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青春献给七零年代 >

第4章

青春献给七零年代-第4章

小说: 青春献给七零年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年眉头紧锁,冷淡的目光在王娇脸上停留片刻,然后转身回了屋。

嘭!跟上午一样又是带着怒气关上的房门。

别看董秋莎长得瘦弱,骨子里却是典型的东北大妞,脾气暴,说话横,受了委屈自然不能忍。她觉得青年摔门就是摔给她看的,把袖子往上一掳,拿出干仗的架势,刚准备走过去理论理论,王娇一把拽住她。

“拦我干啥!”

“算了吧。”

“凭啥算了。”董秋莎瞪起眼睛,指着青年的房门说:“你刚住进来不知道,自从他住进招待所跟谁说话都是横横的,仿佛比谁高几级!不就是从北京来的家里人又是个头头么,现在是共/产/主/义/社会,人人平等,我们是共/青/团/员,他也是,大家都是一样的,理应彼此尊重,凭啥他说话就那么傲!”

她这么一说到让王娇想起上午在楼下时那几位青年在闲谈碎语中提到了什么“纪叔叔”。

“他是干啥的?部队里的人?”王娇问。

“他们是兵团的人,北京来的知青。”

一听是知青,王娇就多嘴问了句:“他们在哪个师?”刚才看日记,王阿娇有写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一共有六个师,每个师部下按照劳动地方不同又分为二十几个团。基本一个团就是一个农场。比如五师的五十三团又叫红五月农场,三师的二十九团叫双鸭山农场。除了六个师,兵团还有直属管理的三个师和三个营,王娇要去的红星农场在三师。

不提这事还好,一提这事董秋莎鼻子又气歪了,原来这帮青年到了招待所就直接被唐书记安排进了客房,压根就没做什么登记,一开始董秋莎还以为唐书记是忘了,等后来拿着登记簿找到这帮青年时,其中一个人特横地说:“登记?登记什么?也不扫听扫听我们是谁,在北京都没人敢难为我们,到了一个鸡西怎么就这么多破事?告诉你啊,我们住在这儿是你们的荣幸,没让你沏茶倒水伺候就不错了,赶紧走!”

“王阿娇同志,你说他们跟旧社会时欺压老百姓的贵族资本家有什么区别?如今早就除四旧了,可这帮人的脑子里还残存着几十年前的封建思想,我是共青团员,不能让这样的毒瘤在社会上肆意妄为,他们严重阻碍了我们伟大祖国前进的步伐对不对?”

“对!”王娇觉得如果董秋莎在叙述中没有加油添醋,那么这帮知青可不是什么贵族资本家而是真真正正的地痞流氓。“不是要理论吗?我跟你一起去。”王娇脑子一热,忽然来了干劲,忘了自己现在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只想董秋莎说话太教科书,又是个姑娘,哪里斗得过六个巧舌如簧的纨绔子弟,多一个人去就多一份力,她不能让董秋莎吃亏。

两人来到青年住的房间,刚要敲门,从楼梯口“蹬蹬蹬”跑过来一位矮胖的男青年,说话一口东北味:“哎呀妈,董小翠原来你在这儿啊,找的我老半天还以为你去厕所掉大茅坑里了,走,快走,上级的郝主任来了,唐书记让咱们赶紧一楼大会议厅集合!”

董秋莎脸红,看了王娇一眼,似乎是不好意思,紧了紧嘴角对那名男青年说:“李大壮同志,我说过多少遍了,为了更好的为祖国为革/命做贡献,早就不叫董小翠而是叫董秋莎。”

“是!是!”李大壮懒得跟董秋莎掰扯,招待所一共六位职工,现在只找到董秋莎一人,剩下的那几个还没吃饭回来,唐书记把召集众人集合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他,是对他莫大的信任,自己不能让唐书记失望,所以他哄着董秋莎说,“是我错了,秋莎同志,我记性不好你别生气,以后我写日记前先把你名字写十遍,保准再也不会忘。好了,现在开会要紧,赶快跟我走吧。”

那时开会比天大,董秋莎很不甘心地看了青年紧闭的房门一眼,然后跟着赵大壮跑下了楼。

空荡荡的楼道里王娇有点不知所措,好像上小学时,本说好第二天春游,大家兴高采烈冲进商店买了一堆零食回来结果当天晚上又收到学校通知说春游取消了。哎!不吵架也好,听董秋莎的意思这几个人似乎有点背景。王娇从小地方来,对权贵啥的还是有点敬畏之心。刚才,冲动了。

正准备转身走,门忽然开了,青年单手插兜斜倚着门框看着门外的王娇,手里还拿了一个削好皮的大苹果。

中午,楼道里很安静,都是青年吧唧吧唧吃苹果的声。

王娇看着青年,心想这人长得还行,怎么吃东西吧唧嘴?

