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妃_爱猫咪的小樱-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太后的圣寿办得规模宏大,又因是在行宫里,规矩少,凡是皇族宗亲都能够列席,包括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血缘。席间皇太后爱热闹,皇帝便命令各家的少年们去场上赛箭,图个喜庆。
其中赵王也在列,不过他人小体弱连弓都难拉开,十中一就不错了。技艺比他还烂的是萧右丞相家的小公子,他是能拉开弓,就是射不准。比过了三场,林媛压低声色笑对皇太后道:“太后娘娘别生气啦,您看着这些少年才俊,从里头给长宁殿下挑一个好的如何?”
太后敷衍着笑了笑,拍拍她的手道:“媛儿说得不错。”心里却依旧不愉,她方才说长宁身为皇女不愁嫁,听着霸道,实则是没什么底气的。皇家的女孩儿尊贵是真,但下场好的有几个,大半都送到塞外和亲了。
长宁已经七岁,这个年纪在寻常人家还太小,但在天家就耽搁不得了。皇女到了十岁就会成为他国眼热的对象,若不趁着这两年把长宁的亲事定下来,她早晚得嫁到匈奴去。
可让她随意挑个官员之子嫁了,她又不甘心。好好一个帝姬,至少也得配个郡王国公才算不没落。西梁王世子本是不错,只可惜……
皇太后对长宁的过分疼爱,一是儿孙少,二是因着十二年前惨死在匈奴的端阳帝姬。
林媛哪里不知太后的打算,她亲手夹了一筷子鸡丝放在太后碗中,提议道:“其实那西梁王世子挺好,太后心里怕也舍不得这个孙女婿吧?臣妾有个法子,听闻世子文武双全,才貌并重。趁着太后娘娘的圣寿王公贵族们都在座,不如让世子下场与这些少年们比试。以世子前几年流传出的美名,力压群雄恐不是难事。到时候世子才名传遍天下,天下百姓自然会对他刮目相看,长宁执意嫁给他也是合情合理了。”
皇太后微微一愣,垂眸思索起来。林媛又道:“太后别担心,若是世子比试输了,那岂不正好借这个由头退了这门亲事,然后选择那位文武第一的少年为驸马!”
“不错!这个法子好!”皇太后眼前一亮,随即连连点头,眯眸看向不远处比赛骑射的少年们。
少顷,皇太后要求比赛文武的旨意就传了下去。皇太后自然不会点名是比试招驸马,只笑道趁着今日圣寿,让西梁王世子也下场比试一二,她上了年纪之后格外喜欢热闹,让这些年轻人们下场去玩,给她看着开心。
太后亲口下旨,皇帝也连忙符合着。远处席位上有几个出身并不高的官员之子,原本顾忌身份不敢下场和那些尊贵的世子郡王们玩乐,这会子得了旨意,连忙纷纷离席加入了骑射队伍。又等了半晌,骑射的少年们越聚越多,西梁王世子却是最后下场的。
以游手好闲著称的九王端旭王此时发挥特长,跳下去站在中央要主持比赛。拓跋弘默许了,他扯着嗓门喊道:“先文后武!文比四书、策论,武比骑马射箭,谁有异议?”
话音刚落俩少年同时大喊:“我有异议!”
众人都看向他俩。一人是六王洵睿王的世子,和端旭王叔侄两个常常一同出入烟花之地,他今年十五岁了,未娶亲不说,文武都没有建树,典型的皇室败类。他抗议道:“策论四书有什么好玩啊!要比就比对诗!”
在街头厮混惯了,别指望他能去考秀才,不过这孩子对诗倒有些天赋。另一个抗议的人就是萧右丞相家的独子,他建议道:“骑马我还凑合,射箭实在不在行!能不能比打马球啊,那个最好玩了!”
端旭王首先否决了洵睿王世子的提议,他虽纨绔,却知道这是在太后的圣寿上,若对方说出一大堆香艳的词句可就不好收场了。而萧公子的提议却正好对了端旭王的兴致,他一拍桌道:“好!那就加一条打马球!”又拱手与太后道:“母后,打马球最热闹了,您肯定看着开心!”
