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贼-第2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
李元庆不由脸色大变,眼神骤然阴郁,“大毛,你说这几旗的主力,现在在镇江外围与毛帅激战?”
王大毛赶忙点头,“将军,情报应该是准确的。我们在来此地时,周围的后金哨探,见了我们就躲,完全没有要交战的意思。”
李元庆英挺的脸孔上阴沉的仿似要滴出水来,他万万没有想到,代善这些狗杂碎,居然来这一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怪不得这些时日,他们一直没有动作呢!
“来人,传我军令!召集全军把总级军官,去大帐议事!”
“是!”
…………
此时,与明军这边的一片肃杀不同,后金营地里,代善却正美滋滋吃着鲜美的烤羊腿,喝着小酒。
几个正红旗的勋贵和硕托陪侍在他身边。
事实上,早在那日那场大火之后,后金内部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对于是彻底拼命与李元庆干到底,还是知趣的撤退,几个大贝勒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最终,代善一言定乾坤,‘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他率正红旗五个牛录,两千多部族奴才,留守后金营地,其余的后金主力,尽数赶向辽东,支援皇太极在辽东的动作。
事情已经很明白。
李元庆和他的长生营,就像是茅坑里的石头………不仅又臭又硬,吃到嘴里还咯牙。
再与李元庆硬罡下去,他们非但不会有丝毫的好处,反倒会使大金在北线人气尽失,极不利于大金的社稷稳固。
而辽东毛文龙和陈继盛跳的正欢,李元庆又在这里,此时不拿他们下手,更待何时?
代善这个意见,很快便得到了莽古尔泰和阿敏的点头支持。
就在那场大火两天之后,后金主力拔营而去,直奔辽东。
此时,老奴那边,也传来了对代善的嘉奖,称其‘果敢勇毅,有大将之风。’
火盆里的篝火烧的‘劈啪’作响,上面的小羊羔已经被烤的金黄。
硕托笑道:“阿玛,您这招真是高明啊!这李元庆再嚣张,到头来,还是喝了您的洗脚水啊。不过,今天有明军的哨探,赶往了城中,儿子有些担忧,万一李元庆要是发现了其中马脚。对咱们这边,很有威胁啊!”
代善笑眯眯咬了一口金黄色的烤羊腿,笑道:“老二,你能看到这一点,说明你长进了不少啊!”
他淡淡品了一口美酒,笑道:“李元庆此人,就像是一条疯狗。若是被他发现了破绽,他必定要狠狠咬上咱们一口。所以,与其硬罡,明显不智。等吃过了这顿早饭,咱们便后撤三十里,不去理会他!”
硕托也反应过来,他们有战马优势,天气已经回暖,李元庆根本不可能追上他们,不由大喜道:“阿玛英明啊!”
代善一笑,用力将最后一块金黄色的烤羊腿吃进肚子里,“现在时候也差不多了!传我军令!全军拔营!”
“喳!”
…………
城内,李元庆这边的军议刚刚开始,便有亲兵传来消息,代善这条老狗,和他的正红旗5个多牛录,拔营逃跑了!
“这个狗杂碎!若是老子抓住他,必定要将其千刀万剐啊!”段喜亮忍不住暴躁而起,拳头都握的‘咯吱’作响。
自从长生营成军起来,何曾吃过这么大的亏啊!
居然被这些狗鞑子蒙在鼓里两个多月了!
孔有德道:“将军,代善这老狗只有5个牛录,根本没有与咱们一战的实力!咱们何不趁势追击,取了这条老头的狗头?”
顺子也道:“将军,正是如此。绝不能让这条老狗好过了!”
黄国山、刘达斗、李三生几人也发声支持。
李元庆缓缓一笑,却是摇了摇头。
到了这个时候,他已经完全冷静了下来。
不得不说,代善这一招,确实是妙,妙到李元庆根本就没有想到。
李元庆实在没有想到,后金主力,2万多精锐,近万部族奴才,居然也会做这‘偷鸡摸狗’的勾当,不敢与长生营正面对战。
“代善人数虽少,但他们战马充裕,我们要追,怎的可能追的上?”李元庆扫视众将。
段喜亮忙道:“将军,那,那也总不能让代善这狗杂碎跑的这么轻松啊!不给他点颜色,他还以为咱们好欺负呢!”
