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掌家弃妇多娇媚 >

第149章

掌家弃妇多娇媚-第149章

小说: 掌家弃妇多娇媚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这呻吟声也消失了,他没有了气息。

——

门口,乔渊和管家乔全又说了几句话。

“乔全,你自去忙吧,我去春香院抓那个小畜生了。”乔渊咬牙说道。

“是。”乔全应了一声,便退了开去。

乔渊站在原地叹了一口气,突然看到乔家的老仆樊良端着一碗药过来。

“樊伯,老爷的药煎好了?”乔渊问道。

“大爷,药煎好了,我这就去给老爷端去。”樊良答道。

“恩,刚才老爷在床上睡觉,你进去轻声着些,看看老爷有没有醒。若是老爷还没有醒,莫要吵醒他,等他醒了再把药重新热一下就是了。”乔渊说道。

“是,大爷。”应道。

“去吧。”乔渊挥了挥手。

见樊良端了浓黑的药汤,进了乔梁的屋子,乔渊便也转过身,向大门走去。

脚步还没有跨出门槛,他突然听到乔梁的屋子里,传出一声苍老的嘶哑压抑的喊声“啊”

紧接着,就是“哗啦”一阵瓷器碎裂的清脆声音。乔渊心一沉,脚步一顿,猛然转身,大步走向乔梁的屋子。

门是虚掩着的,乔渊用力一推门,只见樊良跪在床边,嘴里喃喃说道:“老爷,老爷,没有生息了。”

乔渊上前一步,往床上一看,只见乔梁双目瞪在外面,死前似乎受到极大的痛苦。脸上,褶皱的沟堑里都是泪痕,双手无力的放在被子上。

“爹。”乔渊一声低沉压抑的痛乎。

……

乔梁死了,死在第一场雪后的早上。

乔渊匆匆将他入了殓,到路上请了游方僧,给乔梁做一场法式,草草的将乔梁葬了。

……

——

隆冬漫长,再漫长的隆冬,也有过去的一天。

镇国公府正院里,冰雪已经消融。

那些高大乔木,远远的看着,还是光秃秃的,但是凑近了看,可以发现枝头已经一朵一朵的绿芽。

再过一阵子,乔玉珩就要去学堂念书了,厚德书院进学的名额,乔玉妙已经得了。就等着天气再暖和一些,乔玉珩便可以上学了。

乔玉妙的身孕已有两个月,她怀胎怀的稳,除了疲懒易犯困以外,也没有什么反应。

乔玉妙掐算着日子,想着再过一个月,她就可以慢慢锻炼起来了。齐言彻每天晚上,都会趴到乔玉妙肚子旁边看看她的肚子。

这天晚上,齐言彻还是习惯性的趴到乔玉妙小腹这里,开始掀她的衣服,露出洁白平坦的小腹。

“妙妙,两个月了,日日都看,也没有看出什么不同来?”齐言彻抬起头,朝向乔玉妙。

乔玉妙放下手里的书,把书搁在他背上,笑道:“听府里生过孩子的妈妈说,有了身子,要过四、五个月才会显怀。”

“四、五个月?”齐言彻起了身,悬空的趴到乔玉妙身上,背上的书滑落到床褥上。

“恩。”桃花眼一弯,乔玉妙点点头。

“哦,我儿长的真慢。”齐言彻应了一声,双手撑在乔玉妙旁边,悬空在乔玉妙上方。

乔玉妙听到齐言彻每天都对着她的肚子,我儿我儿的叫,便抬起头,认真的看着齐言彻:“也不一定是儿子,也可能是女儿。”

齐言彻从高处看着乔玉妙,笑道:“儿子是我的孩儿,女儿也是我的孩儿,我所求的就是母子平安或者母女平安而已。”

乔玉妙一笑,桃花眼中潋滟柔和的目光,就像早春的一缕清风,柔的,轻的,软的,一直钻到人的心里。

齐言彻低头看着娇美的妻子,桃花眼里缱绻温柔,脸颊泛着红晕,红唇不点而朱,当真诱人。

齐言彻喉结一滚,低下头,就在她唇边落了个唇。

不满足于蜻蜓点水,舌尖撬了红唇

……

乔玉妙脸上愈加红润,唇也更加娇艳。

齐言彻凝视着乔玉妙娇嫩端王脸庞,看了一会儿,侧过身,把乔玉妙抱到了怀里,声音在夜色里显得有些沙哑:“妙妙。”

