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如痴似狂 >

第23章

如痴似狂-第23章

小说: 如痴似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歌曲内容不健康,宣扬的是挫败,低迷,对现实社会得无力控诉,向命运投降,没有一点向上精神,简介着宣扬了自杀的好处,能够脱离现实,用死亡来逃避这个无情的世界,逃避没有办法承担的现实,对粉丝极为不负责任。瑞宁是个魔鬼,他靠着歌曲控制着人的大脑,他的歌曲就是魔音。那种腐败,低迷不振,没有丝毫健康内容的歌曲,还有创作这些音乐的歌手,都应该封杀,建议人们,广大的歌迷,不要再买《失堕天使》,不要再听瑞宁创作的任何一首歌曲,这些歌曲太灰暗,不适合任何人听,不适合传唱发行,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瑞宁居心不良,靡靡之音,不堪入耳。
那些自杀,起哄,闹事的歌迷,是因为他们心里不健康,才会做出那些事,只不过在于,他们恰巧都喜欢瑞宁的歌曲。瑞宁的歌曲中的叛逆,引起了他们的共鸣,这和瑞宁所创作的歌曲没有任何关系。谁伤心难过时都会听一些哀伤的歌曲,瑞宁的专辑曲风就以哀伤为主,又是现在最流行的歌曲,自然会首选瑞宁的专辑。那些吵闹着爱上瑞宁的人只是爱上了瑞宁的个性,瑞宁独特的个性,让他们羡慕,才会倾心。发生那些状况,是因为瑞宁现在太红,歌迷疯狂的想见见瑞宁,才会不听警卫的劝告,突破警戒线,冲到会场,引起骚乱。这些,都是巧合,都是有原因的,原因并不在瑞宁身上,为什么要把错归在瑞宁头上?这对瑞宁很不公平。
博尔是做音乐的,他在娱乐界混了这么长的时间,他懂娱乐界的残酷。这个光怪陆离的地方,会在一夜之间,捧红一个平凡人,也有许多的艺人,因为一些负面的报道,彻底的和灯光,粉丝脱离,成为一个臭名昭著的人,不是成功,就是失利,能安安稳稳的没有风浪的红几十年的明星没有,是名人,就要顶着娱乐的压力,做一点事,就会有很多双眼睛在看。
娱乐记者就像是一只只猎犬,嗅觉灵敏,眼神精锐,随时都盼着艺人发生点什么,写在头把版头条,促进报纸杂志的销量,把艺人作为他们发财的工具。
万一,瑞宁被各大娱乐报纸杂志写的不堪入目,电台电视台就会封杀瑞宁,不许瑞宁再出一个单曲,唱不了一首歌,那,瑞宁就完了。
这一辈子与歌曲无缘,对一个歌手来说,这是最大的惩罚。瑞宁想要更红,名声在响亮,让所有人都记住他,这个梦想就不可能实现了。
瑞宁现在正处于顶峰时期,他的歌手生涯才刚刚开始,依照计划,瑞宁会一直保持这个状态,一直红到他五十几岁,真正的成为乐坛的神话。万一真的把瑞宁封杀了,瑞宁的大好前程就毁在这些,自以为是卫道人士,只会纸上谈兵,口诛笔伐的长舌人的手中,他们手中的那支笔,有时候会写死一个人。
瑞宁的愿望就再也实现不了了,他想成为天皇巨星,成为人上人,受万千人的喜爱,忘记有关于黑巷的一切记忆,不想再回到过去,这些都不太可能实现了。
不,只要有他博尔在一天,就绝不会允许这些负面新闻影响到瑞宁一点,他是瑞宁等高时的肩膀,他有办法把瑞宁捧红二十几年,让瑞宁真正的成为乐坛的常青树。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第四十二章 新闻发布会
    最新崛起的实力派偶像歌手,在专辑大卖的时候,遭遇各种阻挠,还穿出要被封杀的危险,和社会上所发生的一连串恶性事件都有所牵连,反响很是恶劣。
【东方盛世】要为瑞宁,为瑞宁的魔鬼乐队辟清谣言,由瑞宁的专属经纪人,【东方盛世】的总裁,博尔主持新闻发布会。
在新闻发布会上,博尔侃侃而谈,处处维护者瑞宁,维护着公司的名誉。
瑞宁低垂着头,现在,他只要做个听话的木偶就好,所有的事都由博尔扛着,他不必说什么。
