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我跟大爷去抓鬼 >

第123章

我跟大爷去抓鬼-第123章

小说: 我跟大爷去抓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摆了摆手说:“饮料我就不喝了,今早没什么生意,上火得厉害,我自己都快喝一箱了,对了,您刚才说您孙子住在学校里?”

赵奶奶一听说她孙子,顿时眉飞色舞起来,给我讲了半天,原来这赵奶奶也不容易,儿子和儿媳妇早些年出了车祸,双双归了西,老头子更是70年代末就死了,只剩下小孙子一个人和她相依为命,好在这小孙子倒是争气,考上大学一直上到研究生,最后毕业到学校里当了老师,貌似是个物理老师,具体教什么课,我一个文科生也没记住。

后来赵奶奶年龄大了,这孙子就把她接来一起住,赵奶奶怕影响孙子上班,不愿意来,后来孙子好说歹说,才同意寒暑假来孙子家过,谁知道赵奶奶辛苦一辈子,总是闲不住,看我们这营生不错,就在操场边卖起了饮料,孙子也管不住她,只能帮忙进货。

我一听这赵奶奶一辈子也苦,心里就想:要不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脆就把校园给她让出来,我们四个再找点别的活儿。可是又怕老张他们说我没用,我就对赵奶奶说:“听你这么一说,也怪不容易的,说到底,您的孙子还是我们的老师,我们也应该让着您才是,可是……”说到这我又把目光放在了那对厌胜钱上。

那老太太一看我话都说得如此明显,就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没想到现如今还有你这么懂行的小伙子。”说罢也不再吭声,回身一把就把那俩压胜钱拽了下来,揣进了自己兜。

我一看这赵奶奶还算给面子,就冲她笑了笑,此处无声胜有声,我就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摊位。心里琢磨着,要不然我换个地方,也如法炮制,给我们的遮阳伞下也放个厌胜钱,这样生意也好做,还不扰赵***生意。

但是转念一想又不对,这厌胜之术终究不是什么正道,用得好了还则罢了,用得不好搞不好还会引火上身,还是老老实实地本分做生意吧。

这个厌胜术古往今来有许多的故事,在《红楼梦》中,马道婆就是用厌胜之术害了宝玉和王熙凤。此外,元末明初有本着名的小说《说郛》,是陶宗仪所编纂,其中的《西墅杂记》就讲了三个有关厌胜的故事。

第一个讲的是《偶相斗》,有个木匠心怀鬼胎,趁主人不注意将两个披头散发正在互相角斗的**木偶人藏于房梁上,自此,那户人家每天晚上都听到房中角斗声不绝于耳;

第二个讲的是《砖戴孝》,同样也是木匠使坏,说是木匠作祟,在这家的墙壁中放了一块裹着孝巾的砖头,这家姓韩,此后整整四十余年丧事不断,后来风雨飘摇,败坏了梁垣,才在墙壁中发现那块裹着砖头的孝巾;

最后一个讲的是《烧龙骨》,这个故事最为出名,说是有个吴地的富商请木匠造船,因为供给的饭食不怎好,因此木匠就打算作怪,不过这富商倒是多留了一个心眼,看着木匠收工后,便悄悄在夜里潜伏到船尾偷听,正好看到木匠用斧头敲打着木龙骨在念咒语,后来出船多次果然应验,不是遇风就是遇雨,就没顺当过。

富商就想起了当日之事,命人破船取出木龙,把它扔进沸油里煎,那木匠的厌胜术被破,顿时就得了重病,知道自己所做之事已经败露,赶紧到富商家请罪,但那富商不管他的请求,继续用油煎那木龙,木匠随后一命呜呼。

所以这个厌胜之术千万不敢轻易使用,这赵奶奶既然会使厌胜术,保不?也是位世外高人,不过她不存心加害我们几个也算还有点良心。

可是一想到厌胜术如此可怕,我心里还多少有点放心不下,别回头被这赵奶奶暗算,我还是在我们这摊好好看看,别哪又放个小木偶,小铜钱什么的,万一中了招可不是闹着玩的。

于是我就四处找了起来,又怕被赵奶奶怀疑,我就边找边叨叨:“我的钥匙上哪去了?妈的,刚才还在这呢,怎么转眼就不见了。”

可是我太粗心,嘴里说的是找钥匙,却不断地往头顶上的遮阳伞看,钥匙怎么可能掉在那个地方,果然被那赵奶奶看了个满眼,不一会儿她就走过来问我:“小祁,你丢什么啦?”