顺利也赶忙点头。
李元庆冷冷一笑,“想要抓住代善,倒也不是不可能。不过,得需要多动点脑子才行。”
说着,他站起身来,居高临下的扫视众将,“传我军令!全军休整一日,明日清早,全军拔营!”
“是!”
…………
后金主力已经撤离,再守在这孤城里,已经没有了太多意义。
而且,官沧海和船队已经到了,大江即将化冻,李元庆也有了新的想法。
依照代善这条老狗的德行,他绝不能与李元庆硬罡。
他们又有战马的优势,机动性远超越长生营,想要抓住他,几乎不现实。
但代善好像忘了,这大江流域,屯堡密集,皆是他的族人。
辽东的战事,李元庆是顾及不上了,但夏天马上就要到来,大江通畅,李元庆要在这大江下游发一笔横财,他代善又拿什么来阻拦?
次日清早,长生营全军拔营,放弃了这个他们生活了近小半年的冰城,开始向东面前行。
此时,已经是四月中了,天气已经开始暖和,日照的光线明显更为充裕了,阳光洒在人的身上,暖洋洋的,很是惬意。
大湖已经开始化冻,想要直接从大湖中穿越,抵达江边,已经不可能。
加之队伍中怀孕女眷很多,行军速度也提不起来。
但此时李元庆拥有3000匹战马,舒罗欢和部族奴才2000人,数不清的骑兵、部族哨探,散布在队伍主力周围,就看代善敢不敢来吃了。
************************************************************
<;a href=";m。。/?pc"; target=";_blank";>;<;/a>;
第351章 我的家,在东北黑龙江上
跪求红票、订阅,小船多谢。
~~~~~
阳光温柔的铺洒在地面上。
冰封已经开始融化,有些向阳的地方,露出了黑乎乎泥泞的土地。
加之覆盖在表层的枯枝烂叶,踩上去软乎乎、却又有些硬邦邦的,就仿似踩在一张老旧的破沙发上。
身后的冰城已经越来越远,借着清晨的阳光,依稀可以看到水珠从冰城上滑落。
或许,就在一两个月之后,这座李元庆和他的儿郎们生活了半年之久的冰城,就要在阳光下化为乌有。
可惜,地形的限制,加之周围的老林子基本都被砍伐干净了,生态已经遭到了很大的破坏,李元庆就算想留下她,也没有了太多意义。
远处,尽是一望无际的荒野、湖泊、森林。
太多的白雪,还没有完全融化,整个世界,黑色、白色、绿色相间,少了几分诗情画意,却有着让人无法形容的广袤、壮观。
李元庆并不是农业方面的专家,但他也看出来,这片广袤、美丽的土地的肥沃。
若是由勤劳勇敢的汉家儿郎这片土地上耕种,又怎的会愁着没有粮食吃?
即便不能对外输出,但养活个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人,是绝没有任何问题的。
历史上,大明虽没有对北地进行完全的开发,但奴儿干都司对黑龙江下游、包括整个黑龙江流域的开发利用,却是已经卓有成效。
眼下的这些后金屯堡,有多半,都是大明几百年来辛苦经营的流传,但此时,却沦为了各鞑子部族头人的敛财享乐的安乐窝。
最可怕的是,随后,满清入主中原,整个关外,数以百万级、甚至是上千平方公里的土地,都成了‘禁区’。
而号称‘千古一弟’的奴酋康小麻,更是将黑龙江下游、包括库页岛在内的这一片广袤而肥沃的土地,轻飘飘一笔,拱手让给了老~毛子。
甚至,直到后世,这一大片广袤的土地,也未被合理开发利用,直到到了新世纪之后,苏联解体,俄罗斯独立,迫于经济发展需求,将这里的土地,以高价,租给华夏人耕种,谋取暴利。
脚下泥泞不堪。
走几步,靴子上就会沾满了泥浆,很是沉重。
但李元庆却并没有骑马,他要亲自用脚来丈量、去感受脚下的这片土地。
历史,已经成为尘埃。
但此时,李元庆真真切切的走在这片土地上,他的心,他的身体,他的血脉,早已经与脚下这片土地连为一起。
就算此时他不能完全将这片土地占有,但他在这里已经留下了深深的印迹,任谁要想抢夺这片土地,那先要问问他和他儿郎们手里的刀,到底答不答应!
