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862-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二十二章江汉海关【求收藏】
现今的湖北官场何等敏感,官文的一举一动都在众人的瞩目之中。他表属刘暹任湖北提督的奏折,不等送到北京城,就在武昌官场传了个遍,接着消息迅速蔓延到整个湖广。
刘暹知道消息的时候,心里真恨不得一刀把官文这个老东西给噗嗤了。这老不死的是要强拉自己上船啊。
然刘铭传已经领军转入豫东,人不在湖北,刘暹就是要找人向湖南帮表个白,都没有中间人。
当然,他也能直接站出来说自己不愿为湖北提督,直接就跟官文撇清了瓜葛。但刘暹敢肯定,自己若真是这么做了,北京那里一时三刻的就会找由头给自己排头吃。
除非立刻就领着秦军造反,不然,明年这个时候,刘暹苦心经营的秦军绝对会被拆的稀巴烂。
“大人,天门李大人信到……”
“大人,安陆府黄大人信到……”
“大人,荆门张大人信到……”
“大人,汉口的王大人来了……”
短短两日,张氏在湖北的门生故吏和亲朋友人,三人连夜赶到孝感来,外加二十一封书信。全都是力劝刘暹,远离官文的。
“大人,岳州府的柳大人来信……”
军营里,整个一个富商打扮之人吃酒言谈联络感情的刘暹,苦笑着对眼前‘富商’道:“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连湖南的都知晓了。”
“军门。非是我等多事,实乃官制台非能成事之人。”富商乃是清廷新设不几年的汉口江汉关大关委员——王熙朝。山东武定人。
咸丰十一年,西历1861年,汉口开埠。开埠前,清廷在武汉三镇仅设有内陆关卡,如武昌的江关、汉阳的朝关、汉口西的宗关、汉口的汉关。汉口开埠后,内陆关卡一并撤消,建立以汉关为基础的江汉关。
咸丰十一年三月,英国单方面公布了《扬子江贸易章程》和《长江通商章程十二款》定:“外商商运货到长江中上游,只需在镇江办备手续,即可在镇江以上各口随意装卸合法商货,返镇江前可勿庸履行任何海关手续。”从而导致外轮蜂拥进入长江中、上游。时任湖广总督的官文对此表示不满。向清廷上奏折,请求在汉口设关。几经周折,总理衙门大臣恭亲王奕诉颁发札谕:“……至汉口地方,据该督奏称,必须设关,自应准其建立,查验出进各货……”
同治二年一月一日,江汉关开幕仪式在汉黄德道兵备道江汉关监督郑兰的出席下正式开关。一月十五日,首任江汉关税务司狄妥玛向总税务司赫德报到。
虽然江汉关的行政大权全部操于税务司狄妥玛之手,但晚清海关的状况和权力并不是像后世许多人以为的那样——一切权力、规则全部归于英国人。
还历史一知半解,对海关完全不知所以然的刘暹,也是到了汉口之后才晓得,晚清的海关虽然行政权上被赫德为首的英国人捏的死死地,但清廷也没堕落到将关税大权完全托付给一批外国人,自己不闻不问。清廷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为了制衡总税务司,在自己本来的榷关制度的基础之上形成了与其他国家完全不同的海关制度架构——海关监督与税务司并立的双重体制。
赫德的税务司就是人们脑海里通常以为的海关,税务司从职责和现实中也确确实实起到了‘海关’的作用。但是税务司不能完全代表满清制度下的海关,因为清廷的整个‘关税’笼罩下,除了开埠的新关外还有大量的旧关。这些旧关就完全在海关监督的‘统治’下。并且新关的一些活动也受其管辖之中;如缉私、牌照等等,再有处理港口洋人的‘外交’事宜,和督促商人持“验单”到官银号交纳税金;并由官银号开具收据。
可以说海关监督在整个江汉关体系中,位置还是举足轻重的。而王熙朝的大关委员,就是整个国人海关体系当中,仅次于海关监督的第二等级。
其下还有委员、总书、清书、案书、通事、差役以及炮船和哨船上的武弁、炮勇、水手等等。整个江汉关多达四百余人,王熙朝的官衔不高,才个六品,但位置绝对重要。
先前迈胜洋行的那批军火,贝尔都没在海关报关,货物直接在关口外就由王熙朝带人带船卸了下。
张家在湖北诸多门生故吏亲朋,王熙朝的官职要排到十名后,但分量却绝对是前三位的。
刘暹也很清楚江汉关的重要性,跟王熙朝有意的打好关系。现在两边已甚是熟遛。
“官制台无才,天下皆知。朝廷以他镇湖湘,乃是穷于长矛乱事。我说句不中听的话,朝廷那是需要一条狗守在那。
现在江宁克复,长毛之余些许顽匪,翻手可灭,就用不着庸碌之人占据冲要之地。
官制台若是能急流勇退,以他十年‘辛苦’,朝廷必不会亏待他。但名先机之人天下又有几个?
