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怨偶 >

第35章

重生之怨偶-第35章

小说: 重生之怨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樱依锞陀腥怂土松贤蚰兜牡氐降锸掷铮液玫笔弊约夯乩葱薹兀醋挪欢裕⒈谱磐肆嘶厝ィ裨虻笔本统闪烁鲂埃氲讲桓以倭糇鸥改冈诩依镒龀鍪裁春渴拢刖├镌读说绞焙蜃约焊贡呈艿校餍越恿艘患易咏旁谘燮さ紫掳残模峁奘虾捅θ缌饺苏敕嫦喽裕傥弈铡�

这一世自己应当如何做?宝如和女儿,断不能让她们受气,可是两老丢在家乡,迟早出事,接进京也不妥,段月容如今还没洗清嫌疑,如何敢让她靠近宝如和淼淼?他心里筹划着,对许留和罗氏说话都没怎么听,看在许留和罗氏眼里,就是儿子漫不经心,显然对他们两老并不在意。

许留有些不满自己的权威被无视,敲了敲桌子道:“二郎,我知道你如今念着唐家那头,毕竟离家久了,你对咱们家情分上淡了我们也理解,只怕你还记恨上次你娘骂你,但是爹娘教训你都是为你好,你有如今的成就,不是靠爹娘鞭策你、激励你,把你送去唐家,你能有今天?你如今也是举人老爷了,不可忘了自己的根在哪儿,官人老爷们,哪一个不是威风八面的?再没有被妻家辖制的,你如今正该立起来,振兴家门,有机会多带带你侄儿,如今你媳妇只生了个女儿,下一胎是儿子还好,第三胎总算能姓许了,若是下一胎还是个女儿,那咱们老许家可有的等了,你还是先看顾你侄儿,拉拔起来,将来兄弟之间也好相处。”

许宁漫不经心应了声:“父亲说的是。”

许留和罗氏对视了一眼,颇有儿子大了不由娘的无力感觉,然而说到生孩子,罗氏却想到一事道:“对了!今儿你舅舅那边过来说你二表妹今年也有十八了,前些年因家里穷没找到人家,性情很是乖顺,干活上是一把好手,问咱们有没有打算给许宁纳一房贵妾,亲上加亲两家来往也亲香,我看这样也不错,好歹生下来的孩子姓许,那边亲家应该没意见了吧?”

许留一怔,这事罗氏却是没和他说过,那罗二姑娘何止十八了?他依稀记得比许宁还先出生了好几个月,也还罢了,只是男人谁不好个新鲜娇嫩?那罗二姑娘长得可不太好看,再则许宁的媳妇儿是个出挑的,这罗二姑娘原本长得就不怎么样,再被她一衬,更是要如黄土一般了,许宁如何会看得上?

果然许宁开口道:“纳妾的事莫要再提,我与岳父母说过绝不纳妾,若是纳妾便要还唐家三千两白银,现有字据在宝如那儿,爹娘莫要害我,将来唐家拿了字据去官府告,许家全家都要丢人。”

罗氏几乎跳起来:“三千两!他唐家怎么不去抢?三千两够打你一个银人儿了!”

许留也皱起眉头:“亲家如何教你立这样的文据?你也是傻,怎么不早些来告诉我们?”

许宁淡淡道:“是儿子自己立的字据。”

一句话噎得许留和罗氏面面相觑,半句话都说不出口,半晌才打起精神来说了些勉励儿子的话来,待到送走了许宁,才叹息道:“这儿子竟真的是唐家的了。”许宁离了家,回了武进县,却并没有先回唐家,而是拐去了县衙,求见了宋秋崖,求了他一件事,得了他的允托,方才离了县衙回唐家。

从县衙出来时,暮色四合,满城灯火又已燃起,火树银花的不夜城,许宁想起上一年的上元夜,这一年来波澜起伏,从被打击到谷底再到燃起一丝希望,反复几次,如今想来这一年来的心境,竟比上一世来得还要悟得更多。他一边想着一边往莲花巷子走去,结果才到巷子口,便看到了宝如穿着件银红兜帽披风,抱着已经五个月的淼淼在巷口看着卖花灯的小摊子,淼淼穿着一身大红绣袄,短短的头发扎了个小揪揪,打了一只小小蝴蝶结,一双眼睛瞪得溜圆,全神贯注地看着些亮如星光的走马灯,在灯光璀璨中,两母女神情出奇的相似,宝如笑得犹如稚子,仿佛前一世经历过的那些东西对她的影响都已消失不见,平凡而满足。

