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文艺时代 >

第107章

文艺时代-第107章

小说: 文艺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就是饭店和这边两头跑,帮着搞定了大框架。

到后来,褚青索性给了她一把钥匙,厚着脸皮看人家小姑娘忙叨。

实际也很简单,没修没砌,也没啥设计风格,就按照原有的格局,水电线稍微改动了下,然后直接铺砖抹墙。壁纸壁橱木地板之类的,一概不要,怎么简单怎么来,把装修工弄得直憋屈,根本没地方发挥。

“哇,真白!”

范小爷刚进屋子,就抽了抽眼角,居然能糊弄到这种程度,素得那叫个干净。好像钻进了一块豆腐里,唯一能想出来的形容词就是白。

她瞪了瞪男朋友,都懒得教训了,装模作样地审视一番,评价道:“这采光通风都挺不错的。”

“啊,是,就看中这点才买的。”褚青瞄了眼外面阴沉沉的天,机智的应和道。

好吧,她说不错,那肯定就不错。

“家具你什么时候买?”丫头转悠到卧室,随口问道。

“拍完《站台》回来的吧,现在也没工夫。”褚青敲了敲墙,道:“我不想打壁橱,我想买那种能活动的柜子,好擦,坏了也容易修。”

“还没怎么着呢,就先想着坏。”范小爷撇撇嘴。这是主卧,空无一物,显得更加宽敞,她顺着墙根,想走条直线,平衡感又不好,结果歪歪扭扭地蹭到了角落。

“床我就想放那。”

褚青冲她的位置比划了下,道:“必须得大床,床头不能太厚,占地方。那边空出来的,再买俩衣柜,就是下面能收被子的那种。”

“对面呢,就安个电视,这一小块,摆个床头柜,正好能放台灯。这边,这边……”他指着剩下的那块空间,一时没想好怎么归置。

“这块咱买个电脑吧,他们都说现在上网可有意思了,咱俩玩累了就能睡觉。”范小爷接话道,又瞅了一圈,非常不满:“哎你不给我留张桌子啊,我上哪化妆去?”

“呃,那电视就放客厅,这块摆个梳妆台。”褚青挠挠头,道:“但是我听说卧室里有镜子不太好。”

“哎呀没事,有你我怕什么。”

丫头忽地兴奋起来,拉着他跑到客厅,开始规划:“沙发咱不要木头的,躺着硌人。灯得好看,我喜欢漂亮的灯。”

“地毯就不买了,容易脏,洗着费劲。”

“这墙上给我装个大落地镜,能照出全身那种。”

“厨房就归你了,我不管。”

“还有卫生间卫生间,我也不喜欢浴缸,冲冲澡就挺好的。”

“这门口,得放个衣架和鞋柜,啊,那两个衣柜肯定不够用,我衣服多。”

她攥着他的手指头,从一间屋子跑到另一间屋子,巴拉巴拉地说个没完。褚青跟在后面,开始还应和几句意见,后来就不说话了,看着她的耳垂和少许侧脸,低笑不停。

最后,两人又跑到了阳台上。此处视野极佳,若是晴天必有好风景,可惜此时云低欲坠,乌蒙一片,已经下起了小雨,细细碎碎地在玻璃上滑落。

范小爷丝毫没被影响心情,继续道:“这里这里,一定得养只猫。我从小就想养了,我妈一直不让。”

“这个棚也高,我还想搭个秋千。”她轻轻晃着脑袋,笑道:“我就能一边晒太阳,一边逗猫玩,你就在后面推我……”

她说到这,一下子顿住,似乎才反应过来,这么半天自己都在唠叨些什么疯话。不禁抿着嘴,眼睛从下往上的瞄他。

褚青也不说话,故意学她的表情,同样抿着嘴看她。

“你看什么看?”

“看你呢。”

“不许学我!”

“你这反应不对。”褚青捏着她的脸,往两边扯,又揉成一团,笑道:“这时候,你应该扑上来对我一通舌吻。”

丫头很不好意思,外兼极度不爽,拨拉开他的手,真扑了上去,嗯,一顿扁踹。

这个贱货!

