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农家女厨神 >

第349章

农家女厨神-第349章

小说: 农家女厨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看现在跟夫人和少爷一起,过上了舒心惬意的日子,也是老天厚待!

……

见梁二走了,云叶也去了老店。这个时候,虽然不到正午,却已经开始上人了。

云叶让齐掌柜选派一个大厨去永安城,便去了厨房。

见大厨们还不太忙,自己便占了两个锅灶,炖了两个菜。

今天宁府只有老夫人跟宁阳两个,加上自己,三个人也吃不了多少。

不过呢,今天自己买了不少东西,其中不少干果,也算给老夫人身边几个得脸的婆子的礼物。

知道云叶过来必是要做饭的,厨房里便没敢擅自做主。

听说夫人果真带了两个炖菜,大家便动手炒制了两个菜,再加上两个凉菜,端着主食跟甜汤一齐送到了福寿堂。

云叶正给宁阳盛饭,见菜来了,便道:“都摆出来吧。今天饭菜倒是不少,春儿,再去拿几付碗筷来,大家一起吃些。”

老夫人一愣,不知道云叶这话什么意思。

云叶坐下,冲着老夫人笑道:“老夫人,我带了些干果,你看着给几位妈妈分分。”

“我不在您身边,她们几个侍候您很辛苦,我很过意不去。”

“这篮子干果,是我从梁氏百货里拿出来的,让她们尝个鲜,算是我的一点儿心意吧。”

哟呵,梁氏百货里的东西贵死个人的!夫人一带就是一篮子,还是给下人们的!大家虽然没少吃好东西,但是还是十分高兴。

老夫人身后的周氏很激动,忙道:“谢夫人。都是咱们的本分,不劳夫人惦记。梁氏的果子都是金贵东西,留着给老夫人和三位少爷吧。”

云叶道:“她们都有,这是专程给你们带的。”

老夫人转头瞥了一眼周氏几个,“是她的心意,那些东西,你们就分着吃了吧。”

“还有这饭菜,凉了也不好吃了。等拿来碗筷,你们分出来些,就在那边桌子上吃。”

周氏差一点儿给跪了,这话可是第一次从老夫人嘴里说出来!

从来都是主子们吃完了,下人们吃她们剩下的。到了冬天,除了汤,馍、菜可都是凉的。

这也难怪,老夫人跟宁寒等级观念森严,平日对下人们是没有什么好颜色的。

也就是云叶,现代灵魂,看不得他们对待下人和仆从的态度。

有时候是有些想改变,但是也不好太过分,恐老夫人跟宁寒不喜。

自己别院的下人都是自己带出来的,早就习惯了自己的做法。宁府不是自己的地盘,当然不好指手画脚地,但是可以慢慢影响她们。

嘿嘿嘿……看看,老夫人不是也就接受了吗?

三个人话少,自然吃饭就快,没有多久便吃完了。

而下人们自然吃得更快,还得给主子们收拾碗筷、端茶倒水呢。

碗筷都撤了下去,云叶命春儿把料子拿出来。

指着一匹暗紫色带云纹织花的云缎,道:“这是我给老夫人带的,不知道您是否喜欢?若是能做件儿衣服,您就用了吧。”

梁氏是高档百货,进的都是好东西。为了讨好老夫人,金娥给拿的又是贡品绸缎。所以当真不错,颜色跟花纹都十分适合老年人。

老夫人一看就喜欢上了。

更何况周氏几个在旁边凑趣,简直要把这料子夸到了天上。

云叶又拿出几匹绸缎,真心实意地对老夫人道:“老夫人,麻烦您了。”

“您也知道我针线不好。秋天了,我拿了几匹料子,您手巧,就给孩子们做几件衣服。”

老夫人看着给自己儿子跟孙子的料子,总算想起了云叶,“你怎么没有?”

云叶低头看看自己的肚子,笑着道:“我以前的衣服还能穿,等明年再做好的。这会子做了,穿不了几天,这么好的东西也是浪费。”

老夫人嘀咕了一句什么,也不再说了。

云叶不想在这里多呆,喝了一会儿茶,看着宁阳也消了食,道:“我们就回去了,老夫人歇晌吧。”

“孩子们的衣服也不急,您也不要太赶了,别累着。等过两天我们再过来看您。”

说完,便起了身。

老夫人自然不会留云叶,任由云叶带着宁阳走了。

周氏几个猛然得了云叶的好处,可着劲儿地一阵猛夸。

老夫人又气又笑,“两颗干果就甜了你们的嘴,再说,看我拿针都给你们缝上!”

