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1862 >

第389章

穿越1862-第389章

小说: 穿越1862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鲜拿历史说话,越南就拿现在说话。两个国家的国力是半斤八两,现在朝鲜北部矿产开发初见成效,利润之大不下于鸿基煤矿。而且朝鲜没如越南那样被中国实际控制了河内以北地区,但这点优势又被越南丰富的粮食产量和较朝鲜得益的地理优势抵消了。

张妙彤疼爱自家女儿,但皇宫里如刘梦瑶这样获得自在滋润的公主可就这么一个。刘暹对大女儿的爱,连皇子都比不上。用心之深厚,也就刘盛超过了。

并且张妙彤自身是皇后,娘家很硬朗,最重要的是她剩下的儿子,俨然就是无冕太子爷。

这种姿态下,张妙彤只想为女儿求一个如意郎君,让女儿‘一生一世一双人’的过的圆圆美美。可不愿意女儿的一生都葬送进另一个宫殿里。

所以当她把目光转向后宫之时,很轻松的就寻到了两个适龄的公主。其中之一是王碧云的大女儿,另一个是丽妃的女儿,这是刘暹拿下福州时纳的嫔妃,女儿今年也有七岁了。

年后正月的二十二日,阮朝王太孙的求婚正式有了结果。阮朝求娶了新秦帝国的四公主,丽妃的女儿。而到了三月份,新秦皇室的又一份婚约也达成了。刘暹的三公主,明贵妃王碧云的长女许配给了朝鲜王子李垠!

这也意味着朝鲜的下任王位正式有了定论。长子李坧被抛弃!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出了正月,刘暹还望东北走了一趟……

第六百一十一章全世界鬣狗的垂涎

新秦十一年,西历的1888年,第二任内阁任期的最后一年。转眼就到了!

1885年到1888年,这三年来中国的发展很好很顺利。全国铁路超过了30000公里,钢铁产量超过了400万吨,国家的财政收入也达到了410亿,当岁入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想往上提高就不容易了。中国能在1884年全国岁入340亿的基础上提高到现在的410亿,是比200亿提升到340亿还要困难的一件事。

加上国企的盈利,中国已经开始偿还部分国债,同时继续加大在教育、医疗上的投入。

欧美列强也纷纷走出了前几年的经济低谷,再次迎来了一波经济工业的发展高峰。因为电力这项新能源的被应用,这在历史上被称作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着世界从此进入了电气时代。

而中国手握着交流电的专利,不仅完全赶上了这波工业发展浪潮,还从中大赚了一笔。尼古拉。特斯拉由此被刘暹封做了子爵,虽然不能世袭。特斯拉凭着子爵的身份也顺利的在朝堂一帮勋贵当中寻了一门亲事,至于当初那个金发美人他是怎么安置的,刘暹就没那个心去管了。

中国向来不承认多妻制,却是承认‘妻妾’和‘平妻’的!

新疆、内蒙和东北的铁路全部畅通。六年的时间,内地向西北、北方和东北边疆迁移了数以百万移民。同时整个国防军扩充到了120万,骑兵扩大到了十个骑兵整编师,总兵力达到了25万。

新几内亚岛东半部的开发也初见成效。那里的日本旅团这三年中至少剿灭了五万土著。从去年开始。总参谋部就调整日本旅团的结构,抽掉了六个大队的兵力进入到东婆罗洲。

步兵全面换装小口径步枪。每个班配入半自动步枪,军中也全面换装新式的水冷式重机枪。并且炮兵部队出现了八联装的火箭炮,虽然依旧十分的原始落后。陆军还新添了装甲列车和列车炮,但部队的运输力上并没有太大的改善,依旧是骡马化!

汽油发动机这个东东,石景山这几年也在全力以赴的研究中,在充裕的经费支持下,汽油发动机的动能固然是直线拔升,但最高动力也只能达到10马力。只做家用小轿车自然够了,但要做刘暹需求的客车、卡车。还远远达不到要求。

所以现在国防军依然是骡马化。

而海军,三年来并没有增加任何一艘主力铁甲舰,南北洋舰队只是各增加了两艘国产的装甲巡洋舰,吨位都是3500~4000吨之间,然后就是一批运输舰和诸多小型的驱逐舰、鱼雷艇、炮艇、巡逻艇。这样的行为让英国人非常的安心!他们认为这是中国国家战略的一种外在体现!

