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1862 >

第558章

穿越1862-第558章

小说: 穿越1862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看到这个情况。意大利与奥匈帝国还不犹豫的再次掺入了奥斯曼战争。自从奥斯曼军队在两个月前的阿尔巴尼亚战役中获得胜利,整个战局已经向着奥斯曼帝国倾倒,巴尔干联盟完全是靠着空中优势和战略防御在坚持。如果没有外来的巨大的助力,等待他们的必然是第二次失败。

奥斯曼帝国已经在谋划着怎么从他们身上咬下一口肉了。

结果中国刚刚出现变动。奥匈与意大利就忍不住跳了出来。奥匈帝国一次性出动三十万兵力,意大利人也调动大批舰队。从‘意大利皮靴’的脚后跟向着阿尔巴尼亚进行登陆作战,很快就拿下了阿尔巴尼亚南部海港发罗拉。

发罗拉位于阿尔巴尼亚的西南部,是发罗拉区首府。在亚得里亚海发罗拉湾东北岸。湾外有萨赞岛作屏障,港阔水深,曾为奥斯曼帝国的重要军港。但是随着奥斯曼海军的没落,这里已经渐渐变成了单纯的商港。

奥斯曼军队当然在本地有驻军,可意大利人是在战前12个小时通知的奥斯曼帝国,近乎于不宣而战。奥斯曼军方根本来不及调集军队增援发罗拉,结果自然就是发罗拉被意大利人轻而易举的拿下,随后大批的意大利军队开始登陆。

奥斯曼帝国的阿尔巴尼亚方面军没有对意大利人展开进攻。意大利人有二百多艘飞艇汇聚在发罗拉,这根本不是阿尔巴尼亚方面军的空中力量能够招惹的。高空轰炸,阻碍其登陆显然是行不通的。

其结果就是短短二十天里,战局大变,奥斯曼军队转攻为守,就这,阿尔巴尼亚还丢了一半。

波斯首先站出来为奥斯曼帝国站台,二十万波斯军队开赴奥斯曼前线。然后是阿富汗,阿富汗政府组织了三万人的志愿军,然后中国的军事顾问又派去了奥斯曼三千人。非常可笑的是,两边在巴尔干半岛都打出狗脑子了,阿拉伯半岛的油田依旧在安安稳稳的工作,中国与整个西方的贸易也在正常展开。

到了九月份,首先朝鲜人坐不住了,在汉江边举行了一次逼格非常高的大公祭,满朝文武百官都悉数到场,还有王室勋贵和前后超过五十万朝鲜民众。这场公祭因为不可说的原因只进行了七天,以至于公祭结束后还陆陆续续有大量的外地来人跑到汉江边,很无奈的自发的在遗迹处举行了祭祀!

老刘皇帝在朝鲜的威望和声誉绝逼是最高等,朝鲜的朝野民众早就将他与朱明的万历皇帝相提并论,并且随着老刘皇帝的功业越来越大,飞快的超越了万历帝,继续上攀。因为朝鲜是个非常非常幸运的国家啊。日本人羡慕他们,阮朝羡慕他们,大中华圈的属国们都羡慕这个到现在还能自个玩自个的国家。都是因为身后靠着中国这棵大树啊。

就是西方的欧美,提起朝鲜这个国家,除了将不思进取、顽固保守等等不好的词汇套到它头上以外,对于这个国家至今的运气也全都无话可说。这就像一个封建时代的原始部落,因为有人罩着,所以他们还无外来威胁,一直都安然的存在着,还非常舒逸的存在着。

新秦皇室十分严厉的训斥了朝鲜,刘盛发了一篇四千字的电文狠批了自己妹夫一顿。但是硝烟已起,再难扑灭。小皇帝的做法只是让人更加确定老皇帝真的已经死了。于是,整个九月里,继朝鲜后,日本、阮朝、南天国,乃至中国本土和各地藩国,全都举行了大规模的公祭。刘暹的祭祠、雕像、庙宇,如雨后春笋,在大中华圈各地不断地冒出,层不出穷。

地方上举行的小规模公祭数不胜数。

还有刘暹的画像和小型瓷像,迅速涌入市场,然后销售量飞速爆表。

这个时空要有21世纪那样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那么肯定能发现,整个大中华圈内的国家空气质量比之上个月都要差上不少。这个月里香烛的销量简直比堪比清明。

反正在中国,在东亚,在整个大中华圈里,是没人再去关注奥斯曼帝国了。真正还有心记着奥斯曼战争的只有帝国最顶层的那一批人。

奥匈帝国的二次介入出乎了中国的预料,刘暹一直在想着德奥会不会对俄国动手,然后英法意灭了奥斯曼,抢占中东,五家瓜分了波斯湾。结果事情完全不按照他的设想,奥匈帝国就那么的对巴尔干念念不忘么?

