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

第161章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第161章

小说: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大家对这种御寒的衣物并不满意,更多的习惯使用皮毛来进行保暖。只是皮毛难得,数量也没有那么多。

所以总而言之一句话,对大楚人来说,真正风靡全国让大家都喜欢满意的御寒衣物,到现在还没有出现。所以平安的羽绒服一经推出,立刻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大楚有几千万人口,就算其中只有一半的人能够买得起这羽绒服好了,那也是几千万件!除此之外还有羽绒被之类的生意。有了这样一笔大生意,自然没人盯着水泥厂了。

只是去年时间来不及,这羽绒服还没有开始生产,所以到现在外头还没得到消息。不少人都对于江南这一次如此安分赶到惊讶,却不知道其中的缘故。

反正天不怕地不怕的齐王拿到了水泥配方之后,便命人准备开办工厂。而这个时候,朝廷这边,田英的奏折也送到了皇帝的手里。

其实齐王这样伸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否则的话,好好一个东南,收到的赋税怎么可能只有那么一点?但是一来税收层层上交,大家互相扯皮,要清算的话,整个东南官场恐怕要被连根拔起,根本不可能查下去。二来皇帝还没有打算好跟齐王翻脸,只能假装不知道。三来嘛……赋税收上来之后,毕竟是收归国库,虽然名义上也是皇帝的钱,但皇帝却是不能动用的。

可是水泥厂的收入却不同,那是皇帝内库的收入!齐王这一伸手,损伤的是皇帝本人的利益,他怎么可能答应?

所以一收到消息,皇帝虽然埋怨田英不会做事,但心里却也明白,胳膊拧不过大腿,就连东南路的巡抚派过去,不出半年时间也会挡不住攻势,跟齐王同流合污,更何况是田英?

皇帝自觉对齐王已经足够容忍,但齐王没有半点收敛的意思,现在手居然伸到他这边来了,简直岂有此理。

所以他不打算忍耐了。

宗室的动向,本来就一直是最敏感的东西。如果不是因为齐王一系的渊源比较复杂的话,早就已经被历代皇帝给处理掉了。虽说是棘手,但是认真的下了决心要壮士断腕,难道会处理不掉?

之所以留着他们,无非是向天下人展示自己的仁慈,当然,这也是因为齐王一系蹦跶归蹦跶,但是并没有触碰到底线。

可是这一次却是不同。

一旦下定决心之后,皇帝便会变得十分冷静,开始思索着可以从什么地方下手,该怎么做才能将影响降低到最小。这个时候,他才冷酷得像是一位帝王。

第二日早朝时,皇帝突然开口,“朕昨夜梦见宣宗皇帝入梦,言宗庙祖陵,祭祀之重地也。梦醒之后思之,概因多年未曾祭扫祖陵。朕一念及此,心中甚为惶恐。”

既然是先帝托梦,这话从皇帝嘴里说出来,不管是真是假,大家就只能当成是真的。况且仔细想想,的确是好些年都不曾去祭扫祖陵了。皇帝有这个心思,大家自然也不会反对。

于是朝臣们纷纷出列,认为皇帝应该派人前往洛州,祭祀宗庙,清扫祖陵。

甚至大家已经开始商量起派遣什么人前往比较合适了。

结果皇帝又道,他登基以来,一次都没有亲自前往洛州祭扫,心中实在是惭愧。进来只觉得精力越发不济,也许天不假年,所以打算亲自前往。

其实皇帝的身体大不如前,大家心里都明白,只不过没有明着说出来罢了。毕竟今年开春以后,皇帝就病了两次,罢了朝会。而且最近批复的奏折,多半也不是御笔朱批,想来都是身边的秉笔太监代笔。

但是心里有数归心里有数,这话从皇帝嘴里说出来,朝臣们只能跪了一片,称赞他春秋鼎盛,龙精虎猛,说身体不好实在是想太多了。

毕竟这种话皇帝可以说,臣子们却不能应。

不过很快又有人反映过来,顺着皇帝的意思小心翼翼的道,此去洛州山长水远,如今水泥路还没有修好,一路辛苦,恐怕龙体难以承受。不如等过两年路修好了再去。

皇帝表示同意,但同时又十分忧心,担心宣宗皇帝都托梦了自己还不去祭扫,恐怕祖先们不会高兴。

如此一来一往,皇帝的心思大家也就都试探出来了。皇帝想要祭祀宗庙,打扫祖陵是真的,但未必想要自己去。不过,要派个足够分量的人去是肯定的了。

大家面面相觑,正打算请皇帝多考虑一下,等大家回去商量好了再来说这事,结果赵璨已经出列道,“洛州路远难行,怎可让陛下来往奔波?儿臣愿为君父分忧,前往洛州祭扫,以告慰我大楚列祖列宗英灵!”

