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1862 >

第438章

穿越1862-第438章

小说: 穿越1862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后当科技继续发展之后,侦查会有飞机和雷达来进行,现在这还是两边的骑兵,以及观测气球。这点上不管是英国大兵还是师承国防军的太平军。都没有创造出什么本质上与众不同的玩意来。

战前两边的快马都是你来我往,时不时的还要碰撞一二。等到两边兵戈交锋的时候,就又都升起观测气球和操起望远镜来。

两边都要进行炮火准备,也都在极力观察着对方的炮兵阵地。英军的炮兵实力是不弱的。四千人的队伍有两个六炮的炮兵连和三十多门迫击炮,而太平军呢就更不用多说了。三万人的主力部队配炮超过五十门,而且都是最新的后膛炮!

液压式管退炮已经有了成型。弹性炮架依然被用到了实处,但距离最终定型还有相当一段距离。不过中国新建的军舰主副炮已经被留出了空位。所以现在国防军的大炮开始刚性炮架!

两边的火炮轰轰隆隆的一通对轰之后。步兵进攻终于开始了。

太平军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太平军了,石达开在三角地带窝了十多年。几经整顿,眼前的太平军是一支真正的以国防军为榜样的现代军队。

国防军现在在国际上已经大名鼎鼎,被誉为东方最强步兵,可以跟德军一较高下的军队。

欧洲人要颜面。在刘暹最初连胜俄军的时候,中**队被一家家奉为‘天下第一强军’,但到战争结束了,之前的劲头下去了,欧美国家的媒体就又把德军捧了出来。反正中国要不跟德国干上一张,领教一个德国鹅步的厉害,这个话题就是无解的。

但外媒的如何评价并不能真正拉低国防军的战斗力,也不能减弱了太平军的战斗力。现在以国防军为榜样建立的太平军,就要先国防军一步的跟英国人干起来了。

或许装备和补给上,太平军不能跟国防军媲美,但他们的作训也十分严格刻苦的。

有上进心的部队从来不是一个‘穷困’能阻挡的了的。再贫穷困苦的环境下,这样的部队也能最大限度的使用当前的技术,最大限度的使用已经掌握的武器,然后最大限度的去发挥出它们的作用。

太平军从来就是一支有着上进心的部队。早在四十年前,他们就通过挖地道塞棺材的爆破手法摧毁了一座又一座城池的城墙,占领了一座又一座城池的地盘。现在的太平军,武备上跟自家先烈们比已经面貌一些,可精神头不减。

战斗开始了。太平军从事先前发掘好的延伸地道中冲出,部队冲锋队列零散中带着规律,太平洋以班级单位为作战单位,每个班里的士兵或许站位乱七八糟的,可整体上班与班之间的距离和位置,全都是三角。

查尔斯第一眼可看不出门道来。他只觉得太平军的冲锋队列是那么的零散,就跟暹罗军队逃跑时候的样子一样。他下令放缓了炮击,准备放太平军到近处后,用子弹却射杀他们。

战斗最初的损失都是在这样的试探中产生的。查尔斯把太平军放近了打是一种试探,太平军首先发起进攻也是一种试探。

毕竟即使是在冷兵器时代,先锋部队也是精锐部队,太平军的队列或许一般,但战斗力不应该像他们的队列一样稀松。之前英国的战地观察团也从战斗力上肯定了太平军的武力,那真心不是暹罗的军队能够抵挡的了得。

除非在曼谷外沿修筑上一层又一层的永久式防线,拼人命和消耗,拼垮太平军!

英军的步枪、重机枪开始射击了,一个个的太平军战士倒在了冲锋的道路上,一批太平军士兵匍匐在了地上,端起步枪开始还击。轻机枪开火射击,英军的迫击炮也跟着发威。两边的伤亡数字都在猛的增多。

太平军装备的全是零八式步枪。这款步枪装弹量达到10发,射速高,弹道精准,挺合适风格悍勇,爱猛打猛冲的太平军的。但今天太平军吃了大亏。英国人手中的李—梅特福弹匣式步枪,有着跟中国的零八式差不多的特点,装弹量大,初型达到了8发,改进型是10发双排弹匣。这样的双排弹匣在历史上还在今后成为了李氏步枪的标准配置。