太后倒不在意这些,反正骑射和四书策论是铁定要比的,打马球是团队战不是个人战,也比不出个一二三,就当开场娱乐吧。遂摆手同意。
于是众少年们翻身上马,抽签分成两队,中间一个球。天字队的萧公子率先去抢球,而后地字队的几人纷纷上前围攻,场面果然热闹,位子上的众亲贵们都伸长了脖子去看。
萧源果然很擅长马球,他一人御球,握着杆子策马狂奔直入对方大门,眼看就要把球打进去,结果横刺刺出来一个杆子猛敲在萧源的杆子上,另一人趁机抢了球。萧源抬眼一看竟是诚亲王世子拓跋凌。
拓跋凌这人允文允武,在亲贵中颇有名气。他不擅长打马球,敲人家的杆子却像是刀剑过招一般,是一把好手。于是整个场面上都是拓跋凌敲着萧源的杆子,另一位军机处揆席杨奇的孙子杨庸和拓跋凌配合,专门从杆子底下抢球。
萧源遇上了对手,越战越勇,拼命地一次次带球往球门冲,却几乎每次都在中途被敲杆子抢走。拓跋凌的抢球方式太好玩,萧源长得又小,骑在马上每次被抢球后龇牙咧嘴的模样,就像一只冬天里埋了松果却被挖走的松鼠,在场观众们被他笑得前俯后仰。
观众的笑声让萧源更加感到羞耻,便越发努力地去抢球,但最后的比分仍然是五比五平。萧源仰天大叫,怒骂拓跋凌是奸诈小人。
萧源才十岁,拓跋凌的年纪几乎是他两倍,就笑着赔罪道:“反正是随意玩玩,规矩上又没说不准敲杆子啊!萧公子别气,待会骑射的时候,我让你两箭如何?”
“你欺负人!明明知道我不擅射箭!”萧源继续大叫。
“好啦,你们别吵了!”皇太后都看笑了。她乐呵呵地道:“萧公子年纪太小了,射箭不准,没什么大不了。不过在哀家看来,萧公子骑马的功夫很好,马球赛,就判萧公子为第一,你们看如何?”
众人都知道打马球就是开场娱乐,当不得真,萧源又是场上除了赵王年纪最小的,纷纷谦让地表示同意。于是,萧源成了第一场的首席,皇太后赏赐了他一大包糕点和玩具。
萧源破涕为笑,开开心心地上前磕头领赏。而此时的皇帝却微微蹙眉,在第二场开场的时候突然道:“方才打马球……好似西梁王世子竟是一直没有动过地方的?”
刚才场面太混乱,大家的眼睛又都盯在萧源身上,根本没注意旁的。只有皇帝心里还想着挑女婿,额外注意了西梁王世子。
皇帝话一开口,皇太后也方反应过来。只见西梁王夫妇的脸猛地沉了下来。少顷,西梁王妃陈氏勉强笑道:“吾儿自幼老练持重,怕是不太爱参与这些小孩子的玩意。”
皇帝“哦”了一声,席间渐渐安静下来。林媛却是噗嗤笑出声来,在寂静之中显得有些突兀。她一壁给太后捶着肩膀,一壁笑说:“再老练持重,今儿是太后的喜日,世子也该和大家一块儿玩乐给老祖宗瞧开心啊!”又扬声道:“西梁王殿下,您说是不是?老祖宗是特意想看世子骑马,这才下旨令比试的。这第一场是平局,不如就让萧公子和世子二人去抢最后一球,以定胜负如何?”
皇帝的神色中透着思索,听了林媛所言,便点头道:“就依慧贵嫔的话。”又与西梁王笑说:“小叔叔,男孩子太持重了也不是好事。母后喜欢的就是萧公子这样性子跳脱的,看着喜庆。何不让世子也下场打马球,给老祖宗瞧热闹呢。”
西梁王的脸色陡然一变,随即遮掩住了。而前头的端旭王性子急,已经重新摆好了球,喊道:“请两位球手站位!世弟,你快过来啊!”
西梁王世子抿着唇,最终驱马上前,站在了萧源的对面。
随侍内监捧了杆子递给他。只见他轻轻抬手握住了,手上却又一抖,杆子拿掉了。
内监连忙磕头请罪,再次递了杆子。然而这一次,他迟迟不曾伸手去接,下一瞬,他从马上翻倒在地,不省人事。
席间众人声声惊呼,皇帝更是愕然,迭声呼喊着:“传御医,传御医!”
第一百一十九章 定亲(5)
西梁王世子很快被抬到就近的宫室里安置,梁院判领着几个御医都到了。
并没有耽搁太久,梁院判稍稍诊了脉,就出来与皇帝道:“世子并无大碍。”
拓跋弘听着这话不对,四周站着的是一同过来的宗亲们,他拉了梁院判去后殿偏僻处询问。梁院判这才道:“世子那是旧疾发作了。这是心脏上的毛病,治不了的,老臣估摸着,用药吊着或许还能活到弱冠,若是有剧烈的运动或情绪起伏,却很可能当场因心脉破裂身亡。方才世子就是因心思浮动,乱了神智引起病发,不过并不严重,只会昏迷片刻而已。”
拓跋弘惊得眼睛都睁大了:“你是说,他至多只有几年可活了?!”
