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宠妃_爱猫咪的小樱 >

第219章

宠妃_爱猫咪的小樱-第219章

小说: 宠妃_爱猫咪的小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秦国和蒙古掐架严重,西平府被秦国得了,其东边、南边的几个大城和关口,要么是争议地,要么是蒙古人在守。

秦国这一遭就准备着将这些地方全收拢了。

六月二十八日,蒙古军大举来袭。

凡是人多势众的,自然是敬文太后党羽。拓跋弘不料到对方会来得这么快,且是数十万的精兵,很是难应付。

彼时吴王他们还在匈奴那儿,匈奴和旧夏国都少说离得有千里远,又是在别国的地盘上跋涉,一路阻碍重重。估摸着他们想爬到圣驾这儿,没一个多月跑不了。拓跋弘本指望着他们过来应援壮势,可温庄那边来得太快,倒是指望不上了。

好在拓跋弘不是那种从没上过战场的富贵君,他二十岁就杀退过匈奴,行军谨慎,跟在圣驾周围的亲兵不能说拿下旧夏,至少能保个平安。

他如今四十了,不复当年意气风发,骨子里的血气却是不曾消弭的。他趁蒙古军初来,还未翻过祁连山山头,命令大军从北边绕行包围蒙古人。

这一仗秦军打得有底气,东边有援军,就算作战不利反被围城,撑个十天半月等援军都行。蒙古人那边就太倒霉,蒙古王城已爆发动乱,敬文太后哪会有援军派过来。这边和秦国打得水深火热,那一头竟还三不五时地被几个造了反的部落偷袭。

秦国皇帝脸皮又厚,不嫌弃地和东桓、闽越“两国”交换国书,还送了薛将军的嫡出妹妹嫁给东桓“可汗”做阏氏。那个可汗是他自封的,敬文太后气得跳脚,偏拓跋弘还一口一个可汗、阏氏地喊。

几方夹击之下,蒙古人三日下来就大败,往本国的方向逃。拓跋弘犹豫许久,领兵追了过去。

那一晚珍妃跪在书房前头劝谏,说皇上不该为个旧夏冒险。历来帝王御驾亲征,只要鼓舞士气的目的达到了就该回京城享福,真正征战四方、讨伐天下,那是臣子该干的事。拓跋弘还受过伤,早该回了。

拓跋弘不是听不进去。半晌他叹气道:“你是不知,大秦没了上官越……匈奴、蒙古强势悍勇,陈秀当年三十万人啊,全活埋了。”

他有自知之明,秦国虽号称强盛,却没强到一口吞三国的地步。想得到原本没有资格得到的,就需要付出更多。

从前是有个上官越,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战神”的威名是不可小觑的。孙武千百年来就出了一个,而那种智勇都超乎寻常的能征善战的将军,哪国出了就是武曲星下凡。

而此时秦军攻入旧夏、与蒙古军对峙,正是关键时机。若能一鼓作气将旧夏拿下来,荡平这地界里头的蒙古军,日后往东边打过去就能一举拿下蒙古。最后再攻匈奴,实在攻不下歇个几年再上,更是有底气。拓跋弘就不愿意在这时候走,他真怕他一撤走,这边又上演两年前陈秀的悲剧。

拓跋弘想得好,等这一仗胜了,他就要班师回京城。

蒙古人一路上被截杀追击,外有秦军彪悍,内有几个部落谋反偷袭,逃了几日竟折损大半。宗务冰川正值化雪,白湖那儿如今是“涨潮”,几个峡谷都被淹,蒙古人想躲进去都不行,想翻过冰川回国更是艰难,他们想回国就只能往北走,绕行冰川。秦军算到这一点,兵分三路堵截,使得蒙古人的绕行计划彻底失败。就这么着,硬生生地将他们堵在了宗务冰川山脚下。

七月初十,蒙古军背水一战,竟冲破包围,将秦军反逼进白湖边上。

到底是马背上长大的蒙古人,又是悍勇的精兵,内忧外患之下还能有反击之力。拓跋弘不以为意,与左右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两军缠斗之时,忽而从西南方向升腾起一团黑烟,硫磺一般的浓烈气味刺鼻而来。

起初秦军还不曾注目,大家闻着味道怪异,只当是火把烧了草。昨儿夜里一场大战,两军都举着火把,战乱当中起火很正常。

唯有军需官急火火地跑到后头去查看粮草,见并不是粮车烧了,也轻松起来。

一直到前头的蒙古军再次逃窜开来,秦军追得累了,停下一瞧,有人指着西南方向道:“咦!怎地了,这群蛮子今日倒长胆子,跑出去几百米竟又折回来了……”又高喊道:“快禀告将军,列阵!蛮子们不怕死地往回打啦!”