然后是他们的重机枪,马克沁重机枪。英国是欧洲大陆最早向美国够买这种专利的国家之一。一挺挺重机枪打出的子弹简直像是劈头盖脸泼下的雨滴。

冲锋中的太平军可没有重机枪、支援,他们有的是轻机枪。7。92mm口径的通用【步枪弹】弹匣供弹轻机枪,能够使用零八式步枪子弹,射速可以达到一分钟500发左右,初速度达800米以上,性能大致等同于捷克式轻机枪。

在这个时代,这样的武器绝对是超级先进的。国防军不会放着这等拳头装备不外卖,但价格并不比一挺重机枪低多少了。虽然从火力和持续性来讲,轻机枪根本比不上重机枪。但你挡不住他轻便灵活,在山地,在滩头登陆,在雨林地区,这样的武器比笨重的重机枪好用多了。

“士兵们,上刺刀!勇敢的冲上去,把这群矮小的大、烟、鬼统统杀死!”英军的前线指挥官拿出了屡试不爽的刺刀冲锋。

在现下时代的战争当中,刺刀战依旧是一种被每个国家都列在重要训练科目名单表上的作战手段。这个时代还不是五十年后的二战,就是最先进发达的欧洲地区的军队,也都时刻为刺刀战做着准备。原时空的一战,那一次次肉搏战,就是很好地说明。

英军在不久前的缅甸战争中对此屡试不爽。现在的‘雇佣兵’们挺着刺刀从战壕中爬出来向着太平军冲过去,他们希望能够延续之前的荣光,一举用肉搏战干掉自己的敌人。

距离越来越近,枪口几乎面对面的射击,两边的士兵都跟被处决的囚犯一样,被近在咫尺的枪口打的血肉横飞。太平军风格像来悍勇,有的是一鼓作气的悍勇。眼瞅着英国人就在跟前了,顶着伤亡硬是冲上了去。

两边士兵呼啦一下搅合到了一块,变得密不可分。

肉搏战像来都是混乱的。这里子弹和刺刀横飞,谁也不敢保证自己防住了面前的刺刀,就不会被一颗突如其来的子弹结果了性命。

所以要打赢肉搏战,不需要害怕和恐惧,只需要勇气和果决。冲,冲,再冲——

一旦突破了敌人的阵地,那一切旧都有可能。指挥官你不需要预留后备队,你需要做的只是干一锤子买卖。是非成败交由老天来决定!

第六百八十一章你们没被皇上看的那么重

国防军平原作战经验丰富,山地作战经验丰富,冰天雪地里作战经验丰富,骑兵作战经验也丰富,但在闷热潮湿,蚊蝇滋生的热带雨林区域里作战的经验就少的可怜了。

兰芳的部队和战事,一直以来都是国防军诸多军校关于热带雨林区域作战之素材的来源地。可兰芳的战争多是小规模的冲突战、游击战,大规模的热带雨林作战并没多少。

所以太平军此次战斗打响的时候,一个由南京陆军军官学校的副校长亲自带领的战地观察团就已经到了清迈。这个领队的副校长是石达开的老熟人——郭松林。当年的湘军悍将,十几年前差点死在了秦军手里,现在却还要乖乖的给刘暹卖命。

郭松林本人是不常上前线观战的,做工作的都是他带来的那些青年军官。人老了,也祥和安逸了。郭松林这些年的太平日子过下来,人早已经失去了十几年前的彪悍了。或是说,他自己主动抛弃了他为之成名的悍勇。时局已经不允许他再蹦跶了。

所以他从最早的高级将官班,到国防部的冷板凳,再到总参谋部的挂职,最后来到了南京。五年时间成为了军校领导班子中年级最大的一个人。从来没有过抱怨!

深夜里郭松林曾不止一次的自叹,应该正是自己的这种老实苯酚,才能在老朽之际再度握到一点实权。像那叶志超和潘鼎新之辈,不任命,不老实。十年前就是任人宰割的平头百姓了。

今天这场战争打响的时候,国防军的战地观察团早已经占据了有利位置。出现前线的成员们一个个举着高倍望远镜,细细的打量着战场。

虽然今天这样的会战并不属于他们一行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太平军在暹罗作战途中诸多的注意事项和准备,才是他们记录的重点。可今儿太平军对面不是有了英国人么。既然条件允许,战地观察团的年轻军官们还是想要亲眼见一见英国人的战斗力的。

看着太平军战士冒着弹雨真的冲进了阵地,那相隔十几二十米的枪、弹对射,简直让这些年轻的军官们想到了军史上讲的排枪击毙时代!

很勇敢,很有勇气!很蛮,很男人!

“好!太平军果然骁勇。士气昂扬,斗志高亢!”

