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妃_爱猫咪的小樱-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这才知晓自己离宫的这一日发生了多大的变数。
他没有时间赶回内宫去安置遇刺的嫔妃,而是立即坐镇建章宫,漏液传军机处内阁入宫议政。
底下臣子的禀报听着事态繁杂,拓跋弘却只关注了两句话——第一,左右丞相在他回宫之前,已经各自调派禁军镇压谣言、抓捕刺客。如今皇宫重病把守,防备森严;京城百姓一切如常,无事发生,整个事态其实并没有多严重。
第二,宫廷四周出现大量来自北国的刺客。至今为止,右丞相报上来的是尸身二百三十一,活口五人,且这些人身手不凡,宫中禁军都折损了数倍。刺客数量大,且从中发现疫病毒血,这是个非常危险的讯号,京城疫病应就是刺客所为。
事实上,京城中的部署是十分周全严密的,并不会因为一个时疫就乱了套。拓跋弘在离宫之前也做好了一切准备,他早已疑心这一次的瘟疫灾难闹出这般大的事端,怕是敌国的手段。一切事宜都事先留有防范,京城与皇宫中的守军共计十余万,又有一众心腹臣子看顾着,断断不可能出现什么糟糕的情况。
他稍稍思索,便下旨解了皇后禁足,命皇后坐镇六宫、扶持帝王、平息事态。
满宫人一夜无眠。
建章宫的灯火亮了彻夜,皇帝与几位内阁商讨,期间还传了刘统领将几个刺客押上大殿,亲自审问。
内宫中,各宫室中亦是灯火通明的。这一夜发生的事情令这些尊贵的深宫妇人们无比恐惧:瘟疫已害死了不少人,众人都如惊弓之鸟一般,而这一夜,静妃与谨嫔两人浑身是血地被抬回来——刚救回来的时候,谨嫔还吊着气,一个时辰之后不治身亡。而两位皇妃带出宫的三百名禁军护卫,已经无一活口。
静妃是所有人中唯一活下来的。
那是多么可怕的刺客啊。而宫苑四周还发现了更多的刺客,御林军如今仍在各宫搜查。那玉照宫里的慧昭媛竟也险些被刺杀身亡,谁都不知道会不会有刺客潜在自己的宫室中。
圣驾回宫后,有御前的女官们前去重华宫接了上官皇后出来。
不同于内宫前朝的动荡,重华宫里死寂如初。
皇后受太后懿旨囚禁在此地已有十三天。她谨遵圣命,在这十三天里,没有离开重华宫一步。
她的神色尚好。因着内宫事态混乱且紧急,她来不及梳妆换上庄重而奢华的凤冠,只着了一件樱紫色的瑞草蹙金翚翟袆衣,外罩了厚重的狐皮斗篷,匆匆吩咐了备辇。
她吩咐了凤辇先往华阳宫去。京城中的三月有着很寒冷的夜晚,上官璃身上的大氅裹得严严实实,将手中精致的墨玉鼎炉捧在鼻尖底下,散漫开口问身边人:“静妃真的重伤了么?”
其实她真正要问的是静妃为何还没死。
沐霜与一众宫人已从掖庭放出来了。她知道主子脾气不好,小心道:“静妃也是命硬……砍了三刀呐,一刀在脖子上,一刀从肋骨那穿腹了!血淌了一地……”
上官璃扯唇轻笑了一声。行,她服了!她已经尽力了,奈何阎王不收静妃!
真命硬!