今年的春天,来得不早不晚,可也是三月中旬了。

行人的衣衫清减,街边的草木更新,这种徐徐吹暖的气候真的很好。没有往年的风沙,整座城市都透着一股湿润润的蓬勃。

而对褚青来说,当看到柳桃新芽时,就意味着又该启程离家了。

贾樟柯在北京熬了半个冬天,细细打磨着自己的电影,光看这八十分钟的影像,他已做到了能力的极致。但对他整个的青春回忆录来说,仍然只是片薄薄的磨砂镜。

老贾,顾峥,余力为,赵涛,以及新加入的几个演员,纷纷开赴汾阳。

3月20日,春分,褚青也告别了范小爷,离京。

第一百三十三章大师的素质

那一百来号的大队人马并没有跟来汾阳,贾樟柯只是带着第二期拍摄的几个主创人员,让他们先熟悉下当地的环境。

因为大多数是业余演员,很难保持自身状态以及对影像记忆的连续性。简单说,同样隔了半个冬天,褚青马上就能捡起来,说演就演,但赵涛和梁景东他们,就感觉变得很陌生,像是在拍一部新戏。

而且北京那个地方,太浮躁,贾樟柯也想摆脱各种干扰,老老实实地窝在理想国里,完成下半部分的电影。

宾馆,棋牌室,四个人正在打麻将。

“三万!”刘小娟啪地拍出一张。

“吃!”

褚青扒拉开两张牌,把三万夹在中间,又扔出一张幺鸡。

“碰!”对面的赵涛轻声道,刚要拿牌,就听上家的刘小娥急忙嚷嚷:“哎别动,我和了!”

她用手一拨,推倒整副牌,兴奋道:“七小对!”

“啧!”褚青懊恼地咂巴了下嘴,掀开桌布,摸出压着的钱,边数边叨咕:“七小对,点炮,靠,我还是庄!”

丫有点后悔教他们玩麻将了,不作不死,这下就翻番去吧。他望着天花板算了好一会,才数出四块钱,又拈出俩一毛的钢镚,推给刘小娥。另外两个人也扔过几毛钱,毫不掩饰地幸灾乐祸。

好吧,他们玩的比较小……

话说剧组里又添了几个新演员,刘小娟和刘小娥就是其中之二。她们是双胞胎,跳舞出身,年轻苗条,顾峥不知道从哪划拉来的,就推荐给了老贾。

贾樟柯为了让她们跟主要演员尽快熟悉起来,布置了俩任务:白天呢,就是一块打麻将,或者排练歌舞。晚上,则一起看电影,主要是侯孝贤的《悲情城市》和《戏梦人生》。

这帮人里头,梁景东和赵涛会打牌,褚青略懂,但梁景东不爱凑趣,他就得顶上,往往就这四个人成局。

哎,好像有出京戏叫《三娘教子》来着。

打麻将,练歌舞,这都好说,最愁的是晚上,包括褚青在内,看那两部片子看到吐。可不认真看还不行,贾樟柯就跟个变态老师似的,经常会问他们观影感受。

他希望演员们能学习一下,在长镜头风格的片子里如何表演。

简直太难为人了!

你让赵涛这些非专业的看闷片也就罢了,感受是真没有。所以褚青就成了救命稻草,被小伙伴们抓着抄作业。

这货还特享受,终于体会到一把学霸的感觉。

对汾阳这个小县城,褚青和老贾的感觉差不多,一来就很踏实,是那种什么糟烂事都不用管,能真正沉下心做电影的踏实。

在北京,他虽说是休息,心里头却烦;而来这里,身体上劳累,却愉悦无比。

你特么当然愉悦了,棋牌室。avi,4P玩耍……

上午打了俩八圈,褚青输得最多,跟牌技无关,根本不好意思赢人家,碰上大牌就随便出,结果一手屁和。

“输了三十八块五,都跟谁那儿呢?”他查了下余钱,揣兜里,笑问。

“小娥吧,我这就六块多。”赵涛也是个好玩的,还有点意犹未尽的意思。

“嗯嗯,跟我这呢!正好三十五。”刘小娥数完钱,笑道。

“你今天点顺啊,搂了好几把大的。”

褚青站起来伸了伸腰,都僵了,笑道:“我先回屋了,你们别跟昨天似的,把老顾又逮过来玩,差不多就得了。”

“知道了,保证不玩了!哎青子哥,晚上请你吃虾酱炒豆腐啊!”刘小娥在后面喊。

“行,晚上找你!”他背着身,摆了摆手。

“哎他人真好,一点都看不出来。”刘小娟待他出门,不由赞了一句。

“是啊,开始我还害怕呢。”刘小娥点头道。

在她们眼里,褚青这种级别的,都算是大明星了,自己以前又没拍过戏,进组时难免惴惴的。但几天相处下来,就觉得这人简直好到爆,脾气和善,大方,对她们很关照,还守礼,连点动手动脚的意思都没有。

总之,丫已经超越了蔡国庆,晋升为双胞胎姐妹花的新男神。

……

贾樟柯魔怔了。

至少褚青是这么认为的,此种状态他在姜文身上也看到过。这帮子导演都一个德行,不就是搬块石头么,把自己虐得半死不活的,莫非很有快感?

