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清末英雄 >

第814章

清末英雄-第814章

小说: 清末英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击沉商船的速度,怕是所有船工日夜不睡也无法弥补被德国潜艇击沉的商船,现在中日以商船存量在弥补英国的商船损失,可要是哪天商船短少、潜艇无法抵挡的事情再也无法隐瞒,那便是全世界的造船竞赛的开始。中日的商船下水量是否能超越美国、达到商船保有量一千万吨之目标,是决定了两国是否能左右运价,并在战时世界航运市场挣多少钱的问题。

一切的一切都在航运,这是两国高层的共同认识。是以,神武四年最后的一个办公日,杨锐不再京城,而是在天津太沽造船厂视察,陪同他的除了有工部的徐华封、陈石英、还有运部侍郎颜德庆、直隶总督赵秉钧、天津大沽造船厂总办吴毓麟等人。

大沽是津门要地,每一次外敌入侵,大沽都首当其冲,庚子之后,炮台全部铲平,这里再也不能称之为要地了;大沽如此,大沽造船厂也如大沽的命运,几经波折,到今日方才大规模重建。

“大人,这里便是甲坞了。”船厂总办吴毓麟指着东面四周围满工人和吊机的船坞说道,无数铆工叮当间,众人的目光都看向那艘快建好的标准战渣船,它的船体看来马上要完工了,以现在造船的速度,不需要多少日便可下水舾装,然后交付早已等待的商船船员使用——因为每一艘商船都是相同的,所以对商船船员实行的是流水化培训,通过在训练船上的实习,他们并不要多久就能掌握一般的操船技术,然后数艘船编成一队由老手带领航行。

杨锐日渐沉默,若是以往他或许会多问几句,但现在全国各个船厂都在造船,那船坞就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了。“如果新船坞扩建完成,那一年可以造多少船?”杨锐站在海神庙码头上,看了左右两边的船坞一眼,而后再看向前面的轮机车间,国有工厂全部推行品质管理,是以整个造船厂显得整洁有序,身着各色工作服的工人们走路都在小跑。

“回总理,现在一年可造船十万吨,待全部船坞扩建完成后,年产标准船可达二十万吨。”吴毓麟有些自豪的答道。“只是建设船坞耗时颇多,战后到现在只建了两万吨船坞,另外两万吨船坞要建好,最早要到今年年底。”

“工人呢。缺不缺?”船坞建设并不太难,以现在的造船技术,费时费力的其实是铆接,占整艘船工时的三成,所以杨锐下一个问题就是工人。

“回总理。天津造船工人本来就多,学部工部联合办的那些技校很多都是教造船的,那些学生不但多,人也聪明听话。现在船厂一年能下水十万吨,还是靠他们得力。”吴毓麟细细说道。之前刚接管船厂的时候,他还担心人手不够,不想各地技校的学生源源不断的来,工人问题总算是解决了。他说罢又道:“总理,现在船厂工人的士气极高,不过大家也都知道这造船是因为欧洲洋人打战。他们就担心洋人不打战了,这造船厂……”

吴毓麟说的担心是所有船厂工人的担心,不过这个问题前段时间已经在内阁会议上解决了。杨锐不想答话,旁边工部徐华封接口道:“上个月各部已经商议好了,欧洲停战后,所有技校学生先入预科学校读两到三年,之后再参加学部的高考,通过者入大学堂……”

大学生金子一般,每年的毕业生还没有离校就被政府部委、国营民营公司给抢走了,船工要是能读了大学再毕业。那和当官没什么区别,吴毓麟听说有这么的好事,眼睛都直了,他道:“徐大人。这……这,能有多少工人能进大学堂?”

“现在大学堂每年招生两万,按计划每年扩招一万,八年后每年招生十万。大学扩招,可按照原有招生比例招生的高中却不能马上有那么多高中生毕业,也就是说。这三年每年扩招的一万名额基本都是给船工的,这么算的话,三年下来就有四万个大学堂名额。四五个人能有一个上大学堂,这已经不少了。”徐华封道。“再说造船厂不要这么多人,其他工厂也要人啊,这二十万技校生工部还嫌少呢。”

徐华封几句话就把吴毓麟日夜担忧的问题解决了,他之前为了安抚工人,只说朝廷一定会安排,心里却怕朝廷把钱挣走了,其他事情都不管了。他当下高兴道:“下官连夜就宣布此事,工人们终于是可以安心了……”

