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矿主-第3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荆褪前⒏⒃1904年设立的奥尔卡达斯站。
南极科考是一项极为耗费资金的项目,每年西格曼都要给阿根廷的南极科考中心捐款,在前几年,西格曼甚至还获邀跟随阿根廷的南极科考船一起去南极大陆转悠过几次呢。
对于阿根廷的南极科考项目来讲,西格曼这种大富豪就是十足十的大金主,没有人愿意得罪这个阿根廷首富。所以,这次唐风到南极,自然也会受到和西格曼一样的待遇。
第六四三章灌满水的大隧道
唐风问道:“先生,我还需要等多长时间?”
西格曼摸着下巴说道:“这个嘛,还就真不好确定。你知道的,德雷克海峡的天气真的是难以估测,尤其是到了暖季,这里的天气就更是变化莫测。从昨天上午开始,德雷克海峡上空就刮起了超过十三级的大风,强烈的西风甚至让一些万吨巨轮都入港停靠,以规避海峡中的巨浪。按照平常的经验来讲,这种剧烈的大风天气通常都会持续一到两天的。如果我们运气好,或许到明天上午就能出发,但如果运气不好的话,或许我们就还得等一天。”
唐风闻言点了点头,知道天气这东西可不是自己能够控制得了的,安全起见,多等两天就多等两天吧。
当然,要等也不能闲着,唐风借口要去乌斯怀亚看看落日,向西格曼借了一架轻型直升飞机,直接自己就开着去了一百多公里之外的乌斯怀亚。
唐风去乌斯怀亚当然不是为了看落日,唐风到乌斯怀亚有两个目的,一个是继续勘测一下那条隧道的情况,再一个就是到乌斯怀亚去吸收火地岛地面之下埋藏的铀矿。
火地岛的铀矿储量可是相当丰富的,在人类已探明的铀矿储存分布区域中,小小的火地岛的铀矿储量居然可以排入世界的前三位。不过这里的铀矿大都分布在安第斯山脉的山体中,开采难度极大。
既然你们开采不了,那就让我拿过来先用用吧。
星核空间中还有两个星核分体,不过在南非提纯的那些浓缩铀,现在已经被唐风消耗的差不多了。而这次既然要去南极大陆去弄清楚星核的秘密,唐风必须要多储存点能量,万一要是用到能量却没有放射性元素可吸收,那岂不是耽误事情?
乌斯怀亚距离阿根廷和智利的国界线不过十公里,而火地岛的铀矿,大部分都在智利国境线的那一侧,不过,星核现在的吸收半径高达57公里,即便是在乌斯怀亚,一个晚上也足够让唐风将这方圆一万平方公里内的铀矿全都转化成为能量储存或者是高纯度浓缩铀。
现在星核空间中尽管少了一个星核分体,但算上星核本体的分类储藏功能,星核也能够携带5500吨高浓缩铀,而火地岛那丰富的铀矿储量,也没有让唐风失望,经过整整一晚上的吸收、提纯,星核空间内再次被唐风装满了提纯后的高浓度浓缩铀。
再加上安置在阿内加达湾的那枚星核分体源源不断的从海洋中吸收放射性元素,虽然每天给星核本体提供的能量有限,但胜在连续不断,因此当唐风对那条隧道勘测完毕后,星核的能量储存依旧保持在98%。
上次唐风在卡拉马对那条隧道进行过一次勘测,结果因为隧道在火地岛这一带拐了一个弯,因此从火地岛向南的那一段隧道,唐风并不知道是什么情况。而这次的勘测情况,让唐风对这条隧道有了一个极为详细的了解。
事实上,那条向南的大隧道,在经过了一千多万年的时间之后,在经过火地岛的时候,已经有一部分暴露了出来。毕竟这里的火山地震活动还是非常频繁的,在人类出现之前,或许这里就曾经爆发过一次或者几次极为强烈的地质运动,然后将那条原本保存的非常好的大隧道打破了。
通过星核,唐风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那条隧道现在的样子。
这条隧道原本是在山体一下几百米甚至是上千米的位置,跟着安第斯山脉的走向延伸的,在南美大陆的最南端,隧道随着安第斯山脉的走向,向东拐了一个大弯,然后在现在的瓦利亚诺岛的南端,一头就扎进了深深的海底,在距离海床大约还有三四百米的位置,横穿德雷克海峡,最终在南极半岛上再次抬头,沿着南极半岛一直继续向南极点延伸。
不过这条隧道的终点并不在南极点,而是在到达了西南极洲的埃尔斯渥兹山脉之后,就戛然而止。
确切的说,隧道的尽头就在埃尔斯渥兹山脉的主峰,同时也是南极洲的最高峰,海拔为4897米的文森峰的峰底!
