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烽烟杂感随笔集- >

第5章

烽烟杂感随笔集--第5章

小说: 烽烟杂感随笔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更同意梁先生对莎翁作品的理解。莎翁的绝大部分作品(包括诗歌)之中流露出来的对性的描述,更多情况下属一种较为“生态”的境况。之中,存在许多文学意义上的作者对现实社会和人类本性的理解。性可以是浅薄的,当你的身体需要它的时候;性也可以艺术化的,当它成为文字的时候。性之于我们,就像莎翁之于戏剧。比如人年轻的时候,脚下像是装了两根弹簧;中年的时候,脚下像是备着一张滑梯;老年的时候,脚下像是候着一把椅子。性成为人类生存期的依附品。将生与死紧紧攥着,像个不断絮叨着的惹人厌的朋友。

    性是无须规避的。生时擦着墙走,死时扶着棺木。各人自得其乐。

    2004/12/24于深圳退笔堂
第八篇:中国文化:敢问路在何方
    第八篇:中国文化:敢问路在何方

    中国文化:敢问路在何方

    ◎烽烟

    尼采说:上帝死了。

    北岛说:我不相信!

    不管相不相信,文化现象中已经出现了迷恋新奇的文学艺术创作观。从形式的翻身开始到技巧裸露的空洞,都流露出个体对于周围及社会的伤痕和疾病的大面积漠视,毁坏一切的信念成了倨傲不驯的理由。

    俄罗斯作家索尔仁尼琴在获得美国国家艺术俱乐部文学荣誉奖章时,振臂疾呼:“一个人对于自己的作品施加越少的限制,他的作品也就越少拥有获得艺术成功的希望。缺乏一种责任精神和一种内在组织力量,将导致一件作品的结构、意义于艺术价值本身趋于平淡,直到完全消失。”另一方面,由于这种“混乱、急迫而又无聊的新奇创作观发出了对全部传统生活方式的刺耳诅咒;对于一切宗教及伦理规范的全面宣战;以及对于彻底摧毁并践踏全部现有现代文化传统的高声鼓吹,从而造成整个世界挣扎在一场精神疾病中,出现了极其危险的全人类的精神下坠。”

    崇高精神和道德的持续衰落和解体,使生命中的精神支柱变得模糊。这基本成为一种文化发展的趋势,这将“导致人类朝着动物方向复归的反进化。”

    这个带有明显个性色彩的文艺批评,无论其过激与否,至少都有一个良好的愿望:让文化归于平衡,归于秩序。这个愿望之中有一启示闪了一下:变化与平衡是否矛盾?

    论及中国文化的变化,我首先想到的是儒家文化。由于儒家文化占据着中国统治地位的时间最长,并且与中国历史上的权政不断进行过合谋。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儒家文化以其渗透力的强度成为正统中国文化的代言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家文化的变化,就是中国文化变化的磁场。

    应该看到,先秦时期,儒家文化同道家、墨家等“百家争鸣”的学派一样,只是作为一种学术思想而存在。并且,儒家常遇到道家的攻讦和讥嘲,孔子的政治主张在游说列国四处碰壁之后终告失败。然而,经过秦王朝及汉初高、惠、文、景数世变迁后,统治阶级很快意识到儒家的“特殊亲和力”给统治地位带来的重要性。汉武帝始,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让儒家文化正式成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正统理论。历经两千余年的历史变迁,儒家文化的承压能力不但得到加强,而且成为权政的温室,直接孵化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等级制。这里折射出了一个关于国家的“国”的孤独影子。长期建立在“仁”“礼”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下的儒家文化,就在这漫长的历史沧浪里制造出无数的文化漩涡。

    “两千年无思想,非无思想也,以孔子的思想为思想;两千年无是非,非无是非也,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李卓吾语)。无疑的,孔子成为一个国家的形象大使,但更多地呈现出国家的“家”的淳厚。

    然而,宋代开始的政权起伏,使这“国”与“家”的黄金组合忽离忽聚,形成中国文化中独特的历史景观。这“国”与“家”的身份开始变成盲流。

    似乎基于某种潜在的压力,“五四”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中国文化强国之路的梦想中恍若掺杂进了异质之音。对文化自觉和非自觉的扬弃,使中国国家的性格特征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剥离——“家”与“国”之间横亘着中国文化左冲右突的声音。

