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往生记 >

第62章

往生记-第62章

小说: 往生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批发售的红白机在设计上有缺陷,使得机器会莫明其妙的重启,任天堂不得不召回两个月内销出去的近50万部机器,直接损失15亿日元。
    这个bug如果拿到今天来讲那是不可挽回的,可是历史总要有人推动,正当任天堂老总急得要跳楼的时候,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传来了——雅达力崩盘了。
    雅达力公司是当时家用机市场的老大,其推出的ATARICVS家用机总计销售了1500万台,创造了近10亿美元的游戏市场。
    它一死,市场趋近于真空,正好由异常便宜且性能优良的红白机填补,算是正常更新换代了。
    这部机器一定得出,市场策略就完全抄袭任天堂吧,想来就算占领不了市场,钱一定会大把大把的捞,长久有点动心。
    正当长久想入非非的时候,有人敲门。
    “请进。”
    张怡推门进来,眉头一皱:“你这里可真够乱的。”
    长久憨憨一笑:“这几天整理资料,没来得及收拾,随便坐。”说着拉出一张椅子。
    “算了。”张怡说道,“有时间吗?有人要请你吃饭。”
    “哦?我不吃请的,忙还忙不过来。”
    “嗯,有点特殊,大陆来人了。”张怡说。
    “谁?”
    “你的老朋友,侯局。”
    侯局是电信总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是长久在国内的老朋友了,原来在设计院就认识,老通信专家,帮助长久解决了不少技术难题,两人交情很好,他来香港这个面子得给。
    ~~~~~~~
    在宾馆,侯局依然一身灰色中山装的打扮,头发已然全白,不过精神很好,一见到长久立即哈哈大笑,上来就拍肩膀。
    “你这个逃兵!”
    长久惶恐,一句话就被说得无地自容,所有自我开解的理由全不翼而飞,脑子里全是以前和老局长一起解决问题的场面。
    “现在不说这个,咱们吃饭叙旧。”老局长拉着长久的手入席。
    侯局带了三个人,看打扮也是领导一类,同样和长久客客气气的打招呼。
    张怡作陪,长久心中有愧,在酒桌上倒也来者不拒。
    酒过三巡,长久问道:“老局长,咱们可好些日子没见了,今天怎么有空来香港啊。”
    侯局眼一瞪:“还不是你小子,说没了就没了,让我一阵好找,少不得揪回去打个叛国罪。”
    长久尴尬的很,其他人则在一旁笑。
    一个领导模样的人笑着说:“老侯就别吓唬小曹了,人家也是曲线救国啊,哈哈。长久,你不在国内,可不知道吧,我们老侯已经不是局长了。”
    长久奇道:“难道离休了?”
    那那个领导说道:“升官了,现在得叫侯部长,邮电部副部长,这可是建国以来第一次技术人员担任这个职务。”
    长久闻言,连忙给侯部长敬了一杯。
    侯部长把酒按下不饮,却对长久说:“我比你大,受你一杯也是应该的。但是你得先自罚三杯。”
    那个领导问道:“此话怎讲?”
    侯部长佯怒道:“不告而别,你知道有多少人惦记你吗?领导对你这么重视,你居然受不了一点点委屈就跑了,光知道自己的东西没人重视,你知道有多少人为你的事情奔走?你一走可好了,我们的功夫全白费,哼哼。”
    长久没话说,只好拿酒瓶:“老局长说得在理,我认罚!”仰脖喝了三杯。
    那个领导打圆场:“算了,长久也不是故意地,年轻人血气方刚,一时想不开也是有的。任谁处在那个时候遇到这种事情都有想法,谁没有想法,没有想法那就不是人了。”
    长久点点头,张怡说话了:“几位领导,我说句公道话。长久的事情我也是全部经历的,事情的发生恐怕不是长久罪过吧。”
    侯部长也长叹一声:“不错,很难说是谁的错,长久走了也好,要是能做的比国内好那也是幸事。就像在座的几位同志,那个不是这么过来的,前十年都是空有一身本事却无从施展,唉。”
    那个领导也是感慨:“我们几个就不用说了,也没多大出息,老侯算是人才,可前十年不也是被打进冷宫,正当精力旺盛出成果的时候,可惜啊。”
    这个话题一经提起,满桌过来人都开始唏嘘,你一言我一语的倒起苦水来。
    说了半晌,张怡插了一句:“侯部,你们来香港不会是专程来找长久回去的吧?”