章节目录 【169】踏青

乔玉妙在齐言彻的臂弯里,手搭在他的胸口,他胸口的起伏有些急促,知他忍耐,乔玉妙打算帮他转移注意力。

“言彻,这几日,你都回来的挺早,流民是不是都搬到安州去了?”乔玉妙问道。

齐言彻听娇妻问,便也认真的回答起来:“恩,屋子建好不久,北门外的那些流民就搬到建好的新家了,流民过了许久苦日子,谁都不愿再风餐露宿的。现在北城门以外,已经没有什么流民了。我每日在北城门外,也没有什么事,只是皇上还没有下旨让我撤离,我也不好擅自撤开。不过,倒也没有事做,傍晚,时辰差不多了,我就回来了。”

“流民的事请,总算过去了,”乔玉妙回到齐言彻的臂弯里,在他臂弯里挪挪好,“每日上朝,朝堂上如今怎么样了?”

齐言彻闻言停顿了一下,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

“怎么了?”乔玉妙问道。

“今日上朝的时候……。皇上咳嗽的越来越厉害了,精神看着也不大好,说两句话就说不动了,因为皇上支撑不了了,所以早早的就散了朝。”齐言彻被乔玉妙一问,真的转移了注意力,想起早朝的情景,眉心微蹙。

“早些天就听你说过,皇上身子不大好,咳嗽的厉害,精神也不好,”乔玉妙说道,“这会儿又病了吗?早春里乍暖还寒的,中午热,早上晚上冷,很容易得病,皇上年纪大了,事情又多。”

齐言彻道:“不是新得的病,是从去年冬天开始,就一直都没有好透过,时好时坏,断断续续,到现在已经越来越严重了。看情形,不大好…。朝堂上的事情,也不大好。”

“恩?早朝吗?”乔玉妙问道。

“恩,早朝。还是吵。吵吵嚷嚷,越吵越厉害,还是因为门第之间的争斗。”齐言彻说道。

“门第之间,言彻,你是说世家出身的官员和科举出身的官员吗?”乔玉妙问道。

“正是,以前两派的争斗,皇上还能压上一压,现在我看皇上有些力不从心,”齐言彻说道,“万卷书图书馆结党营私一案之后,科举出身的官员似乎容不下世家封荫而得来官位的官员,世家出身的也会反抗,如今两派已经水火不容,不死不休,似乎一方要除去另一方而后快。皇上现在身子也不好……”

乔玉妙也在心中叹口气。

夫妻二人沉默了一会了,乔玉妙抬头说道:“言彻,今儿明秀,跟我下了帖子,下个月清明,她想约我去踏青来着。下个月,我这身子也三个月,肚子的孩子应该已经长牢了,我便答应了她。不过我也不敢冒冒然就是去爬山,就找一处平地走走路,我跟明秀也好说说体己话。”

“清明踏青?”齐言彻说道,“好,出去走走也好。你们定了地方,到时候,我送你过去,我会找几个得力护卫随行保护。到了时辰,我再接你回来。”

“嗳。”乔玉妙应道。

大景朝现在正是太平盛世,京城百姓尤其富庶,治安十分好,除了街市上偶有些泼皮无赖以外,并没有什么安全隐患,在盛夏时,很多人家都是敞开着门睡觉的。所以,乔玉妙刚穿越过来的时候,经常扮成普通人家的女子,独自一人在街上乱逛的。后来,嫁进镇国公府,平时进出一般只带丫环婆子,驱车的车夫,并没有护卫跟进跟出。这也是一般大户人家女眷出门的惯例,贵女们一个人进出不方便的话,带上丫环婆子也就是了。

不过齐言彻一向护妻,觉得哪怕没有什么歹人,被人不小心冲到撞到,也是不行的,所以还是带上护卫随行保护来得好。

知道齐言彻是出于关爱,乔玉妙也没有反对,便应了下来。

夫妻二人在床上,说了一会儿话,便搂在一起睡觉。

乔玉妙如今已经习惯把齐言彻的肩膀当枕头,在爱人怀中睡觉,这种亲昵的肢体接触,是无声的最好的感情交流,舒适又踏实。

她喜欢他的肩膀和胸口,不管是静静躺着的时候,还是缠绵的时候。

——

这天夜里,大景朝的皇帝景宏把太子景盛喊到了自己的寝宫里。

景宏十八岁的时候,皇后生下了景盛。景盛是景宏的嫡长子,很早就被定为太子。景宏给他取名为盛,就是希望他能开创一个盛世大景朝。

如今太子景盛已过而立之年,三十有二的年纪,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景盛一张国字脸,浓眉大眼方鼻,一身四爪金龙的明黄袍子,颇具气度。他参政议政多年,现在已经监国多时,周身已经颇具帝王风范,和喜怒不行于色的威严。