    梁启超先生早就指出过:内乱者,最不详物也。凡内乱频仍之国,必无优美纯洁之民。内乱时,民生六种恶性:侥幸性、残忍性、倾轧性、狡伪性、凉薄性、苟且性;内乱后,亦生两种恶性:恐怖性、浮动性。及后,毛泽东“文革”中意味深长的名言:八亿人民,不斗行吗?直接论证了梁公上述言说。

    革命使“国”终于稳定,但不断的变革使中国文化中“孝”“仁”“义”“忠”轰然倒塌,让社会道德与伦理也因失去了可供攀缘的结构迅速萎缩。广义上的“家”的消解之后,同时也造成了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结构的瓦解。“孔府宴酒,让人想家”平凡的一句广告词,却深刻地再现了国人对“家”的温情的久违之意。

    或许,这是文化最后触摸“家”的契机?

    当然,文化结构的解体并非马上就会导致社会发生解体。几代人的生命在历史长河中不过一瞬,日复一日的日常生活也许浑然了无在劫难逃的感觉。正如把青蛙放进沸水它马上就会跳出,而若把凉水慢慢加热,青蛙就会浮游在水中舒服地昏睡,最终不知觉地死亡。

    我想,人生意义的逐渐虚无将阻碍文化的演绎之路,为免于沦落,我们需要重新回到古老智慧中去寻求思想启迪,清醒地从文化废墟中走出。让那些迫不及待的“文化喧闹”和自编自演的“革命忠字舞”,流放到一座更为新奇的精神疾病的岛屿上。

    梦想仍在。文化的贪婪也在。在中国运行距离最长的上海到乌鲁木齐的东方快车上,索尔仁尼琴的嘲讽早已远离月光下的站台。他用微笑收购了中国文化中最有价值的部分——美的平衡。他将继续用这微笑收购别的国家的文化共鸣。

    敢问路在何方?一切归于岑寂。

    我想起了斯坦因装满中国文化瑰宝的箱子。那一队队牛车正缓缓经过莫高窟。

    2004/9/21于深圳
卷二 千年密室
    第八篇:中国文化:敢问路在何方

    中国文化:敢问路在何方

    ◎烽烟

    尼采说:上帝死了。

    北岛说:我不相信!

    不管相不相信,文化现象中已经出现了迷恋新奇的文学艺术创作观。从形式的翻身开始到技巧裸露的空洞,都流露出个体对于周围及社会的伤痕和疾病的大面积漠视,毁坏一切的信念成了倨傲不驯的理由。

    俄罗斯作家索尔仁尼琴在获得美国国家艺术俱乐部文学荣誉奖章时,振臂疾呼:“一个人对于自己的作品施加越少的限制,他的作品也就越少拥有获得艺术成功的希望。缺乏一种责任精神和一种内在组织力量,将导致一件作品的结构、意义于艺术价值本身趋于平淡,直到完全消失。”另一方面,由于这种“混乱、急迫而又无聊的新奇创作观发出了对全部传统生活方式的刺耳诅咒;对于一切宗教及伦理规范的全面宣战;以及对于彻底摧毁并践踏全部现有现代文化传统的高声鼓吹,从而造成整个世界挣扎在一场精神疾病中,出现了极其危险的全人类的精神下坠。”

    崇高精神和道德的持续衰落和解体,使生命中的精神支柱变得模糊。这基本成为一种文化发展的趋势,这将“导致人类朝着动物方向复归的反进化。”

    这个带有明显个性色彩的文艺批评,无论其过激与否,至少都有一个良好的愿望:让文化归于平衡,归于秩序。这个愿望之中有一启示闪了一下:变化与平衡是否矛盾?