她最讨厌吃饭吧唧嘴的人!

“吃么?”见王娇一直盯着自己看,青年晃晃手里的苹果,下巴一扬,跟逗猫似的。

“谢谢,我不吃。”此地不宜久留,王娇冷着脸转身回了屋。

青年冷冷一笑,把吃剩下的半个苹果往桌上一扔,后退两步,用力关上房门。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有点短小哈~~~

☆、006

回屋后,王娇简单收拾了一下床铺,然后裹上围巾走出了招待所。

户外,大雪已经停了,但依旧寒冷,据说黑龙江的冬天最低温会到零下二三十度,不知现在几度?

大街上,行人比刚才多了一些,几乎都穿着打补丁的旧衣服,围巾遮住大半张脸,棉鞋在积雪上留下深浅不一的痕迹,对面制煤厂宽敞的大院里,一群不上学的半大孩子互相追逐玩着打雪仗。

王娇按照董秋莎所说的方向顺着大街一路朝东走。对了,她终于想起“秋莎”这名听起来为何那么耳熟。记得前苏联有首歌就叫《喀秋莎》;2015年为庆祝反/法/西/斯胜利75周年,在莫斯科红场的阅/兵/式上,亚洲第一天团——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的小伙子们不是还用俄语唱过这首歌。当时坐在电视机前王娇怀着激动的心情很不知廉耻的想要是这里面有一个是自己男朋友,带出去一定好拽好牛回头率好高,半夜做梦都能笑醒。

哎哟!

竟顾想美事,王娇一头撞在电线杆上。

罪过罪过,如今自己还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竟然还有心YY男人?找死!

王娇摸着撞疼的地方继续往前走,半路上经过一家像是剧院的地方,院门敞开着,地上一层厚厚积雪,几名带着红袖箍的人正拿着大扫把清扫积雪,院中有一个大影背,上面用鲜艳的油漆画出几名英姿飒爽的女兵,旁边还有一行工整的字:红色娘子军。

直到这时王娇才注意到画中女兵都穿了纯白色的芭蕾舞鞋。

“噢,八个样板戏。”

王娇的奶奶是京剧票友,最爱看的一出现代戏是《红灯记》,小时候王娇总是在奶奶清晨吊嗓子的声音中醒来,什么“你爹不是你的亲爹,你奶奶也不是你的亲奶奶……”奶奶嗓门太大,搞得邻居小孩信以为真,以为王娇是抱养的。

除了《红色娘子军》与《红灯记》,剩下的她只知道《智取威虎山》和《白毛女》这两部了。

据说那时人们的精神生活相当匮乏,《唐诗三百首》都属于四旧,娱乐生活压根没有,唯一能看到的电影和戏剧只有这八个样板戏。虽然王娇不是特别爱玩的一个人,但如果一点娱乐生活没有,也是要抓狂啊。

门口除了王娇,还站着一位不属于院内职工的女清洁工。她穿着满是补丁的棉衣棉裤,头巾旧的早已看不出原来的样子,王娇转身差点与她撞上。这女人好像有点傻,或者高傲,总之王娇说了抱歉,她却毫无反应,一双眼只盯着影背上腾空跳跃的女兵。

“没礼貌。”王娇忍不住又看了她两眼,发现这女人身材还挺修长,不同于大部分东北女人是又高又壮,且背影还有那么点亭亭玉立的意思。只可惜腿断了一根,左腿从膝盖往下都朝外撇,仿佛把一根筷子生生掰折,断裂的地方即使隐藏在厚厚的旧棉裤下却依旧让人觉得毛骨悚然。

王娇忍不住打了个哆嗦,使劲甩甩头想把这个恐怖画面甩出脑袋。转身继续向前走,大概又走了100米,总算在一家粮食店旁找到了“庆芳”饭馆。

饭馆门脸不大,前面用餐的地方二十几平左右,七八张四四方方的桌子摆在里面,王娇推开门,又挑开一张厚厚的绒布门帘,走进去时里面一位食客没有,两个服务员和一个大厨正坐在靠窗的一张桌上嗑瓜子。见王娇进来,三人只抬头轻飘飘地看了她一眼,然后转头继续嗑瓜子唠嗑。

“听说了么,李寡妇又要嫁人了。”

“哎,她也是命太硬。俩丈夫都克死了,她是长得漂亮,但你说谁敢要?”

“妈呀,瞧你这话说的,想要她的人多了!这么漂亮的媳妇又是大城市来的上哪儿找去?”