他仿佛被什么东西击中了心脏一般,种种悱恻,难以言表,只能驻足凝视,整个人如同痴了一般:他这一刻才发现,原来真的有这样一个人,让他对之前命运的种种刁难感觉到值得,若是种种坎坷,都是为了得到她们,他没有什么不甘心的。

他鼻子里微微发酸,眼睛发热,终于大步走向前去,笑着对宝如道:“也不怕被花子拍了去,这样大胆,连小荷也不带。”

宝如转过脸看到他,有些诧异:“这不是家门口么,有什么担心的,你怎么这么晚才回到,爹娘念叨了好久,只担心你得很,还给你留了些汤圆让你吃宵夜。”她看到外头花灯热闹,却不好让爹娘年老还出来奔波,而许宁去岁这个日子死了弟弟,也不好再叫他触景生情,只好就带了女儿在巷口看看热闹。

许宁微笑着抱过女儿,一边逗弄一边道:“有些事去和宋大人商量,想请他替我做件事。”

宝如道:“是不是要和宋家那大公子一同进京赶考?”前一世也是如此,许宁和宋远甫都得中,一同进的京。

许宁道:“这是一桩,宋大人要迟一点才回京述职,有些衙门事务要交接,让我和宋家大公子先进京,另外一桩,却是等我走后才请他办的,到时候恐怕也会惊动你家,到时候你和岳父母通个气,叫他们莫要挂心了,原是我安排好的。”

唐宝如一愣:“什么事儿?”

许宁附到她耳边悄悄说了几句,唐宝如瞪大眼睛,听他说完扑哧一笑:“有你这么对你亲身爹娘的么?你这人……真真儿的……”她一时也找不到什么话来形容许宁,过了一会儿才叹了口气道:“真是不敢和你做对,也不知什么时候被你算计了去。”

许宁笑道:“我也是没法,你不知前世他们收了礼,我后头替他们抹平不知花了多少力气,甚至有托他们让我疏通找科考试题的,简直是不知所谓,还是后来接到京里,守门的家丁那儿我特意安排过了,才禁了这条路子。”

唐宝如抿了嘴只是笑,许宁看她笑得促狭,灯下长眉如画,眸清似水,分外清绝,心中一荡,眼看着已走到了家门口,巷子深处四下无人,唐宝如正上前叩了叩门环,他忽然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抓了唐宝如的手腕将她按在了门边的墙上,低下头吻住了她的双唇。

唐宝如睁大了双眼懵了,有一刹脑中空白一片,待要挣扎,却又担心推到女儿,女儿被许宁抱在了他们之间,身子趴在许宁肩头仍是往后好奇地看着灯光,却不知身后自己的亲爹正在对娘亲轻薄。

这是一个温暖的吻,短暂却仍能感觉到缠绵,仿佛蜻蜓点水,一触即分,男子气息犹如蝶翅微弱地从面上轻轻拂过,背后是阑珊的灯影。

刘氏开门的时候,他们已经分开,许宁抱着淼淼若无其事,只有唐宝如面红耳赤,连额头上都被热气蒸起了一层密密的汗珠,也不知是羞是气,却无从发作。

☆、第48章冰河春暖

晚间唐宝如羞恼交加,待要不理许宁,却又有事还要交代他,不得不忍耻去找许宁说话:“你进京,能替我留心找一下唐远么?”

许宁气定神闲:“自然会留心的。”

唐宝如憋着一口气道:“还有那秦娘子,你也尽量照应下。”

许宁温和带笑,一双漆黑的眸子仿佛直要看进她心里去:“我省得的,不过家里没有女眷,接了出来也不好安置,还是希望春闱过后得了消息,那时候天也暖和了,你和淼淼能进京来和我会合。”

唐宝如满心不愿,她只想着带着女儿,和父母一起过日子,哪里想和许宁再去京城那名利窟里打拼?许宁看她神情,温声道:“春闱过后一般我会进翰林,之后我大概会请外放,你和淼淼不会在京里呆太久的,我们出去一家人自己过日子。”

唐宝如吃了一惊,前世许宁却是从翰林院、殿中侍御史转去了户部,后来虽然出任过一任知府兼江南西路安抚使,却任期未满就被调回京,在六部辗转几年后进了枢密院,三十五岁便拜了相,任了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他如今却又为何早早便要谋了外放?他若是才从翰林院出来便要外放,多半便是七品的县令,甚至有可能外放后便再也回不了京,终老任上了……

许宁知她诧异,笑道:“前世……操之过急了,累积不够,打草惊蛇,在京里又深陷各家势力之中,牵连太多,所以最后事不成,这一世,我想换条更稳妥些的路数,放心,绝不会拿家小去拼的。”

唐宝如垂眸不语,她的睫毛长而黑,眉目隐有怨怼抗拒,许宁心下叹气,却仍是有些强硬道:“你答应帮我的,我和岳父岳母也说了,等天暖了我这边若是榜上有名,便让你跟着宋大人的家眷一同上京,宋大人那边我也已说了,宋晓菡那边,你不要在意,她母亲也是名门闺秀,十分讲规矩,她在她母亲面前不敢造次的,又是水路,很快便到京城,宋大人是官府中人,一路有官差照应,你和女儿跟着他们走才妥当,明白么?”