我听她过来了,就装作边找东西边说:“我的钥匙不见了。”

谁知道那赵奶奶倒是开门见山地说:“你别找了,老太太我为了挣两个小钱不至于做那么龌龊的事,你放心,既然你也是懂行的人,从今天起我就收了那对厌胜钱,咱们公平竞争。”

我一听人家都把话说得这么直白了,就笑着挠挠头说:“赵奶奶,您说什么呢,我哪瞎想了……”但是我又停下不再找钥匙,这意思也最明显不过了。

赵奶奶冲我笑了笑说:“这会儿打球的孩子们都吃饭去了,生意差,我看你也是个懂行人,你要是不嫌弃,咱俩聊会儿?”

我一看赵奶奶这个80多岁的老太太居然如此健谈,要是拒绝就有点不够意思了,就对她说:“行啊,我刚好定了饭,等会儿送来咱边吃边聊。”

说话间,定好的外卖就送到了,我饭量大,本来就要了两份米饭,就递给赵奶奶一盒说:“咱俩凑合着吃吧。”

那赵奶奶一看我还挺有礼貌,就笑着从她的摊儿也拿出个饭盒,我一看这老太太伙食不错,居然是日本寿司,就听赵奶奶说:“这都是我孙子今早去买的,说是我中午回家吃饭不方便,这寿司不用加热,吃着也爽口,你也尝尝。”

我心想这盒寿司看起来就挺贵,怎么着也得100多块吧,赶得上我们一天的收入了,不吃白不吃,也别客气了,于是就和她一起搭伙吃了起来,边吃我就边问她:“赵奶奶,我看您这孙子够孝顺的,这大热天吃寿司正好,您这手艺没传给他?”我说的手艺就是指厌胜术。

那赵奶奶笑了笑说:“哪能教他这个,再说了,他一个教物理的,也不信这个,你小子倒是厉害,居然一眼就看穿了。”说到这里冲我嘿嘿一笑。

我听他问我,就笑着说:“哪啊,我还不是听家里老人说的,赵奶奶,我还挺好奇的,您年轻的时候是干什么的?”

赵奶奶瞅了瞅我,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笑着说:“不怕你笑话,老太太我年轻的时候是个神婆,不过用现在的话说是一专多能,我还算是半个红娘,就是媒婆……”

第一百八十一章赵奶奶入行

神婆这个职业在我小时候可以说是非常普遍,随着时间流逝,国家也提倡相信科学反对迷信。

因此近些年渐渐少了,几乎已经很少听到有关神婆的事情了,说起神婆,最出名的就是东北的跳大神了,不过在西安这一代,没有跳大神一说,这里的神婆都是些有特殊能力的巫女,不过一般老百姓并不和她们打交道,因为只要一打交道,就说明你家里肯定出了常人不能解决的事情了。

至于媒婆这个职业现如今依然源源不绝,但已经开始被更为专业的婚介中心渐渐取代,不过在偏远的农村。媒婆仍是当地最主要的人物之一。男婚女嫁人之大伦,都离不开媒婆的里外照应,有些人得罪了媒婆,被媒婆在背地里说三道四,白布上也能给你抹点锅底灰,因此也没人敢得罪媒婆。

神婆勉强算是我们行里人,但是解放后,大部分神婆都是招摇撞骗,因此在行里的名声非常差,很多人都不齿与之为伍,因此虽然算是行里人。但是大部分行里人并不予以承认,我爷爷倒是经常说起一些解放前他听过有关神婆的事,不过那些都是有真本事的人,和现如今的神婆相比,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据说在解放前。很多神婆就和神仙一样,有自己的信徒,但是解放后,神婆这个职业就完全变了味,大部分都是愚昧的农村妇女,都是些好感情用事?富于幻想或具有迷信思想的人。

我爸爸常说,小时候带我上街,如果有神婆模样的人上来说你家小孩长得怎么怎么着,长大了怎么怎么着,我爸爸都是赶紧拦住。不让她说,然后给点钱就立马走开了,他对这类神婆非常反感,认为这些人污了行里的名声。

这赵奶奶到底算是哪种神婆,还真猜不准,不过看她的年纪,应该是解放前就入了行,也不知道有没有真本事,想到这我就问她:“赵奶奶,我以前听我爷爷讲过些神婆的事,您真的能抓住鬼吗?”这句话问的不干不净,一是想探探她的底,二是也想就此引出个话题,要都是行里人的话,正好亮亮身份。

赵奶奶砸吧了下嘴,鼓了鼓她瘦瘦的腮帮子说道:“怎么?你小子还以为我是招摇撞骗的,不过话说回来,你说你姓祁,那你家是?”说到这她看了看我。()

我一听怎么着,倒先查起我的户口来了,不过能问出这话,估计也算是听过我们祁家在行里的威名,我就笑着说:“我家祖上和您算是半个同行。”说到这我嘿嘿一笑,点到为止。

赵奶奶一听我亮了身份,就也笑了笑说:“果然和我猜的一样,我就说现在的年轻人怎么还懂厌胜术这样的东西,既然都是行里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所谓术业有专攻,老太太我虽然比不上你们祁家的抓鬼手段,不过当了五六十年神婆,鬼倒也没少抓,怎么着?想听听***故事?”

