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掌家弃妇多娇媚 >

第129章

掌家弃妇多娇媚-第129章

小说: 掌家弃妇多娇媚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终于明白刚才齐言彻说的话了,他说她到了就知道,她现在果然知道了,有这么多人都来给林恩誉送行,那么肯定有很多人知道林恩誉的行程安排。有那么多人知道,那打听起来也就很容易了。

她远远的看着一下车就冲出去的乔玉珩,见他眼眶微红,便知道乔玉珩现在心里是极为不平静的。

乔玉珩幼年丧父,上面也没有兄长,他无父无兄,林恩誉是他接触过第一个比他年长的男子,而且又有着不一般的才华,有时常跟他讲课。

对于乔玉珩来说,林恩誉是良师益友,也是兄长。

如今,林恩誉离京,乔玉珩以后怕是很难再见林恩誉了,心中难免十分惆怅。

“谢谢,林大哥。”乔玉珩说道,“对了,林大哥,我姐姐和姐夫也来了。”

林恩誉一滞,抬头便看到了正向这里走过来的乔玉妙和齐言彻。

林恩誉迎着乔玉妙和齐言彻,走了过去。

周围送行的人,有人认出了齐言彻,也有人认出了乔玉妙。

“看,是镇国公和镇国公夫人来了。”

“果真是镇国公和镇国公夫人来了。”

林恩誉走到乔玉妙和齐言彻面前,对乔玉妙喊道:“玉妙。”

又转向齐言彻,对齐言彻拱手一礼:“国公爷。”

“林公子不必多礼,”齐言彻颔首道,“林公子于殿试上,向皇上禀告了佟检讨的事情,为结党营私一案的真相大白,起到重要作用,我夫妻二人也因为案件结案,而得以离开宗人府。今日,得知林公子离京,特来相送。”

“多谢国公爷。”林恩誉说道。

“恩誉,”乔玉妙说道,“此去阳山,路途可远?”

林恩誉转向乔玉妙,星目看着她,只见她一双桃花眼,波光潋滟,比秋日的艳阳更加明媚,整个人也比之前更加明艳动人,眼角眉梢带上了娇媚的风情。

他对她一定是极好的,林恩誉心道。

星眸垂下了一瞬,又连忙抬起,温和的笑容,如同秋日的暖阳,和煦温柔:“马车约摸两日的路程。”

“嗳,”乔玉妙点点头,“路上自己多保重。到了阳山,人生地不熟的,万事慢慢来。”

林恩誉笑了笑:“我省得,玉妙,多谢,你来送我。”

乔玉妙摇摇头:“殿试的事情,倒是我该谢你。”

两人简短又说了几句。

乔玉妙看着林恩誉,脑中又浮现出林恩誉初来京城时的青涩模样。如今他青涩褪去,看不出来因为进士名次不佳而落寞失望,不及弱冠之年,却已沉稳有度。

时辰已经不早了,林恩誉即将离开。

友人远离,不知归期,乔玉妙心中怅然,千言万语,只有一句话:“恩誉,一切顺利。”

林恩誉依旧温和一笑:“好。”

……

林恩誉后退两步,向来送他的所有人长身作揖,跟众人做了别。

秋日的阳光和煦明艳,微风轻抚,天高气爽。不远处的翠云山,深绿之中,偶尔泛起一片一片金黄色,分外好看。

林恩誉转身,走向马车。

立在车头,他又向众人拱手行礼,终于进了马车。

章节目录 【149】他越发显老了

这日黄昏,乔玉妙已经从万卷书图书馆回来了,齐言彻还没有从军营里回来。

左右没有什么事情,乔玉妙就让正院里的丫环们,把院子里桂树上的桂花都摘下来。

因为乔玉妙喜欢桂香,所以在大婚之前,齐言彻就让人在院子栽种了五棵桂树。

现在已经是九月,有些桂花还是盛放的状态,有一些却已经是有凋零的迹象。

趁着桂花花期还没有结束,大半的桂花还是盛放的状态,乔玉妙便让人把桂花摘下来,免得等桂花枯萎就迟了。

桂花用处很多,花开在树上的时候,香气清幽,是最天然的熏香。从树上摘下来以后,桂花也有很多用途,可以做成干花,可以做成桂花蜜,可以做成桂花糕,比如水晶桂花糕、杞子桂花糕之类。

桂树是寻常之物,乔玉妙喜欢它的香气,喜欢用它做成的糕点和蜜饯,也喜欢它上善若水,平凡却滋润众生的品格。

“小姐,”绿罗说道,“桂花都摘好了,那些盛放的都全都摘下来的,有一些已经凋零了的,就没有摘下,等它们自己落下。还有少数桂花,开得晚,竟然到现在还是花骨朵,也没有摘下来。”

