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文艺时代 >

第187章

文艺时代-第187章

小说: 文艺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颖的活计很轻松,接电话,问内容,转达清楚,可行就谈价,不行就婉拒。

她的才能不在于此,完全冲着朋友情面,才过来帮忙,但也不含糊,从头开始学习,一点点地建立人脉圈子,跟接触过的导演、编剧、制片人、广告商、企业、杂志……皆维持着很好的关系。

开工作室,薪酬、房租加各类支出,每月要几万块,一年就是近百万。

老实讲,有那么一瞬间,两人感到些后悔,是不是太冲动了,搞得自己压力倍增。可又想想,反正做都做了,用心、努力、自由,而且有你陪着,亦算快乐事。

自宅,卧室。

血榉木的大床上,丫头四仰八叉地躺着,褚青伏在她双腿之间,用力又温柔地压着那具白白的小身子。

正是青春美好的时候,粉嫩的胸部纹理凸嵌着几道青筋。柔软且充满弹性,让人想一口咬破。她近来瘦了不少,肚子的赘肉几乎不见,如水般平滑地顺下,到腰胯处左右分流,淌出两条细细的大腿沟。

两人小别,再见自然干柴烈火,从褚青回家那晚,范小爷就可着劲儿地要要要,足足折腾了一整夜,才将火气泄掉。

这是第二晚,习惯性地插入结合,热情和体力却消散了大半,一本正经地溜号。

“我这段又拍了两个广告,还上了本杂志封面,就是照片不太好。”

范小爷磨蹭着男朋友的唇角,不忘汇报工作,道:“前面头发弄得很高,后面扎了个大辫子,我小时候看我二姨留过这发型。不过陶虹姐比我更惨,她那就跟梅超风似的,还有袁袁姐,像只海胆。”

“你们几个人?”褚青愣道。

“五个呢,还有李冰冰和蒋勤勤……哎呀,别停!”她拍了拍沉在自己身上的大屁股。

他只好继续动作,起起落落地保持节奏,问:“那有戏找你没?”

“有几个烂本子,我都没看上。颖姐倒是打听着一部新戏,叫《粉红女郎》,想让我试试,我没去。”

“为啥不去?”褚青纳闷,这剧挺不错的。

“啧,人家那是大老板捧小情人的,角色早定了。”

丫头搂紧男朋友的脖子,凑到他耳朵边,神经兮兮道:“当初《李卫当官》选角,我就把她干掉了,我干吗贴她冷屁股去。”

“你这哪儿来的八卦啊?”

“什么叫八卦啊,袁蕾告诉我的,圈里都知道。”

“……”

他一边慢慢抽插,一边粒粒蛋疼,琢磨片刻,道:“不接就不接了,你今年有三部戏了吧,歇歇也行。”

话说她那部《乱世飘萍》,已于六月份在湖南卫视首播,业内评价不错,对她的演技颇为肯定,可收视率死活不给力,观众反响平淡,算是扑街了。

即便如此,加上年初的《武林外史》,年尾的《李卫当官》,一年能有三部主演的电视剧放映,国内女星算头一份。

“歇个屁,今年行了,明年我喝西北风啊?”

范小爷却不满足,教训道:“咱们养活那么多人,不赚钱哪来的工资发?好容易有点成绩了,我告诉你啊,别给我懈怠!”

“呃,那我明天打电话问问,看有啥动静没。”褚青汗道。

“这才像话。”

她伸出舌头,在他嘴里搅了一圈,弄得口水巴滋巴滋响,又道:“对了,明天有场车展,咱俩去逛逛。”

“你要买车啊?”

“嗯,老打的太麻烦了。”

“那还得请司机。”

“请就请呗,也不贵。”

这个褚青倒很赞成,女朋友每天到处乱跑,有车确实省事。他原本合计,等驾照下来再买,既然提了,索性就去转转。

“我觉着商务车挺好的,能装,你东西又多。”

“我觉着大奔好。”

“以后出去玩,还能多带几个人。”

“大奔现在多少钱啊?”

“要不你也学车吧,自己没事开开。”

“我不喜欢白的,没个性……哎,你射了么?”