“本色二十年不变。翼王真当名将,调理军伍。名不虚传!”

国防军在勇气这一项上从来都是点满的。是军队训练的重心之一。这些军官就是受着如此思想的灌输成长起来的,对于战场上勇敢不畏死亡的太平军自然是一百个满意、赞赏。

“英国人也不差。”

太平军战士挺着刺刀冲进了英军阵地,英军没有被一下冲垮,而是纷纷端着上好了刺刀的步枪,立刻发起反冲击。两边的厮杀极为惨烈,攻入阵地的三四百太平军全军覆没,英军阵地也被搅得乱麻一团。若不是英国人发疯一样用炮弹轰击太平军的后路,打断了太平军后续部队的跟进,这批牛气冲天的英国佬怕只这一次攻防战都撑不下来。就会给太平军击垮!

“不见得是英国人。廓尔喀的雇佣兵更精锐。”一名青年军官在另一人的话音落下不久,这么的反驳着。

“可惜咱们不能到英国人的地盘上去看一看……”队列中一个年纪大一些的少校军官连忙插话把楼歪了出来。

“不真刀真枪的跟英国人斗一斗,只用一双眼睛来看,瞧不出真材实料。”楼继续歪下来。

一场可能出现的争辩就被这么的抹消了。

太平军的阵地上。陈榕气的猛拍自己大腿。他见到第一波攻击得手,立刻就命令后续部队向突破口跟进冲击。而两翼部队加大对英军战线的压力,试图创造出更多的突破口。眼看只需要后续部队跟进。这第一次进攻就能打出彩来了。英国人竟然这么的就放了大招。

‘狭路相逢勇者胜’不假,但血肉也不能跟炮弹去硬碰硬!所以。功败垂成!

不过有了第一次进攻的成果打底儿,陈榕也不怕对面的英军了。战斗力也就是这么一回事!

而此时的滨河岸畔的太平军总部这里。石达开也在暗自可惜第一波攻势失去的机会,郭松林就在那隆隆的炮声当中起床了。

作为一个不怎么理事的团长,郭松林最近的日子过得十分舒逸。纵然没有数钱数到手抽筋,也能睡觉睡到自然醒。洗脸刷牙,郭松林一边听着侍从汇报前线的消息,一边吃着丰盛的早餐。然后抹抹嘴去找石达开聊天了。

别看石达开人是在指挥部,实际上这场战争更多是小一辈的人在打仗。在石达开所在的指挥部下面还有一个幼翼王石定忠负责的前线指挥部,那里才是这场那空沙旺会战的中心。

郭松林跟太平军的小一辈交流不多,也没什么投机之处可谈的,他更多地是与石达开、陈得才这帮老人唠叨,至于事情,他带来的那么多观察团军官都不是吃素的。这些人全是国防军里的后起之秀,就算是将来不在军队发展的,搞军事理论研究,也绝对有一把手。

所以,在他们这里,是年轻人聊年轻人的,年老人聊年老人的。石达开也很愿意跟郭松林聊天唠嗑,因为他总能从郭松林的话语里发现一些之前没有看到的‘东西’!

比如说国防军校生这些年的待遇变化,和郭松林言语里子孙后代的一些事。比如他儿子工作时遇到的一些新鲜事,比如他孙子们的上学,比如家里的仆人丫鬟的工钱,国家法律的保障,等等。都不是单单报纸就能全面感悟的。

石达开可以从中看出新秦根基的一点点稳定,新秦社会的一点点变更,再一对比他自家的事儿,感触尤深!

谈话跟交情一样,从来都是由浅入深的。交浅言深是古来大忌!

石达开跟郭松林的谈话唠嗑也是这样一点点加深加意的。而且说话的时候,周边围着的人也越来越少。毕竟谈话么,人越多就越冠冕堂皇,人少的时候才会直指核心。

今天石达开和郭松林先看着地图比比划划,一上午的时间就过去了。然后中午摆酒,就不需要人再在边上伺候了,一桌饭菜就三个人——石达开、郭松林外加一个赖文光。

这也是老人,当年风云一时的太平天国遵王,天下有名的名将!

三个人都是老油子,几句话絮下来,酒桌上气氛和谐的能蜜里调油。而且人年纪一大,就念旧。不管是当年的老伙计,还是老对头,见了面有种出自内心的亲近感。不然石达开与郭松林这才一个月不到,交情也不会进展到这地步。

所以在这酒席上,石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