楚华裳也是个废物,一百死士对上三百禁军,还能输!欣荣长帝姬手底下养的军士固然难对付些,但那群人可是楚家的死士暗卫!都是干什么吃的啊!啊呀,这真是……
只差一点点就完美了啊。
她将时疫的方子送给楚华裳,的确是不想让皇帝知道自己手中有药方、从而更加怀疑自己。然而更重要的目的却是静妃。
她命令宫中守军闯进玉照宫和华阳宫——只有这两个宫殿而已。玉照宫里她是下了死令要困住林媛的,派过去的人也最多。而华阳宫,她命人装作疏于防范的样子,让静妃在她眼皮子底下逃出去了。
谋反?这玩笑开得有点大。
上官一族不比那没脑子的沈家。当皇帝谁不喜欢?但算算这个账,皇权稳固,造反赢面小的可怜。
上官越仍然在前线尽忠,上官璃也想继续当她的皇后。
她可不敢真杀了林媛和静妃!然而却是要做出一副谋反的假象,让静妃信以为真。
她早已查出谨嫔投诚了静妃。
静妃无子。她非常在意如今养在谨嫔名下、实则是被她自己抓在手中的五皇子。
当她意识到了最大的危险后,一定会逃出宫——去救回五皇子,还要去给皇帝传信。她可以选择趁乱杀死其余的皇子,也可以顺手救下他们向皇帝邀功。
静妃的确相信了皇后在谋反。无奈的是,林媛也信了。
不同于静妃,六皇子是林媛的亲子。就算她有所疑虑,在六皇子的生死面前她也失去了冷静;就算她感觉到皇后做的事不大对,也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去救六皇子。
上官璃对林媛感到很头疼。她知道这女人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事后证明她的担心完全正确。若玉照宫那边的防备再松一点,林媛真有本事逃出去。她已经察觉到这个女人与朝臣有勾结——楚华裳那边将面对的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敌人,楚家的那些死士根本不够看,刺杀静妃这事最终会被搅和成一滩稀泥。
若只是对华阳宫动手,以林媛在宫中的人脉,不出一刻钟就能知道消息。
只能两宫一块动手,把林媛死死困在玉照宫里。
楚华裳下的命令是刺杀皇后。她自然会安排最稳妥的人手来做这件事。
可惜在那条从宫廷通往环秀山庄的官道上,轿子里坐着的人不是皇后,而是静妃与谨嫔两个倒霉蛋。
上官璃选择利用楚华裳来达到目的,是经过了最周全的思虑的。楚华裳母族势重,她胆敢动手毒害皇子、刺杀皇后,派出来的人手一定不会令人失望。
在扬州城时,上官璃就查到楚家暗中养了一批北国人做死士。
那些人应该都来自蒙古。楚家再胆大也不敢勾结匈奴。
但从外貌上来说,蒙古人和匈奴人是很难分辨的。
果然,这一次刺杀,这批北国人就派上了用场。这事儿风险太大,日后万一查出,也能推到匈奴刺客头上去——如今效果已经达到了,皇帝并不知道刺杀静妃的刺客究竟是什么人,但他已经将这群人和皇宫周围发现的刺客归到了同一类当中。
楚家的死士手中拿着装满毒血的匣子,他们死后被认定为敌国刺客。此事直接导致上官璃翻身,疫病的真凶另有其人,她自然洗脱了冤屈。
所以,楚华裳所做的一切,实则为上官皇后达成了三个目的——献药给皇帝平息瘟疫动乱、刺杀静妃、洗脱污名!
自然,上官璃知道楚华裳有心在环秀山庄投毒——她的三个孩子都在那里,她也是为人母的,不可能真让自己的孩子涉险。在将方子送给楚华裳之前,她便已经将山庄中几个皇子皇女都送去了上官府邸里藏着。
中宫笺表,那上头写着两条命令,第一是将环秀山庄中的皇子皇女送走;第二,才是将静妃、昭媛二人禁足。
其实,在林媛选择不顾一切要逼死她的时候,她真的被吓住了,她以为是太后要赐死她。
她甚至撕下了凤袍的衣袖准备往房梁上撩。是内心强烈的不甘,让她不肯自尽。
就算日后生不如死,受尽屈辱,她也不能死在自己手里。
与林媛的心思不同,她选择刺杀静妃而不是林媛。
或许是她比林媛更任性。她自幼养尊处优,入宫后宠冠六宫,跋扈的性子原本是做样子给皇帝看的,但做得多了心性也慢慢变了。
她这么多年过得都很爽。整天被捧着、一边欺负人的日子能不爽么。
所以在她查出的确是静妃用时疫的手段陷害她的时候,她一怒之下,决定要静妃的命。
一切的开始还要从乾武十二年的选秀论起。林媛挑起事端,指明静妃的族妹韦氏秀女是蒋家小姐的表亲。
第五十四章 敌国(2)
如林媛所想,上官璃动手了。她没阻住那女孩入宫,但她投毒了。
韦氏在进宫之前,已经活不过一个月了。