“好。”乔玉妙点点头,把正院里的丫环们都叫过来,让她们整理刚才摘下来的桂花,把里面不小心摘进去的枯叶,虫子,灰土等都小心的捡出去。

过了一会儿,绿罗和拂冬把一筐子已经整理检查过,去了枯叶虫子的桂花,抬到院中的石桌子上。

乔玉妙走到石桌前,看着眼前一筐子的桂花,心中极为欢喜。

“先把这筐子放这儿吧,我要挑一些出来,做桂花的干花。挑剩下的,再拿到厨房去,让厨房做糕点,或者做桂花花蜜。”乔玉妙说道。

“是,小姐。”绿罗应了一声。

“是,夫人。”拂冬说道。

于是,乔玉妙就在石桌边,开始捡桂花。她要将那筐桂花里,花瓣最完整、花形最漂亮的桂花,捡出来。

当齐言彻回到镇国公府,走到正院门口的时候,就看到这样的情景。

一个娇美俏丽的妇人,微微低着头,光洁的额头侧面落下一缕乌黑的碎发,臻首娥眉,肌肤胜雪,红唇点朱,专注的看着眼前满筐嫩黄色的桂花。

她手里还握着一朵桂花,桂花细细小小的花瓣,衬得一双素手更是纤长如玉,白璧无瑕。

一件浅黄色的襦裙露出了对襟的领子,外头一件淡紫的褙子,是由妆花缎所制,上面勾着细巧的淡黄色细白碎花,把美人衬得恬淡沉静,却又娇媚撩人。

一天的疲惫,顿时一扫而空,齐言彻走进了院子。

“国公爷。”院子里的丫环们看到齐言彻走进来纷纷福着身子行礼。

齐言彻随意的点了下头,便朝乔玉妙径直走了过来。

乔玉妙听到众人行礼的声音,抬了头:“言彻,你回来了。”

齐言彻走到乔玉妙身边:“今儿略微耽搁了些时辰,紧赶慢赶,总算在晚饭前赶回来了。你在做什么?”

乔玉妙臻首微侧:“我让人把院子里桂树上盛开着的桂花摘下来了。现在,我正在挑桂花,想做一些桂花的干花。”

齐言彻在乔玉妙身边的石凳上坐了下来:“这是把大的挑出来吗?”

“捡大的挑,不过还要看花瓣是不是完整,花型是不是好看。把又大又好看的挑出来,留着做干花,剩下那些就吃了。”乔玉妙唇角一挑,桃花眼晶晶亮。

“哦?”齐言彻应道,从筐子里抓了一把桂花,说道,“那我也帮你一起挑。”

乔玉妙咯咯一笑,说道:“夫君,你的手练剑练出了那么许多茧子,粗糙的很。握剑是不错,就是挑这么小的花……我还是自己来挑吧。”

齐言彻唇角一扬,剑眉柔了下来,探到乔玉妙身边:“妙妙这是嫌弃我手粗糙了?”

乔玉妙脸一热,用手肘推了他一把:“我自己挑,用不着你帮忙。”

齐言彻轻笑了一声,从手里的一把桂花里,挑出了一两朵桂花,放在石桌上。

乔玉妙好奇的探过来一看,发现他竟然挑的不错,这两朵花,花瓣饱满,形状完整,倒是比她自己挑的还要好一些。她便不在管他,随他挑花去。

乔玉妙让人摘花的时候,已经是黄昏,后来又过了一段时间。两人稍微挑了一会儿花,日头就跌到地平线以下去了。光线已暗,已经没有办法在挑花了。

乔玉妙突然低呼了一声:“啊呀,光顾着挑花了,我们晚饭都没有吃了。言彻,你倒是不饿啊?”她可是一回来就吃了糕点的,难道他也吃过了。

齐言彻笑道:“做了一天的公务,又饿又乏,回来陪夫人挑桂花,一时倒也忘了。”

乔玉妙又用手肘推了推他:“天都要暗了,去吃饭吧。”

“好。”齐言彻说道。

乔玉妙起身,齐言彻便也起身。

在转身一瞬间,乔玉妙捕捉到齐言彻眉眼间似乎有一抹淡淡的忧色,虽然唇边带着笑意,但是眉心有些拧着,似乎心中有什么事情担忧着。

他有心事,乔玉妙暗道。

按下心中疑惑,乔玉妙和齐言彻一起吃好了晚饭。

晚饭过后,乔玉妙说道:“言彻,今儿天气晴朗,外头夜色正好,这会儿刚刚吃好饭,肚子又饱得很,不如我们去园子里散散步吧,看看园子的夜景吧。”

齐言彻颔首倒:“好,去园子里走走。”

两人屏退了伺候的丫环小厮,手牵着手,走进了花园。

今儿是弦月,但是天气晴好,夜色倒也分明,夜幕笼罩,深黑一片,仿佛深邃的见不到底,又仿佛低垂的抬头就是。

弦月弯弯,月光清清。

乔玉妙和齐言彻在花园里的鹅卵石小路上慢悠悠的走着。

乔玉妙偏过头,仔细观察了一下齐言彻,确认了他眉宇间隐隐存在的忧色,终于开口问道:“言彻,公务上有什么为难的事情了?”