几位将军同样发现敌军回头,盾阵一排一排地给顶上去了。然而还未等短兵相接,举目远眺的薛将军面色一变,惊道:“小心!你们看那些蛮子!他们好似不大对劲……”

前头的大批蒙古兵卒并不是士气高昂地、喊杀着扑过来的。他们丢盔弃甲,狼狈地一壁哭号一壁奔跑,跑在前头的人自然被秦军射成刺猬,跑在后头的人却也没有多幸运,他们没能跑出多少路就踉跄着倒在地上,有人吐血,有人昏迷。

“撤退!快!”薛将军高声下令:“对面有毒气,杀人不见血!咱们快退!”

战车上的拓跋弘震惊地望着眼前的一切。他无比惊恐地发现,与秦军缠斗大半月都不曾缴械投降的悍勇的蒙古军,此时完全溃败,奔逃途中大半的兵卒倒地吐血而死。

那可是十几万的精兵!竟就这么败了!

好在秦军反应快,纵使眼前的骇人场景吓坏了大半的人,素日里的练兵此时也派上用场。薛将军拉弓射杀了几个无视军令、四处逃窜的兵卒,震慑三军,其余人不敢违抗,列阵往宗务冰川的北边撤退。

大军退得及时,且列阵整齐,众人行军不约片刻就绕过白湖,躲到了一处山丘之后。军医冒死上前查验一个丧命的蒙古军尸体,与皇帝禀道:“皇上,是瘴气。”

“瘴气?”薛将军疑道:“云南、蜀州等地气候湿热、森林丛生,容易产生瘴气。再就是夏国的红木林子,一到了七八月份,天干物燥又相当闷热,一旦林子着火,黑烟便是毒瘴气。咱们中原人不擅长对付瘴气,秦军此行,都是小心地避着红木林子的,这哪里又来……”

他说着声色戛然而止。他命令几个亲兵站上最高的峰顶往南边望去。

那浓烈的黑烟似地狱的烟雾缭绕,裹尽了天地,怎么也散不去。而那十几万蒙古军,因当时是往南边逃,与瘴气正面相对。回头时不光时机晚了,还受秦军威胁,进退不得。此时这十几万的人,能逃命出来的寥寥无几,竟是全军覆没在黑烟当中!

更有一众与蒙古人装束不同的异族,隐约瞧着是穿着宽大长衫,头上戴着一种形貌十分奇特的斗笠,其余就看不大清楚了。薛将军面色变了又变,恼怒地将弓弩掷在地上骂道:“是夏国人!”

此时好些人都登上山峰往南边瞧,也都瞧见了那诡异而骇人的场面。那些带着斗笠的人虽身处黑烟中,却行动自如,还在举着火把往地上烧什么东西。

“皇上,此地不宜久留啊!”有武将骇然与皇帝道:“咱们要快些想办法离开这鬼地方!夏国人还在纵火,他们在地下埋了东西,不知道有多少,也不知道这火会烧几天!”

第三十章 危情

要命的不是火,而是烟。西北风沙大,这几日都刮西南风,夏国人跟在秦、蒙两军之后,待两国交战时便在西南方点火。而起初秦国人打好了算盘用宗务冰川来堵蒙古人,此时竟是堵了自己,进退不得。

“怎么办,怎么办啊!”有不少将领已是焦躁不安:“如今咱们躲在这地方,不过是白湖水能溶些瘴气,又有山丘挡着。可瘴气无孔不入,咱们短时间吸入一点儿是无碍的,若是再呆个三五天,毒气慢慢渗入体内,可不得统统给毒死了!”

宗务冰川上都是潺潺雪水,不可能翻过。往北绕行的话,路途遥远漫长,也不知能不能逃得过。而且就算跑得够快,那夏国人……

拓跋弘直觉不祥,这两年征战以来,还没有哪一次让他有如此惊心动魄的感觉。对方不是几十万的重兵,不是三国合围,不是兵临城下……他们不过是几千的夏国散兵罢了。

夏国自亡国以来,遭到秦国、蒙古两国劫掠,多次有义士举着复国旗帜反抗,却都因势单力薄很快被屠杀镇压。夏国本就不是强国,皇族李氏几乎灭族,秦国人与蒙古掐得火热却从未将旧夏放在眼中。

只是想不到会有今日的劫难。

***

林媛捧着水袋靠坐在一处生满了夕阳花儿的石壁上。

她神色麻木地瞧着眼前坐立不安的军士们。情势危急,早没人再管她。

这地方到处是瘴气,大军找了个避风的地方躲着,她若是想跑也是死路一条。

她已经后悔跟来这一趟——在云州时,皇帝并没有想将她带过来。皇帝已不再信任她,珍妃趁机进言将她留在云州,等些时候再送回京城。

林媛自然抵死不肯,云州是西梁的地盘,扇玉心狠之下定会立即除掉她这个政敌。且就算没有扇玉,她离了皇帝身边,身边势力又早被皇帝瓦解,一丝自保的力量都没有。她是东宫生母,叶绣心就是她的前车之鉴。