唐风也万万没有想到,当年星核的第一任主人在降临到地球的时候,第一站竟然就是南极第一高峰文森峰,而且星核的第一任主人在满世界打洞的起点,也是这座南极第一峰。
不过星核的勘测是绝对没有错误的,因为从乌斯怀亚到文森峰的直线距离也不过才三千多公里,星核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这条大隧道的情况,因此,这条隧道的尽头就是文森峰,这已经是确定无疑的事情。
也就是说,唐风这次南极探险的终点,就在南极第一峰文森峰。
找到大隧道的终点,这让唐风心神大振。不过再回过头来看看这条隧道,尤其是在徳雷克海峡海床以下的那一段隧道,唐风也直接打消了通过隧道横穿德雷克海峡的念头。
或许是在这一千三百万年的时间段内,因为强烈的地质运动,让这条隧道在南美大陆的最南端已经变得有些支离破碎了,隧道出现了很多可以直通地表的大窟窿,其中一个最大的窟窿就在一个名字叫做罗卡湖的湖底。
这个罗卡湖是横跨阿根廷和智利边境线的一座小湖泊,就在乌斯怀亚以西大约十公里的山窝子里面。湖泊虽然不大,但深不可测,很多勘测人员都说,这座湖泊的湖底很有可能是连通着外部的海洋的。
那些勘测人员说的没错,罗卡湖的湖底还就真的是连接着德雷克海峡的。因为在湖底就是那条南美大隧道,而这条隧道不光是在南美大陆的南端破裂了,在德雷克海峡的下面,这条隧道同样破了几个大口子。要知道德雷克海峡的最深处可是超过了5200米,而在海峡的下面三四百米的位置通行的隧道,一旦破了几个大口子,那海水直接就会将整条隧道灌满了。
因为海水的倒灌,让这条在海峡海床下面穿行的隧道,变成了一根彻头彻尾的连通器,现在在海平面以下的隧道里面全都是海水,因此罗卡湖的底部是通往海洋的这个说法,还就真没错。因为如果你从罗卡湖的底部进入到大隧道,然后顺着大隧道一直向南,那么你就会进入到德雷克海峡!
第六四四章徳雷克海峡
新的一个月又开始了,小墨跪求兄弟姐妹们的月票支持!
在乌斯怀亚待了一晚上,唐风的收获颇丰,不仅找到了大隧道的尽头,而且还收获了5500吨的高浓度浓缩铀。因此第二天一大早,唐风就迫不及待的返回了里奥格兰德,因为即便是在乌斯怀亚,唐风也已经感受到了风渐渐的小了下来。
果然,当唐风赶到里奥格兰德之后用早餐的时候,西格曼就很高兴的告诉唐风,说今天的风已经刹住了,虽然最大风力依旧超过了九级,但相对于前几天的十三级大风,这点风根本就不算什么了。
各种装备给养早就已经放置在了BA609的行李舱之内,唐风需要做的就是直接登机,然后飞往南极半岛。
这一登机,唐风才感觉出来这款飞机的不舒适性来,因为这款飞机别看个头不小,但座舱的尺寸就有些不尽如人意了。
BA609的座舱长度虽然有5米多,可是高度太矮了,仅仅只有1。45米,唐风这种大个子进去之后,不得不弯着腰在里面行走,而且座舱的宽度也只有1。52米,和一张双人床的宽度差不多。
不过要是坐在里面,就问题不大了,而且这架飞机的巡航速度就高达509公里/小时,比一般的直升飞机的巡航速度快了差不多一倍。也就是说,从里奥格兰德起飞,到达南极半岛的布朗海军上将站,差不多两个小时就能够到达。
最关键的是,BA609的极限升限可以突破一万一千米,这几乎和普通的客机没有什么两样了。虽然这次飞行不可能飞到如此的高度,但在七千米以上的高空飞行的话,下面即便是刮再大的风,也影响不到飞机。如果不是考虑到降落时的风力,昨天出发都可以。
BA609的驾驶员是一个名字叫做麦卡罗。里卡多的三十多岁的白人男子,在他的操控下,接近五吨重的BA609很快就升空了,待到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之后,两个原本是水平状态的螺旋桨开始倾斜,一直到螺旋桨垂直于水平面之后,BA609就以五百多公里的巡航速度开始快速的向着南方飞去。
连着刮了两天的十三级大风,把德雷克海峡上空的云彩全都刮没了,现在的天气当得是晴空万里,天空中连一丝云彩都看不到。