“现在一艘商船下水要多久?”看见杨锐和以前检查工厂一样,不看车间先看食堂和厕所,徐华封想笑又不好笑,于是开始问一些技术细节。

“回大人,船都是一模一样的,所以造的特别快,日夜赶工三班倒,三个月能下水一艘。”吴毓麟道,他说罢见徐华封点头,再道:“要是焊接能用,那采用分段造船厂法,不需两个月就能下水一艘。”

“时间能省这么多?”徐华封问道。

“是,大人。分段造船最少能省三成的工时,且不限地域、不看天气,更不占船坞,只是现在工人对此技术不熟,工程师也担心这种船不耐久,所以就先造了一艘两百吨的小船先试验试验,现在试验下来情况不是太好,海况恶劣时有些焊接部位发生断裂……”吴毓麟摇着头,很为此遗憾,真要是能焊接造船,那大沽船厂的造船量最少能翻一倍。

“工部正在解决焊接问题,会有结果的。”徐华封道。焊接是一个复杂的技术问题,这不单关系到焊接技术本身,还关系到船用钢板。以现在的研究看,沸腾钢是不适合以焊接加工的方式造船的,只有镇定钢才能成为好的焊接基材。技术部门已经开发出了与镇定钢相配合的焊接技术,但问题是镇定钢是生产合金钢的原料,其技术难度、生产成本、工时都很高,是不是真要用优质的镇定钢造船,这是一个值得仔细计算斟酌的大问题。

庚卷第八十三章避免

任何一家工厂、任何一项管理工作都是人文和科学的结合,或者说任何一项管理活动都涉及到人和物。对物的管理,确切的说,把人当成物的现代管理学说始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其所提倡的动作分析、工作定额制、标准化作业,都是对物科学管理的发展成果,可以说,没有泰勒制就没有福特流水线;

而将人当做人的管理研究,是从比科学管理一书晚十三年的霍桑实验开始的,但是当时主持实验的梅奥教授一开始就歪了方向,以为增加照明能提高工人的生产效率,结果一无所得,只当开始谈话实验后,这才发现只要每次谈话时能倾听工人发泄一两个小时,那么生产效率就有很大的提高。至此,管理中的人文因数才被简单勾勒并重视起来。

人文和科学在杨锐看来只是管理工作实质的理论性概括,在实际的工厂管理中,他认为还有两种管理是必须添加的:一是5S现场管理。管理中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管理环境,没有这个好的环境那么其他的管理工作难以展开,而且最关键的是要将现场管理在工人心中养成习惯、形成素养;

二是品质管理。不注重质量,生产效率那是南辕北辙,是以品管人员是工厂发挥正效应的灵魂,但是,单靠品管人员PDCA——计划、执行、检查、纠正这一模式是不够的,真正的解决之道是建立QCC品管圈,将所有的生产技术人员纳入品质管理体系,使班组的工人们聊天不再争说窑子里谁的大腿最白、谁的叫声最浪,而是聚在一起商议解决质量和效率问题,日新日高,这才是最完美的品质管理。

历史上美国人发明了PDCA,但日本人却在此基础上发明了QCC,这便为美国公司在八十年代的一败涂地埋下了伏笔,也为后来美国去工业化埋下了伏笔。而当美国人在八十年代低头研究日本管理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所一直忽略缺失的管理人文因素是造成如此局面的罪魁祸首。QCC能发挥人的主动性精神。使每一个员工都成为品质管理人员,他们参与其中,明白从初始到成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对于最终成品质量的重要性。

活着换一个角度,从哲学的层面看。QCC趋近于细胞式生产,将人从麦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提及的‘异化劳动’中半解救出来,使其明白本质劳动的意义;如果再结合员工持股和细胞式生产,那么每一个工人都将是老板,他们生产的是一个个完整的产品而不是破碎不知用途的零件。工作将成为他们的本质劳动。

管理中的科学和人文的运用在于管理者本身,而现场管理和品质管理则要动员全体员工。本来,杨锐是认为品质圈难以建立,但,日本人之所以能弄出美国人弄不出的东西,其得益于东方人本文化本身。是以,本来以为很难推行的品质管理不需几年就在所有国有公司中推行了,并通过改善奖励机制已经深入工人心中。

