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陀罗的舞蹈-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玫瑰之名
——《曼陀罗的舞蹈》印象
文:柴燕
“我的爱如火如荼时,梦魇也在体内辗转不休。梦魇有两张面孔,白天是我的疾病,夜里化作我的恐惧。它们都出自我的爱情。爱情没有错,是我的妄想有错”。
这是程然的新书《曼陀罗的舞蹈》封面上的题记,也是书中《梦魇》一文中的一段话。继《莲花次第开放》的青春拷问,《一心一意来奉茶》的借茶写意之后,程然写了爱情。她用她真挚、唯美、犀利的笔,写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或者正在历练的爱情。
这些爱情的主人公似乎是她自己,她熟悉的人,或者是我们自己。她在序言里说,我写的人物不具体,不特指,但不模糊,每个人都可以对号入座,当然,也可以付之一笑。
我似乎能感受到她做的努力:因为对人间之痛感同身受,而书写,而思索,而分享,而告白。她写的大多数是女子,几乎每一篇都是一个女子的爱情故事,通过这些故事的讲述,让我们听闻到爱情的不同版本。在这些版本里,我们看到了许多同样的伤痕和不同的结局,也感受到了那些眼泪和欢乐提供给我们的参考价值。
在这本凝练、优美的散文集里,我们领略到女子的千种风情和心怀,不由地为她们的深情、执着而感叹,也看到同样身为女子的作者程然,她的悲悯和关切。在这些观照他人的故事里,她夹叙夹议,把自己作为旁观者、抑或亲历者能够总结的经验教训写了出来。她在很多篇章里,直接用了第一人称“我”,以及第二人称“你”,这样的直接、贴心、近距离,仿佛我们在与多年的老友交谈,我们可以信任她,曾与她倾心诉说,她是那个懂的人,心疼的人,听的人。而同时,我们也被她信任,成为倾听者。
但如果仅仅是这些,那还不能说是这本散文集的价值,她和我们分享故事,但并不止步于此。程然不是姑息和迁就的人,于己于人,她都认真、严格和坦诚。这样的特质,在她前两本散文集里,我们都已经看到。因为她的刚烈和决绝,有些读者甚至因此以为她是男子。在《曼陀罗的舞蹈》中,她与我们分享了一些可能有效的方法,一些避免伤害和翻船的经验。她或者叹息,或者包容,或者严苛,或者忍痛,或者将心比心地把这些逆耳忠言写给大多数只经历痛,不懂得医治痛的“傻姑娘”们,她是为此忧虑的写者,也是因此隐忍的行者。
记得有人说,唯有女子,才懂女子。
当我看到《曼陀罗的舞蹈》时,也生出了这样的感觉。
如果不是因为欣赏,就不会有那些郑重而由衷的赞美;如果不是深知女子伤与痛,就不会有那些蹙眉和叹息的表情。
如雁、春晓、落落、娥、云歌、安安、无数个“你”和“我”,她们既是他人,也含藏了每一个在爱情面前困惑和挣扎的人。
一定要好起来啊。我几乎听到了她的祝福!
在这本散文集的最后一部分,身为佛教居士的程然写了另外一些人,这些人大多是佛教里的人物,比如阿难,比如释迦瞿波女,比如莲花色,他们在修道和觉悟的路上,或多或少都与爱情有关。他们来自人间,却在人间的欲望法则里成为赢家,他们的故事为前面这些女子提供了一个对照参究的可能。
当然,并非每个人都要走修道的路,但起码,每个人都应该于生活中学习到智慧的方法,这样的方法,对治爱情路上的险滩和暗礁是足够用的。而这位怀有深意和责任感的女作家,自发声起,她一直在用一些可以表达的桥段做着令人敬佩的尝试。
其实,无论是写什么,青春、爱情、茶叶,抑或是其他,但凡是这人间事,都是假借玫瑰之名,是否叫做玫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予人以玫瑰之香。作者悉心传达的玫瑰之香,如果我们得以细嗅在心,那么,玫瑰之名,皆可忘怀!
值得一提的是,与她的前两本书相比,这本《曼陀罗的舞蹈》一如书名和插图的美好恣意,是文字和诗句的盛宴,让我们看到在操控朴素话语之余,作者对华美字句的用心。在这本书中仅有的三首诗歌,都让人动容。简朴、深情而真切,那是在爱中羞涩的少年情怀。这样的吟哦,很让人生出遐想,令人自问: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都曾拥有透明的心和珍贵的感情,而如今,面对这样的纯洁,我们的爱意,是否已被岁月损伤了呢?