这几年中国加强陆军建设,忽略海军建设,那就是在向外人,尤其是向自己表明中国的态度——它的最大敌人和针对目标,还是俄国。

刘暹自然也不会主动的去告诉英国人。中国已经能够自产35倍径的300mm以上口径的大炮了。那几年前让中国海军一直神伤的大口径舰炮,还海防部队一直头疼的大口径岸防炮,如今之中国已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在中**工跟克虏伯展开的那一段密切合作之后,一切问题迎刃而解。德国人真的是为中国的火炮发展插上了一双翅膀。

南洋、日本、中南半岛这三年也都很安稳。西班牙也好。荷兰人也好,面对中国根本不敢吱喳一声。这几年,每年都有从南洋来的大笔款子购买华夏银行发行的国债。因为祖国的强大。南洋的华人真切的感受到了这股力量,这种保护。根本不需要去宣传。去苦口婆心,南洋华人自我的就回归了大陆怀抱。

很多南洋的青年。学业有成后也纷纷回国。

如果说,五年前中国民间说起南洋的华人还有些隔阂的话,现在无论是民间舆论还是官方宣传,两边全都是一家人了。

特别是去年夏天黄河、长江、珠江全都出现大面积降雨,虽然早就巩固、疏通了河道,加固了堤坝,还是有几个地方出现了决口。受灾人数近百万!结果南洋的华人主动发起募捐行动,两个月里对国内捐款3亿多元,以及一批粮食、药品和衣物。

就连原本心底对南洋华人一直存膈应,存着一分利用之心的刘暹,也感觉着南洋华人真心不错了。前世那么多的隔阂和恶心,只能说造化弄人吧。立场不同,奈之如何啊。

如果没有俄国在中亚和西伯利亚的一番举动,这三年来刘暹日子过得不知道要多舒服。

法国经济在1884年就开始恢复了,俄国再次得到了鲜血供应,开始了自己在中亚和西伯利亚的铁路修建,这种间自然是中亚的铁路便易修筑了。俄国人只用了两年就把铁路修到了安集延。至于西伯利亚铁路,则才见一个开头,连鄂毕河都没到。

同时,大批的俄军汇聚在中亚和乌拉尔山以西地区。尤其是在今年初夏,一个军的俄军进驻了浩罕,如果不是新疆军区这三年来也实力大增,王国胜剩下有两个骑兵师和一个整编步兵师,加上一个独立旅和三个地方团,估计马上就要向北京告急。

反正,中俄第三次战争的号角声已经将到。这一战刘暹是会亲自出马的!

北京帽儿胡同,李府。

李鸿章、郭嵩焘、阎敬铭、沈葆桢、刘长佑、潘祖荫、陈宝箴等旧派一系的中枢重臣,是全都聚在了一处。范德榜马上就要退了,这第二任内阁就要到时间了,李鸿章与李楹、张守炎的竞争也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了。

该怎么办才能力压李楹、张守炎一头?李鸿章之城府之深,现在都有些沉不住气了。

“李楹倒是不足为虑。此人刚入中枢一任,内阁排名靠后,对地方掌控有限。少荃要压倒之并不难。为难的是张次辅。这人根基深厚,能力出群,又极得皇帝的信赖。只在实事上用功恐难以压下他的风头。”

刘长佑话说道这里就停住了。他实在是想不出该用什么办法来对付张守炎。这人是皇帝起家时候的从龙之臣,长久以来跟皇帝有着密不可分的亲密联系,这方面的情谊比之单纯的亲戚关系更超出许多。为人不强势,能调和各部门意见,能抚平人心,官声也非常好。

“除非现在就打起来,否则少荃兄的可能……不高!”

又是一场无颜以对的聚会,沈葆桢在告别的时候,很低声音的在李鸿章耳边悄声说着。

战争!战争!

在沈葆桢眼中,只有现在,只有今年就爆发第三次中俄战争,李鸿章争夺首辅的宝座才有希望。不然,张守炎登上第三任内阁首辅近乎是板上钉钉!大臣们还都不知道刘暹有御驾亲征的打算呢。还以为这次中俄再战,依旧如上回那样,内阁坐镇中枢,遥遥调遣物质,支援军队的一切所需。

李鸿章偌大的名头,一半是靠发展洋务得来的,另一半就是平定太平天国得来的。虽然他不是名将,但在战争期间,民众对李鸿章的信任是绝对超过对张守炎的信任的。张守炎最大的缺点就是跟军队撇的太干净了!