“瑞宁是个工作认真的好歌手,他有事业心,上劲,有责任心,有爱心的好男孩。每一首歌他都亲力亲为,和制作人反复斟酌之后,才会敲定,专辑内的每一首歌曲,都倾注着瑞宁的心血。他所创作的歌曲不是什么靡靡之音,不会教导青少年学坏,虽然曲风有些低迷,可歌曲内容完全是上进的内容,请大家不要只看表面,认真听一下瑞宁的歌曲,深切感受一下歌曲的深一层内容。”
博尔看了下瑞宁,有些心疼瑞宁,一切才刚刚开始,就遇上这种事,瑞宁的斗志昂扬,一定会被打击的七零八落了。
“瑞宁的歌曲没有任何不健康的内容,更不会宣扬自杀,宣扬任何消极的思想。《失堕天使》内的每一首歌曲都经过千锤百炼,有音乐制作人和庞大的制作班底研究讨论之后,才敲定的歌曲,和社会上所发生的一连串恶性事件没有任何关系。那是有人恶意导的鬼,陷害瑞宁。我们也不希望在出这种事,希望广大歌迷要有理智,有对所做的事负责,不要牵连到你们所喜欢的歌手,带给歌手无法避免的困难,爱他,就不要给他增加任何负面新闻,一个歌手,因为歌迷的喜欢而变得很红,也会因为歌迷的过度喜欢而有麻烦。瑞宁才刚刚崛起,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需要歌迷的长期支持,千万不要做出对瑞宁有任何伤害的事,那会毁了一个出色的歌手。”
作为一个商人,博尔是不允许任何流言飞语伤害到他赚钱的工具的,再说,那是瑞宁,不是别人,要他细心照顾,一丝不露的保护的瑞宁,他不会让人伤害到瑞宁,他答应过瑞宁,要他红遍整个亚洲的,不能只在日本就停住了。
“《失堕天使》是由国内著名的音乐制作人,浅仓亲自监制,浅仓是音乐界的神话,他有着很好的风评,现在很多的艺人都是经过浅仓的推荐,包装才红起来的,各位要是不相信我的话,以为我只是在一味的包庇我家公司的艺人的话,大家可以听听浅仓的话。浅仓是我的好友,可是,他这个人很耿直,不会因为我是他的好友,就为我说话的。”
发布会发出一片笑声,记者的目光马上对准浅仓。
博尔德身边就是瑞宁,在记者的目光都对准浅仓的时候,瑞宁淡淡的出口长气,抬起头,唇边露出一抹无奈的浅笑,神情有些疲惫,目光中有些茫然。
真没有想到,他以为会一路平顺的红到他不想上台为止,没想到,在他雄心勃勃的时候,来了这么一出,所有的社会舆论都压在他的身上,几天前,他看到报道时,那鲜红的标题,魔鬼乐对真的会把人送入地狱,他吃了一惊,一连几天,报道越来越严重,重到他经过的地方
,就会有人声嘶力竭的大喊他是魔鬼,是间接杀人的凶手,弄得他有些不知所措,还有深深的愤怒。为什么,要把这些罪名放到他的头上。
间接杀人凶手?!这个词会让他想起母亲,母亲才是他间接杀死的,死在火场,死在他的眼前,那睁大的双眼,至今还围绕着他,还在远处冷冷的看着他。
母亲眼睛的旁边又多了几双眼睛,那跳楼自杀的女孩,那大闹公司门口,听说最后还是死掉的男歌迷,参加他歌友会发生踩踏事件而死掉的人,都在母亲的旁边,冷冷的看着他。
这些让他现在夜夜噩梦,可舆论还是不放过他。没人能带他分担一点,就算是有更大的事件发生,他是主唱,是乐队的灵魂人物,他就必须扛起这一切,所有的舆论都冲他来了,这和其他的三个队有没有任何关系,在他在这挨批判时,三个队友早就远在札幌,在美丽的札幌游玩,对瑞宁说,他们去旅行了,等有档期,事件解决之后,再叫他们回来。
所以,他在这像开批判大会一样的低垂着头,承受所有的压力,就连喘息都不敢大声。
博尔轻轻拉住瑞宁的手,瑞宁的神情让他心疼,那种茫然无助的模样,是瑞宁不曾有过的。拉住瑞宁的手,只是想告诉他,身边不是还有他吗?天塌下来,自由高个顶着,不会砸到他的。握紧,十指相缠,不会分开。
瑞宁看向博尔和他交缠的双手,心中有个地方被触动,一股不知名的液体要涌上眼眶,瑞宁强压下去,抬头,看向博尔,博尔对他柔柔的一笑。
胜过千言万语。
