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铸清华 >

第331章

重铸清华-第331章

小说: 重铸清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氏,前任江苏巡抚朱均之女。”

慈禧太后笑眯眯的看着穿着一袭紫色旗装的朱元秀,点点头,“留下。”

朱元秀磕头谢恩,慈安太后见到如此场景,也微微笑了起来,瞥了皇帝一眼,见到皇帝板着脸,嘴角的笑意就更深了。

第一排最末一名,是个知府崇龄的女儿,姓赫舍里,论貌,她是十个人当中的魁首。在这片刻中,特邀皇帝的眷顾,视线绕来绕去总停留在她脸上,所以此时看见慈禧太后拿着她的那支彩头签踌躇时,恨不得拉一拉慈安太后的衣袖,让她说一句:“留下!”幸好,就在他想有所动作时,两宫太后交换了一个同意的眼色,总算不曾再撂牌子。

崇绮的女儿和凤秀的女儿站在一起,崇绮的职称是“翰林院日讲起注官侍讲”,跟凤秀的刑部员外,都是从五品,但翰林的身分比部里的司员高得多,所以排列在前。之前已经选了三个,剩下就只有两个名额了。皇太后定下了阿鲁特氏和富察氏,接下来的就不用再选了,其余人磕了头退下,慈安太后说道:“都先下去吧,等下再传。”

于是只是剩下五个人选,里头既有阿鲁特氏这样的蒙古八旗秀女,又有朱元秀这样的身份尴尬的民人,所以这次立后实在是让在殿内襄助立后大典的福晋命妇们大开眼界,几个年纪较大的福晋纷纷表示,活了这么久,还没看到皇帝亲自选皇后的大典。

慈禧太后和皇帝去更衣,慈安太后与众人在钦安殿内等候,帝后到了淑芳斋休息,慈禧太后问同治皇帝,“你瞧着那个好?”

“儿子听皇额娘的。”

慈禧太后摇摇头,笑道,“可是真的?”

“自然都听皇额娘的。”同治皇帝恭敬地说道。

“这里头的秀女那个都是好,相貌都是一等一的,只不过,立后无关长相家世,倒是有一条,就是为了向天下人表示些什么,若是要问皇额娘的意见,那皇额娘希望你选朱氏。”慈禧太后正色说道,“朱氏乃是英烈之后,这且不谈,关键的是朱氏是汉人,是民人!”

“若是立了朱氏为后,才真正彰显满汉一家的意思。”慈禧太后说道,“旗民之隔,日益显现,可这矛盾若是用婚姻融合,必然能化解戾气,如此以来,将来必然会少了不少事端,祥和之气就多了。”

恭亲王等军机大臣、内阁等大臣已经在养心殿候着,就等钦安殿的消息,几个人三三两两的围着说话,宝洌Ъ肀叩娜硕疾皇桥匀耍托ψ哦怨淄跛档溃骸巴跻担鄞笄寤岵换岢鲆桓龊喝嘶屎螅俊

恭亲王老神在在,“怕是不能够吧,能让她入选宫中,已经是分外优待了。”这会子选了哪五个人已经传到了养心殿,大家都知道这五个人里面各式各样的人都有,“依我看,选谁当皇后都成,就是不能选那个汉人,以免混了血统,乱了尊卑。”

“皇太后若是一力要求,想必皇上也不会反对的。”贾帧笑眯眯地说道。

“以前的皇上或许会,如今的皇上么,想必是不一定了。”宝洌档溃辉洞σ桓鎏嗉膊阶呃矗暗茫勖且脖鹣共铝耍庀⒉皇堑搅耍俊

帝后复又到了钦安殿,“皇帝,祖宗家法,你看上那个为皇后,就把这玉如意递给她就是。”慈禧太后笑道,“你且选去吧。”

“是!”皇帝跪着接过了如意,站起身来,退后两步,才转身望着一排五个的八旗名媛。

第一个是赛尚阿的女儿,自知庶出,并无奢望,如果侄女儿被立为后,日朝中宫,伺候起居,那是什么滋味?因此眉宇之间,不自觉地微带幽怨,衬着她那件紫缎的袍子,显得有些老气,在五个人中,相形逊色,皇帝看都没有看她,就走了过去。

第二个就是朱氏,朱氏也穿了一件淡紫色的猞猁皮袍,朱氏半红着脸,微微低头,同治皇帝看了看朱氏,想了想之前的往事,不免微笑,可随即想到了什么,不再迟疑,走了过去。

第三个是赫舍里氏,生得长身玉立,肤白如雪,一双眼睛就如正午日光下的千丈寒潭。见她穿一件月白缎子绣牡丹,银狐出风的皮袍,袖口特大,不止规定的六寸,款式便显得时新可喜。她是经过父母再三告诫的,尽够美了,就怕欠庄重,所以这时把脸绷得半丝皱纹都找不出来,但天生是张宜喜宜嗔的脸,就这样,仍旧让皇帝忍不住想多望两眼,望得她又惊又羞,双颊浮起红晕,双眼皮望下一垂,长长的睫毛不住闪动,害得皇帝都有些心旌摇摇,几乎就想把如意递了过去。