景宏半躺在床上,看着眼前的太子。想起当年自己风华正茂,初登大宝的情景,想起当年他嫡长子呱呱坠地,他万分欢喜的情景。

光阴似箭不等人,不经意间,一晃就过了三十二年,连他的嫡长子都已过而立之年,已是独挡一面,已初具一代帝王的风度。

他确实是老了。

想他为帝几十年,兢兢业业,从不敢怠慢半分。

他为大景做了许多事,可是也有很多事,他还没有来得及做。

“盛儿,坐吧。”景宏说道。

“是,父皇。”景盛应了一声。

贴身伺候着的卢得富立刻给景盛搬来了一张官帽椅。

景盛坐了下来。

“得富啊,你退下去吧,让所有人都退下去吧。”景宏抬了抬手,手指轻轻一挥。

“是。”卢得富应了一声,带着寝宫里所有伺候着的宫女太监退了下去。

整个寝宫只剩下景宏和景盛,整个大景朝最高贵的一对父子。

“盛儿啊,最近朝堂上的事情,你怎么看?”景宏说道。

“父皇说的是,世家出身的官员和科举出身的官员,他们之间的争斗?”景宏问道。

“恩,你怎么看?”景宏问道。

景盛略一思索,说道:“父皇曾经跟我说,为帝王之术,其中重要一则,就是平衡之术,不能让朝臣结党营私,为自己谋私,更不能让一家独大,平衡各方势力,对于皇权才是最有利的。

只是两方若是争斗的太厉害,也是为不妥,若是争斗的太厉害,这些朝臣就会为争斗而争斗,把争斗凌驾于国事之上。

朝堂上有恰当的争斗,是最妥当的,不能没有,让一家独大,也不能争斗的太过厉害。”

“哦?”景宏道,“若是你,你会怎么做?”

景盛看了看景宏,说动:“若是儿臣,儿臣会给双方各自一些警告,给他们敲敲钟,让他们适可而止,不要得寸进尺。”

景宏闻言,低头沉默了一会儿。

景盛看自己的父皇不说话,不知道自己的答案有没有让自己的父皇满意,但是他不敢出言相问,只要默默坐在椅子上,静静候着。

过了许久,景宏终于开了口:“盛儿,平衡之术,你理解得不错,只是,今时不同往日。”

“今时不同往日,父皇是说,这平衡之术,在今时已经不合适了?”景盛问道。

“平衡之术,对帝王而言,永远都合适。然而,平衡之术,却敌不过大势所驱,四个字。”景宏说道。

“父皇,还请父皇明示。”景盛说道。

“盛儿啊,现在的那些世家已经传了十代十几代了,已经不是大景朝立朝时,那些按照功劳封爵的世家了。当年那些封爵位的人,都为大景朝立朝立下不少功劳的,都是人中龙凤,世间英才。

如今一代一代的传下来,他们的子子孙孙都是靠着祖上传下来的爵位,过着日子,谋的官位,一代又一代的,如今这些世家子弟多得是顽劣不堪,不堪重用之人,如何还能当得起大景朝的栋梁。”景宏说道。

景盛听着景宏的教导,仔细思索着。

景宏接着说道:“况且,世家传到现在,这世家已经财富积聚了很多,在京中势力盘根错节,现在世家的家主凡是都先考虑自己的家族,至于忠君爱国,对他们来时,只是一个名头,一个幌子。”

“父皇的意思是说,以后应该重科举,轻世家?”景宏问道。

“那些世家子弟,祖上毕竟是为大景朝立国大功的,我们景家是不能做卸磨杀驴的事情,所以留着他们,荣养着就是了,却不能因为他们祖上的功劳,而去用一些无能之辈,甚至是纨绔子弟,不能因为他们祖上的功劳,就把朝堂要事交到他们手上。

当然,若是世家中有英才,该用的也是要用的。用贤用才,而不是看他们的出身。

世家在大景朝的势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除去的,朕登基几十年,在世家和科举之间行平衡之术,不过就是权宜之计,已经平衡了几十年了,到现在世家已经日渐式微,总有一天,我大景朝朝堂,是为贤是用,这便是大势所趋,盛儿,你也是你日后该做的事情。”

景盛说道:“父皇思虑的周全,儿臣受教了。”

“咳咳咳。”景宏突然剧烈咳嗽出来。

景盛心中一沉,急忙从位子上坐了起来,来到景盛的床边,关切道:“父皇,父皇,你身子如何?”

景盛心中焦急,在景盛背后,抚了两下背:“父皇,儿臣给您端茶过来。”

他在桌子上倒了一杯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