走出了呆了半年多的冰城,再次见到广袤的土地,再次感受着温暖的阳光,儿郎们也是极为兴奋。
他们三五成群,大声说笑着、攀谈着,数着心情,说着美景,畅想着回家后的希望。
只不过,他们看似散乱,但若仔细看,却能发现他们散而不乱,一直保持着规整的章法。
经过了李元庆三年多、就快要四年的努力,长生营在军规方面的严厉,几乎可以冠绝大明,甚至,远远超越了整个世界的最高水平。
士兵们的谈笑风生,基本都是以甲为单位。
不同甲儿郎的攀谈,或许会走的稍近,但他们却一直保持着足够的安全距离。
各个甲之间,守卫相间,虽有松散,但却仅仅围绕着中间的把总大旗。
军队的战斗力,不论是此时还是后世,最关键的,还是要看建制。
有建制在,上级的指令,就能在最短时间内,直接传达下来,反之,一旦失去了建制,被打散了,即便是米帝的大兵哥们,也只能沦为任人宰割的羔羊。
简单的说,有建制在,部队就是整体,反之,不论是再精锐的军队,一旦失去了头脑,群龙无首,只能算是一群乌合之众。
此时,长生营的儿郎们,以甲为单位,组成把总,又以把总为单位,组成各个千总队。
各种旗帜高高随风飘扬,在李元庆的身边几步外,就是长生营的标志…………血色赤鹰旗。
在外围,诸多骑兵们也皆是如此。
一旦有敌袭战事,作为最高长官的李元庆,便可通过旗语,在最短的时间内,对他的儿郎们,发出有效的号令。
只可惜,一天走了十多里路,代善这边,只有寥寥十几个哨探,相隔一里外,小心监视着明军的动向,可就是不敢上前。
这一里多的间隔,就算是最优秀的部族哨探,也无法追上他们。
而刚撤回来,他们又会尾行上来。
驱除了几次,李元庆索性直接不再理会他们,就让他们跟着大军,充当‘保镖’。
傍晚,大队人马在大湖畔的一处干燥的旷野地扎下营来。
此时,在整个黑龙江下游区域,除了代善的这5个正红旗的牛录,方圆数以千计的土地内,再没有大规模的成建制军队,李元庆和他的儿郎们,几乎就没有敌手。
李元庆的心情也是非常放松。
战争事实上已经结束了,此时,他倒像是带着儿郎们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度假,顺便打打秋风、化化缘,捞点外快。
王大毛已经带着几十名斥候,前往了福山卫,与官沧海部船队联络。
不出意外,用不了几天,官沧海部船队就可以抵达大江畔的撒儿忽卫。
冰城的位置,距离撒儿忽卫,大概有两百里左右的距离,此地的扎营地,距离撒儿忽卫已经不足两百里。
但即便距离这么近,两部想要成功会师,可能还需要十几天的时间。
主要是队伍太过庞大,又有不少女眷,还有不少怀孕的女眷,速度自然是无法提起来。
但李元庆却丝毫不担心。
他就怕代善这条老狗鼻子短,不来呢?
不过,战略上虽然藐视敌人,但在战术上,尤其是营地的防卫方面,李元庆却丝毫不敢怠慢。
代善虽只有5个牛录,但也得有近2000人了,且皆是他正红旗的精锐,万一没有准备,被这老狗偷营,危害力还是巨大的。
李元庆亲自将营地布防完毕,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大概已经到了晚上8点左右。
北地的白天,比辽地要长一些。
在这里半年多了,李元庆和儿郎们早已经适应了这种时差。
不过,虽然已经进入四月中了,白天懒洋洋的很暖和,但到了晚上,风依然很大,地面依然会结冰,天气依然很冷。
回到自己的大帐里,刘巧已经煮好了热乎乎的蜡肉汤,舒木蓉也烤好了两条肥美的鳟鱼。
看到李元庆回来,两女赶忙笑着迎上来,“婢子见过将军。”
李元庆一笑,“你们两个都有了身子,不必如此多礼了。吃过饭了么?”
刘巧和舒木蓉差不多都有了三个多月的身孕,小腹已经微微鼓出来一些,虽然她们都穿着裘皮棉袄,看不太出来,但李元庆却能明显的感受到,两女比之前更为丰腴了一些。
刘巧身上已经有了几分成熟的女人韵味,而舒木蓉这边,虽然还有很多少女的青涩,但更多的,却平添了几分娇媚少妇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