    论及中国文化的变化,我首先想到的是儒家文化。由于儒家文化占据着中国统治地位的时间最长,并且与中国历史上的权政不断进行过合谋。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儒家文化以其渗透力的强度成为正统中国文化的代言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家文化的变化,就是中国文化变化的磁场。

    应该看到,先秦时期,儒家文化同道家、墨家等“百家争鸣”的学派一样,只是作为一种学术思想而存在。并且,儒家常遇到道家的攻讦和讥嘲,孔子的政治主张在游说列国四处碰壁之后终告失败。然而,经过秦王朝及汉初高、惠、文、景数世变迁后,统治阶级很快意识到儒家的“特殊亲和力”给统治地位带来的重要性。汉武帝始,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让儒家文化正式成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正统理论。历经两千余年的历史变迁,儒家文化的承压能力不但得到加强,而且成为权政的温室,直接孵化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等级制。这里折射出了一个关于国家的“国”的孤独影子。长期建立在“仁”“礼”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下的儒家文化,就在这漫长的历史沧浪里制造出无数的文化漩涡。

    “两千年无思想,非无思想也,以孔子的思想为思想;两千年无是非,非无是非也,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李卓吾语)。无疑的,孔子成为一个国家的形象大使,但更多地呈现出国家的“家”的淳厚。

    然而,宋代开始的政权起伏,使这“国”与“家”的黄金组合忽离忽聚,形成中国文化中独特的历史景观。这“国”与“家”的身份开始变成盲流。

    似乎基于某种潜在的压力,“五四”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中国文化强国之路的梦想中恍若掺杂进了异质之音。对文化自觉和非自觉的扬弃,使中国国家的性格特征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剥离——“家”与“国”之间横亘着中国文化左冲右突的声音。

    梁启超先生早就指出过:内乱者,最不详物也。凡内乱频仍之国,必无优美纯洁之民。内乱时,民生六种恶性:侥幸性、残忍性、倾轧性、狡伪性、凉薄性、苟且性;内乱后,亦生两种恶性:恐怖性、浮动性。及后,毛泽东“文革”中意味深长的名言:八亿人民,不斗行吗?直接论证了梁公上述言说。

    革命使“国”终于稳定,但不断的变革使中国文化中“孝”“仁”“义”“忠”轰然倒塌,让社会道德与伦理也因失去了可供攀缘的结构迅速萎缩。广义上的“家”的消解之后,同时也造成了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结构的瓦解。“孔府宴酒,让人想家”平凡的一句广告词,却深刻地再现了国人对“家”的温情的久违之意。

    或许,这是文化最后触摸“家”的契机?

    当然,文化结构的解体并非马上就会导致社会发生解体。几代人的生命在历史长河中不过一瞬,日复一日的日常生活也许浑然了无在劫难逃的感觉。正如把青蛙放进沸水它马上就会跳出,而若把凉水慢慢加热,青蛙就会浮游在水中舒服地昏睡,最终不知觉地死亡。

    我想,人生意义的逐渐虚无将阻碍文化的演绎之路,为免于沦落,我们需要重新回到古老智慧中去寻求思想启迪,清醒地从文化废墟中走出。让那些迫不及待的“文化喧闹”和自编自演的“革命忠字舞”,流放到一座更为新奇的精神疾病的岛屿上。

    梦想仍在。文化的贪婪也在。在中国运行距离最长的上海到乌鲁木齐的东方快车上,索尔仁尼琴的嘲讽早已远离月光下的站台。他用微笑收购了中国文化中最有价值的部分——美的平衡。他将继续用这微笑收购别的国家的文化共鸣。

    敢问路在何方?一切归于岑寂。

    我想起了斯坦因装满中国文化瑰宝的箱子。那一队队牛车正缓缓经过莫高窟。

    2004/9/21于深圳
第一篇:奇石之媒
    第一篇:奇石之媒

    奇石之媒

    文/烽烟

    友人送来一枚滑石,似羊非羊,巴掌大小。早闻石乃寒士,须日日以文气喂养。然此石之奇,竟无半点阴寒,入手沉实温醇,颇有酒后微醺之感。友人告知乃灵璧石。

    宋人杜绾在《云林石谱》中汇载石品116种,灵璧石位居首位。“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宋…方岩诗句)谓其石磬声清正、悦耳、沁人心脾;击石附石;百兽率舞;磬音袅袅、绕梁三日。石以磬而传名,以色形质而贵。翻开史籍,乃知确有孔子亲手制的光磬、特磬、编磬;而儒家不仅将磬作为重要的礼器与乐器,还将击磬作为调整身心的方法。磬确实有这个功能。古时,曾有人问孔子曰:“何为尽善尽美?”孔子曰:“依我磬声,天地祥瑞”。也就是说:磬声能使天地祥和福瑞。今日孔庙前尚存“金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