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险所据,西南有贺兰山和北部的六盘山,他们还是自认为占据了地理优势,还是比较安全。
一段时间一来,辽国疲弱,西夏趁机向东向北扩充土地,反正西辽土地广大,但环境恶劣,大辽国根本也不在意,结果现在已经被西夏蚕食了大片的土地,原来唐时的左军都护府所辖辽西大片土地已经落入西夏囊中。
西夏东部与宋辽接壤的地区历来驻有重兵,定州府已经是深入到了西夏境内了,定州守将鞢烈阿姆从没有想过,辽军会从这里进攻,八九百里的距离还有六盘山阻隔,沿途的各州府地县具有军队驻守,辽军不可能跑到这里来的。
殊不知萧明让全部是骑着战马的军队,很轻松的就翻越了六盘山,相对于最高海拔只有3000多米的高度,选择一处低海拔的山口辽军就全速通过了,一路上星夜兼程,沿途州县西夏人驻守的地方全被掠过,只有几处大的县城有点麻烦。
这一路统军司的马军统领翰鲁在先锋杨祈中的带领下轻骑突进,而萧明则带领中军后军尾随,凡是碰到西夏军驻守的县城均采用突袭的战法,将西夏军圈起来后,全部格杀,就这样连下了好几座县城。
萧明带军随后跟进的时候,看到几个县城几为残垣断瓦的废墟,辽军留下打扫的士兵正在整理抢劫的财务,没烧毁的房舍还在冒着黑烟,地上到处都是尸体,县城的西夏军民已经被屠杀一空!
看着眼前的惨状,萧明不禁有点悲哀,他曾对先锋官杨祈中说过,便宜行事,不可暴露行踪,如路上被人发现立刻处理掉,萧明的本意是,你把那些人抓起来,过了这段时间再放了就是,哪知道杨祈中做事如此狠辣!竟然屠城!
先锋部队实际上就是翰鲁的乌槐营骑兵,这些人本来就是契丹人,历次战争中都是这样,已经习惯了烧杀抢掠,如果是汉军步兵营,可能不见得有这么狠!可也不一定保证他们不是这样,萧明见过明教造反的流民所为,烧杀劫掠干的也不比这个差!
“人为什么会这么野蛮?”萧明摇摇头想不清楚,一路继续行军,接连看到这样的被屠掉的县城多次,萧明也就视而不见了,倒不是他的心肠变硬了,而是他知道,战争乱世,人命如草芥,他只想快些完成这次西征,然后他要拥兵自重不跟天祚帝玩了。
这一日抵达定州城下,定州守将鞢烈阿姆大惊,一面派人守城一面派人飞马禀报右厢朝顺兵马司,西夏有十二个监军司,分属左右厢朝顺兵马司管辖,东南方向的辽宋边境属于右厢朝顺兵马司统属。
右厢朝顺兵马司的大都督是西夏的信王李延宗,他接到报信之后几乎不相信此事,因为有消息报告他,西夏过北方军事重镇兀梁海城并没有受到辽西节度使耶律小鞠鞢的攻击,而是看到他引兵向东而去,那抵达定州城的到底是那支部队,难道是南院大王萧明吗?
他一方面派人前去核实,一面急令大将军赫连铁烈率军速去支援定州,定州是西夏国都的北方门户,守军还不到两万,离的最近的兴庆府目前只有御前侍卫的白甲军可以支援定州,李延宗立刻上报崇宗李乾顺,希望皇帝定夺。
李乾顺也明白事情的严峻,确保定州城不失最为重要,于是命自己的御前侍卫亲军白甲骑兵速去增援定州城,白甲骑兵可是西夏军的精锐,虽然人数不到两万,但却是国内的贵族子和久经战阵的老兵组成,战斗力不是一般的强悍。
萧明将定州围住之后,并不派兵攻打,而是做个样子,却派出了大量的人马在兴庆府至定州的峡山道设伏,汉军步兵营和弓箭兵全部出动埋伏,乌槐营的骑兵做预备队,打的就是围点打援的心思,可是西夏军就是要给他嘴里喂肉!
西夏军一万五千白甲骑兵就这样进入了包围圈,辽军战鼓敲得震天响,号角声声不断,将白甲骑兵团团围住,也不跟你近距离接触,反正是几轮万箭齐发,步兵全部使用弩弓三连射抛射,而弓箭兵则是精准射击,再加上虎卫营定点射杀对方的军官和头领,西夏军大败!
