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官场之高手过招 >

第827章

官场之高手过招-第827章

小说: 官场之高手过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苦,鼓励自己,安慰自己,陪着自己,绝不会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利用自己,可惜……”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覆水难收。

任凭现在小冰肠子悔青,她之前所做的一切却统统无法挽回,或许她的初衷的确是出于对父亲的一片孝心,却也无法抵消对他人造成的伤害。

有人说,如果把世人分为两种,可以分为男人和女人;也可以分成富人和穷人;或者是好人和坏人。无论怎么分,不得不承认,芸芸众生配得上“人中龙凤”“凤毛麟角”的称号凡人少之又少。

霸王龙的政治智商之高的确是笔者所见官员中称得上极品的一位,尽管当初身边种种不利的隐患,他却依然能保持旺盛精力处理公务的同时稳打稳扎一一出招化险为夷。

官场从来就没有真正平静的日子。

从十几年前的赵某、王某两位政府主官算起,那几年普安市委市政府四套班子成员中接连有人出事,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财政局局长,市纪委副书记等一批高级官员拔出萝卜带出泥。

一批接一批高层领导出事后,牵连底下一批处级官员抓的抓,判的判,逃的逃,死的死,即便是时至今日,还有一批官员在监狱里刑期未满不得自由。

有人说,当年的情况与全国的反腐大形势有关,也与普安市这块土地的特殊政治土壤有关;还有人说,普安这地方利于干部成熟,不利于干部成长。

这话有意思啊!

政治觉悟稍微高点的人都能听懂话里隐含之意,说明普安地方官场的水够深呗!想当官得会十八般武艺,得有人有钱有关系,会跑会送会钻营,如果以为有能力干得好就能升迁,那就真成了众人眼中的傻B了。

有人总结,在普安市当官先得“政治思想成熟”,思想成熟了也就能升官了,不然,不把你整下去就算幸运了,还想升官提拔?

在这样的政治土壤里,普安市官场不仅会出贪官,更多的是庸官,打的不紧,胡乱作为,打的紧了,不作为,可有谁知道那些胸有报国志,能干事想干事却无法干事的人是多么地委屈不平?

第1195章不好应付(一)

长使英雄泪满襟啊!

而普安市那些年在提拔干部上也尽出奇葩,什么公推公选,量化必选,火线优选,招数不断,但是真正的人才为什么没选出来呢?

大家想想就明白了,有时候临考前领导一个电话还有可能改变招考政策,比如人为地设置年龄条件;比如原本规定笔试录取前三,结果改为录了前五,最后一名反而成了中举的“幸运儿”。

有一年,底下有位县委副书记干得不错,大家都以为他可以提县长了,可市委书记心里有人了,就设了一个过45岁不能提的杠杠,刚好这位副书记45岁多几个月。

到了第二年,位置又有空缺了,市委书记这次的人选46岁,于是就又出台了46岁不能提的条件,刚好这位副书记46岁多几个月,又没戏了。

后来,那位仁兄到了市里干了两年局长,干脆辞职不干啦!

反腐败与提拔任用干部是我党事业的两个大问题,把贪腐无能的官员拿下去,同时也要把务实能干的干部提上来,这样,党和人民的事业才会兴旺发达。

偏偏,有太多的庸官头脑中只顾一己之私,潜规则烂记于心,逼的一些想干事,能干事,一心为民的清官,好官不得不像是走钢丝桥一样如履薄冰行走官场。

那一年的四月底,刘国安称心如意把身边的亲信程宏“轮岗交流”到新城管委会一把手的位置上,有段时间似乎普安市官场鲜少发生轰动性的新闻。

经验丰富的老官场们却从这难得的平静中闻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味道,尤其是胡文杰投资的地产项目大张旗鼓在新城管委会的地盘上落户后,知晓内幕的人这才看清刘国安此次出招意欲何为?

陈大龙当时的表现是可圈可点的,他的沉稳似乎与生俱来,眼看着旁人在眼皮底下敲锣打鼓起高楼,眼看着旁人得意洋洋高昂头,他视而不见,以不变应万变。

官场明争暗斗中,时间性特点相当显著,攻击对方的速度也很重要,至于最终的结果到底是不是公正?恐怕只有天知道!

那段时间,普安市纪委书记徐匡娣心情相当郁闷!

