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酸不拉叽的四年高中-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
“同学们,下星期咱就要放寒假了,马上就要分科了。虽然分科是你们大家自己的事,但是作为你们的班主任,我也有责任帮你们分析一下选科的科学性,以便同学们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选择适合的科别。
理科是咱们学校的重头戏,当然啦,国家现在是理科为重点,现在国家正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四化建设需要更多的技术人才啊!
不过,就咱们地区的情况来看,和本省其他地市相比,咱们这儿理科不是偏重的,象有一些地市一个学校文科才一个班。这是因为啥呢,我也是理科出身,这点我是明白的,咱地区是贫困地区,咱县又是贫困中的特困,教育经费奇缺啊,实验器材没有,你们说,物理化学怎么能离开实验呢,我就是吃了这方面的亏。小辉(他儿子)就是听我的话报了理科,可到头只上了个师专。
文科呢?虽然国家要的人少,省里一年也就那么多指标。可是,就全省位置来看,咱地区教育水平并不象经济那样落后,而至少可处于中流水平。理科当然咱们比不上别的地市了,这其中文科是立了大功的。同学们想一想,我给大家算一笔帐。
别人重视理科忽视文科,这正是他们的一个薄弱环节,我们是拿理科与他们以卵击石呢,还是打其虚弱攻其不备呢?大家仔细再想一想。
另外,我们大都是农村来的,吃苦耐劳精神比城里孩子强,死学死干更是他们远非所及的。他们背书往往只是一遍了事,没有耐心,可我们天天读书,壮如小老虎,一课书大家能全背会,这城里学生能吗?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同学们都大笑起来,张老师平时上课土话不断,今天怎么这样文绉绉的,比孔老二还孔老二呢?张杰不由打了一个口哨,大家笑的更欢了。
张校长脸红了,“不要笑,不要笑,大家听我把话说完,说到哪里了……对讲到什么子自知了。接着说,同学们哪,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何况咱这是新书呢。大家更能自知了。我相信大家都能把书背好,把题做好。人人都能考一个理想的学校。像北大,人大,武大,中国政法,出来就当官的,县长、局长,最不济也得是个科长,和我平级,不,比我还大半级。
同学们,我的话大家仔细想想,看自己报什么好,我决不强求,这是你们自己的事。不过我有一句真心话告诉大家:
如果让我有第二次选择,我决不再报理科,目标只有一个:学文科。
下面两节课大家可以不再上课了。陈月,你组织同学们搞一个讨论分科的主题班会。”
张校长踱着方步走了,踌躇满志的。梁自功,刘青安这几个狐狸老想推我的台,不就仗着自己送走了几个北大,南开,人大吗?有什么了不起的,这届学生比上几届的都好,反正我要当文科重点班的班主任,有了这番话还愁什么。三年后我就可以扬眉吐气了,虽然我没当过班主任,与学生打交道也一辈子了,经验不见得比他们少,不久我的北大生也要出来了。对,明天再找卜维和植本这俩小子谈谈,他们可千万不能跑了。张校长加快了脚步,又想他的心事去了。
3
一身朴素的陈月走上了讲台。
“大家静一静,我先说两句。大家听我说,班主任要我们谈一谈,大家也正谈的有劲,咱们不如就畅快的说一说。现在我先说说我心里的想法,抛砖引玉。我赞同张老师的观点……”
“这不,又抛出冠冕的私人理论。“华庆捣了捣植本,向植本嘀咕起来,一脸的不屑之相。
“你别拆她的台好不好,毕竟是一家人,咱们。她是班长,又是宣传委员,要叫别人听到还说我们不团结呢。”植本心里正烦着呢,轻易不出的生硬的话也不由自主说了出来。”
知道是你姐,对你好,我说两句就不高兴了,还是好朋友呢“呸,啥球货…华庆可不吃这一套,心里泛起对植本的种种不满,可他没敢说出来,要说出来,可真要惹同学们笑了,平时这么好,其实还不是嘴和心不和,同床异梦。
“卜维,你是学习委员,又是咱班,不咱校的第一名,下面就请你来给大家谈谈你的想法吧?大家鼓掌欢迎。”
“不,不,我还没想好呢,这会心里正烦着呢,这回我就先不说了。”卜维懦懦的答道,有些不好意思。
“大家再次鼓掌欢迎……。”
大家掌声再起。
“你是班级第一名,老大,你不说怎么行呢,就是给老师也没法交代,你要带头吗老大?”陈月可真是口直心不弯,肚里有啥嘴就倒啥。
大家掌声又起,卜维脸上有些挂不住了。
“老大,求你了。”
“我现在真没什么好说的,我报什么你又管不着,我想说就说,不想说就不说。就是说也不会看你大班长叫我说我就说。”卜维腾地站起又坐下,鼻子轻嗯一下,连陈月一眼也不瞧。
“看,老大恼了,谁叫他是班主任的红人呢,他叫咱再找一个咱就再找一个,老大咱支配不起。”陈月也不是盏省油的灯,得礼不让人,把卜维给讽刺了一通。“植本,你上来谈谈你的看法,大家鼓掌欢迎。”她朝植本笑了笑,她相信植本肯定不会不给她这个面子。
有了这番争斗,本不想上去的植本也不敢不上去了。
“同学们,我们大多都是农村来的吧!我们从那贫瘠的黄土地上走到一起来,进入高中。仔细想一想,真是不容易啊!