盛夏人生的参考书(1)
——《曼陀罗的舞蹈》读后
文:李晨
我一直相信文字不仅传递美感,更有一份人生况味。但如若仅仅咀嚼况味,容易陷入自斟自酌,孤芳自赏的小众囹圄;若有大的承担和思考,那份开阔的气象和温暖才能沁人清凉。文以载道。这是作文的人的责任,也是过真实人生的人从文章中学习领会道理的希冀。有幸的是,盛夏时分,我读到了这样的文字,来自程然的,《曼陀罗的舞蹈》。
这本书,无疑做得非常精美。封面和插图用色热烈华贵,版式和纸张也让人爱不释手。在一众以素色、沉重暗淡的书中,她是那么地明亮艳丽,很难不让人为之驻足。但如果一本书徒有其表,文字却味同嚼蜡,就失去了书的本意。翻开书,看到第一篇文章,序言里作者谈到了来自她生命里的禁忌和恐惧,那讳莫如深的阴影被小心翼翼地分享,我被吸引了。
不可否认,程然的文字中有一种不动声色的力量,让你仿佛误闯一个人最隐秘的心房,她诉说的那些带有一些伤痛的经验,实则在人们的内心深处,都存在,都暗涌。就是这么一瞬间,你对这样的书写建立了好感。
《曼陀罗的舞蹈》分为三个部分,以三首诗歌作为分水岭,分别描写了她人、“我”和“你”以及佛教徒。她人这个部分,应该是女子的众生相,写每一个女子的爱情片断;“我”和“你”部分,更象是老友对谈,直接切中要害,来写爱情中的孰是孰非;佛教徒的部分,是选取了佛教人物中的爱情故事,由这些故事来反思在爱情这个修炼场中,一些人的成长经验。以爱情作为主题,三部分的写作互相关联,互相对照,在第一个部分里提出的问题,在第二、第三部分里都有不同的解答。这样的结构,与时下许多文章的杂烩出书完全不同,它完整、构思巧妙,用心良苦。
在行文当中,能看得出作者对文字的熟练驾驭,许是电影编剧的缘故,她的很多篇章都有小说的胚子,有人物,有情节,有起承转合,有开放式的结尾,但她并不流连于技法和选材上的考虑,几乎每一篇文章,她都引用了佛经中的教言来与故事本身相对应,这种信手拈来,应该是她勤勉积累的结晶,但同时也可见她的慧心和悲悯之心。
经历伤痛是不幸的。但重复经历伤痛更是不幸。前者的不幸来源于命运,是外力,后者的不幸来源于自身,是不智的表现。都说旁观者清,在程然扮演旁观者时,她如同一般的旁观者,确实能看到许多身陷迷局的人的问题,但可贵的是,当她用第一人称来写感情时,她自省的强大力量让我惊叹!在那些以“我”来叙述的情感波涛面前,我宁肯相信那是来自作者本人的亲身经历,她展现的堕落和挣扎的过程,如此逼真,那深深浅浅的问、羞怯、动摇、混乱都让人犹如亲临其境。但就是在这些动乱的情愫中,作为当局者的自省,一刻都没有停歇。这也是我们共有的心灵体验。有坚忍的人,打败自己的欲望,就成功地自救,有稍嫌懦弱的,虽然自省也尚存,但不足以对抗欲望,而成了欲望的奴仆,心怀幻灭,随波逐流。
程然不讳言“我”的境界,把境界里最真实的战争重现给读者看,其中的大勇和大智,让人感佩。也许,她并不是一个觉悟者,但她一定是一个趋向觉悟之路,不愿意混沌度日,在文字和情感的迷宫中津津乐道的人。仅凭这一点,她所书写的这些文字,就有了文学以外的意义。
在书的最后,她提到了生死。生死与爱,都是人生的大命题。千百年来,有多少人,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在读解着这两个命题。程然说:爱的时候,我们是两个人的胶着,死的时候,我们是一个人的战役。无论胶着,无论战役,我们都要学习。学习去爱,学习去死。没有人教我们怎样爱,也没有人教我们如何应对生死。当我们真的碰到爱时,我们慌乱,当我们即将与死谋面时,我们动摇。我们没有一点可供参考,可供借鉴的原则。在爱和生死面前,我们空前孤独。
盛夏人生的参考书(2)
这段话,让我一看再看。
因为觉得她说得重大,也说得中肯。在人生的课堂,我们一直是孩子,一直在成长,而很多重要的课题,由于我们的回避和躲闪,其实一直是悬疑,它们不是不存在,而是潜伏了。这个勇敢的女子,把这些问题拎了出来,她通过佛教的修习,通过听闻和反思,给我们提供了她总结的方法,这些方法,都是我们的参考答案,也许,我们不一定照做,但起码,我们可以以此做个参照和激励自己开始思考的坐标,我们需要通过这样的唤起,来完成自己的学习。
这,应该视作我读《曼陀罗的舞蹈》最大的收获!