踏开两步站定,正好两个人中间,皇帝是先看到凤秀的女儿富察氏,圆圆的脸,眉目如画,此刻看来娇憨,将来必是老实易于受摆布的人。皇后统摄六宫,也须有些威仪,这富察氏在皇帝看,怎么样也不象皇后。

象皇后的是这一排第三个。崇绮的这个女儿,貌不甚美,但似乎“腹有诗书气自华”,在皇帝面前,神态自若,谦恭而不失从容,一看便令人觉得心里踏实,是那种遇事乐于跟她商量的人。

这就不必有任何犹豫了,“接着!”皇帝说,同时把那枝羊脂玉的如意递了过去。

“是!”崇绮的女儿下跪。穿着“花盆底”不能双膝一弯就跪,得先蹲下身去请安,然后一手扶地,才能跪下。她不慌不忙,娴熟地做完了这个礼节,然后接过如意,垂着头谢恩:“奴才恭谢两位皇太后和皇上的天恩。”

殿内的命妇和福晋连忙山呼万岁恭贺,“恭喜皇上,恭喜皇太后!”

慈安太后喜极而泣,对着慈禧太后说道:“万岁爷终于长大了。”

慈禧太后微笑的看着站在庭中的同治皇帝,同治皇帝脸上的神色和自己是那样的相似,慈禧太后若有所思,说出的话也别有韵味,“是啊,皇帝长大了,是有自己的主意了。”慈禧太后把案上的两个荷包抓起来,转过头吩咐恭王福晋,“赏给朱氏和富察氏。”

皇帝定下了皇后,这些嫔妃的位份让皇太后来定,也是正常,只是太后这样一说,大家也都知道了,这新皇后,怕不是皇太后看中的人选,要不然,这流言之中的两个人选,怎么都让太后定了妃位?恭王福晋把两个荷包塞到富察氏和朱氏手里,悄声提了一句“恭喜,谢恩!”这两位才跪下行礼。

位份已定,慈禧皇太后下了御座,对着慈安说道,“妹妹你先安排赐宴的事儿,我去军机处,叫他们下诏。”

慈安太后应下,慈禧皇太后不发一言,朝着宝座后走去,命妇福晋恭送,慈安太后也微微屈膝,看着昂着头站在地上的皇帝,无声无息的笑了起来。

到了养心殿,只见以恭王为首,在内廷行走的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南书房翰林,还有弘德殿的师傅和谙达,都在那里站班,望见皇太后和皇帝驾到,一起跪下磕头贺喜。

“崇绮的女儿,端庄稳重,人品高贵,选为皇后。你们拟旨诏告天下吧!”

旨稿是早就预备好了的,只要填上名字和封号,就可“明发”,恭王便先取出一通“奏片”呈上御案,说明是内阁所拟的封号,请朱笔圈定。

妃子的封号,脱不了贞静贤淑的字样,嫔御较多,有个简单的办法,就象大家巨族的字辈排行那样,从《康熙字典》的“玉”字部去挑,只要与前朝用过的不重复就行。慈禧太后提起朱笔,圈了四个字:慧、瑛、瑜、珣。慧是慧妃,富察氏的封号,瑛是瑛妃,朱氏的封号,瑜、珣两字指在嫔位。

“慧妃在前,瑛妃在后,赫舍里氏为瑜嫔,塞尚阿的女儿是珣嫔,皇帝,怎么样?”

同治皇帝点点头,“皇额娘思虑妥当,必然是好的。”

“那就明发天下吧。”

“臣请旨。”恭亲王又问,“这大婚的吉日放在那个月?好教钦天监挑日子。”

“下半年是必然不成的。”太后说道,“三月份也太慌张了,荣安公主的婚期定了没有?在什么时候?”

“定下来在四月初五。”

“那就叫钦天监在五月里找,五月里立了后,就可以一同去圆明园避暑了,就在五月吧,先让皇帝送了荣安出嫁,再办自己的喜事儿。”慈禧皇太后一扫之前的不悦,满脸红光,“等到皇帝大婚,下半年,我就能撤帘子安心养老了!”