白甲骑兵几被全歼,满地都是白色衣甲的尸体,这场仗打的太快了,从对方进入埋伏圈到几轮乱万箭齐发,乱了营的白甲骑兵最后被乌槐营的辽军铁骑最后一冲就几乎全军尽墨了,剩下的几十匹人马逃入定州城。
第三天上,定州守将鞢烈阿姆,率三千亲兵,弃城而逃,将定州城拱手让给了萧明,但他在突围的时候,三千亲兵损失惨重,最后是由几百人逃向兴庆府,而自己也是身中两箭,好在没有致命。
定州城轻松获得,萧明自是大为高兴,别人可能不知道,但他可是太清楚了,这个定州,就是后世的石嘴山,这里拥有大量的优质煤炭资源,那是后世著名的石嘴山煤矿基地,也是宁夏最大的煤都!
石嘴山的煤矿,银州的铜矿和白银矿,以及河西等地的铁矿金矿等矿藏,兴庆府就是后世的银川,那里有西部最大的白银矿藏吗,加上阿尔泰地区的金矿,这些矿藏让人想起来就流口水,更别说将这些宝藏全部纳入自己的手中了。
这是萧明不为人知的目的之一了,打下了定州,直接威胁西夏国都兴庆府,将整个西夏右厢朝顺兵马司在南北方向一分为二,势必会遭到西夏大军疯狂的反扑,萧明却不着急,他反而信息十足,他率军进驻定州城,犒赏三军并准备城防,准备迎敌。
事实上西夏的右厢朝顺兵马司已经以最快的方式做出了反应,定州失去等去都城门户被打开,如何得了,大将军赫连铁烈率军十五万,放弃掉永宁一线的防御直接气势汹汹的向着定州杀奔而来,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
第144章我也是汉人
定州城内,西夏百姓人心惶惶,传言跟风一样到处都是,辽国契丹大军所过之处就是一片焦土,整个城池会被捣毁,人都会被杀光,而这次守城之将竟然弃城逃跑,那不是将城中所有妇孺百姓全部送入敌手吗?那岂不是所有人都没法活命了吗?
谣言像瘟疫一样四处传播,于是定州城四城打开,向外逃命的人络绎不绝!萧明率大队人马进城的时候,却见到城门口跪着一群人,并且全都穿着西夏的官府,萧明下马走近,当前一人抢上一步,披头散发跪倒在地。
萧明慌忙将他扶起,但那人坚持不起,叩头说道:“闻大辽国南院大王是仁义之人,今天兵破城,曹某愿献上向上人头和全部家财望大王放过城中数十万百姓,不要妄造杀孽,致使生灵涂炭!”
他的话说完,他身后那一帮西夏官员也跟着说道:“某等情愿赴死,请大王放过城中百姓!”
萧明手上使劲,还是将那人扶了起来,他看了看眼前这人,四十几岁的年纪,面容瘦削,年岁不大但却胡子斑白,于是问道:“你是何人?”
“鄙人定州府尹曹据!”
“曹大人为何如此,谁说我大辽的军队会伤害定州的百姓的?”
“可是……可是!”曹据有点诧异,萧明不等说话就接着说道:“大夏国皇帝一人之错,罪不及百姓,如果不是你们的皇帝失了信义,我大辽也不会兴兵讨伐!”他又对曹据身后的一众西夏官员说道:“我这带兵前来,只是要讨要一个人,并且要你们的皇帝给个说法而已,不会伤害各位,还请放心,大家都起来吧!”
他又对曹据道:“曹大人这城中的百姓都是些人么组成,可有汉人?”
曹据道:“回大王的话,定州城的百姓总有八成都是汉人,其他有党项人,回鹘人,畏兀儿人,还有一些吐蕃人!”
萧明点点头道:“曹大人你是个好官,肯为城中百姓赴死,这样有大义之人,已经很少见了!你也是汉人吧?”
曹据点点头道:“鄙人祖上就是河西汉人,我当然是汉人!”
萧明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定州城的百姓安抚和一切公事还要仰仗曹大人和各位大人,你领我们进城吧”转过曹据当先就行,经过曹据身旁时,又扔下一句话:“其实我也是汉人!”在曹据目瞪口呆之下施然进城。
有了曹据一帮西夏官员的帮助,城中的百姓终于被安抚下来,公文告示贴的满城都是,辽军起兵伐义,历数西夏皇帝的罪恶,尚待城中的百姓,并开仓放粮,救济孤苦,大赦冤狱,收编西夏官军的散兵游勇,维持社会治安,定州城慢慢恢复了平静。
曹据等西夏官员很是配合,他们也知道辽军这是在收买人心,但在人家的刀口之下,也不得不尽心而为,好在做的又不是坏事,城中百姓还是很感念他的恩德,都说曹大人以身赴死换得了全城的安全,他的威望倒是如日中天。
搞定定州城的第五天,赫连铁烈的大军终于来了,远处的地平线上慢慢的跳出来旗帜和人马,黑压压的一片,并且还在不断增多,到最后竟然有遮天蔽日的架势,西夏的狼旗大纛飘扬,这一次西夏军全线压上来的兵力足足十五万人!
