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862-第4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世界海军的下一步突破性革新打下了结实的基础,没这十年时间积累下的技术,横行大洋三十五年的无畏舰是不可能出现的。
中国的医疗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刘暹手中有钱了,他在知道银价会跌的情况下,秦氏财团要是还赚不了钱,真就是废物了。何况南非的黄金这些年头也在补充着国库,别看中国财政赤字有着六百亿的大亏空,这却并不意味着国家没钱,更不意味着刘暹本身手心里没钱。只现下的秦氏财团的资本,超过1000亿绰绰有余。银行、铁路、电力、机器制造、进出口贸易,什么赚钱,秦氏财团做什么,对了还有地皮。现在资产超过1000亿华元真心不多。
可是,皇室的钱是皇帝的,国家的钱却不是皇帝的。这个性质和概念都是不一样的。
中国皇帝虽然一直来就自诩天下都是朕的,但内帑的设立却在秦汉时候就有了。而中国朝堂如何判断一个皇帝是否英明,看皇帝是从内帑自己的口袋里拿钱犒赏大臣、军队,自我开销,还是从国库里尅钱拿给自己花,就是一个很明白的衡量。
刘暹不会从国库里拿钱的,即使那年财政收入百分之一的皇室合法收入,皇室都长长不领。但刘暹一定要国库里开张白条。他手里有钱!
皇室的钱虽然不会给国库,但刘暹成立的希望慈善基金会,每年却播撒大把的真金白银在教育和医疗上。刘暹建立了多座医学院、卫校,并组织国内的中西医大拿们合力编撰《基层医生手册》。他是知道新中国初期那本发行量仅次于《毛、太祖选集》的全民健康指导手册——《赤脚医生手册》的。那本先后被翻译文字达50多种,在全世界发行。时至21世纪,在一些西方国家的书店里仍然可以看到英文版的《赤脚医生手册》。
图文并茂。堪称一个“全科医疗医药”宝典。从常见的咳嗽、呕吐到复杂的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从灭蚊、灭蝇的防病知识到核武、生化武器的防护;从针灸、草药到常用西药,无所不有。清晰明了、简单易行、务求实效。
刘暹都还记得度娘是那般评价这本宝书的——那时候。城市居民几乎家家都有这样一本书,很方便。当时小孩子经常犯一些小毛病,家长大人就习惯从手册里找对策,像积食了怎样捏脊;出水痘了怎么办;得了口疮用什么药,都是从手册里学的。
在近半个世纪里,它不仅在极度贫困的时代为解决几亿人的医疗问题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一直是中国人的全民健康指导手册!
极其高的评价,极其有价值的一本宝书。可惜刘暹不是学医的,只看过目录。还是度娘百科的时候随着瞅了一眼。
这时,刘暹召集了一批中西医大拿。让这些人依照他列下的一个表录,来编撰内容,也要求图文并茂,清晰明了、简单易行、务求实效。
一章常见症状的诊断与处理
二章小儿常见病
三章急病处理
四章怎样预防疾病
五章怎样认识和治疗疾病
六章针灸与推拿
七章西医疗法
八章常用中草药
九章意外伤害救护与注意事项
十章传染病
十一章寄生虫病
十二章内科疾病
十三章妇女病和接生常识
十四章外科疾病
十五章伤科
十六章眼病
十七章耳鼻咽喉病及口腔病
十八章皮肤病
十九章附篇
这个表录可不是刘暹一个人能列下来的,这还包括着他身边的御医。也是和几人之力,把这个搞了出来,囊括甚是全面,覆盖了日常几乎能够遇到的全部问题。
这本书的编撰用去了一年的时间。然后在新秦16年,就正式成为了全部医学学校的通用书籍了。且还真如原时空的《赤脚医生手册》一样,迅速在全国范围内都销售火爆了。
定价只有十二元的一本书,有几个家庭是买不起的?可不要轻视了刘暹在中国的威望。这本书是他召集人手。出资编纂的,那天然的就等于做了大大的广告。就好比后世央视一套天天19点58分搞宣传一样。一上市,第一版印10万册。就被百姓们一抢而空,后来数次加印。最后印了200万册还要多,这就是后话了。