之前我听爷爷和二大爷给我讲了许多故事,受益良多,很多行里的知识都是从他们的故事中汲取的,这和老师上课一样,如果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课,学生记得也多,所以一听赵奶奶要讲讲她年轻时的往事,我自然洗耳恭听。

于是我对赵奶奶说:“反正大中午的也没什么生意,您就讲讲呗,也让我听听神婆这行当到底是怎么回事?”

赵奶奶笑了笑说:“行,那我就讲讲……”说罢,就给我讲了一件她第一次接触神婆这个行当的故事。

前文说过,赵奶奶一生命苦,丈夫早逝,儿子儿媳又早早归西,她自己抓养大这个孙子,但是这些都算是后话,赵奶奶讲的故事,是在她刚刚结婚的时候。

那时候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解放,到处都是打土豪分田地,但是绝大多数农村人依然非常愚昧,赵奶奶彼时刚刚结婚,结婚的对象是邻村一位庄稼汉,那人本分老实,是个踏实过日子的好农民,身体倍棒,吃嘛嘛香。

那时候结婚不像现在,可能在结婚的前一天,男女双方都没见过对方,只有到了结婚那天才知道对方的模样相貌,好在赵奶奶和赵爷爷两情相悦,算是在娶亲当日一见钟情,总算是没酿成什么婚姻悲剧。

那时赵奶奶只有18?9岁,赵爷爷也就20出头的样子,两个人搭伙过日子,倒也算是举案齐眉,虽说解放后大部分家庭都处于贫困户,但是这两个壮劳力每天却也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但是好景不长,赵爷爷就得病了,每天都在黄昏的时候抽羊角风,白天就跟傻了一般,再也干不了活,而且境遇一天不如一天,身体慢慢地消瘦下来,赵爷爷的爹——赵太爷就赵爷爷这么一个儿子,自己的老婆早年间饿死了,因此赵爷爷基本就是他的命根,儿子一生病,赵太爷就紧张得不得了,请了许多大夫和赤脚医生,都说让他给儿子准备后事,谁也治不了。

赵太爷就气上加气,自然要找个出气筒,想起刚刚过门的儿媳妇,就把赵奶奶叫到屋里,问赵奶奶:“我儿子平时好好的,怎么你过门还没有一年,我儿子就变成了这样,是不是你把我儿子掏空了?”

那时农村很多小伙子一结婚,在晚上就玩命地和自己媳妇做房事,房事做得多了,身体自然扛不住,所以赵太爷就觉得是赵奶奶把他儿子的身体掏空了。

赵奶奶百口莫辩,但其心中却也有鬼,她和赵爷爷两个人在房事方面还真没什么节制,几乎每天都不落空,再加上这都是关起门来说的事,哪能和自己老公公说,就闭嘴不言语。

这一不言语,赵太爷更是生气,就扬言要把赵奶奶休了,赶出他们赵家大门,说罢,当天就把赵奶奶赶出了家门。

赵奶奶又气又急,一方面担心自己丈夫的身体,一方面又为自己鸣不平,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暂时回了娘家,希望过几天赵太爷气消了,自己再回去。

回到娘家,家里人就问她怎么回事,但是赵太爷说的话,赵奶奶实在羞于启齿,直到晚上,大家睡下,赵奶奶才在被窝里把这事跟自己的娘说了。

由于那时候女儿是泼出去的水,因此嫁出去后,两家便很少来往,虽说听说自己的姑爷病了,但是也一直是个耳闻,不知道什么病,一听自己的女儿居然是这种原因被赶了出来,赵***娘顿时就气炸了锅。团双杂技。

赵***娘算是一个非常泼辣的人,类似于王熙凤那样的狠角色,虽然生气,但是也还是理智,第二天一早,就找了她们当地的一个神婆,把神婆请到了赵太爷家,赵太爷一看亲家上门,昨天的气也消了,就连忙向亲家赔不是。

赵***娘就说可能是姑爷遭了脏东西,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