大军距离定州城外五里扎营,营寨连绵帐篷绵延十几里远,看着如此兵威,萧明麾下众将全都不做声了,均觉得这一仗有点难打,辽军现在满打满算也就五万人马,而对面是十五万大军,三比一的人数差,可能光守城都难。
杨祈中立刻建议萧明,趁西夏军立足未稳,晚上偷营劫寨。杨祈中的想法是有根据的,那个时候军队打仗,很少有夜战的时候,原因其实很简单,拿宋军为例,要养活上百万的军队,军粮的压力极大,其实很多人当兵都吃不饱肚子,更别谈营养问题了,所以大多数的军队都是营养不良!
这个长期的营养不良会造成人的夜盲症,一到晚上就看不见东西,那还怎么去打夜战?古时的夜战战例极少,就是这个原因,但现在的萧明的这支军队却不一样,军队的给养充足,从训练到行军,从没有吃不饱肚子的时候,甚至还有酒有肉,萧明自己腰包里很多的钱都是砸在这上面了,更何况这次准备充足,要钱有钱,还有当地的供给,还能抢劫,也就是说萧明的军队不缺营养。
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谁也没见过对士兵和军队如此溺爱的了,军队的伙食实在是太好了,又赶在秋天之际,各种物资充足,每天的伙食不但有肉有蔬菜,甚至隔三差五还给水果吃,当兵的可谓幸福,哪怕是没有饷拿也愿意!
既然营养跟得上,那就没有夜盲症的威胁,也就有了夜战的条件,萧明想了想也觉得可行,为了稳妥起见,他只派出了五千骑兵,交给杨祈中让他从西夏军的侧翼发动夜袭,只是为了试一试对方的实力。
夜半时分,杨祈中带领五千骑兵,全都用皮毛包了马蹄,直接打开城门向着西夏军的侧翼冲了过去,五里路的距离并不长,骑兵很快就冲到了西夏军的侧翼营寨,但杨祈中一看却是不好,西夏军的营寨是按照一种特殊的阵法摆放的,形状极像葫芦口,整个营地挂满了气死风灯,火把更是每隔一段就点一支,照的整个营寨如同白昼!
杨祈中一看不好,急令部队撤回,好在动静不大,但仍然惊起了敌兵,对方立刻敲起了铜锣,全营的官兵开始戒备,弓箭手甚至向外面黑暗处进行覆盖盲射,杨祈中领军急退,迅速的又撤回到了城里,这次夜袭算告失败,好在没有人马损失。
经此一事之后,大家对西夏军更是不敢轻视,萧明也对这位西夏军的统军大将赫连铁烈刮目相看,既然偷袭不成,那就正面来吧,萧明倒要看看自己的这只军队到底能不能打赢这场仗。
他其实是在进行一种冒险,但信息十足,原因则是钱拔光给他带来的那十门青铜大炮,实话来讲,那应该是十二门大炮,因为还有两门是最新式的钢炮!
第二天一早,随着西夏军一声号炮,“隆隆!”的战鼓声就敲了起来,对方已经摆好了阵势准备进攻了,而萧明也将城门打开,迎着西夏大军而来,两军相隔不到三里列阵,战场上一阵萧杀!
萧明直接将三万人马全部拿出,在正前方摆了三个方阵,顶在最前面的则是步兵方阵,身后是弓弩兵排列了三层,两侧有游骑护卫,真正的骑兵则在最后面,他的骑兵从来都不是用来跟敌人对冲的,而是用来从后面砍人的,部下们已经熟悉了他的战法,所以也没有疑义,但这次首先考验的则是步兵。
步兵这次要顶在最前头,考验的则是意志和斗志,为此萧明还专门在出征前为他们鼓劲,步军统领韩灵寿折箭起誓:“决不后退半步!”一万多人的全体步兵用枪击盾发出轰然的声响,这算表了决心了。
萧明这次呆在了战阵则后方的一个山包上,并竖起了大旗,倒不是他怕死,而是这里是他的炮兵阵地,当天晚上就由钱拔光带人在这里挖好了阵地,并且布置了大炮,高低射界这种东西还有操炮的方法,真还是得让他来搞。
辽军的号角“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