下了一桌席,以鸡鸭鱼肉晕菜为多,没有什么吃头,于是酒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