    侯部一拍脑袋:“差点忘了,是这样的。”
    原来国家签了福建和富士通的合同之后,一方面准备引进交换机设备以供需求,另一方面也准备引进生产线,像以前化肥生产线一样,来个大生产,毕竟光买交换机是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建设的需要,还必须能够自己造血才行。
    在这个前提下,应瑞典电信部门的邀请,邮电部组团参观国外的电信系统。
    瑞典人早就表示,华夏如果需要合营生产通信设备,愿意提供合营建议书。侯部长去了之后,很快提出希望能引进年产规模为30万线的交换机生产线,还希望包含这一设备所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生产线。
    瑞典人实诚,当时就提出了建议书,只是侯部长他们这一次是秉承上面的意思进行的试探性引进,打算再看几家,比较其性能与价格做到货比三家,再行决定。
    后来世界通信设备展览会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侯部他们也带团参加,只是各国正由模拟交换机向数字程控转换,为怕泄漏技术秘密,各国都未提出产品。
    很奇怪,各国展台前都有华人,对侯部他们态度热情的不得了,各国大公司争相邀请侯部他们参观公司,下了大本钱。
    侯部他们自然受宠若惊,不过谁都知道他们是冲着华夏这个大市场而来,因此特别谨慎。
    有一个产品引起了侯部的注意,那就是ITT的一个产品,叫S1240的数字程控交换机,还没有研发成功,只是让比利时试制。
    S1240程控交换机特点就是采用多块微处理机分别控制一部份设备形成一套大系统,能够避免计算机故障时,使整个系统不能通话的大故障。
    这让侯部忽然想起了长久的项目,当时国内几乎所有人都不相信长久这个草台班子能够研发出程控交换机,因此对长久的项目不屑一顾。
    现在看到比利时的产品居然和长久的结构惊人的相似,侯部不得不重新审视了长久的设计。
    这只是一个想法,当时侯部还满心欢喜的准备回国之后再找长久商议这件事情。谁知道国家临时又让侯部带几个人去加拿大北方电器公司,考察他们的交换机设备,因此和长久他们失之交臂。
    北方电器公司也生产DMS式的交换机,侯部和他们的谈判很顺利,对方也同意了,只是集成电路方面有困难,不过他们答应介绍一家美国公司。
    等侯部他们心满意足的到香港准备转机的时候,却接到了加拿大方面的来电:“因物价上涨,DMS的报价要提高1/3。”
    侯部他们都认为这是勒索,转而寻求其它方面的技术。正好在香港的时候,看到了张怡召开的记者会,方才知道长久到了香港,这才和长久接上了头。
    长久和张怡静静的听完了侯部长的叙述,只觉得又生出了一点希望。
    正文 一百
     更新时间:2008…12…13 3:23:55 本章字数:2936
    “这是敲诈,华夏人民是不会接受这种无理的要求的。”侯部长拍了桌子,“要不是国内没有生产能力,咱们哪里还用求他们。”
    张怡小心的说道:“侯部长,我们有生产能力,最近正在组装生产线,如果你们有需要,我们愿意提供合作意向书。”
    侯部长笑道:“张小姐打的好算盘,我们小长久的交换机也是在国内开发的,要说合作也要他点头。要不是我这些天不在国内,长久的交换机哪轮得到那些家伙去鉴定!白白挤走了长久,我们却舍近求远,跑去国外引进。”
    那个领导对长久说:“长久你开发的交换机,我们光听说性能有多优越,到底是没见过实物啊。”
    长久道:“这没问题,咱们过会就去看看,张小姐这里有一套成品,现在正在接受港府的人参观。”
    “这就好!”侯部长笑道,“正好让我们见识见识咱们华夏人自己的程控交换机。”
    ~~~~~~
    一行人吃过了饭,长久坚持自己结帐,侯部长他们推辞不过,也就只好作罢,由张怡开车带他们去参观交换机系统。
    到底是国家委派去国外考察的专家组,侯部长他们看了机器也是大为惊奇,提了几个很有深度的问题,长久一一回答。