圣寿节最终虎头蛇尾地收场。西梁王世子突然发病,在宫中诊治了两个时辰后被西梁王匆匆带出宫。
而长宁的亲事再也无人提起。
拓跋弘离了寿宴就亲口传旨要静妃、赵昭仪、慧贵嫔三位掌宫人去九州清宴。当晚,他当着林媛的面斥责静妃道:“你做的好事!当初若不是你提议同西梁王结亲,长宁怎会受到这样的屈辱!还好今日机缘巧合发现了那孩子的底子,否则贸然嫁过去,你是想让长宁守一辈子活寡不是!”
一旁赵昭仪起初还平静,听皇帝这样说,自己也忍不住流泪。“左右静妃娘娘不是长宁的生母啊!”她呜呜咽咽地说着。
皇帝更是愠怒,静妃此时哪里敢和赵昭仪争论,她拔下自己的发簪,跪在地上膝行着抓住拓跋弘的脚哭泣道:“皇上明鉴啊!臣妾是内宅妇人,哪里懂得臣子们的事,又怎么会知道西梁王世子有那样的病啊!臣妾虽然不是长宁的生母,却也算庶母,也是一心为了长宁好。臣妾瞧着那西梁王世子容貌俊朗,又有才名,如何能不好呢,哪里想到……”
“哼!”拓跋弘冷哼,嘲讽地笑道:“你当朕不知道?你出身皇亲贵胄,母亲是欣荣大长帝姬,你这样的家世,什么消息打探不出来?再则,西梁王妃陈氏和你自幼就交好吧?他们家世子得了那种毛病,知根知底的谁会把女儿嫁过去,他们对长宁一事如此热衷,就是想抓了朕当冤大头,抓了长宁给他们家那个短命鬼!”
“皇上,臣妾绝没有私心啊!”静妃哭得十足可怜:“皇上,臣妾入宫以来就事事以皇家为重,怎可能为了一个陈氏,让长宁殿下去跳火坑呢。臣妾是真不知道……”
静妃虽怕,心里也没慌。她知道这事儿只要一口咬定自己被蒙在鼓里,皇帝也不会拿她怎么样。
只不过经此一事,皇帝怕是再也不会如从前那样信任宠爱她了。这桩婚事,在皇帝看来不单是让长宁受委屈遭人嗤笑,更是牵扯到了他的帝王大业——若真嫁了,几年之后世子病死,那西梁的王位只能传给世子的几个弟弟。西梁王府除世子之外的几个儿子都是庶出的,嫡庶一向不会和睦,到时候,长宁不但守寡连世子夫人的名头也都丢了。如此,西梁的势力也一并丢掉,皇帝平白舍了一个帝姬出去,却一无所获,简直亏得血本无归!
拓跋弘被骗了一回,不但害了女儿,还差点亏了买卖,自然将怒火都撒在了静妃身上。
骂了半晌,他身心俱疲,扭头命几人都退下,自己则去了寝殿思量西梁的事情该怎么办。
如今帝位已稳,只是以穆武王余孽为首的朝中佞臣还有不少,兼之匈奴进犯,还有那蒙古王元烈也隐隐有不平之势。西梁,他志在必得。
第二日皇帝就传下旨意,静妃自掌管六宫以来,纵容礼法,行事不妥,深负朕所望。自此撤静妃协理六宫之权,命其闭门思过。后宫事物由慧贵嫔和赵昭仪一同主理。
林媛听了消息自然欣喜,拉着赵昭仪去行宫的九州清宴门前磕头谢恩。赵昭仪神色恹恹地,对林媛苦笑道:“就算将韦氏那贱人重重处置了又能如何?我可怜的长宁,京城里的百姓都在传言她福薄晦气,差点就嫁了个短命鬼。”
林媛道:“姐姐,在宫里过日子总得看开些,这次长宁幸免于难,不是最大的喜事吗?落水之后能得救,还管自己的帽子被冲走么?不过我也实在佩服姐姐那天在交泰殿里的动作,为着长宁,您真下得去手,用那么狠辣的办法对付懋嫔……”
赵昭仪摆手叹息:“我那是没有法子了。谁叫懋嫔这些年来都和我们母女为难,沈氏死后还不安生,妄想与我相争。这次圣寿宴上让那世子漏了马脚,我还要多谢你。”
她早就想过,死亡就是能够阻止这场婚事的力量。然而,她没有本事也没有胆量直接去杀死西梁世子,转念一想却又想出了别的主意。只要在挑喜礼上发生了杀人案……所谓的天命晦气,也是能够将这婚事拖一拖的!
“我也是为了静妃才那样做的。再则,我也有了六皇子,将心比心,自是不忍心看着长宁去跳火坑的。”林媛笑道:“姐姐一会儿带着长宁过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