目录
自序
诗1:呼吸是多余的
信使与情敌
木棉和橡树
婚姻如同穿墙而过
冰雪蜜糖
桃花不可算
苦如月桂树
一瓢饮涌泉
流水沙暴
自你走后
天人也烦忧
虚空气泡和水中气泡
诗2:情书
不可戏谑的时光
若我还在人间行走
呼喊与细语
美丽的肉体
梦魇
撒哟那拉明可凡
浮士德的赌咒
三个人的恋爱
干戈玉帛
萤火比月明
诗3:无题
若能眷纳我,甘心受万苦
失足者阿难
大迦叶的告别
娑婆世界里的莲花色
龙女亦是大丈夫
三十三天的爱情
琉璃身,广大愿
解发夫妻和金刚兄弟
自序(1)
喉与舌战斗,情与火缠绵。如果能启程,能在启程后不掉队,那得有怎样的毅力和决断之心啊。而我只是凡夫,在生命的历程里疑问,困顿,退思和向往。
这是更加羞愧的内心。
因为那隐藏的诗句和从来不曾实现的爱。
而我要写下这些文字,为自己和她们作证。
我们的呼喊与细语,我们的安宁和恐惧,我们的告解和救赎,就发生在书写的当下。我写的人物不具体,不特指,但不模糊,每个人都可以对号入座,当然,也可以付之一笑。设若过了百年,这人世间已经没了我们的任何存在过的踪迹,我们曾经苦苦追求的,为之魂牵梦萦的都应验了一切有为之法,皆如光露泡影,那么,哪怕有一个挣扎的泅渡者拾荒般地与这些心灵邂逅,我的羞愧,就得到了拯救。
十月份就要来临了,在这个月份里,有我的生日。我的朋友都知道,自从幼年时期生日会上经历了厄运后,我再不过生日。十月,也有父亲的生日。要是在老家,该过个大寿了。而我们都不提。是迷信吧,或是忌讳?应该都是。但如果你郑重其事地对待这一天,而这一天却都肆虐而来,你还能不汲取教训么?父亲平生很少过生日。有两次,让他刻骨铭心。一次,妹妹死。一次,我昏厥住院。他劳作终日,和母亲在包饺子。然后人仰马翻地去面对命运。这阴影成了我们全家的秘密。我们不可以像很多平常人一样,享受他们认为平常的幸福,对于我们家来说,唯有小心翼翼,不张狂放浪,才能躲过噩梦般的命运。
是的。我们都是胆小鬼。我们被各自的父母抛在这个人世后,对生命敬畏,对死亡恐惧,不敢挥霍情感,不能奢侈度日,我们如履薄冰、悄无声息地在这人间行走,怕被什么人认出来,成为无辜的牺牲品。又仿佛是社会底层的穷苦人,到了年根能尝到一点点蜂蜜,每个人抿一点,就满足,就惊喜、就更加地不敢声张。
我曾经在《历史上的今天》查过自己的生日。那一天,没有任何值得记录的人或事。别的日子,或前或后,都满满当当一大篇。而这一日,却出奇地空白。后来在一个杂志上看到,这一天,西方人说,是曼佗罗花盛开的日子。在希腊神话当中,她表示不可预知的爱与死亡。魅惑、果实有毒,香味却奇异,并不好闻。因为通灵,所以在西方的宗教当中很被重视。也入药,说中国的神医华佗给人开刀时,制的麻醉剂里,有她。但用药过度,就像吸毒。会死的。
啊。是了。这是刀尖上的蜂蜜。香甜,却蕴涵危险。
若分寸把握得当,那么是救命的良药;若过度,则性命攸关。
这仿佛影射了人生的很多事情。万事得到圆满,正因心无执着;而那因地、方法和用量都出了问题的,忧患自会涌现。
然后看到另一个说法——
佛经里常有曼佗罗花出现。她也称作曼珠沙华,一般是佛在讲法前,天雨繁花。那就是曼佗罗。曼陀罗花白色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