她在皇帝书房跟前跪求了半宿,总算拓跋弘念旧情将她带着一块儿走了。

这叫自作孽不可活。

歇了一会子竟又听见鼓声,她撑着身子站起来,只觉精疲力竭。原是前头将军下令,要往北绕行了。

林媛吓得手足颤抖,旁边的军士们没比她好多少,也不知此时被大军围在中央的拓跋弘怎么样了。刚才烟雾大,大军捡了个山丘水洼避风,躲在这儿不是长久之计,但往北绕行的话就要出这个山丘,可就没得挡风了。

来不及思量,周围人已经听令行动开来。她还是幸运的,有得马骑,寻常的兵卒就得跟在后头跑。

果不其然,方从山丘后头翻过来,空气中那股子味就越发浓重了,那说不清是什么味儿,比硫磺还呛口,闻着像臭鸡蛋。大军逃命要紧,人人将衣裳在白湖的水里头浸湿了捂住口鼻,虽是如此,林媛跟着跑了半日,还是觉得头晕起来。

四周军士倒还好,男人体质总归比女人强。

哪知道逃了十里地后,瘴气竟比先前浓了些,举目一看,她差点吓掉魂,前头又冒出来一团黑烟直冲云霄。

果然啊!夏国人算计周全,他们起初在秦、蒙交战的西南点火,等秦军避过烟火往北边跑时,又点燃了早已埋在北边的木材。夏国是小国,农产、牧产皆不出色,倒是许多地方一到夏天就产瘴气,困扰百姓。如今亡国,最后拿来反抗的底牌竟是瘴气了。

许多人看着前头烟火就驻足不前。只听薛将军高喊道:“先锋,冲过去杀了那群亡国奴!”

此前早有斥候豁出性命去四处查看情势,早知道了夏国人四处都有埋伏,北边这条路可不会太平了。然而别无他法,只能派一队先锋冒死去杀光夏国人,再顶着黑烟冲出去。

先锋军并没有犹豫,有一位偏将领头冲了出去,擎着砍刀追杀点火的夏国人。夏国人连铠甲都没有,更遑论宝马和兵器,个个毫无还手之力。

杀人并不难,然而这远远没有结束。夏国人很快被砍杀殆尽,四方隆隆地震天响,到处都升腾起黑烟来。

夏国人已经死光了,那队先锋也因冲进烟雾里头,大多中毒不治身亡。但四周埋下的炸弹被引燃,秦军已经被烟火包围。

“冲出去才能活命!”有一位将领高喊着。对于他们来说,圣驾在此算是万幸,随军御医足有四位,这几个国手方才在山丘后头煮水熬了些草药,每人分发一些。中原人是没有治疗瘴气的经验的,但好歹是些驱毒、抗热的方子,多少有用。众人拿着湿布条蘸药水蒙在嘴上,活命的机会便大一些。

林媛简直想哭。宫闱沉浮半生,就算最难过的时候她也总能找到生机。然而如今境况,毒气无处不在,连皇帝都身处险境,她真不知自己能不能撑过去。

身上倒是带了应急的药,什么止血的解毒的都有一些。死马当活马医,她胡乱吃了几颗,手上的湿帕子捂得严严实实,都喘不过气了。

在这一日的傍晚,秦军终于绕过冰川。

冰川的另一头,是蒙古的边陲小镇——运气不错,小镇虽小,竟是有城墙的,城里头四处是篱笆栅栏蒙古包。

秦军打蒙古时,最恨的就是这群游牧民族不喜欢定居,攻下个没城墙的小城简直鸡肋,光守城就浪费多少人。而蒙古人虽然懒,与邻国交界的地方总算是有点模样,用草垛和红砖头盖城墙,聊胜于无。

这地方也不是什么重镇,守军都怠懒地很,毕竟对面是夏国不是秦国,装个守卫的样子罢了。当然他们也不会想到,半个月之前从这座城池中士气高昂地攻入夏国境内的蒙古大军,如今早被夏国人坑得骨头都不剩了。

秦军整装后夺下小镇,将其中的百姓驱赶出去,安营扎寨。

秦军死伤三万人,逃出来时个个狼狈不堪。除了城墙,另一桩值得庆幸的事就是蒙古军在黑烟里头全军覆没,这地方就没有敌军堵截。倒霉地死在夏国境内的秦军多是身份卑微的兵卒,没有骑马落在了大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