来汾阳三天了,剩下的那部分剧本还没搞定。其实老贾在北京写过分草稿,临来时撕了。

也许是鬼上身,他特么又改主意了。

一开始,他只想把《站台》做成自己的青春记忆录,后来又扩展成一部普通人的史诗,现在,这货已经不满足光描述时代的变化,而是想把人物的命运以及他们切身的失败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说得通俗点,大概就是这么个过程:拍人——拍时代——在时代背景下拍人。

如此难度,就像从练气期一下子飙到飞升,自找的五雷轰顶。

没有剧本,就做不了前期准备,所有人心里头都没谱。顾峥急得上火,还不敢催,他太了解贾樟柯了,除非自己想明白,否则就是个死。

快到四月份的时候,摄制组的大队人马抵达汾阳,幸运的是,在当天,老贾总算完成了剧本。

不幸的是,这个剧本,太坑了!

在贾樟柯的房间里,监制李洁明正跟他吵吵。在场的还有顾峥,褚青是唯一的演员,作为亲故,他会承担起拉架的作用。

“你这个剧本肯定不行的,必须要改!”李洁明把手里的本子拍到桌上,砰的一声。

褚青瞄着那摞厚厚的,跟书本一样的东西,不禁抽了抽眼角。他算琢磨出来了,拍老贾的戏,之所以经常性的出事故,百分之八十都是导演自己作死。

就像现在……

“我不改。”

贾樟柯坐在床边,安安静静地抽着烟,等李洁明发完飙,才慢幽幽地吐出一句,脸上连点波动都没有。

“我们预算已经做得非常精细了,而且你签了合同,最多130分钟的制片长度,你这样肯定会超支。”

李洁明快疯了,怎么摊上这么个合作对象,太折腾人!

先是戛纳主动来邀请,你拿乔不去,不去就罢了,倒是好好拍片啊,结果鼓捣出一部齁奇葩的剧本。

前半部加后半部,足足78页!180场戏!

对电视剧可能不算个事,但按在电影身上是什么概念?真要拍出来,起码得四个小时,比合同要求的极限片长还翻了一倍。

四个小时!你以为你在拍《乱世佳人》?

李洁明又不是老板,就是片方派过来的打工仔,可担待不起。

“超支的钱,我自己掏。”

贾樟柯那烟抽得很慢,索性不抽了,剩下一截搭在烟灰缸上。宾馆的床较高,他个子矮,坐在那有点伛偻,脖子却是挺直的,看着李洁明道。

180场戏,是他能将想法进行到底的一个长度,没有这个长度,就无法把话说透。他觉得,这是作为导演的责任,要讲他想讲述的东西。

如果按照制片人的方式走,那不如让制片人自己去拍片。

李洁明也了解他,知道用钱的理由,根本说服不了,只能用电影对话。他刚才粗略看了下剧本,还真发现了点问题,便缓了缓情绪,道:“好好,我们不说钱,就说戏。那个三明,我觉得完全没必要加,脱离主线,还显得故事很散,观众看了会觉得莫名其妙。”

空气中沉默了好一会,李洁明也不急,等着他的回应。

“三明的原型,是我的亲表弟。”

老贾眨了眨小眼睛,目光转到地面,缓缓道:“那个故事也是真实的。你说得对,但我还是想把他加进去,这是一种更底层的生活状态。崔明亮也算底层人物,但他有生存问题么?”

他没看任何人,就像在提问自己,随即轻轻摇头,道:“没有,崔明亮是在这个位置。”老贾伸出一只手,悬得很低,接着又伸出另一只,放得更低,道:“而三明是在这,我就想拍拍他们的生活。”

在剧本里,三明是崔明亮的表弟,生活在乡下。他跟小煤窑签了份生死合同,每天可以挣十块钱,如果死在窑里,便能拿到五百块钱的赔偿。

三明几乎是一个不会说话的人,除了傻笑。他求崔明亮帮自己签合同,在两人分手时,却说了句铿锵有力的话:让妹妹好好上学,一定别再回来。

这就是贾樟柯想表达的东西,从意义上说,是对的。但从叙事节奏上讲,他已经偏离了崔明亮和尹瑞娟的主线,走进了另一个极端。

电影,很多时候的确不圆满。而大师的功力,就在于如何控制节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