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军神 >

第241章

三国军神-第241章

小说: 三国军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年时期,两人一个门阀显赫,却是庶出;一个出身阉党,却有远大抱负。按理来讲,他们应该是处于敌对方才对。

毕竟,士族一直与阉党势不两立。

然而,年少时期的袁绍、曹操,却非常罕见的结下了极其纯真的友谊。

袁绍、曹操年少之时,都好游侠,为人轻佻、胆大妄为。

有一次两人去看别人家娶亲,商议着将新娘子抢走。他们悄悄潜入这新婚家的园子,到了半夜十分,曹操他们两个就高喊‘小偷来了’。

娶媳妇的人家都跑出来抓小偷,曹操便抽剑劫持新妇,和袁绍往回跑去。

但是天黑找不着路,两人一不小心都掉进荆棘丛中。特别是袁绍,更是卡在里面出不来了,曹操怎么拉都拉不动袁绍。

娶亲之家发现新娘失踪,当即四处寻找。眼见就要搜寻过来,曹操急中生智,大声喊道:“小偷在这里!”

曹操的大喊吓坏了袁绍,他爆发出了强大的潜力,一下子割断了荆棘,立刻跳了出来。两人这才得以脱困,没被别人抓住。

两人能够一起做坏事,共患难,面临危险不离不弃。这种年少时期最纯真的友谊,一直是袁绍难以忘怀的事情。

若是有可能,他绝不愿意和曹操反目为仇。

逢纪沉思半晌,忽然说道:“虽然不能冤枉曹孟德,却也不能对此毫无防范。”

“主公不妨派遣细作前去徐州打听,看曹孟德是否果真领了兖州牧,而且还上书索要粮草准备攻打兖州。”

袁绍深以为然,就依计行事。

第四百三十八章颍川陈氏

袁绍听从麾下谋士之言,派人前去徐州探听情报,他自己却是每日拿出那封书信反复观看,脸上一直带着愁容。

低头凝视着那纸书信,袁绍暗暗想道:“孟德,若是有可能,我真不愿意与你为敌。你若相当丞相或者大将军,待吾得了天下,都可以封赏给你。”

生活在忐忑与纠结中的袁绍,一直等了十来天以后,细作才将徐州探听到的消息,传递了回来。

“曹孟德领兖州牧职位,并且曾派使者奔赴关中索要粮草,意欲起兵攻打兖州。”

袁绍看完书信以后,脸色铁青无比。他愤怒地将书信撕成碎片,大声怒吼道:“曹阿瞒安敢如此,安敢如此!”

愤怒过后,袁绍面沉如水。他召集麾下文武,拔剑在手厉声说道:“传我军令,尽起大军攻打徐州,活捉曹孟德!”

冀州的谋士,虽然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终究还是没有再说什么。袁绍能够下定决心与曹操开战,就说明他确定了那封书信的真实性。

随着袁绍的一声令下,整个冀州、幽州、兖州都震动起来,源源不断的袁军汇集过来,预示着一场大战的爆发。

是夜,袁绍满腹惆怅,一身便装带着些许护卫,在城中漫步。

“大兄,你就躺在上面不许下来,看我能不能用木剑刺中你。”

忽然之间,一道稚嫩的声音,从旁边的庭院之中传来。袁绍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那些护卫顿时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袁绍蹑手蹑脚来到庭院门口,透过门缝观看里面的情形。

只见一个稍微大点的男孩,斜躺在一个木凳子之上。另外一个小男孩,却是拿着一把粗糙的木剑,满脸兴奋的站在旁边。

大男孩不以为意的说道:“你都刺了好多次了,从来没有刺中过一次。”

小男孩嘟囔着嘴巴,故作凶巴巴的说道:“这次一定要刺中你,不许下来。”

话毕,小男孩就气势汹汹的跑过去,猛然朝躺在木凳上面的大男孩刺去。

“又没刺中。”

小男孩的准头实在不怎么样,一剑刺出去毫无力度,居然刺到了木凳下面。

“再来一次,就最后一次!”

小男孩不甘心,大喊一声再次退了回去,他在心中暗暗想道:“刚才刺的太低了,这次我刺高一点。”

大男孩亦是想到:“方才他刺低了,这次一定会往上面刺。我等下只需紧贴木凳,他就刺不中我了。”

“呀!”

小男孩再次大喊一声,猛然冲锋刺了过去。不得不说,他这次超常发挥,准头还是非常不错。

只不过大男孩早有提防,在小男孩刺剑过来的时候,身体就紧紧贴在了木凳上面。小男孩这一剑刺得太高,果真又没刺中。

“哇,你耍赖!”