“没呢。”

“哦。我前两天在街上看着一黑的,特大气。”

……

次日,车展。

人流适中,不冷清不拥挤,独自或结伴在厅里闲晃,看热闹的多,买车的少。

如果说2001年,国人对私家车的态度,还纠结在买不买的问题上;那2003年,这个问题就变成了买什么样的车;而到了2010年以后,这早就不是个问题。

褚青和范小爷对汽车都没啥接触,也没找个明白人陪同,俩山炮贼胆包天的就敢来买车,东瞅西瞅的,只觉满目新鲜。

曾几何时,柳青和金锁手拉手逛街,成为了北京一景,有无数围观者津津乐道。可惜这一年多来,极少再见到了,不想今天又活生生出现。

签名,拍照,尖叫,程序必不可少,不过都冲着范小爷去的,褚青孤零零地被挤到圈外,叉腰等候。

幸亏粉丝蛮理智的,满足心愿后没追着撵着,给够了两人空间,但各位导购就忍耐不住了,纷纷开始吐槽:

经过福特,“为毛不去4S店?”

经过丰田,“为毛不去4S店?”

经过雪弗兰,“为毛不去4S店?”

经过现代,“为毛不去4S店?”

……

好吧,确实没有明星颠颠跑到车展买车的,即便有,也是为了商业活动。可这俩货不懂嘛,几十个品牌,近百款车型,都想瞧瞧。

“1。8TSI发动机,最大功率160马力,最大扭矩250N·M,与发动机匹配的是6速DSG双离合变速箱。”

“2+3+2座椅设定,拥有超大储物空间。后排五张椅子全部拆卸后,可腾出厢式货车般的置物空间,而且底部完全平整。”

“底盘相当扎实,在过弯时后轮轨迹非常准确,车身侧倾并不严重。而在过减速带时,震动感比较直接,但衰减很快,基本没有余震。”

他们溜达了一圈,正停在大众的展位,听导购巴拉巴拉讲解,有种不明觉厉的感觉。旁边则是一辆七座商务车,通体银白,虽然外形很丑,其他方面褚青却非常满意。

“谢谢,我们再看看吧。”范小爷晓得他意动,忙拉着男朋友闪人。

“我感觉挺不错的,空间大,性能好,价钱还便宜,才二十多万。”

褚青被她拽着走路,唠唠叨叨个没完,满脑子都是那辆MPV。他本以为自己是不喜欢车的,结果也掉坑了。

又转了几分钟,两人终于到了奔驰展位,画风瞬间升级,一辆辆的高端大气,简直晃瞎狗眼。

“哇!”范小爷咧着嘴,恨不得Pia地扑上去。

“哎哎!”褚青忙扯住她胳膊。

“干吗?”

“喏!”他扬扬下巴。

丫头顺着方向看去,就见一溜标价,金光闪闪:

“58万。”

“69。9万。”

“74。5万。”

就这几个数字,足够把她的小心脏撕碎,后面的根本不用瞅。

“得,买不起,走吧。”褚青耸耸肩,表示特遗憾。

“哎,那个!那个!”

丫头赶紧拉住他,跑到稍远处的一辆商务车旁边,使劲指了指。

褚青一瞧,51万。

再一瞧,外观漂亮,纯黑颜色,装逼范十足,不用详细问,光看就超赞。

问题是价格,51万……虽然能拿得起,但自家财政就要紧张一段了,属于买了疼三天的那种。

“呃……”他顿时纠结无比。

范冰冰也不吱声,默默地放大招,从下往上地瞄着男朋友。

“把钱都花了,发不了工资了。”他终究舍不得。

轰!

丫头瞬间炸毛,难得耍起了孩子脾气,哼唧道:“我不,我就要买大奔。”

“买个屁的大奔,买大众吧,走了。”

“我不要大众,我要买大奔,我要买大奔。”她死抱着柱子不撒手,就差满地打滚。

“……”

褚青捂住脸,觉着特丢人,无奈道:“那我们石头剪子布,谁赢听谁的。”

“好啊,一把定输赢,不带三局两胜的。”

“来!”

两人站立当场,狭路对峙,胳膊背后,同时道:“1,2,3……”

“剪子!”

“石头!”

“走吧!”