自从经济开发区的原副主任程一枝逃跑后,案件举报人陈大龙隔三岔五要么打电话,要么亲自登门,要她这个当初亲手接下案件举报材料的市纪委书记给一个说法。

徐匡娣无奈之下,只好把问题汇报到市委书记刘国安面前。

她当着刘国安的面提出,“请市委领导商量一下,是否给予市纪委范副书记严重处分,以惩戒他在班里程一枝贪污腐败案件中存在的严重过失。”

原本以为合情合理的建议,刘国安却当着她的面摇头表示不同意。

徐匡娣急了!

她了解霸王龙的脾气,万一程一枝案最终不给他一个满意交代,恐怕他绝不会轻易放过自己,刘国安不同意范副书记承担责任,难道要自己这个一把手承担办案不利的后果?

她当着刘国安的面坦言:“刘书记,程一枝的案件至今一直没有让人信服的结果出来,现在霸王龙紧追不舍,市纪委领导班子若是对此案没有任何交代,恐怕没法过关。”

刘国安看着满脸焦急坐在面前的徐匡娣,心里打的却是另外算盘。

他寻思着,“最近一段时间,候柳海,小冰,胡文杰等人正在幕后紧锣密鼓准备对付陈大龙,徐匡娣之所以急于处分范副书记,主因是陈大龙对案件紧追不放。若是徐匡娣知晓陈大龙本人已经是秋后的蚂蚱长不了,恐怕她对此事的处理态度会截然不同,可有些事在没办成之前实在不方便透漏消息。”

既然没法跟徐匡娣说实话,刘国安只好打着马虎眼敷衍她,冲徐匡娣顾左右而言其他道:“徐书记,你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我觉的很好,不过,程一枝的案件未必就是范副书记的责任,亦今为止,好像并没有证据证明范副书记的确在这个案子上做了手脚,你说是不是?”

“即便是没有直接证据证明程一枝的逃跑跟范副书记有关,他办案不利也是明摆着的。”徐匡娣据理力争。

刘国安见徐匡娣一个劲的想要处分范副书记给陈大龙一个交代,心里不由生出几分不快,他觉的徐匡娣身为市纪委书记,对领导的心思根本没有丝毫洞察。

普安市官场谁人不知市纪委的范副书记是自己一手提携起来的亲信下属?上周末范副书记还特意拎了名贵的冬虫夏草来自己办公室孝敬,这会子,徐匡娣却一意孤行要处分他,怎么可能?

心里对徐匡娣有了腹诽,刘国安的脸色渐渐严肃起来,他有些不耐烦冲着徐匡娣斥责口气:“徐书记,范副书记是你的下属,他在市纪委工作多年,从来都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现在你为了一个情况不明的案子非要给他一个处分,难免让人想不通。”

徐匡娣听出刘国安话里有话,他话里的意思明明就是含沙射影暗指自己有可能利用职权挟私打击报复范副书记。

领导不分青红皂白往自己头上乱扣罪名,这让一向性格刚毅眼里揉不得沙子的纪委书记徐匡娣满心不快,她也冷下一张脸,公事公办口气对刘国安说:“既然市委领导不同意对范副书记做出处分,那我只能把这件事向省纪委的领导汇报,让省纪委派出调查组,认真的查清楚到底程一枝的案件是哪个环节走漏了风声,导致腐败分子逃跑的严重后果。”

刘国安也是个欺软怕硬的角,见徐匡娣认真起来,担心她一怒之下真把事情闹到省纪委,事情可真就闹大了,到时候恐怕以自己的力量未必能保护范副书记周全。

一想到范副书记这些年送给自己的那些好处,刘国安不知不觉口气软下来,他冲着徐匡娣放低声调商量口气:“徐书记,我估摸这件事里头肯定有误会,我了解范副书记的个性,他是个党性很强的好同志,你看咱们是不是稍等些时间,找范副书记问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也算是给范副书记一次改过的机会?”

按理说,领导弯下身段为范副书记求情,一般领导干部怎么着也得给点面子,徐匡娣却不然,她当即反对刘国安提出建议:“刘书记,现在不是给不给谁机会的问题,陈书记对程一枝的案件非常重视,弄不好,他要是先把这个案子捅到省纪委去,我可不想落一个偏袒下属的罪名。”

刘国安听徐匡娣说来说去,无非还是担心霸王龙揪住这件事不放闹出动静来连累到她,有些话他没法跟徐匡娣明说,只能尽量拖延,假装妥协口气对她说:“这样吧,得空我再找范副书记亲自谈一次,不管此事最终处理结果如何,总要给范副书记一次当着领导的面申诉解释的机会?”