小男孩受挫,扔掉了手中的木剑,坐在地上大哭了起来。大男孩手足无措,急忙跑过去安慰。

袁绍领着身旁的亲随,默默回到府中。整个晚上,他脑子里都是方才那副情形。两个男孩的影子,仿佛与幼时的他和曹操重叠在了一起。

年少之时,他们两人也经常玩这个游戏。但是曹操总是能够猜到袁绍的意图,从容躲避袁绍刺出的木剑。

他们两人的武艺,也是在这种戏耍中,慢慢锻炼出来的。

“孟德,往年可曾会想到今日?”

微微叹息了一声,袁绍闭着眼睛昏昏沉沉的睡去。

蒲坂城,大将军府,李儒拿着一封书信,面带喜色的冲了进来。

“主公,袁本初果真尽起大军,前去攻打曹孟德。荆州刘表得到天子诏书以后,也开始调集大军,准备攻打江东。”

文昭抚掌大笑,说道:“好,真是太好了!”

几封诏书、书信,使得整个天下都变得风起云涌,关东最强大的几方诸侯,都因此而卷入了纷争之中。

携天使以令诸侯的好处,此时才开始渐渐显露端倪。

却说文昭得知陈群挂印而走以后,一直日思夜想,想要将陈群征辟过来。但是他也知道,陈氏乃颍川望族,士人典范。

如今陈旭麾下,除了钟繇是颍川名士以外,其余的颍川士人,大多都投奔了袁绍、曹操。

更何况,陈旭的出身并不太好。

哪怕他现在挟天子以令诸侯,在那些眼高于顶,并且有门第之见的士人看来,陈旭仍旧是一介武夫。

正如当初的董卓那样,即使他把持朝廷的军政大权,一言能够决断他人生死,仍旧没有办法使得士人归心。

当然,陈旭现在的名声,却要比当初的董卓好上许多。毕竟,他名义上仍旧是大汉开国丞相陈平的后人,还是桥玄的学生。

然而这两种身份,也只能使得陈旭,勉强跻身于士族的行列。

饶是如此,他也没有自信能够轻易通过一纸文书,就将陈群征辟过来。

就像前面所说的那样,颍川士人大多都投奔了袁绍、曹操,陈群若是前去这两位诸侯那里,就能够很快融入颍川士人的这个小圈子里。

相反,假如他来投奔陈旭,只有钟繇这个外援,在陈氏集团之中,也未免有些势单力孤。

现在的文昭,早已今非昔比。他虽然非常想要得到陈群,却也没有离开蒲坂,亲自前往颍川邀请陈群入伙。

只有成为一方诸侯,才知道他们除了拥有诸侯的风光以外,身上还担负了太多的东西。光是各个郡县每日呈上来文书,都能堆积成一座小山。

若不是有程昱等人为他分担,恐怕文昭每日都会被那些,如同潮水一般的文书所淹没。

在得到权利的同时,也会失去很多东西。很多时候,陈旭也会感到疲惫。

正是因为这样,文昭才根本没有办法抽空前去颍川,亲自邀请陈群。而且,颍川现在乃是刘备治下,他无故前往,却也有些不太合适。

这个时代的名士,都有着自己的傲气。哪怕以前被天子征辟,仍旧有很多人拒不赴任,更何况是现在?

心中满怀着忐忑与期待,文昭暗暗想到:“不知长文会不会应征而来。”

颍川郡,许昌,陈府。

虽然也算得上当地豪门,他们的底蕴到底还是太浅。

陈氏以往只是颍川,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寒门。直到陈群的族父陈寔横空出世,颍川陈氏才慢慢跻身于颍川士族行列。

陈寔字仲弓,出于寒微,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才能。他还是一介儿童,只知道玩耍的时候,就受到其余儿童的拥戴。

