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清源山庄传奇 >

第34章

清源山庄传奇-第34章

小说: 清源山庄传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好啊!你们做事都不喜欢动脑筋,你们不想想,这些动物虽说是猎物,但其实都是家禽家畜,野外生存能力已经大大退化了,所以,人得帮帮它们。”肖天贵回答说。
“还是庄主你想得周到,庄主呀,你晚上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大半夜,给你弄个电热毯铺在沙发里,肯定很暖和,行不?”
肖天贵轻轻一笑:“看来我们小白知错就改呀,刚才说不动脑筋,这一下就动起来了,呵呵,那就不用了,晚上把这小电烤箱搬到书房去就行了,我脚踏在里面,脚不凉身体就不感觉冷了。”
小白说:“这搬来搬去的不方便呢,我让肖总管再买一个小的,专门用于书房行吗?要不,我晚上起来给庄主煮面条,半夜三更吃碗辣乎乎麻辣小面保管不冷。”
“你的麻辣小面面条就不用煮了,给我弄点吃的东西,我晚上自己放微波炉上热热就行了,烤火盆的事,行,你明天给肖总管说一声,就说是我说的。”肖天贵想了想,接着道:“你明天把小厨房的微波炉给我搬到书房去,我晚上使用就方便了,你晚上也就不用起上起下的,不然,感冒了遭罪不说,还得花钱看病呢,呵呵。”
肖天贵突然转换了一个话题,问小白说:“小白呀,你们整天在庄里做事,外面的事知道得很少。最近,我从政府网站上看到,沿着我们山庄前这条公路上去,就是青峰岭乡,今年夏天全县遭遇了几十年一遇的大旱,全县数青峰岭海拔最高,旱得也更严重。听说许多村子没有收到一粒粮食呢,乡亲们今年过年都成问题了,县里号召大家伸出援手,献爱心,你说我们应不应该也去献点爱心给他们呢?”
小白没有立刻回答,思量了一会儿,说:“庄主如果让我说实话呢,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去青峰岭献爱心,因为我们庄献的爱心太多了,你看这周围的乡亲们,他们的生活差不多都是我们庄包起来了,每年庄里都给他们送这送那,电饭煲,电热毯,洗衣粉,化肥,毛毯,香肠,食用油,这此东西那样没送过?那个青峰岭离我们那么远,八杆子都打不着,我们干麻还要跑起去给他们献呀,我认为我们不应该献爱心。”
肖天贵呵呵一笑,说:“看来你心里还记得有一本"变天账"呢,呵呵,我们庄周边的是父老乡亲,难道青峰岭乡的那些春节都过不起的人,就不是我们的父老乡亲?爱心还怕献得太多?你呀!青峰岭的爱心我们庄还是要献的,只不过怎么个献法,这事得仔细考虑。”肖天贵沉思了一会儿,说:“你明天把肖总管叫来我们商量一下。”
小白心里还有点不服气,说:“村里的人年都过不起了,那青峰岭乡的那些领导不管他们吗,我说呀,应该由他们先献爱心,他们献了我们庄才去献!”
“乡里的领导?你又不是没见过那些人,你看经常到我们庄里来吃呀喝的那些人,有几个不是乡里的领导?这些人去献爱心?”肖天贵鼻孔里一股突如其来的气流发出来“哼!”
马自达轿车在盘山公路上时掩时现,艰难地向山上爬着,肖天贵坐在后座上,左右摇晃着,小红眼睛盯着前方坑坑洼洼的土石路面,专心致志地掌握着方向盘,肖天贵赞道:“小红,你现在驾车技术是越来越熟练了,”
小红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赶庄主的技术还差得远呀,如果要说技术,还不是庄主你经常让我开车练出来的,去年你把我和小白轮流送去驾校培训的时候,我和小白都是一次过关拿到驾照呢。”
肖天贵说:“你和小白都不错,自己也肯努力,哦,对了,你俩的技术谁更好点?”
小红说:“这我就不知道了,庄主你是经常坐车,这事你最清楚呀,我想,可能我们俩差不多吧,是吧,庄主?”
“嗯,差不多.是差不多。这说明你两个的技术都好。”肖天贵也不好评判,只好含糊其词过了去。
车气喘若牛一般继续向上爬了近一个小时,肖天贵摇下车门玻璃,观察着车外的景色,能看到许多山顶了,他自言自语,又像是在询问小红,说:“可能快到了吧?”
说话间,公路前方正好出现一户人家来,小红用手指了指,回答说;“我去那家找人问问,行不?”