刘暹该拨款二十亿给下面的省府地方。专门用于建卫校,日后他还会拨款给地方乡村建立农村卫生站、卫生点。他虽然不会因为全国百分之九十五的医疗力量集中在城镇而勃然大怒,却也挂心数亿乡村农民的医疗卫生。
还有那乡村小学。举国五万万伍仟万人,每年该上学的适龄儿童至少有六百万,即使一所学校三百人,也需要两万所学校。可现在全国上下的新式小学有五千所吗?可能有。但绝对不会达到一万所。中国的文盲比率还依旧很高。而英国现在已经施行小学阶段的全国义务教育了。
这就是中国跟英法等老牌帝国的差距所在。虽然这些年中国的文盲率在一路走低,已经降到了70%以下,但刘暹看了一边小日本的新式教育进度之后,心里很不是个滋味。
早在刘暹修理小日本那一年,1873(明治6)年,日本就有新式小学12558,教师25531,学生1145802。适龄儿童入学率接近30%,可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去年东京日本政府的适龄儿童入学率就超过了50%,其中男性适龄儿童数学里为66。72%,女性的为32。23%。这两个数字可是远超现在的中国的。当然了,在总体上和高端技术上,日本是远不如现在的中国。不然不会有那么多的日本留学生来中国学习。
别看现在中国已经彻底压制了日本,但照如今这情况发展下去,一百年后的南北日本,如果还没有统一的话,真有可能变成亚洲的荷兰和比利时。
第六百七十一章一场持久的文化战争
随着新式教育全面铺开的还有简体字和汉语拼音普及工作。这两样都不是什么新鲜玩意。
前者早在中国就有,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楷书在魏晋时开始出现,而楷书的减笔字已见于南北朝(4…6世纪)的碑刻,到隋唐时期逐渐增多,在民间相当普遍,由是被称之为俗体字。
刘暹很清楚繁体字有多么难写,那复杂的笔画用毛笔来书写,是能死人的。这方面他最感觉鲜明的例子就是他自己,那当初穿越后,直接变成了一个半文盲。一手毛笔字跟龟爬的一样儿。穿越两三年了,一应文书都是要范德榜代笔。他自己在军营里的文书往来,是他特意招来的石墨制成的简易铅笔。
简体字比繁体字有太多的便易了。唯一的不好之处可能就是在书法美观上,亦或是某些文字真的能够观出文化传承、演绎来。但这点好处跟百姓的扫盲运动和学生的学习开展比起来,就变得不值一提。简体字让这些比繁体字变得更加高效。只此效应,简繁之争就胜负已定。
但是推行依旧由很大的阻碍。毕竟如今社会的成功人士们,都是写着繁体字成才成人的。
山东济南某公立小学里,一位老师正在黑板上写着简体字,边写边向自己的学生介绍简化汉字:“同学们,以后‘上課’、‘上學’就可以写成‘上课’、‘上学’了。大家看,是不是简单了很多呀?”学生们眼睛全部发亮,高兴得鼓起掌来。
“今后啊。咱们再写字,就要写这样的字。朝廷颁布了法令。简化字体笔画,大家。以后就能更方便轻松的学习和写字。”
“现在老师在黑板上会抄下《简化字总表》,同学们也跟着每人抄写一份……”
整个简化汉字的推行过程当中,北方和西南是比较容易的,广东、湖广和江南是很艰难的。艰难的让刘暹有种打仗的感觉,虽然这确实是一场‘文化的战争’。
这些地方很多的文人墨客和大儒学者,对于简化汉字很不感冒。他们认为繁体字是中国祖先几千年来积累的精华,每一个字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创造的,所以每一个字都是有含义的,而简化汉字时。把一些有意义的繁体字简化的没有意义了。所以简化汉字在这些地方学校里的推广力度是有限的,报纸上就更不用多提了。报业是讲效益的,他们可不敢冒着销量大跌,影响力大挫的风险来支持国家的号召。倒是上海、广州等沿海地区的‘无、产阶级’真正的保持了自我的先进性。上海浦东某一夜校的学习班里,里坐满了参加扫盲补习班的工人师傅,说道这简化汉字,不止一位工人师傅站起来,高兴地称赞简体字。其中一人更是举了例子,说:“‘體、慶、巖、關、盡、邊’这几字。学了半年总记不住,现在简化成‘体、庆、岩、开、尽、边’,轻轻松松就记住了。”