    虽然没有经过实测,但是侯部长他们一致认为这部机器同国外同规模交换机的技术水平相当,而实现结构却很简单,应该十分适合华夏国内的需要。
    “长久,这一套系统造价得多少?”侯部长很满意,脸上露出笑容。
    “嗯,现在最便宜的大概算是福建买的那一套富士通F150了,也就七八百万人民币吧,可是据我所知那是一套实验机型,也就是说根本就是第一次用。”长久盘算道,“我这部交换机完全可以实现零部件国产化,成本自然可以大大降低,国外价格大概折合每线600美元上下,我这个成本足可以降到每线400美元,如果大规模生产每线300美元也有可能。”
    侯部长和同行的三人互相交流了一下眼色,然后说;“这套生产线怕不得上千万吧,兹事体大,虽然我们看好这东西,但是容我们回去向上面报告一下。”
    长久道:“这个没问题,我这里还有一份介绍资料,您也一并拿回去吧。”
    侯部长一行四人当晚就乘坐班机回北京,四人商量了一下,侯部长说:“几位,你看长久做的系统怎么样,我觉得不比比利时的s1240差,至少二者的技术结构差不多,最关键的是生产线引进没那么多的困难,完全是按照咱们国家的标准设计的,可以无缝连接。老钱,你看呢?”
    被侯部长称作老钱的人点点头:“完全超出我的想象,要是早点见到这部机器,我想这次出国考察完全可以放弃,没想到咱们自己人也能做出这么先进的程控机。真是不出去不知道行情,老外的技术也不过如此。”
    侯部长笑道:“不是老外的技术不行,是咱们的技术也不差,哈哈。徐老,你可是管钱的,怎么样,我推荐的不错吧,足够便宜。”
    徐老却苦笑一下:“就算小曹的交换机再便宜又有什么用,国内要想投资这种生产线,光靠国家贷款是不行的,要借老外的钱更是不敢想。现在国家财政吃紧,无论建设哪里都要钱,咱们邮电部本来就是清水衙门,从哪拆啊。”
    侯部长点点头:“不错,咱们国家通信基础落后,电话普及率才0。35,排队列世界第139位,比非洲平均数1%还不如,比现在世界平均普及率10%相去更远。现在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如果中央贷款那肯定是耗时费力,我考虑个法子,那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其他三人齐声问道:“什么意思?怎么做?”
    侯部长道:“电话基础安装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没有发达的通信谁会来投资,这已经严重阻碍了改革。我想的就是谁想装电话,必须先交个电话初装费1000元,学校和其它无营业收入的单位可以酌情减免。”
    其他人大惊:“这个太贵了吧,会不会引起不良影响。”
    侯部长说:“出国之前我已经把计划递给上面了,只是这事情有点大,所以上面让我保密。不过由于这件事情太大了,上面不太敢全国实行,建议先在京沪两局试点。我特地算了一下,以现在的速度,用户数量每年可扩容15%~20%,大概也就是2万门的数量,每户收一千初装费,设备的投入资金就回来了。”
    众人默然不语,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侯部长也知道这个是个馊主意,不过又能怎样,至少现在找到了曹长久,能够将这笔费用减少一点。
    回到了北京,侯部长整理了一下这次考察的资料,向上面汇报,有意夸大了点国外引进的难度,特别把加拿大北方电器就地涨价的事情渲染了一下。
    等吊足了大领导的胃口,只感觉引进无门的时候,侯部长才抛出了长久这个棋子,把DJ01程控机狠狠的夸了一番。
    大领导看了资料,惊异的问:“这机器使我们自己研制的?我怎么不知道,什么时候通过鉴定的?怎么会到了香港?”
    大领导一连串的问话,侯部长故意哀叹一声,原原本本的将长久的事情说了一遍,其渲染程度当真是闻者伤心听者流泪。
    大领导听罢,也是合卷长叹:“华夏久弊,都是这帮人搞得。却整天嚷着国内没技术要买外国货,自己人却千方百计的打压,文革里自大惯了,现在又是自卑的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