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时代-第2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先生,你真的信佛啊?”
他回首,仰头,身子拧成一个角度,伸手指了指头顶的大佛,山风吹来,衣摆飘荡。
此时,杜可风才操控镜头迅速划了半圈,由侧面到正面,给了个大特写。
“阿弥陀佛!”
曾志伟道了句,眯缝着小眼睛凑到他身边。
“这里的风水真的那么好?”他问道。
“好,全香港最好的!”
“我想买个长生位……”
他们俩在那儿演,褚青全程旁观,不禁皱了皱眉,这是自己首次在现场看陈道明的表演。开始的姿势设定十分惊艳,可之后一开口,尤其把这段台词说完,就觉着不对味了。
康熙大帝的劲儿太强烈,就那种坐在龙椅上,然后一手剑指的即视感:你们这帮小逼崽子!
“啧!”
他咂巴了下嘴,貌似有点平淡啊。
且不提丫在这边乱想,那边继续拍摄,此段戏比较重要,关乎到沈澄这个人物给观众的直接印象。
麦兆辉比刚才要求得更严格,NG了五次,待第六次过后,才盯了监视器一会,又招呼道:“陈老师,您要不要来看看效果?”
陈道明却没动弹,问道:“你觉得怎么样?”
“OK啊,非常棒!”导演道。
“那就行了!”他挥了下手。
“……”
全场人都一怔,这是啥毛病?
演员看监视器是常态,看了才知道自己演得如何,哪里需要改进,还头回见着这样的。
麦兆辉也愣了片刻,只好耸耸肩,喊道:“OK,下一场准备,青仔你有问题么?”
“冇啊!”那货离了老远,扯着脖子应道。
“Ready?”
“Action!”
话音方落,褚青便站好了位置,戳在台阶口。很快,曾志伟晃悠过来,若有所思地看着陈道明背影。
那货用无名指往后划了下短寸头,懒兮兮地问:“喂琛哥,什么来头啊?居然比我还拽?”
曾志伟没回答,反而笑道:“阿强,你去跟他的小弟谈谈生意。”
“哇,不是吧?”
褚青猛地一扭头,睁着两只无辜的大眼睛,瞬间开启话痨模式:“虽然我是你的头马,也不能这么玩啊!拜托,我有自尊的,现在还收了阿仁这个小弟,正是风风光光的时候,你叫我去谈生意?琛哥,你叫我砍人可以,谈生意找迪路嘛,再不行找阿仁啊,人家可是念过书的!”
“……”
所有人抽搐着嘴角,表示无可奈何。又特么自己改戏,还偏偏骂不得,因为确实比原版出彩。
亏得曾志伟经验足足,能顺畅地接下去,发出嘿嘿的两声怪笑,随即就往下走。
“琛哥,你笑是什么意思啊?”他跟在后面不依不饶。
“咔,过!”
麦兆辉又气又赞,点了点他,道:“你个衰仔,早晚扑街啊!”
“是您包涵,谢谢辉哥!”他也没卖乖,由衷谢道。
一句话给对方堵死了,不由翻了个白眼,转身喊道:“收工,收工!晚上重头戏,不要迟到!”
这就不关他的事儿了,因为没夜戏,颠颠地下了台阶。
待到了小广场,却见陈道明站在一方古碑前,手指比划着,似临摹上面的石刻,便唤道:“陈老师,收工了,咱们走吧?”
“嗯,稍等。”
陈道明仍然比划着,过了几分钟,才心满意足地收回手。
两人搭剧组的车到了码头,又乘船直奔市区,目的地则是褚青的公寓。没办法啊,该逛的景点都已逛遍,只能下厨炒菠菜了。
……
“你倒是挺爱干净的。”
陈道明打量了几眼屋子,见一切齐齐,摆放得当,连铺桌子的餐布都透着股清新味道,不禁赞道。
“自己闲着没事就拾掇拾掇呗。”
褚青给倒了杯茶,笑道:“您坐会儿,二十分钟就好。”
说着,他趿拉进厨房,系上围裙,利索地开始洗菜。
而客厅里,又传出陈道明那缓慢好听的声音:“你这点跟我挺像的,我就喜欢收拾家。每次收拾完特干净,会觉得很舒服。以前总有朋友叫我出去,后来我就说,我觉得男人应该多在家待一待。”
“哎!”
一听这话,褚青居然兴奋了,连忙从厨房冒出头,道:“就是嘛,人就应该回家,老在外面扯什么?”