“可不是,之前俺一晚上才学会十个字就高兴地了不得了。现在这才一个小时。我就记住了二十个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儿也高兴的对教员说道。
这些干工吃饭的劳动人民,不会讲什么文化精髓和传统,他们讲的是实效。那一种字能让他们最快的学习、使用了。他们支持的就是那一种。
但是这些人对于整个中国的影响力,还是微乎其微的。就连成为了半公半民性质的工友会。随着这些年工人、童工、女工各方面福利、伤病、保护政策和法律的一一下达,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迅速发展壮大。随着政府机构的严密与强势,也再没有先前时候的威风了。
刘暹在举国上下的威望,可能真的不逊色于红朝太祖多少,但是整个朝廷,整个政府的威信和公信力,比之红朝开国时期差的就太多了。简体字推广工作还有的时间要用。
倒是汉语拼音和普通话普及工作展开的很好。出现已经小二十个年头的汉语拼音早就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先学拼音的孩子一年能认识1000个以上的汉字,后学拼音的孩子只能认识600多个,而不学习汉语拼音的孩子一年能书写二三百个汉字就是不错了。几乎是一半一半的向下差。
还有那些标记了拼音的课外阅读书籍,一年下来,学拼音的孩子课外阅读量能够达到5万字,而不学拼音的孩子只有1万到1。5万字。
拼音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同时国家各处的图书馆也采用了拼音的编序和检索方法,工作效率很是提高了许多。这比那偏旁部首和笔画来编序可好多了。它是最受读者欢迎的检索方法。据一个图书馆统计,在同等熟练程度的条件下,过去按汉字笔画编排1000张书签的时间,按拼音字母可以编排3500张;过去按笔画查200种书名的时间,按音序可以查700…750种。总之,编排书签和使用书签查书的效率都提高了至少三倍。而且,由于拼音字母的规律性强,不易排错,在同等熟练程度的人员操作的时候,编排的错误率能减少了70…80%。
就是1885年出版的《新华字典》,就第一次加入了汉语拼音检字法,受到了一致好评。江南之地诸多的文人墨客也没在这上面起嘀咕,原因刘暹很清楚。汉语拼音等同朝廷现今提倡的官话——普通话。
刘家的新秦,可没有什么南直隶、北直隶,没有什么南京官话做国语,一切以普通话为准。而对于诸多的文人墨客们来说,不能说一口流利标准的官话,是很丢人的事情。所以汉语拼音在南方推广很快,简化字则相对缓慢的多。
刘暹又不准备用强硬手段,就只这么一点点来了。最多到下一任内阁的时候,修改一下新闻法,规定所有出版书籍、报刊、文字等等,一律要规范用字。是的,规范用字!
……
吉尔吉斯山下。
一个去年夏天才新设立的县,一个全县人口都没有五万人的县。
这是一个崭新的县,却也是一个复杂的县。因为这里的居民来自四面八方。五万人口,有当地的吉尔吉斯土著,有些许哈萨克人、乌兹别克人,南疆的国人,占了总人口将近四成的汉人,上万名从建设兵团中出来的旗人和原汉奸,现在他们被统一归类为满人。放到一百年前,能成为一个满人在大清朝可是有个大说头的,那叫做抬旗!是一族人的光荣。可现在,那只是说明他们不配再为汉人了。
然后就是万里迢迢从东面大汉上送过来的几千和族人。和族——这是新秦帝国对国内那些愿意归化的日本人确认的民族命名。本人是准备叫倭人的,刘暹也打算这么命名,结果被手下劝阻了。‘倭’这个词虽然是小日本的老号,但确实不好听,文意不好。如此命令的话日本人可谓是一种折辱,中国没必要这么做,也不应该这么做。这些愿意归化的和族人可都是为新秦立下过功勋苦劳的。
刘暹想了想,虽然内心里膈应的啧,但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不管他前世对日本抱有再多的痛恨和杀意【看看那些当年留下的照片】,今世的日本人对中国可一点没有作孽。
中国的对手早就不是小鬼子了,而是整个西方世界。日本彻底的被踩在了脚下,刘暹若一直把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