“太后圣德。”

等到群臣散去,皇帝也退下,德龄上来伺候太后,“德龄,你说,皇帝是不是长大了?他的心思,我现在都看不明白了。”

“万岁爷长大了有自己的心思,自然如此,只不过万岁爷是太后亲生的,太后娘娘也只能是相忍为上吧。”

第406章 同治立后(五)

皇后母家素来是要抬旗的,皇后身分尊贵,照理说应出在上三旗,但才德俱备的秀女,下五旗亦多的是,或者出身下五旗的妃嫔,生子为帝,母以子贵,做了太后,则又将如何?为了这些难题,所以定下一种制度,可以将后族的旗分改隶,原来是下五旗的,升到上三旗,名为“抬旗”。赛尚阿家是蒙古正蓝旗,于是太后下旨,就把塞尚阿一家都抬到上三旗的镶黄旗。这下一来,众人又都是大跌眼镜,原以为对着皇后不满,塞尚阿本不是后父,不抬旗论理也是说的过去,如今这满家抬旗,似乎又对着皇后十分中意的样子。

总是说来天意难测罢了。过了几日,内阁下旨,五月初六行大婚之典,这就没两个月的日子了。宫里上上下下就忙乎了起来,精神格外抖擞。慈禧太后亲手用朱笔圈定礼部尚书灵桂、侍郎徐桐为“大征礼”的正副使,讨个“桂子桐孙”的吉利口采。

到了五月初五的晚上,太和殿前,陈设全副卤簿,丹陛大乐,先册封,后奉迎。初六寅初时分,皇帝御殿,亲阅册宝,册封皇后的制敕,是内阁所撰的,一篇典皇堂皇的四六文,铸成金字,缀于玉版,由工部承制,报销了一千多两黄金。“皇后之宝”亦用赤金所铸,四寸四分高,一寸二分见方,交龙纽、满汉文,由礼部承制,也是报销了一千多两金子。

册封的使臣,仍旧是灵桂和徐桐,早已在丹墀东面待命,听得鸿胪寺的鸣赞官传宣,便由东阶登殿,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跪听宣制官传制。任何钦差,上谕必称“该大臣”,只有这样差使,称呼格外客气:“卿等以礼册封”。等正使灵桂、副使徐桐,受命下殿时,供奉玉册金宝的龙亭,便由鼓吹前导,抬出太和门,册封专使跟随而出,再后面就是校尉所牵的两匹马,要到大清门外,专使方能骑乘,直趋后邸。

崇家此时,里外灯火辉煌,门外人声如沸,皇后的全副仪仗,一直排出两面胡同口,喜事大总管荣全奔进奔出,忙得满头大汗。等正副使刚进了胡同,他便通知,“请皇后的驾!”自然,崇绮是早就率领他的父亲和子侄,恭候在门,鼓吹喧阗声中,册宝龙亭停了下来,正使副使,一个捧册、一个捧宝,徐步进了大门。

大门口是崇绮率领全家亲丁跪接,二门中是崇绮夫人率领子妇女儿跪接,等在大厅上安放好了册宝,皇后方始出堂,正中向北面跪下,听徐桐宣读册文。骈四俪六的文章,用的大半是《尚书》上的典故,而且抬头的地方极多,看起来十分吃力,以致于徐桐念不断句,也念了好几个别字,费了好大的劲才念完。

于是灵桂把玉册递给左面的女官,跪着接了,转奉皇后,皇后从左面接来,往右面递出,另有一名女官接过,放在桌上。金宝也是这样一套授受的手续。册立大典,到此告成,灵桂和徐桐,随即回宫复命。

这就到了该奉迎的时候了。一吃过午饭,文武百官,纷纷进宫,在太和殿前,按着品级排班。申初时分,皇帝临殿,先受百官朝贺,然后降旨发遣陈设在端门以内、午门以外的凤舆,奉迎皇后。奉迎的专使是两福晋、八命妇。两福晋是皇帝的婶母,惇王和恭王福晋,八命妇原来都应该是一品夫人,但既要结发,又要有子孙,而且年纪不能太大,那就只好用二品的来凑数了。

奉迎的仪节,又以满洲的风俗为主。开国之前,在白山黑水之间,满洲人无论男女老幼,都会骑马,迎亲亦是如此,新娘子是骑着马到夫家的。皇后自然不能骑马进宫,但迎亲的两福晋,八命妇,犹依康熙年间的成例,必须骑马。当时入关未几,旧俗未废,王公内眷乘骑往来,不足为奇,两百年下来,旗下贵族的福晋、夫人都坐八抬大轿,尤其是恭王福晋,跟着她的久任督抚的父亲桂良,到东到西,平日起居,与汉人的大家小姐无异,不要说是骑马,连马鞍子都没有碰过。这时突然说要骑马,而且在万人空巷的百姓围观之下,招摇过市,真是提起来就怕,好几次跟恭王提到,最好改做乘轿或者坐车,不然就豁免了这个差使。

这两个要求都办不到。大婚盛典,两宫太后钦派的奉迎专使,说起来还是一大恩典,不能不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