“你这就绝对了,该回家的人才要回家。”
陈道明纠正了句,自己又随便转了转。这客厅不大,东西却多,电视加音响就占了小半地方,VCD机上摆着高高的两摞影碟。
音响旁边是书架,码着两排专著,什么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表演理论、西方体系、英语入门等等。
他顺手抽出一本,翻了几页,里面很多地方还用笔画了重点。
“……”
他不禁笑了笑,回身坐到沙发上,慢慢品着廉价的破茶叶。
第三百六十五章浅薄无知
菠菜炒鸡蛋属于浙菜,这种搭配在北方人看来很古怪。褚青以前没做过,但厨艺相通,看着挺像那么回事。
除了这道,他还煲了个鱼头豆腐汤,味道亦比较清淡。没什么酒肉,俩老爷们就捧着碗白米饭,吃得喷香。
陈道明也适时表现出,对冯小刚那号爱吃剩饭的主儿的品味赞赏:这小子的厨艺果然不错。
两人没像泡方便面那天有些客套礼数,边吃边聊,从个人经历到家庭生活,再从家庭生活到工作体会,居然发现了很多共同点。
比如,都很宅,懒,好清静,讨厌应酬,对媳妇儿独一无二……陈道明追杜宪那会儿,他只是天津人艺的一个小演员,为了不跟对方两地分隔才考上了中戏,而杜宪已经是央视的播音员了。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什么都不是的时候,她看上我,那是她的伟大,不是我的光荣。
啧啧,褚青深有同感。
很快,两人填饱了肚子,没急着收拾,就坐在餐桌旁继续聊。而褚青终于忍不住,提了个刚才就想问的问题:“您白天拍戏,怎么不看监视器呢?”
陈道明瞧了他一眼,道:“我基本不看自己的戏,特别是拍摄过程中,以前总有导演叫我,哎,道明,你过来瞅瞅怎么样……我说你觉得行,那就行了,我没什么意见。因为我一过去看,肯定就要重拍。”
“那就重拍呗,不满意当然要重拍了。”他不太理解。
“可是,如果你一直不满意呢?你要全剧组陪着你玩?”
“……”
褚青瞬间卡壳,敢情是这原因。
陈道明不禁笑了笑,又道:“对了,我看《无间道》里你的表演,不太像国内的路数,反倒是香港演员的那个风格。”
“呃,我也觉得夸张了点。”
他略微不好意思,解释道:“我在香港呆了两年,感觉这边电影都有一套本土的表演模式。不像学校教的那种,什么体系,什么方法,就是一批批演员蹚出来的,纯靠摸爬滚打,随学随用,它不一定正确,但一定好看。所以我拍《盲井》可以完全按照我的想法,拍《无间道》就不会,那样显得太不协调。”
“哎,其实你这个挺有意思。”
虽然他叙述得有点含糊,陈道明却秒懂,道:“譬如说我,我们那会儿学的都是最传统的苏联体系,之后就进入一段很混乱的时期,有的支持苏联,有的支持德国,还有的要把梅兰芳加进课程,闹了好久才安静。到了现在,学生听得都是杂糅版的苏联体系,跟我们那时候不一样。就像你讲的,他们学的东西更好看,观众更爱看。”
“那您觉着,哪种要好一些?”他问道。
“无所谓优劣,别人的东西能有市场,那就是对的;我坚持我的美好,也不错。”对方笑道。
“……”
褚青捧着只杯子,默默喝着廉价的饭后茶,不吭一声。
所谓正统的斯氏体系,他从书中读过一些,基本原则就是人物至上,老一辈的演员多数是这个套路,浓郁鲜艳,棱角分明。
但他欣赏的好演员,是梁家辉那类的,从冷到暖,分毫之间,几乎感受不到突兀变化,皆有自然的过渡填充。
而陈道明又不一样,在角色身上极容易显出强烈的自我感,套用一句坊间评价:陈道明演什么都是自己。
好吧,褚青还比较赞同,所以对他所说的美好,呃,着实不太感冒。
这边沉默,那边倒来了兴致,可能好久没人陪着聊这些事情,陈道明难得开启了话痨模式:“你现在,神态、语调、技巧、心境、气度都不错,差就差在形体上。”
“形体?”