曾侯是一个,官制台,却绝不是。”
“只这一点,曾侯与官制台之争,就稳立不败之地。”王熙朝眼睛看着刘暹,希望能从刘暹嘴里听到一句安心的话。
这可是整个张氏集团的未来啊。
年纪轻轻就做上了提督的位置,只要不走斜路,不惑之年必可至一省封疆,未来成就不可限量。
而现在就是刘暹的一个关键点。千万别顾及官文,就跟势大无匹的湖南帮站到对立面。那样,官文这老不死的就真拖着‘未来希望’一块赴死了。
“难道我要上折说不转湖北提督?”赤、裸裸的扇官文耳光。
王熙朝莞尔一笑,“军门何须至此。曾侯不是命李抚台的六弟招练马队两千么。军门军中人马具备,拨调三百转之,即可!”
ps:海关进出口征税简单地说可做五个程序:一、商人报关后,海关根据报关材料对货物进行查验(终清一代;查验工作除了货物的验收外还要清丈船只的吨位以确定应纳船钞、吨钞);二、由海关开具“验单”;三、商人持“验单”到官银号交纳税金;并由官银号开具收据;四、海关在查验官银号收据后;允许商人进出港口;五、以三个月为一结;“验单”和收据汇总编成四柱清册送交总理衙门和户部。
海关监督的职责就是在不涉及洋税征收或在对外开放口岸之外时;这五个环节全部由海关监督来完成;当涉及到洋税征收时;第一、二、四环节是由税务司系统来完成的;而对于清政府财政而言最为关键的第三环节则由海关监督负责。第五环节则由税务司系统和海关监督系统共同完成:“验单”由各关税务司送交总税务司;再由总税务司提交总理衙门;而收据则由海关监督送交总理衙门和户部——便于相互监督。
第一百二十三章菊花套电钻
ps:元旦快乐!
二月二十一日,刘暹人生又一个起点开始了。北京以出乎想象的快捷速度批复了官文的呈请,罢郭松林湖北提督,罢刘暹山东提督,转刘暹湖北提督。
年仅二十六岁不到的刘暹,官场资历就已经不同寻常的厚实了,他都两任提督了。
接到北京旨意的刘暹脸上却没有一丝毫的喜意。他感觉的出有一双大手在拨弄着自己的方向,让自己与湘淮楚军愈行愈远,与湖南帮永远走不到一块去。就像现任四川提督的唐友耕,他的身边跟刘暹一样也尽是湖南帮,甚至他的恩主四川总督骆秉章也与湖南帮友善,但是因为一个四川提督的位置,唐友耕跟身边的这群湘军将领就永远尿不进一个壶里了。
这就是权谋,甚至说是一种阳谋。由不得人不入如彀。
丢了湖北提督,又没福建提督可做的郭松林肯定对刘暹一百个不顺眼。刚刚砍了官文一条臂膀,依旧杀气未散的曾国荃也绝对会把眼睛盯向刘暹。就是能看清楚一切,也能用心包裹下一切的曾国藩,也不会拨动半点手指。就像他先前面对湘淮军诸将,将刘暹丢在一边一样,这时他同样会继续放弃。甚至他还会乐意看到这一幕发生。
以曾国藩的智慧,怎会不知道北京在这件事情起的作用?而北京现在想做的事情,不就是曾国藩乐意去做的嘛?
反正不损湘军现有的‘实力’,只是如唐友耕一样,给湖南帮添一个‘对头’。
如此就能减轻一分北京对湖南帮的猜忌,曾国藩乐意的很。
这场博弈之中,刘暹明明拥军强甚,官居一品提督,却根本身不由己。三月底,四川张守岱的来信只有四个大字:忠心王事。
看的刘暹想哭又好笑,真想对张守岱说:大爷,知不知道自家前世有句话,叫——穿清不造反,菊花套电钻!