齐言彻一滞,他并不是一个把什么都放在脸上的人,别人一直都觉得他喜怒不形于色,没想到他些微的心事便被她看出来了。

也许是因为他在她面前,特别放松,所以心中有忧思,便显现出来,也许是因为她对自己特别细心,些微的差异,她都能看出来。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让他心中一暖。

手里本来轻轻握着素手,便一下子握紧了:“倒不是公务上的事儿,而是朝堂上的事儿。”

果然有事,乔玉妙侧过头:“朝堂上是怎么了?”

“朝堂上的事,两件事。”齐言彻道。

“哦?两件事,哪两件事?”乔玉妙也捏了一下齐言彻的手,用拇指在他粗糙的手背上握了两下。

两人慢悠悠的走着,边走边说。

“自从万卷书图书馆结案之后,朝堂便起了变化,”齐言彻说道,“朝堂上的文官一向是分为两种的,一类是世家出身的,一类是科举出身的。皇上一直在其中做着平衡,谁也不能压过谁一头,倒也一直相安无事。但是现在……”

齐言彻顿了一下,接着说道:“现在却是不同,因为万卷书图书馆被冤结党营私一案,是簪缨世族的宣平侯府陷害了很多科举出身的文人,如今冤情昭雪,结党营私一案也已经结案,却让那些科举出身的人,对世家更加不满。

现在朝堂上,那些科举出身的官员自发的针对世家,处处针对世家。”

“那,”乔玉妙问道,“那些世家出身的官员又如何?”

“京城众多世家,在朝堂中说话的声音越来越轻,对朝堂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小了,”齐言彻接着说道,“世家在大景朝的朝堂上日渐式微,我看他们是不会甘心的,有时候,这些世家也会在朝堂是反击。皇上是个明君,朝堂也十分清明,以前上朝的时候,朝臣们虽然也会偶有矛盾,但是基本上还是和气太平的,至少面上都还是过的去的。”

“那眼下这朝堂?”乔玉妙问道。

“时常针锋相对,剑拔弩张。”齐言彻说道。

“原来是这样的。”乔玉妙说道。

齐言彻看着乔玉妙,安抚着说道:“我虽然有世袭罔替的爵位,不过却是因军功而得的,而且我也算不得文官,所以朝堂上的这场纷争,说起来,倒也与我无关。只是朝堂如今的情景,实在让人忧心,我看皇上心烦的很。

先是万卷书图书馆的冤案,又是朝堂争斗的厉害,皇上这两日头发都白了不少。”

乔玉妙点头说道:“恩,原来如此。”

两人走到一处凉亭,便走了进来。

“玉妙,走累了吗?做一会儿吧。”齐言彻把乔玉妙拉近凉亭里,把她拉到凉亭的座位上,让她坐下来。

“还有一件事呢?”乔玉妙好奇的问道。

“还有一件事,算起来就不是朝堂的事情,还是大景朝的事儿了。”齐言彻说道。

“那么大的事情?北边的鞑子又来犯了?”乔玉妙问道。

“不是,北边的鞑子已经被打的元气大伤,想恢复元气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哪里来的力气,进犯我大景朝。”齐言彻说道。

“究竟是什么呢?”乔玉妙问道。

“今年夏秋之际,大景朝的北部,就是京城以北的地界,大旱。那个时候,因为有些官员隐瞒不报,所以皇上以为只是比往年雨下的少了一些,干旱了一些,却没有想到是大旱。”齐言彻说道。

“北方大旱?”乔玉妙说道,心思微微转了一下,这个时代通讯十分落后,人口流动也很少,一个地方发生了什么,都要靠当地官员,通过驿站,给京城递折子,说明情况。

若是当地官员有心隐瞒的话……

俗话说,天高皇帝远,谁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北方大旱,当地官员没有报到京城里来,皇帝自然是不知道的。

“现在情况怎么样了?”乔玉妙问道。

“现在已经是深秋,正是收获的时节。五谷应该都已经收割了,但是现在,粮食收成不足往年的三分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