肖天贵说:“也好!”接着肖天贵再补充道:“记着,别说我们是什么人,就说我们是走亲戚的.其它什么也别说。”
小红不解地回道:“庄主,我们给他们送东西,献爱心,为啥反倒好像是做贼一样?你不是说县里在号召吗,我们把钱或者东西交给县里多省事?”
肖天贵感慨道:“这你不懂啊,现在就算是想做点好事也不容易,就拿这事来说吧,我们把钱捐给县里,钱是不是就能完全到乡亲们手里呢?我看难说!就算捐的是物品,这个部门,那个部门,县里,乡里,还有村里,村小组里,这东西要经过多少大大小小官的手,难保哪一级不自己截留一点,所以呀,再辛苦我们也得自己来做,我们辛苦一点乡亲们或许就能多得到一点实惠.你说是这理吧?”
肖天贵接着说:“再有,现在有些人说话呀,都喜欢言过其实,把困难呀成绩呀说得特别大,把责任呀不足呀却说得特别小.搞得你相信也不是,不相信也不是,我认为还是自己亲自去看看真象。眼见为实嘛!”
到了刚才见着的农户家了,肖天贵突然改变了主意,他赶忙对小红说:“别停车,把车再向前开一段路,再停下。”小红不解地问:“不去问了?”肖天贵说:“你照我说的做就行了,我自己去问。”
车在路边稳稳停下,肖天贵慢慢地从车里出来。先是向上伸了伸双臂,活动了一下手足,然后打开后备箱,从里面拿出一只鼓鼓囊囊的黑色大塑料袋子,再将自己的外衣和外裤脱掉,小红在一旁大惑不解,着急地说道:“庄主,这大冷的天,你干什么呀?”
肖天贵没有理会小红的问话,他快速地从塑料袋子里拿出的旧防寒服和旧裤子穿上,然后才对小红说:“我得换身农村的旧衣服穿上才行,不然,人家就把我当乡里的干部了,这身衣裤和解放鞋,是天明他爸淘汰下来的,我前几天专门收来的,”肖天贵在小红面前转了几圈,问道:“怎么样?我穿上这身行头像不像农民?”
小红看仔细端详了一会儿,忍不住真的笑了起来,说:“庄主,你穿上这身衣服真的有点像农民了。”
肖天贵说:“怎么还是有点像农民?要完全像农民才行,还有那点不像?说出来。”
小红再左右瞧瞧,上下看看,说:“其它都像,就是你戴个眼镜,农民戴眼镜的很少见,这点不太像.”
“哦,原来还有这点不像,我得想想法子,”自言自语道:“不像不行呀,只有完全像个农民,人家才肯跟我说老实话”
这眼镜的问题确实不太好办,他戴了多年眼镜,早已习惯,不戴眼镜怎么成呢?考虑再三,肖天贵终于决定,暂时不戴这眼镜。尽管一时不太方便,但还不至于不能走路.这时小红突然叫道:“庄主,遭了!我们出门时忘记带手仗了。”
把肖天贵吓一跳:“我说啥遭了呢,大惊小怪的,能带那样的手仗吗,你看衣服都换了,手仗在这农村,哪能找不到一根树技?”
肖天贵走到那户村民家的时候,女主人去屋后坡地里挖土豆去了,男人主和一个约四.五岁的小女孩在家里。当地属于高山地带,人口少,村民居住本就十分松散,一般极少有外来的人经过房前屋后.肖天贵主动问道:“老哥,你们这里是不是毛家坡村呀?”
毛家坡是肖天贵听来的一个名字,他并不知道这毛家坡村位于青峰岭乡的何地,但他知道是青峰岭乡的一个自然村,这点是无疑的。男主人热情地邀请肖天贵说:“进屋里坐吧,外面冷!这里不是毛家坡,这里是虎头岭,毛家坡离我们还远得很呢.”
肖天贵解释道:“哎,我是河边上来的,打算去毛家坡走户亲戚,从来没去过,也不知道地方,你看这.....哎。”
男主人说:“从河边上来路不远呀,毛家坡离我们虎头岭也不近,中午就在我这里将就吃点东西再走吧。”
肖天贵说:“饭就不用吃了,我听说今年你们山上旱得凶呀,是不是像人们说的那样,包谷差不多都没收呀?”
“几十年都没遇到过这样的干旱了,你看我家那地,包谷杆子还立着呢,棒子还没挂须,叶子就晒焦了,一捏一包面,还收什么呀,说到这里,突然想起什么似地问:哥子高姓大名呀?”男主人说
肖天贵赶忙答道:“我姓肖,老哥姓?”