可现场管理却是怎么推都存在问题。往往是推行的时候能做好,一两年过去所有工人,甚至包括管理人员在内。都对现场管理很松懈,于是生产车间里的灰尘,工位、机器上的污油、废屑,食堂里的蟑螂蜘蛛、屋背、乃至草评大树下的粪便……,这些本不该有的东西再一次出现在工厂之中。

整顿一次,好上一两年就会懈怠,再整顿一次,过上两三年一样是懈怠。工人和管理者无法了解现场管理的重要性,认为上了一天班本就劳累,今日整理清扫明日依旧杂乱。工厂如此。京城也是如此,花了大价钱整修城内的下水道、道路、房屋,但是居民的大扫除大部分都是应景,不少人是走着走着感觉内急就随便找地方解一下。哪怕公共厕所就在近前。

随地大小解或许可以通过罚款解决,但是整个现场管理不能靠罚款罚成,所以最终的结果便是在学部的学校日常管理条例,特别是小学生的日常管理条例中加上严厉的整洁要求,后来犹显不够的杨锐,还在学生课程中强制加上了5S现场管理的内容。同样的。农部提出的新乡村建设计划,他也要求加上5S现场管理。当然,这完全是强制性的,和每年的助农贷款、化肥指标、乃至农产品收购息息相关。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养成一种高效率的国民性格。杨锐在前去大沽造船厂厕所的路上如此想,而跟着他的官员们神色各异,最为奇怪的是直隶总督赵秉钧,他是听说过总理对卫生要求很严苛,但却无法想象总理会亲自去五谷轮回之检查。

他这么嘀咕,不想杨锐根本就没进厕所,只是走到厕所旁边的围墙前,对着跟着的吴毓麟道:“去找把梯子来。”

“啊!”吴毓麟心中大震,厕所后面就是船厂外了,那污秽之物都是从外面的水沟流入海河的,真要是找来梯子过去,那场面绝对是惨不忍睹。不过总理吩咐他又不敢不做,是以不一会就让人找来一把梯子,然后在大冷天全身是汗的跟着总理跨过围墙,看着厕所背后那一片污秽惶惶不安。

“我记得按照管理手册,工厂附近一公里内都是管理范围。”杨锐淡淡的说。

总理话说的淡,吴毓麟却吓的苦,他说不出话只在一个劲的点头。

“工厂喝的水从哪里来?”杨锐淡淡的再问。

“从……从,”吴毓麟一口气提不上来,深深吸了一口才道:“回总理,是,是从井里……”吴毓麟此时想死的心都有了,不看不知道,现在看到如此场面,再想到自己天天喝的水里面说不定就有污秽的渗透,他顿时觉得嗓子有些发痒。

“好习惯钱买不到!我宁愿少挣钱,也不愿意为了挣钱把习惯养坏了。”杨锐再次淡淡的道。不过这话的声音更加大声一些,仿佛不光是对吴毓麟说的,而是对在场所有人说的。

“是,总理。我一定……一定……”吴毓麟不知道杨锐会如何处罚,却忘记了。国有公司不归总理府管辖,要是稽疑院代表、国企委员会主席熊成基在此,那他就有好果子吃了。

厕所检查完,厨房也看了一遍。那里的情况不能说很好,只能说基本合格。如此,杨锐对大沽造船厂的实际水平也就大概有了一个底,它绝对比不上江南、求新那些在中日大战前就推行5S现场管理的老厂,生产效率势必也会低一些;至于品质管理。虽然能站在江南等厂的肩膀上,但工人参与品管圈的活力,照理来说也将更低才是。

不过这两项管理的检查只是杨锐的习惯性所为,此来大沽造船厂真正的目的是受徐华封所邀,来看土法上马的MRP(物料需求计划)系统的——工部以及国有公司高层学习后世的管理技术后,极力的想推行MRP和MPRⅡ;甚是是ERP这些人也想实验。但是,MRP是基于计算机的管理技术,在没有计算机的时代,企业的物料管理最多也就是订货点法,即所有零件设定最低订货点。库存降到最低时才向供应商订货。

而要想通过确立主生产计划(MPS),经过物料清单(BOM)对固有所需零件的计算,最后控制库存,对各零件生产商下达生产或订货任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