而且他温润而雅的对外形象也会让朝野上下对他这个战时宰相不放心。

沈葆桢虽是旧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但他不是湘淮一系的核心。今天这样的聚会他参加了两次,却都是一言不发。这一次在临别前竟能说出这句话来,让李鸿章心脏猛的一停。继而就是满心的喜悦!

沈葆桢的法子好不好?好!这几乎是李鸿章翻盘的唯一可能。但这样的主意从沈葆桢口中道出来,是不是就意味着沈葆桢要在下半年的首辅之争中,全面的倒向李鸿章一系呢?

自从沈桂芬全面退出政务以后,内阁有了一阵不小的动荡,沈葆桢被调整到了民政部一把手的位置上,虽然时间还不长,表现的并没多少强势,毕竟沈葆桢也六十好几,就快退了。但他在内阁中的分量是真的不轻啊。要是能得到沈葆桢的全力支持,李鸿章不说多出一分胜算,也绝对是给自己增加了一枚重级别的筹码。

同时间的南非。

中国正值炎热的盛夏时节时,南非这边则是一年中寒冷的冬季。

白水分水岭地区的金矿去年时候被曝光了。不是那个原时空中发现德兰金矿的探矿专家,而是一个普通的欧裔白人冒险者。这个叫做哈里的人打算徒步穿越分水岭地区,结果在后世约翰内斯堡城址北面的山区里,发现了一块露出地面的金色石头,这是一块纯度相当高的天然狗头金。发现金块的哈里本人在狂喜之后,携带着狗头金立刻跑回德兰士瓦共和国的比勒陀利亚,按惯例向比勒陀利亚的官方管理部门报告这一发现,并希望取得了可以享受免税待遇的“金矿发现者所有权证书”。但是白水分水岭地区是属于中国所有的。

这一情况曝光之后,中国立刻发表了义正言辞的——严厉警告。可兰德盆地依旧像一块流油的肥肉吸引着全世界的淘金者。并且随着兰德盆地一个个巨大金矿被发现,中国是不可能全部遮盖住消息的,白水分水岭地区也吸引着全世界鬣狗们的垂涎。

第六百一十二章铁将军把门……关门闭户

“水手们离开了军队,商人们关上了店铺,职员们走出了办公室,农场们主抛弃了土地和牲口,他们全都如饥似渴地奔向奥兰治河和瓦尔河两岸。”——《泰晤士报》

……

西方人对于金矿的渴望是疯狂的。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有三万人进入了白水分水岭地区。这些人中有超过一半是给中国矿产公司打工,剩下的分散在大大小小二十多个淘金公司的旗下。他们按照比例给中国交税,可同时中国也要向德兰士瓦共和国缴纳重税。因为白水分水岭地区是属于德兰士瓦共和国的领土。当初的柏林会议,中国固然巩固了自己对这块土地的占有权,但主权依旧属于德兰士瓦共和国。

就像对待塞西尔。罗德斯的德比尔斯统一矿业公司一样,一直穷得发疯的德兰士瓦政府,面对这块肥肉,自然不会放过。乱收税、狂收费。从去年到今年,即使别有用心的刘暹,面对德兰士瓦的得寸进尺,也恨不得把这个“贪得无厌”的布尔人小国给灭了。

“皇上。这是河间城发来的电报。”侍从将南非的电报发来。中国在那里几年的辛苦,也建立了一个不大的城市,城址在两条河流之间,所以取名河间城。

刘暹接过电报迅速看了一遍,脸色变得铁青铁青。他现今目光多是投向俄国人,河间在他心目中除了是一个埋坑的火药桶外,就是一头金色大奶牛。这几年国库里增添了整整五百吨黄金,可全都因为那里的金矿。

现在布尔人竟然要对河间下手了!?德兰士瓦政府宣布定居在白水分水岭地区的外国侨民要缴纳全额的赋税。但不得享受参加总统和立法会选举的权利,除非在德兰士瓦住满14年并归化国籍。此外。所有的外侨都不能担任政府公职,其子女不能上政府资助的学校。更重要的是。德兰士瓦共和国竟然要在这片土地上设立城市!

“得寸进尺!他娘的,布尔人在找死!”

白水分水岭地区是中国买下的土地,发现了金矿也是属于地主的,虽然要向德兰士瓦政府缴纳一定的税金,但这个比例绝对不高。

德兰士瓦政府去年就要提高税额,被中国直接顶了回去。到了今年,德兰金矿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且刘暹感觉这个时间还不是两边起冲突的时候,要再等几年。所以就诸多的多向德兰士瓦政府交纳了一笔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