☆、587 太子无耻

众人都笑。

周氏几个逗着老夫人一下午说说笑笑,也没有睡午觉,几个女人便开始给孩子们和宁寒做衣服。

云叶回了别院,好好歇息了一下午,感觉身子舒坦了许多。

孩子越长越大,云叶的腿脚开始发肿,不走动也难受;活动量大了,也感觉累得很,跟怀前三个没法比。

一连几天,云叶都没有进城。倒是齐庄头过来了一次,说了梁氏百货直接给福祥居送货的事儿。

还拿来了几个账本子,云叶都留下了。细细地看了一天,头昏脑涨地又累得不轻。

晚上躺到床上,直感慨“老了……”

说起来福祥居开业,自己该过去一趟的。可惜,身子成这个样子,哪里也不想去了。

只是派齐掌柜过去招呼了一天,把各项事宜都安置好了,当天便又回来了。

说云家的酸菜鱼馆子不到入冬便好了;第一楼还没有开始。

三家饭庄现在共进退,凡事有商有量的,有梁有福这个行家里手,云争也是个能干的。

福祥居翻盖的时候,云家跟第一楼营业;现在福祥居开业了,云家的酸菜鱼馆子整修进入到了关键阶段。

等云家的酸菜鱼馆子开业了,小翠也该生了,第一楼再开始翻修。先后顺序安排得好好的,既不耽误干活儿,也不耽误挣钱。

总之,整个永安城,高档饭庄的生意被三家把持得死死地,没有谁能越得过去。

丁陌文走了,梁有福便成了永安城饮食业行会的社老,云争也是社老会的。

梁有福早就给社老们说过了,等自己三两年就不干了,到时候就把社老这位置让给云争!

云家在永安城已经很有些话语权了。

云叶自然是很欣慰的,家里过得都好,金娥跟业善也过得不错,自己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就是这旱灾,让人心烦不已。

天气渐渐入了秋季,天倒是凉快了,太阳也没有那么毒辣了,但是,因为就不落雨,到底土地依然干裂得厉害。

早晚的雾气大了些,也阴天了好几次,甚至有几回雷声都轰隆隆地响个不停,就是不下雨!

各地的灾情雪片一般地报了过来,流民开始上路乞讨,不少北地的人开始往南方流浪。

南方到底水汽大,即便不下雨,阴天、潮湿的天气还是居多。

而且,因为山地、森林居多,很多地方的土地是泥湿的。

水稻的种植虽然也减产得厉害,但是到底还是有收成的,不像北地,千里地面早就是干枯的禾苗一片了。

朝廷上朝的官员们天天争吵不休。

皇帝猛地衰老,精神跟体力都不济了,身子衰败得厉害。

太后薨逝、皇后作乱、天下大旱……再加上西南世子被杀、凌烟重伤身亡、流民们暴乱四起……

可以说,渐渐地又有了天下动荡的迹象。

皇上日夜忧虑,这几个月衰老得十分厉害。

眼睛看着朝堂上吵得脸红脖子粗的大臣们,都看不清是哪个在吼、哪个在叫。

旁观不远处的太子,气定神闲、面无表情,竟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皇上竟不由得有些羡慕起来了。

太子到底年轻,自己的身子骨当真是不行的了。更何况,这几天又被月华给气着了,只感觉头一阵阵发晕,看着众人吵闹,心烦得厉害。

皇上终于忍无可忍,猛地一拍龙案,大怒道:“都给我闭嘴。吵吵闹闹成何体统?到底有没有好法子?抗旱也不成、赈灾也不成,白领俸禄的一群混账!”

众人这才渐渐停止了争吵,看向龙案后气得脸色紫涨的皇上,终于都不说话了。

太子候着大家都安静了,转脸对皇上道:“父皇,北地旱灾严重,打井也很少出水了。不少百姓开始往山里去。”

“更有成群结队往南方去的。若是不疏不堵,早晚成为大祸。我倒有一个法子,就是不知道父皇可同意?”