他一怔,道:“那个,我觉得还行吧。”
对方摆摆手,道:“形体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走路,你看你傻强那个动作,不管什么时候,毫无区别。”
话落,陈道明起身,就站在餐桌一侧,往客厅那条窄窄的小走廊,抬脚前行,举步生姿,同时嘴里道:
“雀跃要轻快!”
“思考要凝重!”
“怯意要谨慎!”
“受辱要悻然!”
……
短短的数米通道,他来回走了两遍,居然展现了六种变化,每一种的神气都不尽相同,偏偏又恰如其分。
这还没完,他站定,掸了掸轻衫,转头问道:“溥仪是谁?”
“末,末代皇帝。”
褚青彻底跟不上节奏,支吾道。
“他半辈子都要冲出这座紫禁城,所以他应该是这样。”
紧接着,就见陈道明急匆匆快走,近乎小跑似的到了客厅,转身又问:
“方鸿渐是谁?”
“呃,《围城》?”
“留洋的知识分子,他应该是这样。”
画风一转,陈道明把手斜插在裤子口袋里,扬着下巴,慢悠悠地摇摆踱步。
“老马,外雅内俗,实则庸人。”
他双手叉开,肩膀微微缩并,腆着肚子,瞬间就是一个玩乐老痞。
“八贤王,宋代以文华贵重。”
下一秒,他又背直腰挺,两只手交拢在前,似云袖端月,贵气蕴藉,缓步而行。
“聂明宇,寒冬入世,封闭黑暗,所以要做猫步。”
随即,他将手伸出,又往两侧肋间一收,似抄着那件风衣,轻脚嗫声,若黑猫踏路。
“还有我刚接的一部戏,朱由校,颓唐如玉山将崩。”
只见陈道明的身子,即刻变得哀然欲倒,如醉酒揽月一般,那数步风姿,竟颇具女态的阴柔之美。
“……”
褚青已经彻底傻掉了,半张着嘴,一个字都吐不出。
虽然他研究过一些角色的步法,像《安阳婴儿》里的大刚,但眼前这位,就像一座万丈山峦,轰地从天而降,分分钟把自己压得稀碎稀碎。
从未想过,走路也能走得这般惊艳高张。
“呵……”
他忽然觉得自己特好笑,且浅薄无知。
角色的台词、服装、化妆、道具、表情这些东西,都有导演的因素在里边,而不同人物不同场景下的步子,却完全需要演员补白。
正是对这些空白地带的自我填补,才能真正体现出演员的用心和功力。
陈道明正确,梁家辉好看,两人都是千面。
啪啪啪啪啪啪啪!
陈道明那几分钟的信手拈来,却令褚青妥妥肿脸,他之前确实忽视了最基本的形体特征,一味追求所谓的内心戏和个性张力,只能越走越偏。
但这货又非常幸运,因为从出道至今,每个节坎都有名师教导。
李明启,带他推开那扇美妙的世界大门。
姜文,告诉他做演员要保持一颗怦怦跳动的心脏。
现在是陈道明,切实教会了他,到底什么叫一位演员的自我修养。
……
转眼,九月过半。
正当一切都安安稳稳的当口,总局又闲不住了,呼啦啦同时颁布了三个规定:《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电影剧本(梗概)立项、电影片审查暂行规定》。
此三个规定,都将于2003年12月1日起施行。
其实呢,就是01年颁布的《电影管理条例》太过傻逼,搞得自己拉的屎,自己都特么没法擦,只得另行挖了道茅坑。
上任留下的操蛋遗产,这任负责洗地,也是心塞。
而对《无间道3》来说,就是早早知道了政策要放宽,才敢提前谋划,甚至把档期都定在了年底前。
当然,对整个的国内电影体制和市场来讲,意味着真正的繁华盛世,即将来临。
第三百六十六章群戏
老蒋,不喝酒不喝茶,只喝白开水,而且自己随身带着一只杯子……那么多人演过老蒋,唯有陈道明表现出了这个习惯。
或许拜他的阅读量和文化层面所赐,陈道明估计是国内演员中,对人物琢磨得最深刻、最全面的一位。
他告诉褚青,演员下场时,就是出镜这几步道,是极能体现功力的。无论编剧、导演还是观众,只要你不爬着出去,压根没人看你。
但以表演来说,你的戏还没完成,所以决不能随随便便地就走下去,一定得贴合人物当时的情绪。
道理呢,褚青都懂,可被人家一讲,才猛然觉着:哎呀,我好像是走偏了,顾着追求视觉效果,研究如何演得好看,却忽略了别的学问。
而这脑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