波斯王国对奥斯曼帝国的帮助极为重要,他们的出手不仅一定程度上分担了奥斯曼帝国的压力,更给了奥斯曼人一股信心——他们没有被抛弃,更没有被遗忘。

时间流转到现在,波斯王国已经向奥斯曼人提供了自家45%的军队,其中包括着装甲部队的65%,空中力量的60%,炮火的50%。阿富汗也提供了五万志愿军,还向奥斯曼帝国捐赠了5亿华元。就更不用说暗地里中国向奥斯曼提供多少坦克大炮飞艇与汽车了。

所以,奥斯曼人到现在还能稳定住战线,并且积极扩大军队,集结力量,准备反击。

奥匈帝国也在迅速征召军队,甚至远在慕尼黑的希特勒都收到了奥匈帝国征兵处的一纸通知书。奥匈帝国的常备军从80万人直线升高到接近100万。意大利最新扩军20万,高卢公鸡要把自己的军队扩大到150万……

第八百四十六章脱缰的野马

没有了刘暹的世界是一个新的世界,中国政局的动荡,让欧洲人变成了一匹脱缰的野马。

德国宣布介入波兰战局,在二十万俄军已经推进到华沙的时候。法国宣布介入奥斯曼战局,强大的法国地中海舰队联合意大利舰队一步,逼近爱琴海。

俄国人要气疯了,奥斯曼人要真的疯了!

欧美各国的外交人员、特使像鸟一样在天空上飞来飞去,穿梭如云,编制着一张脉络清晰的网。

一项项秘密或是不秘密的协议在飞快的达成,德奥英法意,五大列强的交易和盘算越来越清晰的被整个世界认知。

击败奥斯曼,瓜分波斯湾,遏制俄罗斯,留下波斯!

说到底,欧洲五强还是不敢过分的逼迫中国,甚至对于奥斯曼帝国,都只是瓜分波斯湾,而非瓜分奥斯曼,还要留着波斯不能动。

可这样的举动也让整个中国上层气愤不已。如果老皇帝还‘在’的话,中国局势安稳,欧洲人敢这么肆意妄为吗?但更让他们悲愤的是,现在整个中国都没那个较劲的心啊,现在的中国还依旧沉浸在老皇帝宾天的余波之中,根本没心情理会外面的事儿。

只要欧美国家不立刻对中国宣战,他们再瓜分奥斯曼帝国,也挑动不了国人的兴致。

中国自然也飞快的派出外交人员前往欧洲,对英法德奥意五国进行施压,并通过乌克兰迅速向皿煮俄国‘支援’了二百门火炮和五十辆老式坦克车,外带三百挺重机枪。还有大批的粮食物资。

皿煮俄国现今最头疼的问题就是粮食。他们为什么急切的打波兰的注意?就是因为波兰产粮食。

皿煮俄国绝对不是德国人的对手的,这一战就好比奥斯曼战争一样。当奥匈与意大利、法国下真本事的时候,奥斯曼人背后再有中国的支持。也注定要失败。

现在中国就面临着这个很艰难的选择题,是不是要在这个时候出兵呢?

中国可以选择牺牲奥斯曼帝国,换来英法德奥意五强暂时的安分,还能换来十年八年的和平,那么下一次呢?下一次战争爆发的时候中国还能忍耐么?

这局面很像原时空的二战德国崛起,英法迫于自身的形势,一次次放缓系在德国脖子上的缰绳,还抱以期望让德国人去进攻穷党俄国,结果自食恶果。这样的错误中国是绝不会犯得。

燕山。某处军事基地里。

已经‘死掉’的老皇帝正在跟儿子通着电话:“国民意志没有凝聚,那就加大宣传,加大宣扬。中国三十年的素质教育,我就不信,整体国民就意识不到波斯对于帝国的重要性。”

中国的机动车和农用机器推广到现在已经是百万为单位计数的啊,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汽油、柴油,也就离不开石油。没看科威特发展公司的股价么,奥斯曼都打出狗脑子了,这股票的价格竟然还纹丝不动的保持在120元一股——科:本公司经过n次增发股票。价格已比上次出现文中时降低了三十倍。

地球离了谁都能继续照样转,世界离了谁依旧会安然的运转。

刘暹在大中华圈的影响力再巨大,‘人’死了,过不了多久国民情绪也会恢复的。作为现在的中国政府。对比眼下的国际局势,他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缩短这个‘悲伤期’。