寔少作县吏,一开始也只是那种打杂的小厮,后被提拔为都亭佐。他虽然出身不好,却有志好学,坐立诵读。

县令邓邵听闻陈寔的事迹以后,将其叫过来谈话。一番话下来,邓邵就知道陈寔绝非等闲之辈,就举荐他去太学读书。

陈寔后来所学有成,再次被征召为吏,从此以后,他可谓是一路仕途通畅。先后为督邮,复为郡西门亭长,四为郡功曹,五辟豫州,六辟三府,再辟大将军府。

后再迁除太丘长,故后世称其为‘陈太丘’,与子陈纪、陈谌并著高名,时号‘三君’。

陈寔又与同郡之人钟皓、荀淑、韩韶等,以清高有德行闻名于世,合称为‘颍川四长’。

陈寔能够以一介寒士而有所成就,与他高尚的品德脱不开关系。

当初县令征召他为吏,陈寔不愿应召,于是逃避隐居阳城山中。

这时正好有人被杀,同县杨吏见陈寔逃入山中,就怀疑杀人者乃是陈寔,下令逮捕了他。拷打审讯以后,没有事实根据,这才将他释放出来。

后来陈寔作了督邮,不但没有记恨、报复杨吏,反而用礼召见了他。远近的人听说这件事情,都忍不住赞叹陈寔的品德。

一天晚上,有小偷溜到陈寔家里,躲藏在屋梁上面,想趁机偷窃。

陈寔知道屋梁上面有人,并未喊人捉拿贼人,而是把子孙们叫到面前训示:“今后每个人都应该要努力上进,勿走上邪路。”

“作坏事的人并不是生来就坏,只是平常不学好,慢慢养成了坏习惯。本来也可以是正人君子却变成了小人,不要学梁上君子的行为!”

小偷听见之后感惭交并,下地叩头请罪。陈寔勉励他改恶向善,并赠丝绢布匹于屋梁上的盗贼。

后人常以‘陈寔遗盗’比喻义行善举,‘梁上君子’也成了小偷的代名词、雅号。

第一次党锢之祸的时候,陈寔被囚一年。遇赦得免以后,又被大将军窦武征辟为大将军府掾属,谋诛宦官。

不久,窦武反被宦官所杀,第二次党锢之祸陈寔又遭株连,丢官罢职。

然而只要朝中官位一旦有空缺,就有多位大臣联名举荐他。陈寔眼见宦官弄权,却是心灰意冷,婉言谢绝。

后来陈寔回到乡里,平心率物,品德冠绝当时,他的名声越来越重,为远近之宗师。颍川陈氏,这才步入士族之林。

他的两个儿子,亦是显赫一时。

其中陈纪是陈群父亲,曾任平原相、侍中、大鸿胪。这个陈纪,可不是袁术麾下的那个人。

陈谌乃是陈群的叔父,曾任司空掾。陈纪、陈谌的崛起,更是让颍川陈氏,成为了当之无愧的豪门望族。

再加上陈氏与颍川荀氏有姻亲关系,与颍川钟氏亦是相交莫逆。这不由使得陈氏在颍川的地位,更加牢不可破。

而此时,陈群待在自己的房屋之内,看着手上的这封征辟文书,脸上却是露出了纠结的神色。

就在陈群纠结的时候,一个小厮敲了敲房门,说道:“少主人,老太公叫您过去呢。”

陈群闻言,急忙将那纸征辟文书收入怀中,前去面前陈纪。

陈纪如今六十有八,自从十年前其父陈寔去世以后,陈纪的身体也是越来越差。特别是这两年,他几乎每日都呆在家中。

陈群非常担忧自己父亲的身体,时常伺候左右。他听闻陈纪叫他,不敢怠慢,急急忙忙的跑了过去。

“嘎吱!”

推开房门,陈群闻到了一股呛人的药味。但是他的脸上,却没有丝毫变色。

陈群上前,看着躺在床上的陈纪,轻唤了一声:“阿翁。”

陈纪坐了起来,慈祥的看着陈群,说道:“长文来了啊。”

“恩。”

陈群低头垂目,恭恭敬敬的待立一旁。

陈纪拍了拍床,对着陈群说道:“来,坐到床上来。”

看到陈群坐到床上,陈纪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陈纪三十七岁才有了陈群这个儿子,也可以算得上是老来得子,对于这个独子亦是非常看重。

“我听说,大将军陈文昭想要征辟你?”

陈群答道:“正是如此。”

陈纪道:“不知你是否愿意,前往大将军帐下任职?”

犹豫了一下,陈群摇头道:“父母在,不远游。阿翁已经年迈,我只想伺候阿翁身旁。”

陈纪心中虽然高兴,脸上却是一虎,厉声说道:“糊涂啊,如今群雄并起,正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你又如何能够一直蜗居在家中?”

“前番刘豫州征辟你,若非我再三相逼,恐怕你也不会应征吧。没想到出仕没多久,你就挂印而走。”

陈群也不争辩,只是低头不语。

叹了一口气,陈纪说道:“我知你心高气傲,想要寻一雄主辅佐。长文是否以为,大将军不是雄主?”

陈群说道:“大将军虽有雄主之风,奈何出身不好,曾经更是投奔过黄巾。我们陈氏乃颍川望族,我又岂能前去投奔大将军?”

“更何况,文若、公达也都在曹孟德帐下效命。我若投奔陈文昭,日后岂不会与两人为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