徐匡娣哪知道刘国安此时跟自己玩的是拖延战术?她见刘国安提出亲自找范副书记谈话,也不好逼的太急,只好点头同意。

徐匡娣毕竟是从外地刚调到普安市时间不长的干部,以她的政治智慧或许能看出市委书记刘国安和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陈大龙之间关系一向不和谐。

但,她却并不了解,不知不觉中,因为程一枝案件的发酵延伸,她已然成为双方争斗的重要的一号配角。

徐匡娣心有不甘的走了,刘国安心里总算松了一口气,没想到刚安静了一会,老下属程宏又来了,说是有紧急情况要向他汇报。

刘国安一听到“紧急情况”四个字就有些头疼,底下的官员每一分每一秒绞尽脑汁想要往爬,恨不得快马加鞭爬到高官的位置上享受特权带来的种种旁人不能及的享受。

却不知,高处不胜寒。

官员爬的位置越高,摔下来跌的越惨,尤其现代信息社会,电脑网络相当发达,高层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落入对手的“陷阱”,落地凤凰不如鸡。

既然程宏要汇报的情况紧急,刘国安不敢耽搁,赶紧吩咐秘书让他进来。

这是程宏提拔为新城管委会一把手后,头一次正儿八经来到老领导的办公室汇报工作,他一进门伸手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冲着刘国安边点头哈腰,脸色微红微急喘息,一看就是一路小跑上楼的。

刘国安冲他做了个“请坐”的手势,半开玩笑口气问道:“小程,你这刚到新城管委会上任没几天,哪来的什么急事?”

程宏心知老领导没拿自己当外人,坐姿相对放松,撇开两腿坐着,转脸看向坐在办公室中央位置的刘国安汇报道:“老领导,胡总投资的地产项目今儿一早刚刚正式开工,突然来了几个本地的混混把工地大门给堵住了,我和胡总赶到现场嘴皮子磨破了,那帮人坚决不让开。”

刘国安正想说,“几个小混混的小事也犯得着过来向我汇报?叫上几个警察随便找个罪名拖走拉倒。”

第1196章不好应付(二)

话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听程宏继续汇报道:“为了保证胡总的工地正常开工,我特意让人打电话给市公安局的领导,结果对方居然半点面子不给,还说什么‘公安局的警察不是新城管委会的保安’,事情还没说完呢,公安局那边就把电话给挂断了。”

刘国安诧异,嘴里“哦?”了一声,问道,“公安局的人当真是这么回答?你有没有亲自打电话给公安局的余局长反映情况?”

程宏不无抱怨道:“当时为了尽快解决问题,拨打的就是余局长的电话号码,三句话没说完,他就把电话挂断了。”

程宏这么一说,刘国安心里不有转了几个圈圈,他隐约感觉这件事里头似乎哪里不对劲,可又说不出什么道道来。

程宏汇报完情况后,瞧着老领导脸色深沉在思考什么,静静闭嘴不出声,等了一会见领导眼神重新又灵活起来,这才继续说道:“刘书记,看来这件事非得您亲自出面处理才管用,闹事的混混看起来好像有些背景,明知道我和胡总的身份却不放在眼里。”

“不不不!这件事有你处理就够了,犯不着兴师动众。”刘国安对程宏提出的建议内心相当抵触,他话音刚落赶紧连声拒绝。

刚才听到程宏请他亲自出面处理问题的时候,他脑子里立马回想起上回自己亲自出面帮省委组织部的孙部长侄儿孙承纬积极运筹工程项目一事。

结果呢?当时他鼎力支持孙承纬的初心是想要通过此事巴结孙部长卖份人情,结果却落一个偷鸡不成蚀把米。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何况,现今的刘国安主要精力放在竞争副省长位置一事上,手里的事情越少越好,至于胡文杰投资项目这种事,他更是没什么心思过问太多。

程宏见老领导不肯伸出援手,一时倒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

当初胡文杰的投资项目也是看在老领导的面子上才会积极支持,如今项目遇到困难,老领导却撒手不管,这让他有种赶鸭子上架的感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