“我姓赵,叫赵孝成,这周围姓赵的就我一家。村里大多数是王,周二姓”赵孝成接着说:“我们村一百二十几户,差不多家家都跟我一样,一粒都没收,山上不比你们河边,我们这里年年都是靠天水,天老爷不发善心,那收成就难得说了。”
肖天贵问道:“老哥子一家就老两口呀?”
赵孝成说:“哪哟,还有一个儿子,就一个独苗,跟着的没分家。今年没收成.儿和媳妇都出去打工去了,我们两个老家伙动不了了,只好在家照看小孩。谋点阴山坡的洋芋。以前呀,吃点包谷也是好东西,现在不同了。”指着面前的小孩子说:“你看现在,这么小个娃,吃惯了大米,包谷面子,她哭半天也不肯往下咽。我们山上的人,每年都是将包谷拉到河边换大米,洋芋用来养一头猪。一年到头,有米吃有肉吃。本来日子也还马马虎虎过得去。可今年就遭了,包谷没收成,洋芋只好留着当饭吃.这人都没吃的,那还有猪吃的.不怕你老哥子笑话,都几个月没吃肉了。”
肖天贵同情地说:“这眼下就要过年了,一家老小的,是得想个办法才行呀,你们村长家好点吗?”
“好个啥呀,不瞒老哥说,这队长的帽子眼下就是我顶起的,说个实在话,这山区的村长,那能跟城市边边的村长相比,听说人家可以卖地,修房子赚钱,我们这里,年轻人都奔前途去了,那个愿意来当什么村长,你说是吧?”赵孝成说:
肖天贵恍然大悟道:“哦,原来老哥子就是村长呀?嗯,是倒是这个理呀.哎!”
两人在火堂边这样聊来聊去,不知不觉就是一个多小时了,挖洋芋的女主人也回来了,肖天贵起身说:“老哥呀,我脚也歇息够了,还有那么远的路,我得起脚了,”
赵孝成连忙起身阻止他说:“这哪成呢,远来是客嘛,进屋水都没喝一口,老哥这里其它没有,这洋芋砣砣还是有的。”.
肖天贵说:“吃的东西,我出门时都带着呢,确实是路远,我走得慢,还是赶赶路,不然,到了晚上就不方便了。”
赵孝成再三挽留不住,只好让肖天贵离开了。

王书记和乡里的几个领导,刚开会研究完各村上报来的贫困村民名单,回到书记办公室。他重新将名单拿出放在办公室上,想再看看这些名单中有没有他了解情况的村民。这年头,各村干部总是想把自己的三亲六戚往这名单里挤。杯水车薪呀,就那么一点扶贫款,人人都伸长了脖子,这那是个事?
电烤炉前两天就坏了,原因是发热管的管座烧坏了,乡里买不到这个配件,已经好几天都没火烤。王书记跺跺脚,做了几下扩胸运动,感觉身上稍有了一些暖意,于是,坐到办公桌前仔细看名单,这时,电话铃却突然响了起来?他头也没抬,慢慢地抻手过去拿起耳机,电话那头似乎只是“喂”了一声,他的神经就高度集中起来。
对方问道:“是王怀山吗?”
王书记赶忙回答说:“是,我是王怀山,张书记找我吗?有什么事?”
电话是县委张书记打来的,王怀山原来在县委办公室任秘书,所以对张书记的语音,语调都非常熟悉,甚至于铭心刻骨。电话那头张书记说:“不找你找哪个?我找的就是你王怀山!”
张书记这样一说,把王怀山吓了个半死,大脑迅速搜索和扫描近段时间的各项工作,这到底又是哪儿出了个什么屁漏?张书记那头突然放缓慢了语气,说:“怀山呀,你也不用紧张,我只是问你一个事,”
王怀山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还特别注意着不让这口发出一点声响。
张书记问道:“你们村有个清源山庄是吧?”
这事王书记知道一点:连忙说:“有,在翠坪林场下面,好像是一个私人的休闲庄园,庄主叫肖什么,哦,对了,我问过村建站,叫肖清源,怎么啦?张书记。”
张书记说:这个庄主你认识吗?
王怀山确实不认识肖清源,但他心里正在快速旋转一个问题,这肖清源怎么啦?据说当地村民们都对他感激涕零,敬若神明呢,这样的人,想来不会是什么坏人吧?于是小心谨慎地回答道:“张书记,这肖清源听说极少来山庄,我从来没见过这个人,不认识,去年县里的人代会,村里全票通过选他为县人大代表,可我们乡里派人上门征求意见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