一:说明我们的家庭父母还是理解我们的,知道上学的重要性的。父母在这辍学之风靡起之中还是明智的。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明白自己当今的形势——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考上大学。可我们又知道大学的门不是好进的,社会上就需要那么多大学生,而高中生却那么多,大学又不可能全招,只能择优录取。因此,我们就又多了一个敌人——《竞争》,我今天讲的题目就是《竞争》。
自从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世上就产生了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远古时期的三种类人猿,由于竞争,只有古代类人猿生存了下来,其他两种都被大自然淘汰了。这样,就产生了我们人类。
历史长河,源远流长,竞争一次接一次,重复不断,公元前221年,七国竞争,秦赢政最后成为胜者,建立了霸业,统一华夏,真乃‘一代天骄’。其后又楚汉相争,三国演义等等。经过世代竞争。社会发展到了现在的今天。竞争更加激烈。商场上,信息贸易,商品经济更是竞争火热,优胜劣汰,稍一迟缓,便会损失上千上万,甚至几十万几百万,更甚者企业破产,工厂倒闭,官场上更是争权夺利,勾心斗角,为了飞黄腾达又谋划方略,结党建社,更是竞争的天昏地暗,使人惶惶不可终日。但是,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显出高低,才能看出最好的人才。
我们校园之中,更是高手如云,强者似林,竞争更不乏轰轰烈烈。从第一名到最后一名,个个都血气方刚,谁肯服谁。说不定这一次的最后一名下一次便成为状元榜眼。我们万万不能放松,只有持之以恒,勤勤恳恳,以学习的不变应考试的万变,那时,才能竞出高水平,看出高低,分个档次。有人会说,竞争太残酷了吧!但我要说竞争是大大的好的。试想,如果不竞争,那么谁当主席,谁领导人民,如果一人当一次总统,倘若轮到一个傻子,不把国家拱手让人才怪呢?因此,我们要正确看待竞争,我们学校的口号不就有“竞争竞赛不竞不能分高低”吗?因此,我希望大家都能够做好竞争的准备,这次第十,下次争取第一名;这次第一,下次更要保持自己的宝座,不可以轻易让人。同学们,只有这样才能精益求精,胜利向前,我希望大家在三年后那次竞争中,作一个胜利者,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像老师说的那样,依照自己的情况,报一个适合自己的科别,不可盲目追随别人,要有自己的选择。至于我吗,我准备报文科,不过还没确定,回去再与父母商量商量。
我的话完了,谢谢大家。”
陈月带头鼓起了掌,头发轻轻一甩,眼角微微上翘,既有对植本的满意与骄傲,又有对卜维的打击,一抹笑自然显现出来。汉亮萧蓝华庆也都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真是好样的,果不愧为小才子,看那文辞多优美”
…………
班里啧啧声不断。班会达到了高膨胀状态,个个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第六章 我小姨的爱情
第六章
1
寒假来了,木叶尽脱,万木萧萧,水面上也结了一层冰,这冰似乎也冻结了人们的情感,冻结了农村的宁静祥和。植本一到家,就听到一个冰块般的消息。
初听这信儿,植本头懵懵的。什么,秀兰爹和杨大爷打了一架,说杨大爷勾搭他女儿……双双都见了血,秀兰她弟还说要铳死杨大爷……听着花婶和妈妈几个人在讨论,植本不得不认真考虑考虑这个问题了。
杨大爷原是村长,挺和蔼的一个人,办事也公道,那时村里谁不说他好。那时,他正幸福,妻子杨大娘温柔贤惠,是个人见人爱的理家能手,身下两男一女,大儿子几年前刚接了婚。
可好人遭天妒,杨大娘前几年肾炎死了,杨大爷并没有消沉,他卸去村长职。在家办了一个养猪场,利用科学配方,选用优质饲料,家里还是有余钱花,谁能说他不是一个农村里的能人呢?