浅仓一直在说着,他会喜欢这张专辑的原因,那哀伤的曲风会触动每个人的心,只有有深切感受的人,对生活有太多话要说的人才会有这些如泣如诉的作品,瑞宁是个天才,作词作曲,又是亲自演唱,完美演绎这些作品,瑞宁已经表达出他心中要说的话,他歌曲看似低迷不振,可事实上充满积极向上,只有真正喜欢瑞宁的人,才会从瑞宁的歌曲中听出那些娓娓道来的故事,不要和什么大名头挂上钩,那是每一个歌手所不能承受之重,不要让这些略带叛逆的歌曲,会在人们的传统落后的思想之下,只是些新锐歌曲,不是什么靡靡之音,不是地域的招魂曲,卫道人士听不惯,老八股看不惯,可这代表着现在这一代年轻的叛逆,是那些老辈人所不理解的快乐,不被理解,也是正常,可不要掠杀了充满才气的歌手,略杀了叛逆青年的音乐之声,只是喜欢这些音乐,不会作出任何不好的事,年轻人叛逆,但是,还有很好的理智,不会做出出格的事,伤害家人,伤害所喜欢的歌手。
记者的好奇心被博尔和浅仓,巧妙地安抚住,不再咄咄逼人,看瑞宁的眼神也有所缓解,不再像是看怪物一般。
有个记者站起身。
“刚才,浅仓先生说,只有对生活有深切感受,对生活有着太多的控诉的人,才能写出这么好的歌曲。那我请问瑞宁先生,这些歌曲是您亲自创作的吧,您能写出这么哀伤,无奈,充满绝望的歌曲,是否和你的经历有关?每一个作者都会以过往的经历为灵感,那,瑞宁先生,你是否有过黑暗凄惨的过去?悲凉的活不下去的过往呢?我们早就知道,在您刚出道的时候,您的经纪人博尔先生曾经介绍过您,您是从美国来的,有着良好的家世,应该是有着一个良好的生活背景,不该有黑暗的过去吧?这不是有些前后矛盾吗?请你解释一下,你的作品灵感来源好吗?我相信,这也是所有歌迷都想知道的。”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第四十三章 摔掉话筒
    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的瑞宁听见记者的提问,猛地抬起头,冰冷的目光不再冷清,里边含着满满的的愤怒。
“请瑞宁先生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对瑞宁先生的身世感到怀疑,我们查了瑞宁先生位于曼哈顿地区的房产,但是,当地人说那里并没有瑞宁先生这个人,请问,瑞宁先生,你的美国的家产,房产,还有那些歌迷,在什么地方?”
记者又抛出一个重型问题,博尔脸上变了神情,真没有想到,会有人孜孜不倦的深入美国调查瑞宁,那些他编出来的美好,瑞宁完美无瑕的身世背景,就要不攻自破了,这远比瑞宁现在遇到的麻烦还要麻烦。
“瑞宁早已变卖家产,不再回美国去了。瑞宁在美国不是比尔盖茨,不是福布斯排行榜上的常客,不会有人像现在这样迷瑞宁迷的发疯,他家只是一般有钱人。身处中层水平。有人不记得瑞宁,那也是常见的。”
“那关于···”
记者还想提问,博尔接下他的话。
“关于那些哀伤的歌曲出处,我可以告诉你,瑞宁德父母并不希望他们唯一的儿子搞音乐,限制瑞宁的兴趣发展,瑞宁挣扎过,叛逆过,但还是得不到他父母的支持,那些抗争的经历要瑞宁对生活充满失望,但是,瑞宁相信,总有一天,他的父母会赞同他的。那些得不到理解的日子是瑞宁过的最伤心,最无助的时候,那些歌曲就创作在那时,没有什么黑暗的过去,没有催人泪下的凄凉,那只是他一个人,得不到理解支持,暗自神伤之后,所做出的作品。”
瑞宁紧紧的盯着刚才提问的记者,记者的话,把他所有想忘记的过去再一次的挑明在眼前。
是的,他有着黑暗悲惨的过去,他以前的生活过得连一只狗都不如,他所有的歌曲都很哀伤,充满绝望,这些表达出他内心深处的歌曲大都作于被迫卖身之后,作于吸食大麻之后,作于喝烈酒和行行色色的人狂欢之后,他不是想探知他的过往吗?所有人不都想知道他的过去吗?要是把他的过去说出来,从他有记忆就开始说起直到现在的话,往后一个月内,各大娱乐媒体的头版头条不会被别人占据了,都会是他糜烂的过去。
他堕落过,至今还在吸毒,靠身体才有有这种风光,他和许多人上过床,他被很多人调戏非礼,他为了钱,做过小偷,曾经和蟑螂老鼠睡在一起,曾经被人勒索,拍过裸照,他还间接杀死了他的妈妈,现在,他还是博尔的专属男妓,他要是把这些都告诉给日本国民,日本的国民一定会吓死一半。
谁经历过他所经历的事?那不单单是黑暗的过去,那简直不是人过的日子,可他在黑巷忍辱偷生,坚持不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