静妃得知这一点之后,心知这位妹妹已经失去价值了。于是她命人勒死了妹妹。
韦氏秀女的死,使得上官璃心中稍有慌乱,以为是有人利用韦氏的死来暗害她。而韦氏又是静妃族妹,出身高贵,于情于理她都必须赶到朝华堂处理这件事。
就是在上官璃身处朝华堂的短短两个时辰——静妃用妹妹的命换来这两个时辰,她命人在元荣帝姬的茶碗中做下手脚,并安顿好一切人证物证,事事直指皇后。
皇后被秀女之事拖住,果然没有及时发现危机。
静妃随后的动作更加致命。她以皇嗣为靶子,令几个孩子染上瘟疫,果然皇帝大怒,六宫动乱。外加流言的效果,皇后陷入绝境。
五皇子没有感染的原因不是身体好,只是因为静妃早有预谋,事先在他身边设下了防范。
静妃设计高明,这毋庸置疑。但且不说她如今伤得半死不活——在几日前瘟疫大片肆虐,甚至京城百姓也有不少人感染之时,这件事就已经脱离了静妃的掌控。
那个时候的静妃,心里比上官璃还要慌乱。
她没有想到,在她为了争夺一个男人将后宫变成修罗场的同时,敌国的刺客趁虚而入,“帮着她”将瘟疫扩散地不可收拾。
静妃只想让宫里的皇子皇女和嫔妃们感染,引发恐慌后散播流言,诋毁皇后。真要将瘟疫变成举国的大灾?她没这胆子。
“到了么?”凤辇上的皇后望见华阳宫里的灯火渐行渐近。
夜风扑面,宫灯中的烛火噗嗤地响了一声。
华阳宫不多时已近在眼前。皇后由侍从扶着下撵,面前宫殿入目之下还是有些混乱的,宫女们端着水盆、汤药之物匆匆奔忙,内室传来一位医女的高喊:“热水呢!这么点怎么够!快啊,怠慢了娘娘你们有几个脑袋砍……”
上官璃几不可见地蹙眉。在重华宫不见天日地呆了十多日,她很不习惯这里的喧闹。
她迈步进了前厅在主位上坐了,神色平静而肃穆。照例问了静妃的状况,一位医女告知她道静妃实在伤重,不说刀刀致命,单失血一样就很棘手。如今静妃用雪莲吊着命,能否撑过今晚还未可知。
上官璃听着面露关切之色,招来华阳宫的掌事姑姑吩咐道:“静妃这边,一切都要用最好的药,也请梁御医过来看看。静妃需要什么,来长信宫回了本宫就成。”
刘姑姑的手脚都在发抖。面前的这位皇后娘娘和颜悦色,她却几乎要被吓破了胆。
她哆嗦着唇回话道:“奴婢……奴婢代主子谢过娘娘的大恩……”
“这个时候还讲什么恩德,姑姑太见外了。”上官璃平淡微笑,抬手命人赏赐了华阳宫上下宫人半年的月俸,要他们一定照料好静妃:“本宫与静妃姐姐是一家人,静妃姐姐伤成这样,本宫……难过得不得了呢。”
刘姑姑的脚下踉跄了一下,好在很快掩饰住了。
她心里跳得很快。她是静妃的贴身宫人,知晓静妃在疫病一案中究竟做了什么——她不明白,为什么,静妃娘娘谋划周全,到头来皇后却安然无恙地出了重华宫?
而皇后翻身还不要紧,又是为什么,静妃娘娘不过是出宫一趟,就能被北国刺客盯上?
差一点就丢了命……
皇后娘娘说难过……是难过静妃还没有死么?
她不敢再想下去。
上官璃并没有过多注意她,问完了话,便挥手让她进去照料静妃了。此时一位宦官近前和皇后禀报道:“谨嫔娘娘的尸身就停在华阳宫,娘娘是否要传仵作问话。”
当时两位皇妃一同被送回宫抢治,并不顾得规矩,是选了最近的华阳宫安置的。可惜谨嫔没能撑过去。
上官璃摇头道:“不必了,人都没了,本宫不忍心听到他们说起谨嫔的伤势。”
她是真不想听,今日的夜宵还没吃呢。她有点饿,特意传了香菇梅菜包子,等处理完这边的事儿就回宫去吃。
谨嫔听说是被利箭插成刺猬了……我的妈。
那位传话的宦官却还没有退下。他从袖中拿出一封纸笺,双手捧着道:“禀皇后主子,这里还有谨嫔临死前要呈给主子的东西。”
上官璃听了一手接过来了,顺势微微抬眼看了这位宦官两眼。
宦官忙将头磕了下去,不敢直视皇后:“奴才是谨嫔娘娘身旁的一等内侍,名唤王勇。”
上官璃有点想笑,王勇?这人长得十分瘦小啊。
“你且起来,先去守着你家主子去吧。”上官璃随意打发了他,心里则暗暗留神。王勇死了主子面上却没有慌乱,在皇后面前回话也条理清晰、稳重妥帖,倒不是寻常之辈。
手里捏着的纸笺是用双层的信封装着的,没有沾染血迹,应是谨嫔口述,王勇手抄。
这里还是华阳宫,静妃的寝殿。但上官璃没有一点顾忌,当着一干下人的面拆了信件。
自然也没有人敢凑上来。
她看完,随手放在烛火上燃了。
半个时辰之后,她完成了“关怀嫔妃”的任务,吩咐扶辇回长信宫。
她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