整个三四月,刘暹出兵驱除了两股捻军零散马队,训练部队之余,满眼睛的就全是湖北一把手和二把手的掐架了。
官文在湖北势力根深蒂固,军政两手都铁硬,直接把曾国荃伸向兵权的手给剁掉了,自己甚至还伸手要去勾搭抚标三营。这是当着湖广官场所有人的面扇曾国荃耳光。政治上多加制肘,虽然不至于让曾国荃堂堂一任巡抚政令不出武昌城,可也让曾国荃连支援剿捻战场的钱粮都凑不齐。
而曾国荃呢,这个不懂为臣之道,不知自己大哥辛苦的猛将兄,借着曾国藩早前奏请北京核定长江水师章程及营制营规的东风,将湘军水师拉来了好几个营头,掌控湖北水道之余,就是在官文眼皮底下打转。由官文签发的一应从水路走输周转的钱粮,全要查拿卡要。
就是刘暹都受了殃及,三月、四月的钱粮,不得不由江北各府筹集筹措,陆路转运到江边上的孝感。
不过话说‘投靠’了官文之后,刘暹还真是得了极大的好处。只这两个月,官文就向刘暹所部拨调了六磅英炮六门,九磅英炮四门,十二磅法炮四门,骡马犍牛三百头,还有英式恩菲尔德m1853步枪五百支。
直接让刘暹炮队实力大增的同时,还换装掉了五个鸟枪中队。
在拿到这些东西的时候,说真的,那一刻里刘暹是幸福的。他都在想如果每个月都有如此进益,就是先抱一抱官文的大腿又如何?
就是五月中,上海的王庆再度伸手向刘暹要银子,刘暹心中的那点小不快都在满心的喜悦中,瞬间冲刷去。
王庆在上海开销虽然不少,但成绩也是有的么。不过刘暹就是有些好奇,读书人出身的王庆怎么放着正当的生意不做,而涉黑了?
……
上海,黄浦江畔。
细雨正浸湿着整个江南,梅雨时节,连人都是梅的。
一艘在眼下的中国绝对称巨大的混合动力帆船正静静的停泊在十六铺码头,从船舷涂着的英文标识可知,这正是怡和洋行的船。
作为**战争最得利益者之一,怡和洋行这些年的发展速度是无比惊人的。一船又一船从印度运来的**,流毒无数中国人的同时,也将无数的白银装入了他们自己的囊中。
在刘宪的那个历史上,再有六年,完成了肮脏的资本积累的怡和洋行就将彻底退出**贸易,转而高大上起来了。但是现在,**贸易依旧是怡和洋行最支柱产业。
货船上装满了一个个方正的箱子,数十名汉子正如工蚁一样,组织有序的从船上将一箱箱沉重的木头箱子卸下来,垒积到码头的一边。
这些汉子多打着赤膊,只在肩上垫了一点麻布,每走数步,都可以听到他们吭哧,沆哧的粗喘声。
每从货船上卸下一个箱子搬到指定地点,那些汉子就会从一边站着的管事手中得到一支小小的木棍,凭着这个小小的木棍,等到了晚上,他们就可以从管事手中得到工钱,然后用工钱到粮店买点粮食,带回一家老小明日的吃食。
这就是这些码头劳力一天的生活,简单繁重劳累,只有回到家中,看到自己妻子儿女接过食物时的欢喜笑容,他们的脸上才也会露出真正的笑。
“砰!”
一声巨大的响声突然传来,是一名劳力脚滑摔到在了地上。他扛着木箱自也从他肩上滑落,重重摔在地上,巨大的冲力使得木箱四分五裂,一块块圆球状的黑色**散落在地上,不少**膏沾上了泥土
那名年轻的劳力一下子傻了眼,直到不远一名监工喝骂传来,劳力才惊醒过来,赶忙弯腰将地上**膏拼命捡起,附近的几名劳力见状,连忙放下肩上的货物过去帮忙。
“混蛋,你们这些穷鬼,知道这一箱货物值多少钱吗,就是把你们这些猪罗全部卖了也赔不起!”那监工挥舞着鞭子,气汹汹的冲过来。但出乎意料的是,他手中那挥舞的鞭子只是狠狠抽在了空地上,而并没打在那劳工的身上。
而被骂成猪罗的劳工们脸上却都毫不遮掩的呈现出一丝怒色,其中两个年轻的还凶狠的瞪了那监工一眼。而监工除了大骂还是大骂,手中的鞭子像装饰品一样,仅仅在空中挥啊挥的。
第一百二十四章斧头帮【求收藏】
这时一旁悠闲的管事出声了,他走到一个面色严肃的英国人面前,微微弯腰,用生硬不标准的英语说道:“尊敬的先生,我为自己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