皇上眼睛一亮,定定地看着太子,道:“先说出来大家听听。”

太子一顿,扫了一眼众人,见大家都看着自己,这才沉声道:“国库空虚、银钱不多。”

“上回让生意人缴纳的捐税,也用的差不多了。这个时候,我看百姓们要的不是银子,而是一口吃食。”

“咱们的粮库也早就开始开仓放粮了。只是,光出不进,粮仓不久就要空了。若是这样,当真就要天下大乱。”

“北地不少地主、富户,手中存粮不少。不如朝廷出钱,买了后在各地施粥,暂且渡过这个难关,百姓们也不至于流离失所。”

“若是都去了南方,沿途扰乱百姓不说,到了南方,也是给南方裹乱。再说了,南方的情势也不容乐观。”

“南方的粮食一路运过来,只怕也会被这些流民所劫。官府出面,便又是一场冲突。若是传出官府镇压流民的话来,只怕到时候事情闹得不可收拾。”

“万一惹得天下大乱,西南再趁机出头,只怕又是一场血雨腥风。咱们好不容易统一的成国,或许便会分崩离析。”

此话一出,大家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一个老臣道:“太子深谋远虑,臣等佩服。皇上,成国统一不到十年,西南之地恐还有元国余党,对成国虎视眈眈。”

“若是因为一口粮食,咱们自己人这边先乱了起来,西南趁势而起,当真有战争之忧。”

大家都纷纷点头。

皇上看了看众人,冷笑了一声,“不过就是这么个主意。以为谁不知道吗?说得容易,买地主们的粮食,银子呢?国库里可有银子?”

说完,白了太子一眼,皇上道:“上回你出主意让那些生意人捐税,只怕大家都已经怨声载道了。这次你打算再去哪里弄钱啊?”

太子淡淡一笑,道:“父皇,这次的事儿也有法子。直言告知地主们,我们国库银钱紧张。”

“所购余粮,只可以先付一半,余下的钱款待三年内补齐;或容以后国库充盈了再补。”

“或者,需要缴纳地税的,来年用地租税抵销。如此这般,便可以出半价而得全货,两相便宜。另有皇命颁布,谁敢不从?”

“况且,此时流民已出,地主们家有余粮,只怕也心中惶恐。准他们留下三年口粮跟种子,其余务必卖给官府,不从者重责!”

众人心里都是一震,却都不说话,都看向皇上。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说的,说起来,太子这主意有些……不要脸!不过,确实也是个解决问题的好法子。

众臣工或府上或老家,可有不少是大地主或者置办了田地的。若是如此,自己家里可是要大出血了。

不过,下了朝赶紧派人回老家说一声,把粮食多多地藏起来,还来得及!!!

上回,让生意人缴捐税,臣工们家有生意的不多,所以大家出钱的也少。

倒是听说宁将军跟三王爷出了不少,哈哈哈……

可是,说起来田地之事,恐怕不少大臣都有那么几十上百亩。或许,家有上千良田的也不少。

只是,此时国难当头,太子出这么个馊主意,皇上又正火烧眉毛,哪个敢跳出来反对?!

所以,想来想去、说来说去、比来比去、搞来搞去……竟是没有比这个主意更好的了。

不少人心里暗暗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倒是无人敢出来反对。

皇上细细想了一想,也暗暗点头。

不过,想起来前头的部署,又皱起了眉头,看着太子问道:“从南方调集粮食之事,就作罢了吗?”

众人相互看了看,议论纷纷。

“从南方调集粮食,劳力费神不说,也恐沿途被流民劫掠。”

“但是北地大旱,南方便是粮仓,不调集也得调集。”

“皇令都已经下了,朝令夕改只怕下官跟百姓们牢骚满腹。”

“……”

太子示意众人安静,道:“调集粮食还接着调集粮食,从南到北,咱们只要有官兵随行,无人敢动。”

众人却有些不大赞同,道:“人饿极了还吃人呢,还害怕什么官兵呢?”

“只怕想找愿意送粮的百姓,也不好找呢。”

“百姓哪行,成国那么多货帮,干脆还是找货帮啊。”

“……”

太子眼睛一闪。

是啊,梁氏货帮现放着呢,联通成国、元国的梁氏货帮,怎么倒把他们给忘了呢?

只想着让南方那些官衙强征民夫,他们的腿脚怎么有货帮快?

何况,还有那么多大车、骡马,可不是一会儿半会儿就能招够的。

太子赞赏地看了一眼那个提议用货帮的官员,道:“用货帮运粮食是个好主意。”

“等下了朝,户部便派人去找梁氏货帮接洽。他们在成国各地都有车马、分号,召集也容易。”

“朝廷没钱给他们,只说免梁氏一年税银便了。”

见大家纷纷点头,太子便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