这下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他身上了。

之所以大家都知道皇帝想要派个有分量的人去,却没有人提名皇子,就是因为在这个节骨眼上,这个话题是非常敏感的。能够去祭扫宗庙的,多半都是继承人。皇帝刚刚说自己身体不好,你就开口说自己要代为前往,这岂不是在争位?

这万一要是犯了忌讳,就算是皇子,一样会被处置掉。

不过赵璨的情况有点儿特殊。有长春真人之前的话在,大家都惦记着他本命年的时候有个生死大劫呢!不管他之前表现得有多么的亮眼,到时候熬不过来,也就都没用了。

所以即便他是皇帝那么多儿子之中最优秀的一个,许多人也不认为他具有威胁力。毕竟长春真人不可能信口胡言,他说是生死大劫,那么就一定是九死一生的劫难,不是那么容易躲过去的。

况且,就算上天给的劫难赵璨能够躲过去,到时候其他人的算计,他难道也能一一躲过吗?

赵璨将他们的这种心思看得一清二楚,所以才敢站出来。因为不管是皇帝还是其他兄弟们,只要认真想想,就会发现他是最适合的人。——将来肯定会被淘汰出局,但现在却表现得最抢眼,这种敏感的事情,交给他总比让别人得了要好。

这是上辈子的死和平安的努力换来的机会,赵璨不会错过。既然有优势,他就必须要利用起来。不管这些人心里怎么想,但是他每做一件事,功劳却是实打实的。等到他跨过所谓生死劫难的那一天,所有人转回头去看的时候,会发现他已经一步一步走到所有人都只能仰望的地方。

那个位置,不会属于其他人。

对于其他几位皇子来说,自己得不到的好处,其他人也休想得到。倒是赵璨这个迟早要死的,他们没那么忌惮。至于大臣,赵璨开口之后,这件事他们就不适合表态了。

所以气氛虽然很诡异,但是也没有人开口反对。于是皇帝最后便应允了赵璨的请求。

等到下朝之后,皇帝将赵璨叫到了本初殿。除了叮嘱他一路上需要注意的东西之外,还有另外一件事要嘱咐他。

搜集齐王的罪证。这是皇帝交给赵璨的任务。

仔细考虑过之后,皇帝也必须承认,这个任务交给赵璨更合适。他聪明能干,往往有出其不意之举,在所有的儿子里表现得最好。想必这一次前往洛州,不会让他失望。

赵璨早知道皇帝不会莫名其妙的开口要去祭祀宗庙,毕竟上辈子并没有这回事发生。

因为皇帝病了几次,上辈子这时候几位兄弟已经隐隐开始发力。皇帝到这个时候才察觉到自己的儿子们竟然各有心思,自然要忙着将他们弹压下去,哪有什么心思去管远在洛州的宗庙和皇陵?

这辈子因为从一开始,赵璨就小心的控制着,设法让皇子们的小算盘早早暴露,所以对于几个儿子各自的实力,皇帝还算心里有数。就算有些隐瞒,相差也绝不会太大。

在这种情况下,他自然能够腾得出手来去管其他事。

想必应该是收到了洛州那边的消息,终于下定决心要将齐王给处理掉了。赵璨很明白皇帝的心态,一旦做出这个决定,那么他一定会在自己死之前,将齐王彻底除掉,给继任者留下一个更加容易控制的大楚。

所以他立刻干脆的接下了这个任务,然后告辞回去做准备。

有开阳跟在平安身边,赵璨自然知道平安现在也在洛州。争取到了这个机会,说不定两人还能在那边见见面。即便是在齐王的眼皮底下,也比京城里更容易些。

在赵璨启程前往洛州的时候,齐王也终于耗尽了耐心,发现让平安主动将东西拿出来是不可能的,所以索性直接开口问他。

这日齐王照旧置办了酒席宴请平安,在酒酣耳热之际提出这个问题,“上一次平安你说有一个法子可以解决孤的为难之处。孤这段时日反复思量,都没有想出究竟是什么办法,只好再请平安指教了。”

“不敢当。”平安连忙谦让,“王爷为了东南百姓,当真是殚精竭虑,令人钦佩无比。我不过是动动嘴罢了,若是能对王爷有所帮助,便是再好不过。其实我所说的东西,不过是个想法罢了。王爷可曾想过,上天造物总有其可取之处,他老人家要给东南百姓的东西,都已经在这里了?”