只不过,在这个纬度,即便是艳阳高照,依旧让人感觉不出一点温暖来,这就是极地气候的一大特征。
BA609飞行在七千米的高空,透过舷窗,唐风可以清楚的看到下方的德雷克海峡。这条海峡不愧是世界上最宽的海峡,即便是在七千米的高空,也只能隐约的看到南方极远处的白色大陆。
和那块巨大的白色大陆比起来,德雷克海峡更像是一块蓝宝石,湛蓝湛蓝的海水比天空还要蓝。
在七千米的高空,唐风也能够清楚的看到海平面上出现的那一道道的痕迹,唐风知道,那些痕迹都是出港的远洋货轮掀起的波浪,而原本一艘艘个头巨大的远洋货轮,在这个高度上来看,一个个都仿佛蚂蚁一般大小。
在高空中俯瞰德雷克海峡,真的是很难想象得出这条海峡竟然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海峡。
事实上,德雷克海峡这个名字的由来,也是颇具一番传奇色彩的。据说,世界上第一个到达这个海峡的人,是西班牙人何塞西,据说这位著名的西班牙航海家早在1525年就发现了这条海峡,并且亲自指挥他的船只通过了这条海峡。按照国际惯例,何塞西就把这条海峡命名为了何塞西海峡。
只不过,何塞西海峡这个名字并没有流传开来,而是后来被一个更富有传奇色彩的名字给取代了。这个名字就是大名鼎鼎的英国人佛朗西斯。德雷克。
我们是海盗
凶猛的海盗
左手拿着酒瓶
右手捧着财宝
我们是海盗
有本领的海盗
美丽的姑娘们
请你来到我的怀抱
我们是海盗
自由自在的海盗
在骷髅旗的指引下
为了生存而辛劳
我们是海盗
没有明天的海盗
永远没有终点
在七大洋上飘荡的海盗……
这首流传了几百年的《海盗之歌》,虽然已经无从考究是谁创作的,但几百年来,伴随着这首歌曲,出现了一位又一位著名的海盗。
而在后世人类评论出来的这几百年中的十大海盗王中,其中一位就有这位佛朗西斯。德雷克先生。
这位十大海盗王之一的佛朗西斯。德雷克,不仅是一个大名鼎鼎的海盗王,而且还是十大海盗王中混得最好的一位,因为这个海盗王最终成为了英国女王册封的英国海军中将,还曾带领英国海军击败过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德雷克的一生堪称传奇,十六世纪中叶,他出生在英国德文郡一个贫苦农民的家中,从学徒干到水手,最后成为商船船长,而赞助人就是当时的伊丽莎白女王。因为在那个年代,海上霸主是西班牙人,早在十五世纪,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就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赞助下发现了美洲大陆(西、葡两国的关系非常亲密,还曾一度合并为一个国家),后来麦哲伦又完成了环球航行,使得西班牙对海洋的认识远远超过了其他的欧洲国家,西班牙率先进入美洲,葡萄牙人则开进了印度。
1519年西班牙人找到了传说中的黄金之国,在毁灭了阿兹特克和印加这两支玛雅人的后裔后,彻底控制了南美大陆,控制了秘鲁的金矿,为了袭断与亚洲和美洲的贸易,他们封锁了航路,严禁一切他国船只的来往,非西班牙的船只甚至连太平洋都没有见过,太平洋变成了西班牙的私海。
1568年,德雷克和他的表兄约翰?霍金斯带领五艘贩奴船前往墨西哥,由于受到风暴袭击,船只受到严重损坏,起先,西班牙总督同意他们进港修理,但在几天后突然下令攻击,将英国船员全部处死,仅有德雷克和霍金斯逃离虎口,捡了一条命。于是德雷克发誓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向西班牙复仇,就此确定了其一生的轨迹。
四年之后,德雷克先是召集了一批人乘坐小船偷偷来到了巴拿马地峡,并像当年的探险家一样横穿巴拿马地峡,见到了广袤的太平洋,然后他和他的伙伴又抢劫了西班牙运送黄金的车队,又抢下了几艘西班牙大帆船,成功的返回了英国成为了英雄,这次行动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