听这名瘦长脸服务员的意思这个李寡妇原先在哈尔滨话剧团工作,人长得漂亮,曾经还出过国,丈夫也是留学生,回国后在话剧团做编剧,WG开始后,丈夫很快被打成□□关进监狱,没多久就死了。李寡妇被下放到这里成了一名拉砖工,后来因生活艰难被迫嫁给了当地农村一个40多岁娶还不上媳妇的贫农户。前几个月,这贫农得病死了,李寡妇再一次成了寡妇。

“那这次她又嫁谁啊?”厨师急急忙忙地问。

服务员磕着瓜子,一脸漠然道:“还能是谁,反正轮不到咱们。我打听过了,这一次是个职工,还是厂子里的一个头头儿,你们都见过的,夏天还来咱们饭馆吃过饭,记得不?一老头儿,快五十了吧,穿的确良的白衬衫,个不高,满脸麻子。”

“不对吧,他不是有老婆吗?”厨师惊讶。

“死了,上个月死的。”

“刚死就续弦,不合适吧?”一名服务员满脸仁义道德。

“有啥不合适?哪儿不合适?人家自己觉得合适就完了呗,跟你有啥关系,咸吃萝卜淡操心。”

“那……李寡妇乐意吗?”厨师问。

瘦长脸的服务员冷冷一笑,“乐意不?你得问问,她一个有问题的女人,有人愿意娶她还有啥不乐意?”

听了这些对话,王娇忽然就不想吃饭了,心里堵得想塞进一块大石头,得张大嘴巴才能呼吸。刚要推门走,厨师站起来指着她问:“那位小同志,你瞅菜单半天了到底吃啥?”

王娇本想说“我什么也不吃。”但肚子在这时发出“咕咕”两声抗议。算了,就当什么也没听见,再生气又有啥用?那终究是属于一个陌生女人的悲哀,王娇无能为力。

“请问现在还有酸菜馅儿的包子么?”

“没有了。”厨师说。

瘦长脸打量着王娇,补充一句:“你要是想吃,每天中午12点之前来,我家包子抢手,一般到下午就卖完了。”

这里离火车站近,转站的旅客确实购买包子上车更方便。

“那现在还有什么?”越说饿,王娇肚子叫的就越厉害。

厨师伸出胖胖的手,指指玻璃窗上贴泛黄的价目表,“现在除了包子啥都有。”

“那就来饺子吧。”王娇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对他说,“二两,酸菜馅儿。”

作为南方人,王娇对饺子一般,之所以选择吃这个完全是因为在豆角炖土豆,地三鲜,小鸡炖蘑菇等一堆硬菜中,饺子最便宜。原主带来的钱不多,一共六十三块7角2分还有十几张全国粮票。

粮票,王娇在历史书上和旧货市场见过,五颜六色的小票子,据说在计划经济时期地位与金钱相等,用以购买紧俏商品时。不过,七十年代初期,好像所有商品都是紧俏商品。就拿王娇吃的这一盘饺子来说,二两,人民币用一毛三,不算贵,但还要搭配一两粮票。

“那如果没粮票呢?”王娇问那位长脸服务员。

“长脸”的脸一瞬间变得更长,“没粮票给三毛八!”

好家伙,一下子贵了三倍!

饺子二两给十二个,一个大小与超市中卖的的散装速冻饺子差不多,没有湾仔码头那么大,但吃饱不成问题。也是太饿了,王娇没时间品味酸菜的味道是否正宗,一口半个往嘴巴里塞。烫,真烫!

她吃饺子时,那两个服务员就站在窗玻璃前嗑瓜子。忽然,长脸指着外面惊喜地喊道:“老吴头,赶紧的,‘白天鹅’来了!”

老吴就是厨师,长脸喊他时他应该在上厕所,“哪儿呢?哪儿呢?”急急忙忙从后面跑出来,裤腰带还没系好。

王娇目瞪口呆,难道厨房跟厕所是一个地方?

脸几乎贴在窗户上,老吴眼睛发直:“哎呀妈,太漂亮了,这小身板,美!真美!就是腿瘸了。”

“小点声!”长脸用胳膊肘捅他,下巴指指王娇。意思是这里还有外人在,万一是个嘴巴欠的,咱们就倒霉了。

老吴忙点头,表示明白。

他明白,王娇可不明白,白天鹅?外面除了几个步履缓慢的行人还有一个扫地的女清洁工,哪里有什么白天鹅?

长脸说:“她今天早上刚被派到这里扫大街。”

“听说她以前是跳芭蕾的?”老吴问

“嗯,原先在天津芭蕾舞团,听说还出过国,叫啥……法国,不知咋的就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