“在这里了?这是什么意思?”齐王追问。

平安道,“王爷关心农事,想来也知道,各种作物的生长,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别处的东西,拿到东南来种,也未必会有用。反倒是东南原本就有的东西,若是好生运作,自然能够财源滚滚,造福百姓。”

齐王听得很认真,所以对平安这种说一半藏一半的做法也不甚满意,“平安,你就不要打马虎眼了。若是依你所说,我们东南有什么东西能入得你的眼?若是果真如此,到时候孤自有重谢!”

“王爷言重了,重谢不必,听说东南海八珍最为著名,王爷只要请我一席,我就感激不尽了。”平安毫不掩饰自己对美食的热爱。

这一点跟齐王调查的结果差不多,他欣然同意,“如果你的主意真的有用,别说海八珍,就是十八珍孤也会给你弄到!”

“王爷可曾去过江南?”平安问。

齐王明面上自然是没有去过江南的,毕竟宗室无诏是不能够随意离开的。不过平安可不相信齐王真的是那么安分的人物。要不然,自己也不会坐在这里了。

果然齐王对这个问题避而不答,只是道,“江南风物,本王亦有所耳闻。平安就直说吧!”

平安道,“王爷应该知道,江南富庶。这虽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江南土地肥沃,水源充沛,乃是鱼米之乡。但是在我看来,更多的却是因为江南的人懂得经营。江南地区人口稠密,许多人家土地根本不够养活一家人。所以多有阖家种桑养蚕,补贴家用了。我们大楚有八九成的丝绸是出自江南。而丝绸价贵,卖掉一匹绸缎的钱,用来买米恐怕就足够一家人一月所用。”

“平安的意思是,我们也效仿江南?可是东南的地势多山地丘陵,水量也没有那么多,恐怕并不合适。”

第145章 本王心里有数的

平安含笑点头,“王爷又着相了。我方才说什么来着?老天爷原本也把好东西给了东南的。虽说是效仿江南,却只是学他们的做法,而不是学种桑养蚕。”

没错,这就是平安想出来的办法。

还有什么能够比种植经济作物更能够达到的“短期有利,长期却有隐患”这个目的?

只要经历过后世的人都知道,不管是什么东西,如果种得太多了卖不出去,价钱就会下降。而且如果种植经济作物的地方多了,种植粮食的地自然就会减少。到时候很有可能会造“成东西卖不出去,粮食买不回来”的窘况。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经济作物的价格再高昂,换不回吃的也是枉然。

但是没有经历过的人,单是听平安的说法,肯定会十分赞同。更别提平安还用了江南来作为对比。既然江南能够做到,没道理这里不行对吧?

但是别忘了,江南素有粮仓之称,粮食产量一直都比别处更高。况且种桑养蚕,实际上并不需要占用田地。只要在田埂路边或是山地上种上几株桑树,也就足够一家人养蚕所用了。

当然,也有大户人家专门开辟桑树园,打量种植桑树。不过所占用的地方其实还是少数。

但是如果不知道这些具体的情况,贸然将这种模式挪到东南来用,就很有可能会出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试想一下,齐王一旦接受了这种经营模式,并且试验成功的话,肯定会刺激他的欲望膨胀,将整个东南都变成这样。到时候,一旦出事,东南的百姓日子过不下去,自然就会去找始作俑者齐王。

而朝廷根本不需要做什么,只需要稍微控制一下出售到东南的粮食量,齐王在东南经营多年的稳固地位,便会迅速崩盘。

这可以说是一个相当恶毒的计划。所以平安也是反复斟酌之后,才敢确定。反正还有一个大楚在后面做后盾,总不会将东南百姓全都坑死,届时朝廷出手帮忙,说不定还能不费吹灰之力便收拢这部分人心呢。

当然,毕竟自己跟齐王并不站在一条船上,能不能够让齐王完全相信他,就要看平安的能耐了。

他之所以之前不着急提出来,也是因为这一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