唐宝如满心不自在,却也勉强应了声:“知道了。”

许宁久久凝视着唐宝如,很久以后才轻轻道:“信我一次,宝如。”

宝如抬眼看许宁漆黑深邃的眼里仿佛凝了一汪温柔,无端多情,一句话说得到似生死相许一般,不觉有些恍惚,最后脸一红甩手去抱女儿去了,不再理会他。

不提这一夜唐宝如如何纠结,许宁又是如何风轻云淡恍若无事,第二日许宁便与宋远甫带着书童从人,乘船启程往京里去了,因是水路,所以时间还算宽裕,其实许多举子得了秋闱名次便立刻往京里赶,只为多投些行卷给京里的大人们。只许宁经过前世,心里有数,自有谋划,尤其是舍不得女儿,硬是拖着过了十五才辞了家人启程进京。

许宁才进京没几日,许留家果然便有如狼似虎的官差登了门,先搜了一轮屋子,果然起出一大包雪白银两并整匹的布匹,直嚷嚷“起到赃了!”一边便要锁了两老去县衙,偏巧段月容带了儿子回了自己外祖家探望生母,许家只剩下两老,吓得魂飞魄散,只是喊着撞天冤,喊自己是举人的父母,自己儿子与宋大人认识,官差衙役们见状,倒也没有锁他们,并不十分折辱,只是将他们带回了县衙,禀明了宋县令,登时便提上了公堂。

原来却是一伙江洋大盗前日被捕后受审,交代说将赃款都给了许举人家中窝藏。许留一听汗流浃背,大呼冤枉,只说是亲戚送来的礼,求青天大老爷做主。待问是谁送的礼,却又含糊其辞,吞吞吐吐。

宋县令看上去也还和气,温声细语道:“论理你家儿子才中了举人,眼看便要飞黄腾达,应不致于与江洋大盗勾结,倒要误了自己儿子的前程,只是说是送礼,这礼也是太厚了些,一般亲戚走礼,有这般贵重的?”

许留哑口无言,原来这却是他们老两口贪心不足了,有人托了族亲来说情,说是听说他儿子与县令交好,眼看便要飞黄腾达,特特送了厚礼来,是想通过许宁搭桥县令,看看是否能谋个县衙里的差使,他当时被那白花花的银子迷了心,想着儿子与宋家公子如此交好,想也是一句话的事情,若是不成退了也行,便暂时接了下来,虽不敢花用,看着也是舒爽。谁料到没几日便事情发了,如今哪里敢在公堂之上说出这些话来?只怕宋县令为了保住自己的名声,反要问他的罪过。

最后他只能磕头大喊冤屈,宋县令忙命人扶了他起来和声安慰道:“老丈不必惊惶,也只是按例问一问,这些大盗都是些惯犯,嘴里哪里有甚么实话的?”一边沉下脸来,喝命左右拖下去狠打用刑,问出实话来。

许留和罗氏两人在公堂上亲眼看着那大板子狠狠落下,五大三粗满脸凶相的犯人被打得鬼哭狼嚎,皮开肉绽,晕倒后又被冰水泼醒。宋县令平日看着像个活菩萨一般,如今却似个活阎王,对此面不改色,只又命人拿了夹棍来夹那些同伙,堂下院子中更是站笼枷号了一群犯人,衣衫褴褛披枷带锁,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呻吟哭号求饶。许留和罗氏早吓得魂不附体,终于捱到那些大盗熬刑不过,吐了口招供,原来是没地方藏偷来的赃款,听说许家才出了个十八岁的举子,又和县太爷交好,料想必是没人能查到他家,家里又是一门老弱妇孺,取回财物也方便,于是假借是许家的亲戚送了礼到许家先藏着,待到风头过去后,寻个夜黑风高夜,兄弟们上门杀了人再取走赃款。

不提许留和罗氏听到这些穷凶极恶的盘算如何后怕,宋秋崖看大盗们招供画押后,才温声安抚了许留罗氏,又敲打了几句道:“论理说许晏之一贯纯良忠厚,不会出什么事,只是你们身为他亲生父母,在乡里,却更要注意维护儿子的名声,须知将来若是得官,这官声是极为重要的,多的是因家里人犯事牵连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