他又扶贫济困,见谁有难就会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仗义执言,谁又能不说他是个好人呢?
可就是这件事让他臭名远扬了,成了人人畏而远之的“扒灰头”,老不正经了。真想不通,杨大爷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秀兰和杨大爷是邻居,是家中的长女,下面有两个弟弟,家境不太好,家势很弱。秀兰初中没上完就回来出外打工挣钱养家了。出门一年,秀兰明显地是一个大姑娘了,虽说与植本一般大,却也出落的楚楚动人,凹凸分明。俗话说的好,劳动是万能的神,她会给劳动的人同量的报酬。一年的劳动使秀兰彻底与学生脱离了关系,同时也造就了那一副好身材,肌肉厚实了,心胸开阔了。可农村人就是农村人,她的心并没有野,时时还想着家乡的一切,听说杨大爷办猪场还是她的建议呢?是啊,杨大爷平时没少照顾她家。咱农村的人谁不讲个知恩图报呢!就这样,秀兰没再走,与杨大爷合伙开起了猪场,既照顾了家里,又学习了技术。当时村里人还是人人拍手赞颂呢。
谁知道说变就变,听花婶说,两人在猪场就眉目传情勾搭上了。日久天长,事情就暴露了。
事实上还是杨大爷的女儿一次上晚学回来,碰见秀兰从她家里出去,衣衫不整的,当时她也没在意,两人从小一块张大,亲如姐妹,她是不会怀疑秀兰什么的。可回到家里,见杨大爷正在收拾床铺,给她说话也吞吞吐吐的,她就有一种不祥之兆。但她谁也没告诉,她心疼爹,知道爹的苦楚,更何况,她是那么的喜欢秀兰姐,她巴不得真有这事呢。
可纸里总包不住火。有了第一次也就有第二次,第三次……
有一次,秀兰的大弟和杨大爷的小儿子两人一同又看到了这事儿。大弟回去就把这事告诉了他爹。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人活一辈子不就活一个名分吗?女儿竟干了这伤风败俗的事,老汉可真头疼了。他活了这么一辈子,人虽穷点,可人穷志不短,这路照样正,说话也硬朗。这下可好了,如何再在大伙面前说话,人家还不把脊梁骨捣碎了。
就这样,两家一回吵二回闹,秀兰再也不能到猪场了。两家好了几十年的邻居就这样突然间冷了起来,而且战火还不断。这不,双方都挂了彩,成为冤家了。
唉,这世道,植本心里烦透了,披件大衣出门走向黑夜。
雪下的正紧,这通体晶洁光亮,轻盈飘扬逸扬的精灵正渗漫着整个大平原。雪下的纷纷扬扬,把广袤无际的大平原无惊无扰无声无息的装扮成一个身披素纱的婚娘。宽厚无私的雪啊,飘吧,飘吧,飘吧,用你洁白的躯体把这藏污纳垢,不明不白的世界打扮的洁白无暇吧,不要分出谁对谁错,不要裁量谁曲谁直,不要说什么罪恶和善良,人世间的事岂是能一句话所能分别出的吗?
温馨曼妙的雪啊,你飘盖每个人的心吧,用你圣洁深广的爱,用你坦荡磊落的胸怀,用你高邃明净的思想,用你不计前嫌洁白脱透的风骨覆盖每个人的心吧!让世间只有爱只有善,世界本不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