褚青伸手搂过女朋友,就往那边拖。

范小爷完全放弃挣扎,看着大奔越来越远,一脸的了无生趣。

第二百四十五章西施眼

《安阳婴儿》在戛纳博取了一定的关注度,并被MK2买断欧洲发行权后,王超可谓意气风发,准备前往阿根廷参加一个乡下小影展。而方励投了几十万的资金,收回的利润刚够成本,但片子的前景非常可观,后续应该还有一系列的小回报。

主要他对王超的信心增加了,不再认为他是个菜鸟导演,而是值得培养的潜质新人,双方已初步商讨下部电影的拍摄计划。

至于张元,还扎在《我爱你》剧组,跟王朔一块调教徐静蕾。娄烨靠《苏州河》拿了一大堆奖,便暂时处于闭关状态,不管世事。路学长去年签了华谊兄弟,成立自己的电影工作室,据说正在打磨新剧本。

褚青问了一圈,或者找找片约,或者探听上边政策,结果屁玩意儿没有,不是已经拍了,就是还没筹备,只得先行记下。

反倒是王小帅,年初凭《十七岁的单车》摘下柏林银熊奖,可仍然与国内市场无缘,他肯定是不甘心的,打算再去金马奖混一趟。

这却给褚青提了个醒,猛地一拍大腿,对啊,还有金马奖呢!

他唠唠叨叨地跟人家聊了好久,把报名流程问得门儿清,便立即给李玉打电话,商量参赛的事。李玉听了也倍儿兴奋,毕竟是华语地区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奖项,跟戛纳相比,自有一种特殊的认同感。

话说金马奖的门槛,就是个逐年降低的过程:

它起初只是为了振兴台湾电影而设,条条框框非常多。但从1996年起,就开始大幅度改革,只要影片以华语为主要发音语言,不限出品国、资金结构或演职员国籍,都可报名参赛,而大陆电影也正是在这一年,首度纳入参赛范围。

1997年,开始定位为全球华语影片竞赛。

1999年,进一步取消报名影片须获得准演执照和有关单位认证的资格限制。

甚至到2003年,都不再限定以华语为主要发音,只要片中涉及华人地区所使用的语言或方言,都可报名,比如以日语对白为主的《吴清源》。

看上去,金马奖好像特Low,为了扩大影响力不断掉节操,但总比香港人自己耍耍的金像奖要有气魄些。

今年是第38届,自去年10月份起,至今年9月份完成的华语电影,皆可报名。然后10份初审,11月份公布入围名单,12月份举行颁奖典礼。

当然了,内地影片参加境外影展,都得送电影局报批,不然得受处罚,但《今年夏天》么,呵呵……

那就OK了,没有任何犹豫,两人当下拍板,决定参加。

王小帅真是褚青的招财猫,除了这个,还带来了一条可用的消息,女朋友刚好有机会。

……

诸暨,是西施故里,越王勾践图谋复国之地。

诸暨特产一种坚果,叫香榧。据称当年,勾践用如何开香榧壳考验西施和郑旦,郑旦毫无办法,西施却找到了壳上的两个突兀点,轻轻一按,果子就开了。

勾践大喜,便把那两个突点,命名为“西施眼”。

传说很美,美得不像真的,一抹江南烟雨,风景如画,怎么着也跟眼前这糙汉子搭不上关系。

午后,工作室二楼,褚青正接待开张以来的第一位客人。

大高个,足有190cm,一口地道的京片子,说话的时候不怎么专注看你,浑身散着股烟草味,有兴趣的话题多唠一句,没兴趣的就敷衍过去,一副爱谁谁的德行。

这货是王小帅的师弟,叫管虎。

与褚青接触过的那些第六代不同,管虎这人不装,直接,特现实,透着市井街巷培养出的痞气,和文化人走投无路的纠结。

“对我来说,拍电视剧是干活,拍电影是做事。我相信师哥,师哥相信您,您必须也得相信我,这样才有的谈。”

他靠着沙发,跷着腿,微秃的脑袋轻轻晃动,随手扔过一本子。

“好说,我先看看。”褚青笑道,拿起剧本翻了翻。

电影名叫《西施眼》,是当地一个作家写的剧本,诸暨政府觉得不错,山光水秀的,适合当旅游宣传片,就开始投资攒组。

拍电影得挂厂标,于是政府又找到了中影寻求帮助,这属于正能量的价值观宣传,中影自然乐意帮忙,并推荐了北影厂的管虎。

丫其实是体制内的导演,有编制的,这算接活儿,几万块钱的酬劳,跟去年给央视电影频道拍的那部《上车,走吧》一样,就为博个政治立场。

为毛呢?

因为这货除了处女作《头发乱了》特愤怒之外,一路走下来,愈发怂蛋。他想搞点个性化的东西,又特么没钱,只得拍些自己都臊得慌的电视剧,养家糊口。

给政府拍片最好,安全,旱涝保收。

第六代不全是愤青,有管虎这样的圆滑妥协,也有路学长那般打死都不拍地下电影的坚持,个人理念不同,不必强行归堆。

这会,他刚拍完《黑洞》,看了《西施眼》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