……

波兰,华沙。

这是一个古老的城市。波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第一大城市,位于维斯瓦河两岸。波兰中部,城市人口70万。城市群人口130万,城市面积500平方公里,是中欧诸国贸易的通商要道,自古以来就是非常繁华的地方。

这是一座很美丽的城市,上次的战火并没有给这座城市增添几分伤痕,可现在的这次就不一样了。二十万俄**队,这是股能将华沙毁于一旦的力量。

俄国完全占据了战事的主动,上个月的俄军推进,从任何角度来衡量都是一次成功。从一开始,他们就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动权。华沙北部的得博拉谢省及华沙所在的马佐夫舍省大片地区的波军士气都被俄军用刚猛的进攻给瓦解了掉。俄军袭击败退的波军,侧翼包抄,涉水渡河,占领城镇。以如此之条件,在一个月内杀到了华沙城附近,到达了华沙的大门口。波兰军队现在士气低迷,如果德国人再不插手,很难相信毕苏斯基能够再现历史上华沙战役的辉煌胜利。

在新的一月,波兰人面临着一个令人绝望的处境。从华沙以北到登布林,他们的部队已被赶回到了维斯瓦河。俄军已把战线推进到从登布林沿维普日河到扎莫希奇和利沃夫一线。华沙桥头堡仍掌握在波兰军队手中,守卫在这里的部队从左到右依次是第2集团军的第2、第4军和第1集团军的残部,这两个集团军共剩下有九万名不到的士兵,而他们满员的时候可是有着超过二十万兵力的。

所有的波兰士兵个个疲惫不堪,垂头丧气。

维斯瓦河正好在华沙以北折向西去,守卫莫德林、普沃茨克以及部署在弗克拉河沿线的波军左翼部队已被暴露,处境危险。第4集团军在登布林附近布防,第3集团军在登布林的南面和东面布防,第6集团军在利沃夫以南布防,而第7集团军则还在南方的加利西亚。所以,包括德国人在内,几乎没有人相信华沙还有获救的希望。战斗力强悍的德意志军队即使增援波兰,也是需要时间的。而华沙一旦失守,就好比一道堤坝的决口,迅猛的洪水定将汇成滔天的巨澜。

毕苏斯基在努力的尽自己一起的努力,他不敢期望有光明之箭刺破这忧郁的夜幕。但他在以最大的努力收容掉队的波兰士兵,整饬部队的纪律。

而且随着俄军威胁的到来。基于历史的原因,俄国人让所有波兰军民心头的阴影迅速的变大。而这个阴影并没有压垮波兰人的抵抗意志,在毕苏斯基的号召下,华沙民众紧密地团结了起来,军队的士气随之提高,内部的分歧和存在的问题被暂时放在了一边。所有的波兰人都为即将到来的华沙战役做着努力。

华沙桥头堡被精心部署并得到33个炮兵连的保护,普沃茨克、莫德林和登布林的要塞也能对俄**队实施坚固的防御+小规模反击战。

俄军也有自己担心的事情。阿列克谢。安德烈耶维奇。波利瓦诺夫带领的部队推进得太迅猛,已远远脱离了后勤补给线。这意味着他要么继续前进,要么挨饿,他不可能停下来等候他迫切需要的预备队。在这次战役中。部队的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停顿会使得俄军旺盛的士气迅速下挫。但是,物资短缺和天气的变寒,也会重挫俄军的士气和战斗精神。

正当波军的士气开始恢复的时候,阿列克谢。安德烈耶维奇。波利瓦诺夫带领的俄军部队的士气却开始下降。他的部队并不是穷党俄国的赤色军队,许多人在之前积极的参与战争更多是为了恢复俄罗斯民族的自尊心,顺带着南下抢劫一把。结果波利瓦诺夫对军纪的要求相当严格,约束着手下的俄军士兵不能‘自由自在’的活动,士气本来就在慢慢的下挫,尤其是冬季到来后军需物资的短缺。波兰人在撤退的时候沿途炸毁了铁路。开走或摧毁了机车,皿煮俄军军需补给困难。

波利瓦诺夫又不愿意停下了坐看波兰人有喘息之机,所以他选择了继续进攻,但是他现在的处境真的并不美妙。只是波兰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在二十万俄军的背后是一支数量庞大的。力图与军队保持联系的运输补给队,他们由2万余辆农用马车、手推车和机动车组成,驾车人主要是当地波兰人。那么运输效率就可想而知了。

还有一个因素无疑也起到了支持波兰人的作用。这就是德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